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愛的指路者
佛洛姆,二十世紀重要的心理學家,1900年出生於德國猶太家庭,佛洛姆原在法蘭克福大學攻讀法律,後改習社會學,因認識了第一任妻子弗麗塔而踏入精神分析的領域,雖兩人的婚姻只維持了幾年但佛洛姆對精神分析的專研終身不退,佛洛姆在1930年代移民美國後,與美國各界重要人士結交,身處美國資本社會中,佛洛姆深感世界的紛亂,皆起因於沒有愛與對愛的誤解,佛洛姆用自身生命的體驗寫就《愛的藝術》,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之中解惑愛的迷思,指陳各種人類對愛的錯誤見解,並提出愛是人類生命難題的解答,佛洛姆是愛的指路者。
在現今速食愛情、唯利是圖、充斥功利主義思想的臺灣,我們經常在社會新聞看到種種愛情、人倫悲劇,比如:「台中驚傳未婚女子網咖產子,掐死剛出生的嬰兒」,「啞鈴砸頭!新北41歲啃老男弒父,返家母目擊嚇傻」,「現役軍人涉殺2幼子後墜樓輕生,疑與妻感情不睦」,如此的社會新聞,屢見不鮮,思究其根源,皆是不明瞭「何為愛?」所致,重新審思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的提問與思考,書中指陳種種對愛的誤解,都可以做為我們在生命旅途的南箴,「愛是心的神明」,唯有心中有愛,我們才可穿越荊棘重重的人生而無傷。
貳、專書內容:探索愛的真諦
《愛的藝術》一書在探究愛為何物,如何學習去愛,破除二十世紀人類愛的錯誤認知和迷思,及如何去實踐愛,佛洛姆在本書的前言就嚴正的指出,如果我們不積極地發展自己整體人格,達到一種創造性的取向,任何去愛的企圖,終將失敗,以下簡述《愛的藝術》一書內容。
第一章〈愛是一門藝術嗎?〉,佛洛姆揭露現代人錯認愛是被動的,愛是對象的問題,愛是「墜入式」的一見鍾情,並指正愛應是主動的分享,愛是一種能力,愛必須學習,必須掌握理論去實踐。
第二章〈愛的理論〉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內容為人類想透過狂歡迷亂、從眾、從事創作及共生合一來擺脫分離感,但這些合一的形式皆不是愛。第二部分指出愛是人身上主動的力量,愛是給予不是領受,愛的共同元素為給予、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缺乏這些元素,愛終成病態。第三部分探討各種對象間的愛,親子之間的愛,兄弟愛、母愛、男女愛、自愛、對神的愛,佛洛姆認為愛的共通點,是它們在本性上不限定於單一對象。
第三章是〈現代西方社會中的愛及其解體〉,佛洛姆提出二十世紀各種病態,他認為婚姻不是躲避孤單的避風港,若婚姻是對抗世界的二人聯隊,這只是兩人份的自我中心,另外現代人往往倒因為果,錯認愛情乃是性歡愉的產物;戀母、戀父的人格,往往將以往對父親母親的情感、期待和懼怕,投射在之後所愛的人身上;現代的父母將自己的人生的期待投射在小孩子身上,如此終將失敗,因為生命的難題需自己去面對;在愛中衝突無可避免,真實深刻的內在衝突,將使雙方的靈魂獲得淨化。
第四章〈愛的實踐〉,佛洛姆認為愛是個人的體驗,只能靠自己實踐,一個人若想精通愛的藝術,需學會謙卑,並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看待事物,將全部的生命投身於愛,讓整個生命和愛關聯在一起,如此才可在強烈、清醒、活力的狀態下,獲取創造性與積極性的愛的能力。
參、破除愛的迷思
直到現代距《愛的藝術》一書出版的1956年已將近過了70年,但本書對愛的洞見,依然有許多值得我們鑒借之處,現代人對愛錯誤的種種知見,都可以在書中得到解答,以下探討《愛的藝術》一書破除對一般人對愛的錯誤知見。
一、破除迷思一:愛是對象間的依戀?
