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22 16:26:27| 人氣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類進化,是否生存比生殖重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類進化,是否生存比生殖重要
這本書
「為什麼要做愛?」 作者:尼爾斯.艾垂奇
以下片段引用自:
這本書
為什麼要做愛?
作者:尼爾斯.艾垂奇Niles Eldredge
‧譯者:張美惠
不論男性朋友如何誇耀,沒有一種動物(當然包括人類)真的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性活動上。 假設已故籃球明星張伯倫(真的(在百忙之中)與一萬名女性有過性關係,他每天大多數時間還是用來追求世俗的物質滿足︰吃、睡、移動,當然還有打籃球,而且打得很出色。就算將求愛的過程也算進去,生物一生的多半時間仍投注在簡單的生存上,亦即前面列舉的基本活動。
人為什麼要有性生活?
應該沒有人做那件事是為了感染性病,
柯林頓)聲稱他與柳斯基小姐的關係不符合他對性關係」的定義,顯然他的定義只限於性交。 為什麼會有手淫、口交及其他特殊「形式的性行為?強暴又為何存在?這些絕對是性行為,卻絕對與生育無關。 上述疑問或許一部分可解釋是為了「避免危險性行為的後果」 這是一本極具說服力與可讀性的快節奏好書,當今演化生物學界最受歡迎的通俗詮釋專家艾垂奇推翻了自私基因論──此一具有潛在殺傷力卻被廣泛宣揚的迷思把人類貶低為基因的奴隸,一切行為完全被生殖的驅力牽著鼻子走。人類豈只是如此。自私基因派試圖將人類塑造成原始生物驅力的傀儡,作者決定正面衝撞,指出這套模式的建立係以低階生物為基礎。

台長: 15816
人氣(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