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7 05:41:01| 人氣2,34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儷娟面對陳若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不怕人家說我寫這篇文章在以名人當靠背﹐我只想說出我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今天看到陳浩寫的這篇文章﹐就回想起這回在澳門參加會議期間﹐面對陳若曦的儷娟。

記得我大一時投稿書評書目被刊出的第一篇文章﹐賺了672元新台幣﹐那篇文章就是談陳若曦的尹縣長。那時我收到稿費通知時﹐已經買不到那期的書評書目﹐而且當時年少﹐覺得那也不算是什麼需要收藏的得意好文﹐只在日記上記了一筆﹐幸好記了﹐否則﹐事過三十年﹐我怎還會記得清楚﹖

本文無意述說當年如何如何﹐我只是在澳門時﹐看到陳若曦虛懷若谷地在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友之間﹐帶著微笑﹐寬厚地答應合照請求﹐我一直忍到會議最後一天﹐趁沒有人在她身邊時﹐小聲地對M說﹕“麻煩你﹐幫我跟陳若曦照張相﹐好嗎﹖”看M的臉色﹐我馬上解釋道﹕“我三十年前第一篇被刊用的文章是寫她的尹縣長的。”這下M才笑著說﹕“那該合照。”M最氣人家出書﹐全是作者跟某某名人的合照﹐以為我也要來這招。

我只跟陳若曦說﹕”我三十年前頭一筆稿費就是寫您的尹縣長讀後感。“然後照了相﹐道了謝﹐就拉著M走回自己的座位。人是回到了座位﹐心卻還留在二十多年前﹐二十年多後的今昔對照裡。

陳浩文中提到的二十五年前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陳若曦返臺會晤蔣經國的報導﹐此刻就擺在我安卡拉書房的桌子上﹐是亞洲人雜誌合訂本第一卷的第二期﹐全文轉載香港中報月刊的”訪陳若曦談美麗島事件“﹐結果那期亞洲人雜誌被查禁停刊之後直到1981年7月才復刊。

亞洲人雜誌上陳若曦的笑容和這回在澳門看到的笑容之間﹐多了時間的沉澱﹐看了那篇1980年陳若曦從台灣返回美國後﹐在柏克萊的家中對記者談台灣之行的經過﹐再看陳浩二十五年之後所述的陳若曦﹐我看到一個二三十年來﹐始終心志一致的台灣女文人﹐她在生活中﹐也在筆耕中奉獻她的知識與精力﹐數十年如一日。

看看今日台灣亂象﹐正是需要這種真正一輩子關愛鄉土的人﹐我不是為了給自己找靠背添光而寫這篇文章﹐我是要寫當儷娟面對陳若曦時的羞愧﹐羞愧自己一直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悲情中﹐任由許多該作的事消失在日復一日的無所適從中。面對一個典型﹐我儷娟﹐羞愧從三十年前投稿第一篇文章後﹐我在人間渾渾噩噩地遊走了三十年﹐所以﹐我只敢要求拍照﹐不敢跟作家多談幾句話﹐因為我真的羞愧!


2006.07.06  中國時報

當陳秀美面對陳若曦

陳浩


還記得一九九五閏八月嗎?每件「危言聳聽」的事,信的人都不少,儲糧存油換美金,賣房往外跑的故事聽多了。可有一個人,在這個節骨眼「一定要回台灣」,幾乎是毀家棄子,也要選在這個時候落葉歸根。聽來像是一個高調的「政治正確」的故事吧,但是了解陳秀美的人,都知道不是。

後來,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她走進了佛教組織做救災義工,住在組合屋裡,低調的做駐縣作家,寫兩代台灣女性出家為尼的生命與社會演變的故事,離開了她覺得自己不必再「錦上添花」的慈善組織,又再投入另外兩個環保與婦女權益的義工團體,幫助陷入婚姻困境的台灣女性,她還不斷寫作。昨天我看到的她,就像是文學史料裡看到的「台灣木匠的女兒」,完全不是我心目中曾進出大時代浪潮裡的名作家、大人物。

