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7 17:03:10| 人氣7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他人之眼—原住民形象的演變概論」黃大展老師演講側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教學現場最常遇到的挑戰就是,為什麼考試考的課本都沒有寫?」這樣的問題,在聆聽黃大展老師的演講之中,終於讓我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黃老師首先指出:「為什麼台灣史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學習,主要的是因為歷史研究方法和歷史理解概念,是無法脫離歷史知識而單獨存在的。因此在高中學生普遍已經有了台灣歷史知識的背景概念,再進行核心能力的指導是較理想的。」而在這樣的原則下,黃老師也思索自己要如何編排課程;他表示「在談到原住民時,我自己也思考是要把現有的原住民族群生活、風俗文化等知識詳細的貫穿課程,或者是引導學生去思考一個問題。在教學現場的感覺是第一種的學習方法,大部分的同學在過去的台灣史教育已經了解,甚至有興趣的同學也可運用網路尋找更多知識線索。但是如何思考一個問題,似乎才是該努力經營的方向。」台下的我有種茅塞頓開的開朗感,因為過往我總是不厭其煩的把大量的資料印成講義補充,卻往往只得到學生的抱怨「國中都教過了。」在此之後,我也應該重新擬定方向,好好帶領學生去了解怎麼去問一個問題。

談到教學目標在於追求核心能力的學習後,黃老師指出實際的進行模式;「原住民的課程,既然是要從培養觀察思考能力著手,在過程上也以拋出問題的方式來進行。」黃老師談到他的課程設計流程「首先詢問學生「誰是原住民?目前原住民有幾族?九族文化村是甚麼意思?」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的例子為切入點,讓學生動動腦。緊接著問「怎麼知道原住民的歷史?沒有文字該如何了解?」一連串的問號之後,可以讓學生先從考古著手,討論原住民語史前文化的關係。因此我引用了臧振華、劉益昌等考古學者以及台灣文獻叢刊中的考古資料,讓學生從這些文獻中去討論考古遺址與原住民的關聯性,和分析原住民來源的各家說法。經過這些互動的過程,得以讓同學省思對於非文字記錄的傳統民族,認定其為「沒有歷史的民族」是否具有公平性。」這一段教學過程分享結束後,緊接著黃老師在螢幕上秀出他獨特的評量成果,一幅幅有著竹林、水井、干欄式建築的原住民生活想像圖重現眼前,這些由學生手繪的圖案是他們了解的原住民,這樣的方式跳脫的傳統的基本答案的考試,卻更真切的讓同學體悟原住民的生活型態。

黃老師談到「以考古探尋原住民的源頭,再用文字記錄去觀察他人眼中的原住民生活形貌。所以這個部分,採用了明朝陳第《東番記》、荷蘭人撰寫的《蕭?城記》中的文字資料,去對比其中西拉雅人的差異。而清代、日治、戰後則運用圖片和照片來比照其中的不同。在照片資料部分,更有深入討論的空間。因為影像是某種現實的瞬間凍結,它是「真實存在現實的縮影」,所以留存下來的照片往往呈現攝影者所期待的意象。這裡也讓同學先談自己拍照或被拍的經驗,說明一張照片的故事細節能夠表達哪些意義?因此被保留下來的畫面,是否不是單純的現場景致,而是設計出來的圖象概念。」經由黃老師解釋那些早已熟悉的圖像,才體會為什麼日治時代的原住民型態大多是人像的正面和側面的特寫,竟然是為了建立資料的型態去進行拍攝,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認知不會說謊的照片,其實在按下快門的哪一刻,仍是擺脫不了拍攝者主觀認知的選材。

最後黃老師再把焦點拉回現在的原住民聚落「從竹塹的地名由來、賽夏族的矮黑人祭典、泰雅族的彩虹橋傳說,學生在了解歷史事件、增進閱讀理解之後還能對於土地和環境有更多的認識與關懷。因此設計了古今的地名的變化:從竹塹、香山(番山)、舊社、新社等地名的改換,理解新竹地區原住民的遷徙。以及從「采田福地」分析其背後的意義。這些課程設計是期待,學生此後能對於身邊的變化有更多觀察和了解。」在研習教師的熱烈掌聲中,結束了本此的講座。然黃老師完整的教學理念分享,卻如同一顆種子在心底發芽,讓我也能夠帶回嶄新的思維,重整自己對於原住民課程的教學概念,在未來與學生一起用新的視野去體驗和了解我們島上的夥伴們。

 

 

台長: 阿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