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7 00:17:14| 人氣87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愛情作為一種形式。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形式,是感覺終止之處

 

若戀情起於心念之動,

或者戀愛(或類似愛的那些感受。)的起始、過程,終止,

就是那些形式的改變與型塑。並且

作為表現、包裝、消費最初意念與情感的一種藝術表達。

所有的情緒感覺,在最初的意念直到關係產生,其實已經死亡。

 

而之後的種種無非是一種行使於日夜間的召喚儀式。

 

戀人們,無比熱衷的彼此投入在那戲劇之中,無論對象有誰、是誰,

大抵不脫劇場中的表演特質。直覺、移情、抽象表現、象徵主義、

超現實或者印象似的將所有的野獸的慾望與無意義的達達的荒謬的眼光以及行為以悲劇性的表演投射在不可知的未來。

 

卻未曾回歸,思索那愛情的意義。

 

那永遠是過去式的。

 

愛,實則已經在戀情化身成為“關係”之時,已然終止。

如果愛念是感覺,這種種看似立體的再現,其實只是被風吹揚飄蕩的煙塵。

愛,在最初時候被現實的關係綑綁火化,成灰。

戀人在灰燼中歌唱舞蹈,淚下歡欣,沉睡又沉睡。

 

如果戀情與關係作為一個作品,當它被呈現出來的時刻,

它距離核心則越遠。

 

失去戀情,近乎拋棄了形式。那樣的一個作品(贗品?A貨?二手肆手六手?)

在那已經被拋棄被完成的形式中,

你再度的拋棄了一次。

你不明白,為何拋棄了(或被迫拋棄。)如屍體般的關係形狀,

會是件哀傷之事?

在那些時刻,總有人不夠認真,且繼續入戲在永遠上演的史詩劇場中。

如果未曾回歸,或無力回歸,戀人們總經常地感受到令人耽溺的絕望。

 

在那樣的國度,我試圖去思索並且明白

「為何失去一個空殼般的形式,會使人哀傷憂鬱?」如此的命題。

二度的中止,最後的審判。

 

雖然救贖是如此的不可能。但是那些宗教信仰般的毒性物質,

始終是人們渴望的最後救贖。

 

如今的自由毫無極限,我們已失去成為囚犯的自由。

 

愛與不愛,所有的存在始終擁抱著疏離感。

 




Pic 1 : 《For the Love of God》白金鑽石骷髏   Damien Hirst  (達米安赫斯特)

            

             市場價:5000萬英鎊

 

Pic 2: 記憶的堅持    S. Darli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洪春峰
人氣(872) | 回應(4)| 推薦 (1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瀅瀅細流
寫得真好 那兩件藝術雕塑我喜歡
2010-03-06 02:42:07
洪春峰
「藝術讓人免於死於真實」-- 尼采

兩件作品都好貴...

但具備了審美的能力 → →







無價。
2010-03-07 11:18:14
←ㄑㄩㄢ→
寫得好深奧~= ="
2010-03-17 19:32:08
版主回應
我自己也看不懂...
2010-03-18 15:01:47
(悄悄話)
2010-03-28 13:58: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