現代人往往對伴侶說:「沒有你,我活不了。」,在歌手ELLA〈信愛成癮〉中唱道:「信愛成癮了 沒有愛活不了了\沒當過飛蛾 不懂撲火多快樂\捨不得戒了\再有傷我也認了\流著淚擁抱回憶\又有何不可\只有被愛折磨著\ 我才覺得活著…」[8],一般人都誤認這種肉麻兮兮的告白是愛,認為彼此生活黏在一起,分不開就是愛,誤認愛是一種與對象之間的依戀,這是對愛的錯誤知見,愛是一種能力,不限於特定對象,我們只是透過我們愛的對象來愛這個世界,一個充滿愛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會展現他的愛的能力,帶著愛去圓滿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二、破除迷思二:愛是索求?
現今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情侶之間這樣對話:「你不夠愛我!」,或者子女對父母說:「你不夠關心我!」。現代人對愛的表現是向對方索求愛,殊不知這樣的表現是愛的貧乏的現象,愛是不斷地給予,如太陽放光;而索求愛,如黑洞般,因心的塌陷,不吸取外在的東西,來滿足自身的渴求。當我們真正了解愛,自然就會用雙手去奉獻。
三、破除迷思三:愛是無私,一無所求,只為別人而活?
佛洛姆認為只為別人而活的生命,是愛的病態,唯有自愛才能去愛別人。愛是圓滿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一個連自己都無法自愛,生活過得亂七八糟的人,如何去愛別人,去愛全世界?愛是一種由內外發的能力,先愛自己,將自己的生命安頓好,才能去愛他人。佛洛姆在此議題的論調基本上是對的,但是他沒有考量到人類一些「超凡入聖」的愛,比如:泰瑞莎修女無私在印度奉獻一生;又如:證嚴法師創建慈濟功德會,帶領慈濟人從事慈善事業;又如:許多天主教的神父離開自己的國家,至貧窮弱小的國家,從事奉獻,宣揚天主的愛,在其他的國家終老一生。以上種種的案例,筆者認為這也是真愛,將在「閱讀《愛的藝術》一書的反思與啟發」一節對此議題深入討論。
四、破除迷思四:一對自私的夫妻是愛與親密?
二人共同對抗世界的婚姻不是愛與親密,因愛而結合的夫妻,應該是一同成長,一同服務人群、服務社會。愛不是自閉的表現,當我們理解愛,充滿愛,所表現出來的是樂與外在世界互動,樂於奉獻,樂於給予。一對愛與親密的夫妻是共同服務人群、服務社會的伴侶,並在服務與奉獻中不斷地滋養彼此的愛與親密感,例如:居禮夫人和她的先生,兩人雙雙投身於科學,並將所研究的成果奉獻給世界,兩人在奉獻不斷滋長愛與親愛,後居禮先生不幸發生意外,先居禮夫人而去,居禮夫人依然帶著對先生的愛繼續奉獻於科學與世界。
五、破除迷思五:愛是性滿足的結果?
「性」在上世紀的五零年代是個敏感性的議題,本書相當勇敢地探討「性」與「愛」的關係,直到現代,人類對於愛的認知,經常倒因為果,在此我們可以探討本質與外在現象的關係,愛是本體,性滿足是外在現象,現象是本體的顯像;本體的改變,現象也跟著改變,可是現象改變,並無法改變本體。「性」是愛情的延伸產物,沒有愛情的性是可恥的,但現代人往往將「性」和「愛」攪在一起。我們看到新聞媒體充斥著一夜情、婚外情等道德淪喪的新聞,皆起因於錯誤的「知見」。
六、破除迷思六:為了小孩子好,就算已經沒有愛,也要繼續維持婚姻?
