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07 18:46:40| 人氣5,65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259篇:太王四神的陰謀記…P.S.投名狀的真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1:斥資新台幣8億多元興建的「太王四神記◎影視文化城」,是目前哈韓族最渴望遊覽的新景點…

迪士尼樂園是日本發明的?

曾經因為「迪士尼」在東京本土化的成功,導致初訪洛杉磯的日本孩童返日後驕傲的向同學說:「你們知道日本有多麼了不起嗎?連美國都有我們的迪士尼樂園呢!」

就像近來受歡迎的韓劇《太王四神記》第一集中所描述的「護國四神」: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會不會讓韓國或台灣等國小孩,來到高雄「左營春秋閣」(蓮池潭)見到龍虎塔前的「左青龍 & 右白虎」大型雕像,而誤認那是韓劇《太王》影響的延伸…
↑圖2:《太王四神記》中的「太王」指的是「大王之王」(影射居中的「黃帝」),而「四神」則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高句麗藉韓劇還魂之迷?

前不久才揭曉的韓國「MBC年度演技大獎」中,《太王四神記》就狂攬包括裴勇俊的「年度演技大獎」等8項大獎,在對照上回的《朱蒙》(描述高句麗第一代君王)狂獲大獎之後,這是描述韓國「高句麗時期」(公元前37~公元668年)的電視劇第二次獲得年度優秀劇集獎,無獨有偶的是去年宋一國也是憑《朱蒙》奪走「年度演技大獎」,而《朱蒙》也創下「年度最高收視率」,一如2007年的《太王四神記》。
↑圖3:5世紀末時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這也是韓國曾經擁有過最大的版圖…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是「高句麗」?我猜想有3大原因:(一)過去的榮景:那是韓國歷史上曾經擁有最大的國土面積(甚至還一度不涵括今日大陸的「東北三省」);

(二)掠奪「文化詮譯權」:若說19世紀全球爭霸憑藉是「武力」,20世紀是「財力」,21世紀則是「文化」,因此藉由與「中國正史」交集最多的「高句麗」時期,可以逐步將:孔子&黃帝等納入「韓國史」,一如「中醫」變「韓醫」;

(三)展望大未來:待南北韓統一 & 西藏獨立後,高麗族人數最多的「東北3省」,可併入成為「大韓民國」!
↑圖4:藉電影「投名狀」中揭發「馬新貽在歷史上被污名化」的事實…

「刺馬案」讓追查「太平軍寶藏」無疾而終?

「文化詮譯權」的重要,以近來電影「投名狀」而言,表面上這是改編自「清末4大奇案」之首的「刺馬案」:兩江總督馬新貽上任當天,因私通2嫂 & 殺害義兄,而讓義弟刺殺身亡一事…來掩蓋由曾國藩之弟率領的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首府南京城後,慈禧密令馬新貽調查太平天國大批金銀財寶的下落,隨「刺馬案」不了了之,卻讓馬新貽揹了永世的污名…

凡世間事,只有說法,沒有真相,誰掌握發言權就掌握真相。
↑圖5:不同於坊間一般濟州島團來去匆匆,「太王新遊濟」行程中更多了一份悠閑,如在「太王」影視城內2樓咖啡店中品嚐咖啡 & 欣賞店內有關【太】劇劇照 & 演員簽名圖等。

「文化就是國力」讓韓國在21世紀崛起?

觀今台灣正忙著「去蔣去中」,對岸正忙著「炒股致富」,「文化財」幾被閑置,而「人棄我取,廢物利用」本是「環保再生」的原則,其實也無可厚非,況且「高麗族」也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由她來發揚「中華文化」,在心態上較日本更易接受,不是嗎?

