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國中實習已有二個月的時間了。
日子就在探索、忙碌中,瞬間流轉。一切好像才開始,但儼然已在路上。不管選擇一條什麼樣的路,前方的風景如何,都已註定不能回頭。因為,我們正行在一條河上,叫作時間。
在時光的長河上,不停地往前航行。不斷地經由自己,經由別人,經由臨水一照的河面,照見自我。如此獨特而不容輕忽。但也何其孤寂。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是誰也填補不了的。
今天,站在講台上,望著台下三十幾個小毛頭,穿著同一款式的運動制服,理著一樣的髮型。似乎不仔細辨識,便無法分別出誰是誰。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不和別人一樣。母親總會說:鄰家的女孩都穿小洋裝,為何妳特別跟別人不一樣?小學時,老師總說,我像個小男生,站在樂隊裡,顯得特別不一樣。我從小就不害怕跟別人不同。因為我就是我,本來就不可能跟誰一樣。奇怪的是大人們的眼光,總像看個怪物似地看我。大部份的人,可能都以為家教不良,才會教育出一個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女孩。
但我無所謂,作自己始終是最輕鬆和最重要的事。就算誰都不了解,誰也不支持,我依然甘願冒著被數落的風險。作最真的自己。
而今,看著台下的學生們,個個頭低低地,安靜地寫著手邊的功課,一式的表情,完全無法辨出喜怒哀樂。我覺得這真是用功而乖巧的一群,可也是沒啥特色,悲哀的一群。
我想像著他們每個人穿著便服的模樣,可能張華偏愛白色衣服,李洋愛穿深藍色的長褲,林容愛把頭髮豎得老高。看得出來今天的心情和個人的習慣與偏愛。於教育而言,不重要嗎?我覺得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適時地作自己與表達自我的權利。
為什麼上學一定要穿白布鞋,而不是黑色?為什麼頭髮一定要理成三分,不能是五分或七分?只要梳理得整齊乾淨,為什麼一定要跟別人一樣?
又為何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害怕跟別人不同?穿得一模一樣,理著同一款式的髮型,真的就能一樣都考一百分,考上第一志願嗎?王平和李高,會一樣聰明嗎?智商會同分嗎?當然不會。只有一點會相像,那就是大家變得越來越沒主見,沒有個人的看法,當然,也談不上所謂的創意與美感。
因為,我們是多麼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只是,誰又能真地跟誰一樣?
制服能包裹得住年少輕狂的心嗎?或
者壓抑得了,青春期無端的愁緒與衝動?
能嗎?而我們希望給自己,給孩子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觀和未來?
Amber 2003.9.2
謹以此文,獻給想作自己,而無法作自己的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