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6 15:18:08| 人氣1,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破除車輛本位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周利妠(「讓愛傳出去,行人優先」個人新聞台台長)
2004.04.26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4042600196,00.html


報載北市今年迄今行人車禍死亡十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台北市長馬英九重話表示,警方應嚴格執法,「狠很的罰他一次」,讓駕駛得到禮讓行人深刻印象。

近年來台北市每隔一陣子,警方就會展開交通大執法,嚴格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然而一波又一波的大執法過後,台北市行人的死亡率竟詭異的不減反增,令人不禁反思除了取締違規的治標措施,台北市政府還可以做些什麼治本的工作?

一、宣導絕對路權,豎立行人穿越道的權威。警政署已在去年年底宣示依絕對路權執法的決心,依照絕對路權的理論,行人在行人穿越道享有絕對的路權,車輛駕駛人如果在行人穿越道肇事導致行人傷亡,無論其號誌燈如何顯示,駕駛人都必須承擔絕大部分的肇事責任。

二、將尊重行人的觀念納入駕照考試。許多先進國家都有學習駕照制度,持有學習駕照者可以由擁有正式駕照的人在座指導,在實際道路上練車,除了身歷其境的了解路況也同步學習尊重行人。至於正式的駕照考試當然也是在實際的道路上進行,倘若經過行人穿越道不禮讓行人,或未保持安全距離,根本不可能拿到駕駛執照。

三、優先在公園與學校附近闢設Z字型行人穿越道。什麼是Z字型穿越道呢?Z字型行人穿越道源於英國,英國的Z字型穿越道主要設置在路幅較寬的雙向快車道,英國人認為若一次穿越其路幅太寬,Z字型穿越道設置的目的,在協助行人以兩段式穿越馬路。

Z字型行人穿越道的動線,先左轉再右轉,行人只要沿著Z字型動線通行即可自然而然的面向來車,行進中的車輛與行人均可清晰的覺察對方的動向,得以減少行人因為衝動穿越馬路所可能造成的傷亡。




------------------------------------------------------------------------


◎日本於駕照考試中納入尊重行人的教育

作者:Maymay 台長
【♫~Pooh san 株式會社~♫】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ekoyo/



日本的交通警察在事故發生後,常會在肇事者的筆錄發現的答案是:「我沒有想到他會突然跳出來...」「25年來這條是我每天必走的路線,路況非常熟練,怎麼知道會...」「由於開在大巴士旁邊死角讓我看不到他,我也沒有想到前方會有行人走出來...」日本人因而認為預防車禍事故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駕照考試來教育駕駛,嚴加提防道路上各種突發的危險狀況。

駕駛人如果在路上看到一顆皮球突然彈跳出來,要馬上提高警覺是否有可能小朋友會突然跑出來;看到公車候車亭公車正要進站或者上下客人,就必須想到也許右方行人穿越道上,可能會有行人為了搶搭公車突然衝出來;下雨天道路泥濘,撐傘的行人也許可能為了閃避積水的路面而跳躍式的走行,駕駛人必須小心駕駛提防各種突發狀況。

參加路上檢定考若沒有禮讓行人先行通過,一律中止檢定!禮讓行人穿越馬路的標準是,不管行人是不是走在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或無斑馬線的一般道路上,一律停車讓行人先行。

在這裡還有〝步行者天堂〞的道路,也就是一般道路在交通標誌上規定的時間之內除了腳踏車和行人之外,其餘的車量一律禁止通行。這樣的交通標誌多設在中小學校附近及各大商店街。有一次正值小學生下課時間練車,我就被教練設計走學區附近的道路,完全只注意前方道路的我,無視交通標誌上標示的那個時刻是禁止進入的,結果被教練狠狠踩了剎車,並指了指標誌要我看清楚!

日本的駕照筆試關於保障行人安全的試題相當多,並且分數比例很重,通常是五小題一組,一小題錯就一整組都算全錯,以下是一些重點試題:

1. 禮讓正要通過或正在通過斑馬線的行人時,車輛一定要在停止線的正前方,完全靜止停等不能減速滑行,必須等到行人通過斑馬線過一半以上車輛才能再度啟動,若違規將會被中止駕照考試。

2. 通過老人、小孩、殘障者身邊以及校車旁時,一定要隔出安全距離及減速慢行,因為這些行人的行走的方式比較難以預測。

3. 車輛經過行人停等區如公車候車亭時,一定要減速慢行。在危險預測的筆試中常會測驗,行人是否會因為搶搭公車而跑向候車亭,或下車後立刻衝出候車亭。

4. 通過行人或騎乘腳踏車者的身邊時一定要隔出安全距離,經過狹小的道路無法隔出安全距離,車輛一定要減速慢行。日本所規定的安全距離,係指車子從行人後面通過時距離1.5公尺;車子和行人面對面通行時則是1公尺,這是取決於行人看得見行進中的車子而可以意識到危險。

5. 經過路邊停止中的車輛也要隔出安全距離或減速。由於停駛中的車輛可能有人正要下車 (這個人也被視為行人),車速過快有可能傷及正要下車的人。

6. 謹防視線的死角,看到前方車輛因事故停止於斑馬線或交岔路口時,需提防行人從停止中的車輛前通過,駕駛必須停車,很多行人發生意外事故都肇因於駕駛忽略視野的死角。

7. 對向車道處於塞車靜止狀態時,車輛駕駛人也要有危機意識,小心提防有行人違規穿越馬路,突然從車堆中竄出來穿越馬路。

8. 下雨天或泥濘路段中行進通過行人時,為避免水污飛濺一定要減速慢行,否則行人可以加以檢舉科處駕駛人罰金。




------------------------------------------------------------------------


◎行人橫死激增 馬英九說重話


中央社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30423026+93042301+0+203608,00.html


台北市今年元旦至四月十九日發生四十六件交通事故,造成二十九人死亡、十八人重傷,其中十名死者為行人,較去年增加,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對此表示,路口變成「行人的墳場」,「這是怎樣的一個城市,政府是做什麼用的」;他要求警方嚴格取締汽機車行經路口不禮讓行人的行為。

與去年同期相較,台北市交通事故件數增加十一件,死者增加九人,重傷者增加二人,是五年來最高的數字;若分析二十九名死者身份,其中十人為行人,比去年增加五人;十八名重傷者中也有七人為行人,比去年多一人;至於四十六件事故中,也有十七件涉及行人。

馬英九表示,這個數字顯示街頭「平添冤魂」,路口變成「行人的墳場」,行人經常死在斑馬線上「這是怎樣的一個城市,政府是做什麼用的」。他並指肇事的汽機車駕駛人「一直沒進步,對交通是一種墮落」,「交通順暢但行人死一堆,大家心裡作何感想」。

為此,馬英九特別要求市警局交通大隊雷厲風行地取締路口不禮讓行人的行為,且須「嚴懲重罰」,讓駕駛人「試都不要試、想都不要想」,知道在路口不禮讓行人會有什麼後果。




台長: 周利妠(伯軒媽媽)
人氣(1,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