世間事「一碼歸一碼」,千萬別「泛情緒化」,否則自己的日子就難過…就像我們會因為「南京大屠殺」譴責日本,但是我們一樣會愛用SONY & 吃日本料理等,韓國進入21世紀後的表現,常常讓我們為之汗顏,但若將她視為「他山之石」,或許將另有斬獲,以這樣的態度來重遊「濟州島」,將有新發現如:
↑圖6:「愛的天地」中不乏比「色戒」更令人臉紅心跳的「男女情事」大型雕像令遊園者眼界大開。

用另一個角度看濟州島…

(一)太王四神記◎影視文化城:當日斥資韓幣450億元(NT14.85億元)建成的九千坪的「太王四神記◎影視文化城」,自今年9月起開幕 & 每天吸引數千人入園觀賞劇中的場景 & 道具,重現了當年「高句麗」時期的建築 & 文物,眼尖的「韓流頭號粉絲:芬芬」(她寫過22篇有關「太王」文在http://blog.pixnet.net/fenfen0615/category/641172)還發現了「太王」床就在對手淵家書桌旁,而門外右邊是「玄武村」& 左方是「青龍城」般之時空錯亂感…
↑圖7:「柱狀節理台」是漢拿山噴出的熔岩流入海水時冷却而成,由大大小小的四方或六角成的石柱(30米)組成,是濟州島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代表。

(二)濟州島榮獲「世界自然遺產」殊榮:2007年6月底聯合國UNESCO才宣佈「濟州火山 & 熔岩」入圍「世界自然遺產」,島上的龍頭巖、柱狀節理台、松嶽山等皆可欣賞到大自然的神奇處。
↑圖8:去年「韓流博覽會」遺留下來的「韓流蠟像館」,讓哈韓粉絲可以一嘗宿願。

(三)韓流效應 & 其它:參觀去年「韓流博覽會」遺留下來的「韓流蠟像館」;韓劇【宮(野蠻王妃)】場景「泰迪熊博物館」;比「色戒」更大膽的「愛的天地」呈現出「男女情事大型雕像」;「城山日出峰」旁的「海女表演」&「海女博物館」,加上入住「太王」劇組當日住宿的「CITY-CON」五星飯店 &「琴湖」優質渡假村 & 品嚐道地一流餐食,您將發現另一個「太王新遊濟」的新奇 & 感動...
P.S. 眾說紛紜的『刺馬案』之5種前因後果詳解 (Tina/文)

一百三十多年前,光天化日之下,兩江總督馬新貽突然遇刺身亡,朝野為之震蕩,疆臣人人自危,舉國側目。

慈禧太后驚奇的問道:『馬新貽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此事甚奇。』李鴻章也曾表示:『谷山近事奇絕,亦向來所無。』由於案犯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含糊其辭,清廷曾一天連下四道諭旨,前後審案官員多達五十餘人,長達半年之久不能結案。於是各種傳言風聞迭起,飛短流長,更使得案情撲朔迷離,後人將之列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另有「楊乃武與小白菜」等)。

話說1870年8月22日(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兩江總督馬新貽來到督署西邊的校場,循例閱射。(由於原總督衙門被太平天國改為天王府,太平天國失敗後,天王府被曾國荃一把火燒為灰燼。馬新貽調補兩江總督,總督衙門尚在修建中,故而只好暫借江寧府衙門作為總督衙門。當時閱射的校場實際上是江寧府的校場。江寧府衙門在現今的南京內橋南首,中華路北段西首。校場即在衙門的西邊,也就是現今的南京市第一中學一點地方。)

馬新貽身著黼黻袍褂,頭戴翎頂朝珠,大搖大擺地邁著靴步,煞是威風。校場有箭道直通督署後院西便門,來往皆可步行,無需乘轎。上午10時左右,馬新貽首先閱畢,先行從督署後院西便門步行回署。旗牌在前引道,後有眾多扈從隨侍。每年一度的總督閱射,是當時江寧的一大盛典,允許百姓參觀。

因此馬新貽回署的箭道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百姓。就在總督回衙途中,只見一人快步走至馬新貽面前,打千請安,忽然右手就從靴筒中取出匕首,亮光一閃,便刺進了馬新貽右肋。馬新貽啊呀一聲,聲音未落,已撲倒在地。跟隨差弁方秉仁迅速上前抓住刺客的辮子,奪過匕首,其他差弁一擁而上,將其扭住。中軍副將喻吉三聽到呼喊,急忙趕到,喝令將凶犯捆縛。

