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123654_pc/1/124579759021)
資料來源:PC home商業周刊電子報 作者:邵清本
跟對人?不如做對事!
職場中,資深員工常會告誡後生晚輩要「跟對人」。
簡單地說,即在工作場合中,與某位主管建立良好關係並獲得賞識,
如果主管官運亨通,步步高升,追隨者自然也能獲得提拔而水漲船高。
主管特別照顧自己人,在傳統觀念上被視為理所當然,
而這種上下之間建立所謂心腹班底或嫡系人馬的親信關係,
長久以來也成為職場上心照不宣的遊戲規則。
‧ 維護所有部屬的尊嚴
主管是人,當然也會有私心,對自己所喜歡的部屬較為偏寵,
這是人性,無法完全避免。
但如果刻意去強化這方面的弱點,部屬就會上行下效,
會因而排斥其他同事,讓部門內部樹立派系,成為爭端的根源。
因此,主管應儘量做到公平地對待每一位部屬,
其中,維護部屬尊嚴是應做到的基本原則,
即部屬有困難時,不論親疏,主管都應提供必要援助。
當受到外界責難時,主管應與部屬站在同一立場,維護部屬的尊嚴。
切忌在部屬遭遇困難時,主管藉此落井下石,打擊異己。
另外,如果主管屬下有較低階的主管時,
亦應遵守組織的行政報告系統,即使是親信人員,也不應越級報告,
以維護低階主管的權力與尊嚴。
‧ 考核制度透明化
升遷、考核、賞罰的公平性一向是管理上最常遇到的問題,
要避免員工產生不公平的聯想,最確實的作法是將考核制度透明化,
讓所有過程有明確標準並透過雙方溝通方式完成。
首先,必須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目標由主管與員工雙方面共同溝通訂定,
儘可能用數字、日期具體化,並設定考核標準。
評估考核工作績效時,主管應就實際達成狀況與目標差異和部屬溝通,
讓部屬確實了解主管的看法,並讓雙方有解釋說明的機會。
這一套過程不僅將考核公開透明化,並可協助部屬找出正確的做事方式。
當親信部屬工作表現優異,而主管想提報升遷時,
常會擔心被外人批評「只會照顧自己人」,
然而,在公開透明化的人事考核下,將可降低「黑箱作業」的疑慮,
讓主管做到「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用人原則。
避免形成小圈圈
圈圈具有排他性,圈外人很難進入圈內,偶有外人介入,也常會遭受攻擊。
因此,小圈圈內的工作一向不透明,外人很難了解,許多弊端也由此產生。
小圈圈的成員對其團體之忠誠度往往大於對企業組織的忠誠度,
因而也常發生領導人離職後,一群人跟著走的集體跳槽事件。
這種現象可能造成正在進行中的專案因而停擺,無法運作,
所以如台積電等高科技公司就嚴禁員工搞小圈圈。
事實上,大多數的小圈圈並非刻意形成,
而是在對外封閉資訊的情況下,日久天長,自然而成。
因此,為避免小圈圈的形成,當主管有重大決議須與屬下討論溝通時,
不要固定找某些特定的親信部屬,應視狀況讓不同人員參與,
以避免資訊過度封閉。
另外,人員職位適度調動,以免產生特權。
而在公事之餘,主管也應刻意地與部屬保持適當的小距離,
以免因關係過度親密,無法客觀行事。
‧ 不要形成一言堂
主管的資訊管道常來自於親信人員,由於親信最了解主管的想法,
因此,所提供的訊息往往會投其所好。
親信為取悅主管,讓主管感覺「英雄所見略同」,這是人性。
然而,封閉的資訊,卻造成決策上的盲點。
要改善這個現象,主管在資訊的取得管道上應多元化,
多讓不同觀點的人員參與,反而更凸顯問題的真相。
另外,主管在下決策前,儘可能不要在部屬面前顯露其內心真正的想法,
讓有意迎合的部屬,用心思考,提出個人觀點。
對於部屬的意見,儘量要求以書面表達,並存檔做為工作考核的參考,
以養成部屬對自己言論負責的工作態度,避免為圖主管高興,而隨意附和。
‧ 注意授權管理
主管愈不喜歡聽到壞消息或反對聲音,就會離真正的聲音愈遠,
因為部屬不願因個人想法與上意不同,而讓自己未謀其利,先受其害。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說:
「組織管理的問題有60%是來自於溝通不良!」
然而,大多數的溝通不良都是因為沒有人願意「聆聽」。
所以,用心聆聽不同意見是避免部門形成一言堂文化的第一步。
親信部屬濫用職權常源自於主管只知授權而不知管理。
古人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雖常被視為授權的最高層次,但也道出授權者的一些無奈。
主管對親信的偏愛,可能因而高估其執行職權的能力,
另一方面卻又低估來自組織內的阻力。
因此,當主管有意付予親信部屬更大的職權時,必須考慮:
一、部屬是否具備執行職權所需的能力?
二、部屬的職權是否合乎組織的規定?是否可能對其他人的工作職權造成衝突?
三、是否有合理的決策流程及明確的權限規定?
四、是否提供足夠的資源讓部屬執行其職權?
在授權前,主管應就這些問題與部屬充分溝通。
在授權後,應給予一段觀察期,表現良好時再逐步加重其職權。
另外,部份重要關鍵工作不要完全下授,
如人員任免、對外發言等,主管應握有最後的決策權。
‧ 要懂得自我檢討
主管如果對自己的成就過度自滿,而本身又不知自我檢討時,
親信部屬往往成為其追逐個人名利的工具,這種情況不僅無法留住優秀人才,
而且上行下效,部屬當然也不會正派行事。
而這種因利益而結合的親信關係,也時常讓主管事事受制於部屬,
自然無法對親信有所約束。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政治名言,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
當主管在檢視部屬的行為前,應先以這句話自我檢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