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面對「捨不得」的情懷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D334RQI/AAAAAAAAR7M/061nqD1O2_w/s800/110413510.jpg)
根據生命壽限,人可分六種:
1、經常自己找氣生的人,叫『小心眼之人』,活50歲左右;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44/130153604435/)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EfesXEI/AAAAAAAAR7Q/l3FEKHWgyOY/s800/110413520.jpg)
2、經常讓別人生氣的人,叫『下人』,活60歲左右;
3、自己經常生氣也經常氣別人的人,叫『俗人』,活70歲左右;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E4GwffI/AAAAAAAAR7U/vN__DwCIgT8/s800/110413530.jpg)
4、經常讓別人生氣自己卻不太生氣的人,叫『偉人』,活80歲左右;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FFyQIMI/AAAAAAAAR7Y/PPEgmXBX8tE/s800/110413540.jpg)
5、不論別人怎麼生氣,也能淡然相處之的人,叫『高人』,活90歲左右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F9O0-UI/AAAAAAAAR7c/uTMRD_DhWOo/s800/110413550.jpg)
6、從不氣別人,自己也不生氣的人,叫『真人』,能活100歲以上 !!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G0kYQKI/AAAAAAAAR7g/_vuLHCvt7K0/s800/110413560.jpg)
成長過程 正確的取捨觀:
「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Hal0FDI/AAAAAAAAR7k/n9q6kn6SM4g/s400/110413570.jpg)
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有悟性的人「捨」不得。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IJgtFXI/AAAAAAAAR7o/8vBM91X61FU/s800/110413580.jpg)
「人初生」時應該取,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長;取得知識,以增內涵。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JGQOgQI/AAAAAAAAR7s/BeVSwBiASDs/s800/110413590.jpg)
隨著「年齡增長」,開始取捨,或取利祿而捨悠閒,或取權位而捨性命。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J-jWB2I/AAAAAAAAR7w/TDKyo1-O8sA/s800/110413600.jpg)
「人上年紀時」應當捨,到天命之年捨得越多,越健康。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K_IyGoI/AAAAAAAAR70/6c-2SSKhWxE/s800/110413610.jpg)
3招你面對「捨不得」的情懷
文.舊金山加州大學精神科副教授楊錦波 (摘自2009/05康健雜誌)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LQXBNHI/AAAAAAAAR74/D82PfwklNWg/s800/110413620.jpg)
據說從前印度的獵猴人,常使用香蕉為餌,將它置放在挖空的椰子裡。
椰子的一端穿孔綁在樹下,另一端則鑽開一個猴拳一般大小的小洞。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MtpFzHI/AAAAAAAAR78/Y8fqfHYcXrI/s800/110413630.jpg)
猴子都由於不肯放下手中的香蕉,因而束手就擒。
我們不是也都如同猴子一樣,經常因為捨棄不下而自陷困境嗎?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Nsa0G5I/AAAAAAAAR8A/dVyNrMXkZ1E/s800/110413640.jpg)
佛陀說過:「人生在世,痛苦難以避免。
受苦的根源在於不捨,割捨自如可以免除痛苦。」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N4wOziI/AAAAAAAAR8E/AYCGIfP_qiQ/s800/110413650.jpg)
學習割捨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要勇於割捨。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Oa-bglI/AAAAAAAAR8I/Lxc7yA4LPzw/s800/110413660.jpg)
李先生把車子停在路邊,隔天早上發現車窗被人敲破,
車裡音響被偷。他面色凝重重,感到不悅。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O6pVpOI/AAAAAAAAR8M/ggtrjpH9UQk/s800/110413680.jpg)
他轉念一想,自我解嘲說:「也許偷車賊比我更需要它!」面對失落以一笑置之。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PsL13sI/AAAAAAAAR8Q/6K8zyHl9RP4/s800/110413690.jpg)
新陳壞空是物質世界的不變定律。
沒有人會永保健康,無人可以永久保有所得。