刺客卻是並不逃跑,操著北方口音高聲嚷道:『刺馬者,張汶祥是也!。』

說畢仰天狂笑,從容就縛。家丁張榮急忙扶起馬新貽,見其面如土色,雙手緊抱胸部,萎縮著身子,眾差弁忙將其抬進督署。江寧將軍魁玉、江寧布政使梅啟照以及司道各員聞訊後,即刻飛奔督署探視。傷口深至數寸,血跡模糊。此時馬新貽已經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生命垂危。馬自知命不能保,便口授遺疏,令其子毓楨代書,請魁玉代呈朝廷。

他悲哀地說:『伏念臣身經行陣,疊遭危險,俱以堅韌固守,幸獲保全。不意戎馬余生,忽遭此變,禍生不測,命在垂危,此實由臣福薄,不能再邀恩眷。而現當邊陲未靖,外患環生,既不能運籌決策,為朝廷紓西顧之憂,又不能御侮折衝,為海內彌無形之禍,耿耿此心,死不瞑目。』

23日下午,終因傷勢過重,救治無效,馬新貽命喪府衙。

馬新貽(1821-1870),字谷山,號燕門,別號鐵舫,回族,山東菏澤人。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歷任安徽建平、合肥等縣知縣、廬州府知府,以勤明稱。咸豐三年隨袁甲三,翁同書鎮壓太平軍,累遷安徽按察使。同治二年任安徽布政使。次年任浙江巡撫。其在任期間,修築海塘,奏減杭嘉湖等七府浮收錢漕,複興各府書院等。不久任浙江巡撫。同治七年,馬新貽擢任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

張汶祥,河南人氏,其他情況不明。至於這個名字,有的資料寫作『張文祥』,亦有寫作『張汶詳』的。 有種觀點認為,『張文祥』應是刺客本名,舊時官府往往會在犯人名字上加三點水或者草字頭,以示山賊草寇。
↑圖10:曾經發行過「護國四神」的紀念郵票...

歷史上關于馬新貽被刺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般說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說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為友複仇,刺殺馬新貽。

第二種是說馬新貽因審理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丁慧衡致死人命一案,造成督撫不和,從而招致殺身之禍。

第三種是講因為馬新貽力剿海盜,張汶祥為友出頭,刺殺馬新貽。

第四種則是馬新貽私通回匪,張汶祥為之不平,決意刺殺。

第五種是由於政治原因,馬新貽被湘軍集團設謀而殺。

馬新貽『漁色負友』之說,最早見于《江湖奇俠傳》。

流傳最廣的就是張相文在《南園叢稿》中刊出的《張汶祥傳》。此說構織了一個被民間津津樂道的桃色緋聞,塑造了一個俠肝義膽,為友複仇的刺客張汶祥的形象。具體的情節是說馬新貽在尚未發跡時,曾和張汶祥以及另一個人結為兄弟,馬新貽為老大,另一個人為老二,張汶祥排行老三。

原來老二和老三皆為綠林中人。馬新貽的軍功,頗得力于老二、老三。但馬新貽對這兩個人的進官入仕,並不出力,故而兩兄弟對馬早已不滿于懷。又因老二之妻貌美,久為馬新貽所占。馬新貽為剪除後患,蓄意加害兄弟,每每以傳遞軍書之類的疲勞任務,交與兄弟執行,最終使得老二抱病而卒。張汶祥為替二哥報仇,動了殺機。案發以後,張汶祥被凌遲處死,並被剖心,其死極為慘烈。

故而一般輿論均同情于張汶祥,對於馬新貽背信棄義,強占人妻,因奸逼命的行為,眾聲憤恨,並宣揚張汶祥為友複仇的義勇行為。1973年,臺灣最先將其搬上銀幕。到了八九十年代,馬新貽『漁色負友』之說越炒越熱,各種以此為底本的小說、電影、電視劇紛至沓來。

但這種說法卻是破綻多多。如果說張汶祥與馬新貽有這等兄弟關係,則隨時隨地都有機會刺殺,何必非要在校場動手呢?當時馬新貽的扈從眾多,下手未必能得,並且自身不能逃脫。再說馬新貽的四弟馬新祐自幼跟在馬新貽的身邊,直到馬新貽被刺身亡。

