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依然有許多不捨;
「誠知此恨人人有」,但依然有太多無奈。
人生不如意事算也算不清楚,早也不捨,晚也無奈,
長恨化作短怨,永遠在漂泊生涯裡,過著「悲歡離合總無情」的日子。
人與人相識,靠緣;
人與人相愛,靠情;
人與人相扶持,就靠感恩和惜福了。
人在活的時候,不覺得他可愛,當人離去的時候,就會想起他許多好處,
這時開始後悔,後悔在他生前,為什麼不能多愛他一點。
與其對已離去的人表現極度的哀思、懷舊和歉憾,
不如當他在身邊的時候,多表現一點柔順、熱忱、關懷和親切的溫存。
如果失去的可以挽回,那挽回的將有美好的補償,
但是,那是不可能也不可知的迷茫,根本就是無解的幻念。
元稹是一個多情種子,對年紀輕輕就過世的愛妻,有著深度的懷思和悼念,
他明知這種憾恨,每個人可能都會遭遇到,
想到貧賤夫妻什麼事都很悲哀的時候,就顯得不能自已。
不過,這種由個別性擴展到共通性的移情作用,
更加深了詩句的深度和廣度的功能。
人不能太窮,也不必太富,只要日子能過,快樂就好。
當夫妻共築小家庭的時候,要愛的真誠,體諒對方,憐惜對方,
窮時廝守一塊,富時不能就變成「陳世美或潘金蓮」,
要「守著陽光守著你」,將執著的愛化為深厚的恩情。
一對新婚的夫婦,如果沒有父母的經濟奧援,又缺少平日的儲蓄,
初期生活一定相當辛苦,這時候必須量入為出,開源節流,做好萬全準備,
免得孩子誕生,更形捉襟見肘,陷入絕境。
人窮志短,報載一位中年失業人,因為孩子沒有奶粉可吃,妻子又臥病在床,
在走頭無路之下才冒險搶劫超商,結果不幸被逮個正著,
始將實情和盤托出,連辦案人員也為之鼻酸不已。
夫妻本是「同林鳥」,不能「富貴易其心,貧窮損其志」,
要把良知放在大腦裡,要把情義放在心海中。
拾遺記記述:「太公望初娶馬氏,讀書不事產,馬求去,太公封齊,馬求再合」,才留下「覆水難收」的故事。
夫妻要同甘共苦,才能白首偕老,
「世上沒有白吃午餐」,夫妻尚且如此,其他人又怎能例外。
我們要做一個「在水上寫字」的人,不受外來任何因素的影響,
忠於家,
忠於配偶,
忠於感情,
做個不折不扣、無虧無欠的男人或女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