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是立國之基,稅制是財政之源」為財政史研究中經常被討論的概念,此觀點在高中歷史教學上也相同重要,如在今年的學測試題中與稅制有關的題目如:
「16世紀以後,白銀通過菲律賓、日本進入中國,從而導致中國經濟發生相應的變化,形成「白銀—銅錢」的貨幣體系。1800-1900年間白銀兌換銅錢數量的變化趨勢應當是:(A)銀價穩定下跌 (B)銀價穩定上漲 (C)銀價先跌後漲 (D)銀價先漲後跌。答案(B)」
「某時期中,臺灣當局對入港船隻課徵關稅,來臺漢人除繳納田租外,還須申請執照,繳交費用後才可打獵、捕魚;年滿7歲者,均須繳交人頭稅。發布這個命令的人應是:(A)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 (B)鄭氏時期的承天知府 (C)康熙年間的臺灣知府 (D)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答案 (A)」
「一位學者主張:政府施政應該配合農民生產活動的季節與時序,如此才能增加生產,糧食供應不虞匱乏。這種想法最早出現於何時?(A)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生產開始發展時 (B)周公東征時,為解決軍食提出這種主張 (C)戰國時期,各國均鼓勵生產,擴大稅收 (D)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天下蒼生福祉為念。答案(C)」
上述這三題和稅制議題有關,突顯了財政稅收確實是影響歷史發展的關鍵。因為推動一個國家制度的順暢運作,財政收益是根基,而累積這些經費的方法就是稅收。西方稅制在資本主義和工業發展的推動下,較早發展出直接向人民課徵直接稅的制度,如引發北美十三殖民地不滿的印花稅和引爆美國獨立戰爭的茶葉稅,都是國家直接向人民課徵的稅賦。中國王朝儘管在田賦和丁稅上也能夠算是廣義的直接稅收,只是沒有完善的戶口調查造成的稅籍資料的不完整,而影響國家真正能收入國庫的金額。
然中國何時才開始徵收現代化的所得稅?解析試題時學生突如其來的大哉問,也考倒了筆者。過去的學習讓筆者能夠說明周朝採用井田制度維持封建制度的運作、漢朝武帝時期以鹽鐵專賣增加稅收、唐代從租庸調的實物稅,進步到概以錢計的兩稅法,及清代用徵收釐金來彌補太平天國期間軍費的不足,到了國民政府的廢兩改元政策;但真正影響現代人們的所得稅到底從何而來,其中的原委只能從學者的專業研究去探尋答案。
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美莉所撰寫的《西洋稅制在近代中國的發展》一書,能夠說明中國從晚清到民初接受西方稅制的過程。本書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西洋新稅的引介與實施、第二部分:裁釐運動與稅政改革、第三部分:戰爭下的稅政變化。完整的說明中國會開始推動所得稅的背景,是清朝遭遇太平天國之亂處於糧餉缺乏的窘境,卻又要遵守來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永不加賦與雍正年間的攤丁入地的規範,只能設立釐金這樣的新制度來解決國庫的空缺。但接踵而來的巨額戰爭賠款(如甲午戰爭的對日賠款金額即高達兩億三千一百五十兩),內憂外患的局面使清朝財政赤字逐年增加,因而開始試圖引入西洋稅制來解決財政危機。但開徵稅收須要有詳細的配套措施,晚清動盪不安的局勢讓稅制革新終究停留在理論討論而難以付諸執行。民國成立之後不論袁世凱、北洋軍閥到國民政府掌政,亦希望藉由西方稅制來增加國家的收益。但民國初年的混亂政局依然讓新稅法難以成形。直到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後,政府提出「舉辦所得稅以適應世界稅制發展趨勢」的議案,卻還是未獲得立刻執行,而是由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通過〈所得捐徵收條例〉舉辦「公務員所得捐」。「公務員所得捐」的稅收,侷限於公務員的特別捐,且運用於國民黨而非國庫收入,因此不能算是所得稅的濫觴,但徵收過程的運作順利,奠定了國府持續推動全面性所得稅的信心。於1928年繼續擬訂〈所得稅條例草案〉及〈所得稅施行細則〉並在1929年完成這兩項法規,原本應該於此年開徵的所得稅卻因西方學者考察中國財政體制的報告而再度暫停施行。這份報告書由楊格、甘末爾、O.C.Lockhart等三人聯合署名,報告書中指出「所得稅在歐美被普遍視為一種令人滿意的稅賦型態,它伴隨著民主體制的發展而成長,此稅採取累進稅率而能視總淨值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稅率,固比其他稅制更能視個別公民的能力納稅。「所得」一詞在現代社會有極複雜的特色,所得透過現金支付時,發展出收付與記錄的系統,而讓所得稅便於徵收,然這種環境在農業社會中尚未存在。」國民政府直到1934年又重新討論開徵所得稅的可行性,彙整相關法規條例之後終於在1937年元旦開徵,所得稅正式實施。
所得稅執行後,當時的財政部長孔祥熙指出所得稅具備了財政學理上所有良稅的特質:第一項是「負擔公平」,根據民眾負擔能力,以累進方式調劑負擔,主要稅源來自徵收富有資力者,可以減輕社會上貧富懸殊情形,使國家和社會都得到利益,符合稅賦公平的原則。第二項是「納稅普及」除少數特殊情形,依法得以免稅外,人民凡是收入達到納稅標準者,一律照章盡納稅義務。第三「富有彈性」,平常不妨降低稅率,培養人民富力,若國家遭遇災變,隨時可以提高稅率,支應國家緊急費用。第四項是「收入確實」,所得稅的來源都是很確定及很容易估計出來,對財政收支十分便利。孔祥熙對於所得稅執行的價值,可從當他於1944年辭去財政部職位時,便將所得稅徵收對於戰亂中國的助益列為政績記錄之一,代表其肯定所得稅的對於民國政府的貢獻。
回顧所得稅在中國推動的軌跡,可以讓人了解尋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其實都經過了許多改革過程,才呈現出現今的相貌。追尋歷史發展的趣味,也就是更明白我們生活的世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