幼年時親歷二二八事件,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留美一路順遂,文學創作也頗有成績,竟然在一九六六年做了海外學人回歸祖國的領頭羊,一頭栽進火熱的文化大革命。七年之後劫後餘生離開中國,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發表「尹縣長」「耿爾在北京」「晶晶的生日」「任秀蘭」等一連串讓世人震撼的寫實小說。對了,我說的是陳若曦,這個在兩三代人心中不可能不記得的名字。

因為版權問題去年才重新出版的「尹縣長」,編者陳雨航在出版序言裡以「石破天驚」形容當年初初發表的影響與力量,的確是我和我父母兩代人的心情。中國人的浩劫都在那文筆親臨痛澈人心的故事裡,在文革四十周年重讀,即使更多更深更痛的文本都已出現,陳若曦筆下的故事依然動人心魂。訪問陳若曦固然因為重讀文學經典;重讀台灣人曾親歷的文革書寫,也還因為多年前在黨外時期見她時的印象仍然無比強烈和巨大。

那時的陳若曦是為美麗島事件向蔣經國總統陳情進言的陳若曦,我蹭進大人的飯局裡在角落靜靜聽著他們說話,悄悄看著這位勇敢的傳奇女性,羨慕她走進大歷史的血肉與魂魄,如斯精采。多年以後再見她,形體像是縮小了一些些,在交談和電視錄影訪問中我也敢問她像是當年見蔣經國時,與蔣爭辯高雄事件不是叛亂,為什麼情急會說出是「交通事故」這樣的話來。

回到本土已十一年的陳若曦談文革裡經歷的故事對照小說的情節,談黨外時期的台灣,談這十一年來的宗教體驗、參與社會和寫作即是介入的信念與實踐。不知為什麼,我的腦海裡竟是不斷浮出她本來的名字「陳秀美」,她清明的心智在言談間依然顯露陳若曦的力量。她對當下領導人物的痛心、尤其是在私下議論某些當權文人「不成樣子」的言論,或是不成比例的慈善捐款與社會力分配時,她那自由主義者的本色,是非分明的眼神,甚至連坐姿都凜然起來。她說「我是『獨台』,獨立的台灣知識分子」,但多半的時候,陳秀美面容柔和、笑得天真,讓人想起她筆下的台灣人母親的神情。

陳秀美、陳若曦,都讓人感動。

台長: 娟子
人氣(2,34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閑人
「寫兩代台灣女性出家為尼的生命與社會演變的故事」, 這是在講《慧心蓮》, 相當樸實感人的故事
我覺得她那一代文人經歷各種變遷, 加上一直關懷社會, 不管是本身的故事或創作都很精彩, 近來看的中文創作也多是上一代作家的作品
這些人都該寫回憶錄, 做個見證, 對後輩如我真的會很珍貴

ps昨天才發現有這個回應功能, 我是後知後覺了....
2006-07-08 17:44:34
麗娟
閑人啊﹗不是你後知後覺﹐這也是最近才有的﹐我還不太習慣﹗而且沒有在首頁顯示哪篇有人回應﹐很容易讓台長怠慢了訪客。不過﹐對我這種很難學習新東西的人來說﹐簡單就是美好。我申請的部落格到現在還無法開張﹐目前已經打消開張的主意﹐就守著我這個舊愛吧﹗

我記得胡適一直勸人寫回憶錄﹐給歷史留個見證﹐這類回憶錄真的讓人放不下﹐我也很愛看。

不過﹐陳文茜有篇文章談有些人寫回憶錄是在為自己翻案﹐或者塑造自己的形象﹐那種回憶錄當小說看就是了﹐不可盡信。

等我老了﹐也要寫回憶錄給我的子孫們看﹐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台灣老祖母是怎麼在中東戰火初起時﹐坐飛機到土耳其﹐可不是被人蛇騙到土耳其的﹐也要告訴他們我木柵的家族是怎麼從渤海國到台灣的...........
2006-07-09 03:17: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