馬新貽的事情最清楚不過,如果馬新貽因為『漁色負友』遭刺,那麼他也應該接受最後的朝廷結案,而為何卻終覺疑案未明,悠悠蒼天抱恨終古。


至於第二種督撫不和之說,卻有些許緣由。

1870年的那場較射,按照慣例總督和巡撫都要參加,但江蘇巡撫卻並不在場。當日,閱射分為四棚,馬新貽親閱頭棚。本來應由巡撫檢閱第二棚,但江蘇巡撫丁日昌恰巧頭天奔赴天津,協助曾國藩審理天津教案,故而只得改由洋務局張道台閱第二棚。總務巡營處楊道台閱第三棚。總理保甲局部郜道台閱第四棚。

所謂丁日昌之子案,原發生于1869年10月。當時有太湖水師哨勇徐有得、劉步標到蘇州城閒游妓館,正遇丁日昌族人都司丁炳、範貴等,雙方遂發生爭執。時值蘇州親兵營薛蔭榜帶兵巡夜,便將雙方各責四十軍棍。徐不服,複遭杖責,四天後因傷身亡。江蘇巡撫丁日昌上奏將丁炳、薛蔭榜斥革。其余人交馬新貽審訊。事後,丁日昌查知侄子丁繼祖以及時任知府的兒子丁惠衡皆在案內,上奏請將二人革職。

馬新貽奉旨接案後,委托江寧布政使梅啟照以及江蘇按察使應寶時等人會審。丁繼祖投案,但丁惠衡傳喚未到。此案因丁惠衡拒不到案,一直拖到1870年7月方才結案。經審訊定案,薛蔭榜、丁惠衡、丁繼祖以及丁炳斥革。因丁惠衡尚未歸案,馬新貽上奏請交朝廷議處。

當時馬新貽被刺,據丁惠衡案結僅四十余天。故而朝野上下,多有督撫不和的流言。太常寺少卿王家璧上奏直接指出總督馬新貽被刺與江蘇巡撫丁日昌有關。他上奏說:『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被案,應歸馬新貽查辦,請托不行,致有此變。』還說,『聞此言者非臣一人,臣所聞者亦非一人所言』。他的話不假,當時不僅江南官員對此議論紛紛,就是遠離江南的地區也多有『督撫不和』的傳言。

而丁日昌眼看大火就要燒到自己頭上,便急速趕回蘇州。他迅速上奏請求朝廷敦促已經被任命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到任。丁日昌曾是曾國藩的幕府和親信,屬於湘軍集團的人物。如果曾國藩到任,局勢無疑會有利於丁日昌。故而,更給『督撫不和』的論調增添了層層疑霧。但刺馬案是否果真為丁氏所為,歷史上沒有更多的資料給以証明,只是留下了上述影跡,供人猜測。


至於第三種說法,則可從當時審案官員上奏的案犯的供詞中,找到一些根據。在1870年12月漕運總督張之萬、江寧將軍魁玉上奏的一個奏折中,審訊官員稱:凶犯張汶祥,以前曾為發捻,後來又同海盜相通。馬新貽以前在任浙江巡撫時,曾經力剿海盜。張汶祥的同伙多被馬新貽捕獲刑殺。而張汶祥的妻子羅氏曾被吳炳燮誘拐。

在馬新貽巡游至寧波時,張汶祥曾經攔轎呈控,但當時馬新貽並未受理。因此張汶祥更是懷恨在心。受海盜龍啟沄的指使和鼓動,張汶祥既要為同伙複仇,又要為自己洩憤,因此便有刺馬一案。雖然這種解釋也順理成章,但就當時的朝廷,也不相信這種解釋。認為刺馬一案必然另有隱情,幕後必有主使。諭令已經調補兩江總督的曾國藩,速回江寧府再次審理案件。並且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作為欽差大臣,攜員奔赴江寧複審。


