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1 08:04:39| 人氣3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9)/證嚴上人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9)

证严法师静思语 - 崇仁书院 - 崇仁书院

◎證嚴上人
子女對父母的情,經常是薄如紙張,他們有需要時,認為父母給他們是理
所當然的,而他們付給自己的子女也認為是應該的;可是稍微回報父母一
點點,就覺得已經付出太多了,甚至還計較兄弟姊妹應該分擔一些,這是
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

有一次我到醫院去,病房中有一位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把頭趴在椅背上,
我拍拍她的肩膀問她說:「阿婆,妳怎麼了?」她說:「我很難過。」隔
床正好也住了一位老太太,她的媳婦坐在她身旁正在替她擦臉,婆媳之間
就像母女那麼親密。

隔床的媳婦向我說:「那位阿婆好可憐,醫師說她沒什麼病,可是她卻從
白天哼到半夜,又從夜晚哼到天亮。」

我回頭問這位老太太說:「妳怎麼了?兒子媳婦呢?」她說:「兒子在上
班,媳婦也沒來看我。」我說:「現在都是小家庭,媳婦也有她的事要忙
,所以無法來看妳。」她聽了,臉上充滿恨意的回答:「她孩子請人帶,
那有什麼好忙的!」

婆媳之間有這分代溝存在實在令人慨嘆,做媳婦的沒想到今天能夠請人帶
孩子,日子過得這麼好,是因為先生的庇蔭啊!而能有這麼好的先生,則
是婆婆生養給她的啊!如今老人家病人,她認為把她送進醫院,就算盡了
子媳的責任,可見子媳對父母公婆的這分情感實在太淡薄了。既然孝思情
感這麼淡薄,當然就沒有親恩好談的了。


佛陀視眾生如己子


佛陀視所有眾生如羅侯羅──羅侯羅是佛陀的獨子,他也被佛陀從皇宮度
化出家。佛認為人在社會人群中,不斷地造業:人與人之間鬥爭不息,國
與國之間也不斷地在戰爭,而一個國家為了成就一個國王,不知要損傷多
少人命。

看看現在的世界,戰爭一直沒有中斷,犧牲的人命不計其數,戰爭不知何
時能了?說實在的,兩個國家的戰爭,人民之間並沒有仇恨,但是在一聲
令下,彼此開戰,無辜的人民在炮火中犧牲了,辛苦建立的家園摧毀了,
而追究其因,只不過是幾個執政者的權力爭執、貪心欲念罷了。

佛陀當初會出家,也是看透了社會眾生的弱肉強食。所以他放棄了權力、
地位以及榮華富貴而出家修行了。他透徹了人性的真理,再來度化他的父
親、兒子、太太、姨母,讓他們脫離世俗的貪欲煩惱,他希望大家都能抱
持「普天之下眾生都如同自己孩子、親人」的這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
心胸。


無染的愛才是透澈大愛


在世俗中,人們永遠無法割斷私我的感情,即使是一位成功的母親、很好
的父親,他們還是私情不斷──心心念念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些都是
有色彩、有污染的愛,人一旦有這分無明、有彩的愛,又怎能做到無緣大
慈、同體大悲呢?

佛陀就是希望他的兒子羅侯羅能夠去愛普天下的眾生,而不是只把他的愛
侷限於一個國家中,所以度子出家了,這就是最深刻的大愛。

一般做父母的愛子女只是這一生一世,但佛陀卻是愛天下的眾生於累生累
世……,這種愛是大愛,這種情是長情。

我們都是佛教徒,也是佛的弟子,我們既然要學佛,就必須抱持「父母心
」來關愛普天下的眾生。普天下的老者都是我們累生累世的父母──像佛
陀看到了一堆白骨,就很恭敬地跪拜,他明白開示:這些白骨是他生生世
世父母的骨骸。

佛陀以無數生無數世的慧命,不斷地來回到六道中,而要在娑婆世界中倒
駕慈航,就必須託父母所生之身才能來人間。所以佛陀不只感恩過去生的
父母,也感恩未來世的父母。

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因為生了福子,而生在忉利天,佛將入滅時,思母恩
未報,因此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講地藏經,使她能聞法得度。而佛的父親
也因聽聞佛陀的說法而得初果,這就是以父母生他的生命來回饋長養父母
的慧命。

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應該以智慧來啟發父母的慧命,更應該視一切眾生如
己子,時時抱著為人父母的心懷去看待眾生,和為人子女的孝思去禮敬眾
生,這才是真正的以大孝回報父母恩啊!