有朝一日,災難疾病一定會降臨。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QXrXLvI/AAAAAAAAR8U/60zP5GZUGjA/s800/110413700.jpg)
我們要珍惜現在,割捨過去,看得開,放得下,
將傷痛化為慈悲,把失落轉為機會。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RCfT6bI/AAAAAAAAR8Y/8-FujfWD3Es/s800/110413710.jpg)
第二,要無所期待。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R-Bs96I/AAAAAAAAR8c/dkoTkgban2k/s800/110413720.jpg)
朱太太期待先生要按時下班來幫忙照顧小孩;
李先生期待太太要孝敬自己年長的父母;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SQ6K11I/AAAAAAAAR8g/lIDbqVvN-qw/s800/110413730.jpg)
林小姐期待父母要提供經濟援助;
秦媽媽期望子女要恭敬從命,用功讀書,名列前矛。
我們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期待。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TH617UI/AAAAAAAAR8k/_sAZKOh97O0/s800/110413740.jpg)
如果別人符合自己期待,我們將它視為理所當然,不知感激;
如果期望落空,或是後果不如預期,
我們往往抱怨生氣,甚至暴跳如雷。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T16m8QI/AAAAAAAAR8o/dtO7k7lV3Bc/s800/110413750.jpg)
期許越高,失望就越大;越是不捨,情緒反應就越強烈。
把「應該」兩字擺開;去除對人附加的負面標籤;
以無所期待的態度來對待他人;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UeNnr_I/AAAAAAAAR8s/0yGPl17_xHA/s800/110413760.jpg)
善盡義務,不求回報;
努力發現家人的長處,留心他們對家庭的貢獻,
表達對他們的感謝,可以增進感情,促進家庭和樂。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VKWeFuI/AAAAAAAAR8w/AhZoXo_qmhg/s800/110413770.jpg)
第三,要放棄操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WNcHiiI/AAAAAAAAR80/cUUJL-UlYwc/s800/110413780.jpg)
吳太太因為安全顧慮,不准女兒在夜間與同學外出。
女兒大吵大鬧,全家不得安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XL83QdI/AAAAAAAAR84/LsnPN-teWrg/s800/110413790.jpg)
經過檢討反省,她決定放棄執著,
教導女兒注意安全,約定返家時間,
兩人達成共識,輕易化解衝突。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_urcNEmIoO74/TaWHYAbuKwI/AAAAAAAAR88/y5S3nODDHsk/s800/110413800.jpg)
我們往往因為擔心害怕,因而試圖操控他人。
不再試圖操控,有如放手讓小孩學習過馬路一般,
可以給予子女成長空間,培養自主判斷,為自己行為負責。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7943/)
小孩越成熟懂事,我們放手的範圍程度就越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7563/)
我們要學著當小孩的老師,循循善誘;
而不要試著當長官,處處監控。
讓我們把不安的情緒轉化成愛心關懷,伴隨小孩一同成長。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7696/)
佔有慾與操控心是我們自小養成的習性,
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反射性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7515/)
在每次情緒反應的背後,我們可以來發覺自己不捨的是什麼?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7296/)
期待的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小事來逐步放手,經過不斷檢討改進,就可以得心應手。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7185/)
少許放手,您可以增加些自由,減少些痛苦:
放下一切,您可以完全解脫,快樂好似神仙。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6923/)
祈願大家都能:
用「加法」的方式去愛人;
用「減法」的方式去除怨恨;
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所有的人!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 點圖在新視窗放大](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168vn/13/130274156659/)
祝福每個人都能無怨無氣,天天做個快樂人!
來源:
CAZ
日期:2011/04/02
同步發佈:遇有網路塞車時,請嘗試下方連結
圖片連結:
PCHome-老山羊的相簿-Blog02
Picasa-Blog02
標籤:捨得,放棄,Giving up
Technorati 的標籤:
捨得,
放棄,
Giving up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