第四種關于馬新貽私通回匪,招致殺身之禍的說法,本源于張汶祥的供詞。

在江寧將軍魁玉初審張汶祥的過程中,張汶祥曾經供說馬新貽勾通回匪,並說是時金彪告訴他的。但當官府拿到時金彪,並讓時金彪與張汶祥對質時,時金彪卻說:『張汶祥誣我說過馬大人溝通回匪的話,我伺候馬大人多年,他家雖是回教,總沒見他與回教人來往。現在官至一品,更不敢遵奉回教,我如何敢昧良心說馬大人通回匪,實在是他誣報我的。』

面對時金彪的對質,張汶祥也改了口供:『小的所供時金彪曾向小的告說馬大人勾通回匪的話,是小的前因救過時金彪性命,將他報出幫同作證,好污蔑馬大人的。現與時金彪對質,小的也不敢狡執了。』


又有一說據參與筆錄口供的人講,張汶祥曾供稱咸豐七年他為發捻時,馬新貽廬州失守,曾經被其俘獲。但當時並不知道馬新貽是廬州知府,故而曾將馬新貽與時金彪一起釋放。當時審訊官員驚愕相視,錄供者也停筆不敢記錄。事後,當時負責審訊的江寧將軍魁玉,並沒有將看來顯然是無稽之談的馬新貽私通回匪一說上奏朝廷。

至於馬新貽曾在廬州被俘一事,則更是諱忌莫深。這就難怪後人訛言蜂起,議論紛紛。其實,馬新貽廬州被俘一事至今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証明。但馬新貽因私通回匪而招致凶險的故事,卻不脛而走。

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學者聲稱刺馬一案其實是由政治原因所致,湘軍集團與此關係甚大。持此種觀點者,通過耙梳大量史料,從中摸索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是馬新貽在奉旨接任浙江巡撫時,曾經進京請訓。當馬新貽最後一次覲見完畢,從養心殿出來時,大汗淋漓,驚恐萬狀。據馬新貽的後人講,慈禧太後授他密旨,要他秘密調查禁令陷落後,太平天國國庫的金銀財寶的下落。太平天國曾在天京積聚了不少財寶,在曾國荃攻進天京後,這些財寶曾被湘軍搶劫一空。事後,湘軍中人多有購田置地者。

當時朝廷曾讓曾國藩查報太平天國國庫的下落,兩江總督曾國藩卻只對以天王府已被大火焚毀,瓦礫全無。馬新貽接到這樣的密旨,深知事關重大,故而失態。曾國藩久在大江南北治軍,兩江重地到處都是他的人馬。朝廷調曾國藩作直隸總督,恐怕有將其調離老巢,以便監控的考慮。

馬新貽雖說文官出身,但做事精明幹練,不屬湘軍集團,授此重任,也是慈禧的高招。按常理馬新貽進京請訓,應該到處拜客,在官場中應酬。可這次,馬新貽卻急匆匆地離開了。

其二是馬新貽在去江南的路上,曾經請假回家祭祖。當其啟程時,曾將二位兄長召至身邊,秘密叮囑:『我此去吉凶難料,萬一有不測,千萬不要到京告狀。要忍氣吞聲,方能自保。』馬氏兄弟聽後,驚恐萬狀。

其三是審訊過程曲折複雜。馬新貽被刺後,首先由江寧將軍魁玉以及藩司梅啟照等人審訊,幾經周折,所奏不過是案犯『言辭閃爍』,『一味支離』等話。而朝廷則相信幕後定然另有主使,故而加派漕運總督張之萬奔赴江寧審案。張之萬抵達江寧後,刺馬案的審訊工作依然沒有太大的突破,只得出張汶祥曾與海盜勾結,馬新貽在浙力剿海盜故而招怨。

這樣的結果使得朝廷動怒,於是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飛馳江寧速審,同時敦促曾國藩前往江寧任上主持大局。即便是在號稱鐵面無私的鄭敦謹以及兩江總督曾國藩長達月余的審訊下,所得結果亦不出前番官員的審訊,只不過量刑更為殘酷,將案犯張汶祥的凌遲處死,另加剖心致祭。