佛告阿難:我觀眾生,雖紹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
恭敬,忘恩背義,無有仁慈,不孝不順。


這段經文描述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恩德宏,大而為人子女者往往對父母不恩
不義;所以佛陀告訴阿難:「以我來看,很多人雖然看起來是人,卻只具
備人的形態而已。」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


我常常提到「眾生」與「人」的差別,「眾生」指的是一切有情識的種物
,人如果欠缺仁德、感恩的心,不知以慈悲、智慧為依止,就離眾生不遠
了。

孔子的弟子子游曾問孝於孔子:「為人子女應該如何做才算盡孝?」孔子
回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儒家重視孝道,孔子講學時一再提倡孝,所以他的弟子們常常要徹底追究
「孝」的意義。孔子回答的這句話,也可讓我們瞭解那個時代一些子女對
父母的態度──認為供給父母生活所需,讓父母吃飽穿暖就是孝順。所以
孔子一再提醒大家,對待父母還要有一分敬重心。如果子女只像在養牛馬
一樣,給父母吃穿住而不恭敬尊重,那為人父母的是何等可憐啊!


敬是表現於外的孝心


敬是表現於外的孝心,人生美的形態就在於這分恭敬。以前的人用行動表
達對父母的恭敬──父母坐上座,子女坐下座;父母若站著,子女一定不
敢坐著,甚至父母臉色不大對勁,做子女的就長跪不起,直到父母的臉色
和緩才敢起來。反觀現在人呢?

昨天有位年輕的太太來看我,她說:「最近我懷孕了,不太敢出門活動,
因為醫生說我罹患糖尿病,怕影響胎兒,要我常常到醫院檢查。」她是怕
影響胎兒,所以常常到醫院,而不是因為她自己患有糖尿病才去檢查的。
才懷孕初期她就如此戰戰兢兢,這分牽掛不知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可想而
知,一直要等到孩子生下來,醫生宣布孩子一切健康正常,她才會安心。

我常說父母疼愛子女是一輩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終了之時;而子女愛
父母的時間又有多長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撫養長大,大多數的子女
一旦成家立業,就會說:「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顧,那有辦法再照顧到父母
呢?」

孔子時代,有人認為孝順父母就是指能奉養,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世人也
多認為如此,所以,佛感嘆眾生「雖紹人品,心行愚蒙」。

人如果不能開啟人的本性,除了形貌與眾生異類不一樣之外,並沒有什麼
不同!所以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雖然佛陀曾說:「心、佛、眾
生,三無差別」,但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和佛陀差不多,一旦迷失真心,我
們與眾生其實差不了多少啊!學佛就是要好好覺悟人的本性。


超越褊狹的小愛


〈莊子〉一書中記載了一則故事。太宰通問莊子:「何物有仁愛?」莊子
回道:「虎狼有仁愛。」

一般人都認為虎狼是最兇猛殘暴的,太宰通一聽到莊子說虎狼有仁愛,馬
上反駁說:「虎狼那麼兇狠,怎麼會有仁愛呢?」莊子回道:「虎狼有父
子之情,所以有仁愛。」太宰通就說:「如果這樣就算是仁愛,這種仁愛
也未免太過殘忍了。」

他再問:「什麼是至仁?」莊子回道:「至仁就是沒有罣礙於『愛』字,
對於周圍的人,能不分親疏,用同等的心念去相待。」這句話就是佛教所
說的大愛了。佛陀告訴我們,普天之下的人,不管是我親、非我親,都是
我的父母子女。所以我們視一切眾生應親疏平等,沒有特別親愛、沒有特
別疏遠,當然也就沒有仇恨怨嫌,這就是大愛──普遍的至親至仁。

唯有靠宗教的精神,來超越人生褊狹的小愛,如此才是理智的愛與孝。


感念親恩方生仁義


佛陀一再教育我們,人生在世間雖然是件很自然的事,但也必須經由父母
辛苦地生育和養育,因此千萬不要辜負父母這番生養的心血。

我們雖然投生人間,看起來人模人樣,卻無法盡到做人的本分,為什麼呢
?由於不懂得思念父母恩惠,所以就不會生出恭敬心。為人子者不懂仁義
,其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愚蒙。