自始至終,可以說朝廷一直力主刺馬案另有主使,並且不斷降旨以推動審訊工作,前後輪番參加審訊的官員多達五十余人。但直到最終,各番官員也沒有審訊出朝廷所謂的幕後主使,朝廷迫不得已接受了審訊結果。

其四是曾國藩的就任兩江總督的態度令人難解。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身亡,朝廷聞訊即刻調派尚在天津處理教案的直隸總督曾國藩回任兩江。當時,曾國藩正因天津教案處于被動不利的局面中,舉國內外紛紛譴責曾國藩的抑民崇洋行為,而列強還嫌他懲處不力。此次朝廷調他回任兩江,把他從尷尬的處境中拉出來,應該說是一件好事。

但是,1871年9月2日他上了一道『謝調任江督恩因病請開缺折』,固辭兩江總督。曾國藩戀棧天津,有可能是他覺得天津教案還沒結束就被調離,太不體面了。他說,『調任兩江,疏辭不獲,腆顏赴任,內疚滋甚。』但或許另有隱情。朝廷自然以曾國藩老成持重,措置咸宜等語相勸,同時調遣李鴻章補任直隸總督以安大局。

兩江局面混亂,而曾國藩卻遲遲不肯動身前往。曾國藩幾經推托,朝廷幾經敦促。最後,曾國藩才打點好行裝準備動身。啟程前,曾國藩懇請召見,以觀察慈禧太后對江寧時局的看法。實際上,曾國藩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江寧的事態發展。刺馬案一出,江寧將軍魁玉,他的門生布政使梅啟照,江蘇候補道孫衣言等就一直給他頻頻來函。像朝廷一樣,曾國藩也非常關心那個幕後主使人有沒有審出來。抵達江寧後,曾國藩卻並不著急審案,每日里不過是聊天接客,翻看《閱微草堂筆記》。

在朝廷再次欽派的刑部尚書鄭敦謹抵達江寧前,曾國藩唯一所做的與刺馬案有關的工作,不過是給馬新貽作了一幅挽聯,前往吊唁了一番,僅此而已。而後來在與鄭敦謹共同審案的過程中,曾國藩又往往沉默寡言,極少發問。鄭敦謹進行了將近半個月的審訊後,曾國藩不過是淡淡的提示鄭敦謹,恐怕案子還得象以前那樣奏結。為何曾國藩會遲遲不肯就任江督,而又為何表現出對刺馬案如此這般的消極態度?只怕其中另有隱情。


其五是刑部尚書鄭敦謹的複審。鄭敦謹,湖南長沙人。道光進士,歷任廣東、河南、山西、陝西、直隸布政使,山東學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同治六年,作為都察院左都御史,鄭敦謹親到山西查出山西巡撫趙長齡防剿不力,布政使陳湜貪圖女色,所部軍紀敗壞,以致戰事失利。慈禧太後得報震怒,二人均被革職充軍。鄭敦謹因此有鐵面無私的聲譽,後升任刑部尚書。

這次,鄭敦謹得諭後即刻星夜兼程抵達江寧,立意要將這個天下疑案審出個水落石出。故而其抵達江寧後,稍事休息,便開始審案。怎料審案月余,案情仍與此前無異。最後,在1871年3月19日,鄭敦謹和曾國藩聯名上奏審案結果。奏結雖然更加詳細,行文更加縝密,但基本內容卻仍照原奏擬定。所不同的是,第一,特別強調張汶祥聽授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vP謀之人。第二,對張汶祥量刑更加殘酷,除了擬以凌遲處死外,又增加了一條摘心致祭。最終,朝廷也不得不接受這一結案。

未等聖旨下達,更沒等張汶祥正法,鄭敦謹便匆匆離開了江寧,曾國藩送的盤纏他分毫未受,他的兩個隨行郎中倒是每人收了曾的五百兩銀子。鄭敦謹並未回京交旨,走到清江,他聲稱有病不能回京,只打發兩個郎中代他複旨。按照清制,欽差大臣不回京複旨是要治罪的。朝廷迭下諭旨命其回京。他只以有病為辭,請求開缺,並終生不再為官。鄭敦謹的兩個助手回京後,顏士璋被放到蘭州作替補知府,旋即回籍賦閒;而伊勒通阿,隨後也奉旨回鄉頤養余年。


其六是孫衣言給馬新貽寫的神道碑銘。碑銘稱,『賊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實。而叛逆遺孽,刺殺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經斷,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懼。而獄已具且結,衣言遂不書諾。嗚呼!衣言之所以奮其愚憨為公力爭,亦豈獨為公一人也哉!』

孫衣言乃江蘇候補道,馬新貽的親信,他自始至終參與了刺馬案的審理。此文一出,震驚朝野,輿論大嘩,就連慈禧太後明白其中大有隱情。但是,又奈之若何?前後介入的審訊官員已達五十余位,審案也已長達八個月之久。斯人已作古,朝廷無非加恩賜恤,以慰忠魂。上諭賞加馬新貽太子太保銜,照總督陣亡例賜恤,入祀賢良祠,列國史傳,並賜諡端敏。又令在江寧、荷澤、廬州等地建立專祠,春秋官為之致祭。其子馬毓楨加恩賞給主事,分刑部學習行走。

綜上種種跡象,似乎可以表明,刺馬案實出自湘軍集團謀劃的這一說法更為成立。但湘軍集團究竟是由誰和怎樣謀劃的,尚不清楚。歷史的確切情況還有待于進一步發掘。

1871年4月4日,曾國藩奉旨監斬,將張汶祥凌遲處死,並摘心致祭。轟動一時的張汶祥刺馬案,隨著張汶祥的人頭落地,終于拉下了帷幕。但也由此,歷史上關于刺馬案的種種傳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的延展開來。

台長: 衛斯理
人氣(5,659)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韓國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415.用Candy Crush來思索首爾自遊行…
此分類上一篇:第191篇 : 台長遊「泰迪熊博物館」有感...

衛斯理
今晨在捷運上通勤時翻閱「天觀雙俠」蹦出一串話:

「往生不過是人生另一趟旅程,有人先走,有人後到,遲早會遇見,大哥是對的,願妳安心上路。」

只不過真的見到因癌症而即將住進「安寧病房」的大妹,是否說的出口…
2008-01-08 09:51:52
Annie
幾次親人離世前...我們的確都會告訴對方,我們會再見面的.....也會說出和你看到「天觀雙俠」那句意思完全一樣的話...只是不會講的那般如台詞文謅而已.....
2008-01-08 13:59:08
版主回應
「大哥是對的」&「安心上路」等名句是出自「投名狀」...
2008-01-08 18:29:12
fenfen
親愛的衛斯理:

若有下次提到我時,可否用英文fenfen即可。不要用芬芬,很有檳榔妹的味道阿~~謝謝

不好意思一直麻煩您…
2008-01-08 18:33:47
版主回應
好的,fenfen。
2008-01-08 18:37:49
林介甫
1.請預測;今年兩次大選後、旅遊界國內及國外的趨勢。
2008-01-09 13:04:08
版主回應
嗨,JEEF,雖然您已離題,但上門是客,加上生命中有段時間與您有如「投名狀」般兄弟情誼,您問的再怎麼為難小弟,小弟也只好硬著頭皮來答。

2000年下半年起,隨著美國資訊股泡沫化,國內經濟一直往下滑,每一年以為是跌到最慘的時侯,來年總會發現:「去年原來還不錯!」

「關於這兩回大選後,未來國內的旅遊業會如何?」好答案的出現是因為問對了問題,此時大家比較關注的是:

「2008這兩回大選是不是可以安然度過?」

只要能夠休養生息,「百業蕭條,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等情境自然就會呈現出另一番新面貌。

老天是公平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當冬天已快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加油,珍重。
2008-01-10 00:07:39
小妹
生命中有許多不確定.但也有更多可能....
你大妹是有信仰的人.她終究必定能&quot安心&quot上路.因為她知道人的終極去處是哪.
只是旁邊的人要能釋懷...祝福她吧...
2008-01-11 10:40: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