人和眾生所能區別的形態就是禮節,奉養父母如果欠缺恭敬的心態,這和
飼養其他的動物並無不同。人之所以稱為萬物之靈,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
,就是在人有智慧,能夠分辨善惡。我們如果懂得懷念恩德,自然就會生
出恭敬心來,如果不懂恩德二字,那就沒有禮義可談了。

魏文侯常常和他一位貼身大臣聊天,每天聊天時,大臣都會提起一位學者
讚美其德。有天魏文侯就問這位大臣說:「這位學者是不是你的老師呢?
」大臣答:「不是。」文侯又問:「既然不是你的老師,為什麼常常聽你
提到他的名字而讚歎呢?」

大臣回道:「因為他平常做人很順守人倫,足堪作為我的模範,有很多事
情我都向他學習,所以我常常提到他的名字。」文侯再問:「那你的老師
是誰呢?」大臣回道:「我的老師是郭順子。」

文侯說:「為什麼我從來沒聽你提過你老師的名字呢?」大臣回道:「要
說我的老師,那根本是無法可說的,我的知識、人品、行為,沒有一樣跟
得上他老人家;他的人品、思想、知識已與大地宇宙的造化合而為一了,
他講的道很深,他的人生思想我是萬不及一,因此我從來都不敢提老師的
名字。」

這位大臣有今天的成就是從那裏來的呢?身體是父母生的,才幹是從老師
那裏培育來的;可是他卻因為老師的學德行為超然,無與倫比而不提師恩
,而和他較能相投合的人就念念不忘。所以魏文侯感嘆地說,仁義禮節真
像一堆經不起風雨的泥土,「只要風雨大水一沖,泥土就溶化了!」這實
在令人感到仁義禮節淡薄如紙啊!


百善以孝為先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但相信對有心人能有很大的啟發。有人說
父母給子女的恩德太大,反而讓子女不知父母恩,所以經文中說「不思爹
娘」──不會去想父母親,那想誰呢?當然是自己小家庭中的配偶、子女


記得有一次慈濟發放日,適逢台中會員數百人來參加,那天正好我談到「
父母恩重難報經」的一段話,隔天他們要回家時,有一位中年婦女淚流滿
面地來找我,向我說:「師父,我一定要告訴您,我是世界上最不孝的媳
婦,也是最不孝的女兒!過去我都不知父母公婆對我的好,甚至還怨恨他
們,不過現在我知道自己錯了,從今天開始,我要以行動來表現對他們的
孝養;有一天我一定要帶我的母親、婆婆來,讓師父看看我努力的成績。


這位婦女看樣子在未婚前是一個受母親寵愛的孩子,出嫁後可能是一位不
知天高地厚的媳婦,有緣聽到了「父母恩重難報經」,經過深深地反省,
知道了父母的恩情,也才檢討自己對待公婆的態度。

百善孝為先,一切善都要從孝開始,有孝就會有恭敬心、有禮節,對長上
有恭敬心、有禮節,對下自然就會有無限的慈愛。

阿娘懷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月滿
生時,受諸痛苦,須臾產出,恐已無常。如殺豬羊,血流遍地。


母親懷孕時,整整十個月,坐也不安、躺也不好,真是坐立困難,又好像
是高舉著千斤重擔,走、躺、站都非常辛苦,看到東西想吃又吃不下,如
同一個長久臥病的人一樣。


懷孕生產受諸苦痛


「月滿生時,受諸痛苦,須臾產出,恐已無常」──母親懷胎滿十月要生
產時,陣痛一陣又一陣,心中又害怕不可預知的情況。

有一位四十幾歲的高齡產婦,懷孕九個多月,到醫院生產,隨身攜帶很多
衣服,她向醫師說:「醫師,我已四十幾歲了,現在懷的是第一胎,我的
先生是獨生子,我想以後我不可能再懷孕了,希望你無論如何要保住我肚
子裏的孩子,只要孩子保住,我的生命沒有關係,我從懷孕開始就有這樣
的心理準備;萬一有什麼三長兩短,幫我穿上這些衣服就可以了。」

這是多年前一位婦產科醫師告訴我的事,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當一
位母親在生產時,從來不會顧慮到自己的生命安危,她全部的心念只想要
保護孩子,這是令人感動的偉大母愛。

「如殺豬羊,血流遍地」──母親要生孩子時,就像豬羊被宰殺一樣,血
流遍地。

 

轉貼慈濟月刊第320期

台長: 自如
人氣(33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甘露清涼 |
此分類下一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0)/證嚴上人
此分類上一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8)/證嚴上人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