據新聞報導臺灣每年離婚的夫妻高達5萬多對,但因小孩的因素勉強維持婚姻的家庭,可能數量高過於此。佛洛姆認為勉強維持的婚姻比決裂更有害,小孩活在這種氛圍的家庭,不但感受不到愛,整個家庭因為父母之間的緊張、不快關係,而導致人格扭曲。
肆、閱讀《愛的藝術》一書的反思與啟發
在閱讀《愛的藝術》一書中,筆者得到了諸多啟發和反思,但對書中提到作者認為無私一無所求的愛是一種病態,筆者深不以為然,以下筆者就在工作中注入愛、在分享與給予中實現愛、透過愛由隔閡走向融合、真正無私的愛並非病態、沒有愛成不了高手等啟發與反思論述之。
一、在工作中注入愛
身為公務人員,我們可能長時間做同樣的工作,我們在一成不變的工作中,我們經常變得形式化,就算身在第一線面對民眾,微笑也變得職業化、變得僵硬,積年累月,我們忘記初心,忘記當初進入公職那份熱誠,忘記當初擠破頭,在百中選一,脫穎而出,進入公部門時,那份喜悅,誓言好好為國家做事,好好報效國家的心念已經忘記了,每天只是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得過且過地一天過一天,對工作沒有熱情、沒有衝勁,此現象是對工作沒有愛。
我們當不忘初心,在工作中注入愛。當我們面對工作時,我們思考如何讓工作流程變得更簡便,讓民眾等待的時間縮短。當我們面對一些失去理智的民眾之時,我們當用同理心,盡可能地幫助民眾解決問題。用「愛」去做事,我們會發現世界變得多采多姿,不是世界變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變了。
二、在分享與給予中實現愛
「愛」看似一個抽象無比的名詞,但只要落實於生活中,就不抽象了,如何落實呢?其實不難,在生活中處處為他人著想,熱於分享與給予,愛不難實現。《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將愛的真諦說得很透徹:「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愛是利他的,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愛,所表現出來的一定是樂於分享,樂於給予的人生態度。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給人笑容,變成一種生命的習慣。俗言:「施比受更有福」,這一句俗言,每個都朗朗上口,但是真正能體證和實踐的人,少之又少。一個充滿愛的人,在生命每一個歷程都不斷在給予和分享,也唯有給予和分享才能實踐愛。
三、透過愛由隔閡走向融合
現今資本主義的社會,強調競爭,導致個人主義盛行,個人主義導致現代人每個人都像孤島一樣,彼此之間,沒有連結,一生都充滿孤獨感,獨來獨去,獨生獨死。透過愛,才可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有些人終其一生想找到一份知己一份諒解而不可得,就現實而言,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知曉其他人的所思所想,透過愛,可以打破隔閡,找到歸屬感,消滅個體的孤獨感。身為公務人員的我們,面對民眾之時,都是面對一個獨立的隔閡體,當我們用愛心與微笑來面對民眾之時,就可打破隔閡,獲得理解與交流。
四、真正無私的愛並非病態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認為「無私」、「不求回報」的是一種病態,我們不能說佛洛姆錯了,因為佛洛姆書中聚焦的是芸芸眾生中的大多數人,他並沒有去探究一些「超凡入聖」的愛。就平凡的大多數人而言「無私」、「不求回報」的確是一種病態,我們看到許多單相思的愛情,一昧地討好對方,不管對方的感受,這種「無私」、「不求回報」的愛,只是加強自我感,不是真正的愛。但真正無私的愛是存在的,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流中,我們看到有些人「超凡入聖」,終其一生,無私地付出,不求回報;比如:基督耶穌為了救贖人類的罪,犧牲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又如:泰瑞莎修女終其一生致力救助印度的貧窮無助的人,又如:甘地赤手空拳,僅憑著對印度的愛,帶領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走向獨立。這些例子難道不是真正的愛嗎?如果不是,那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將是笑話。
五、沒有愛成不了高手
沒有愛我們不可能成為高手,我們看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頂尖傑出的人物,他們心中一定都充滿了愛。因為有愛,他們才可以面對挫折,再站起來;因為有愛,他們才可以面對各種誘惑,而不迷失;因為有愛,他們才可以無懼險阻,邁向目標;因為有愛,他們才可以充滿能量,服務大眾。愛是人生命的本質,缺失本質,其他的種種作為只是徒具皮相;沒有愛,人不可能傑出,不可能成為高手。
伍、臺灣現況的反思
現今的臺灣,「愛」經常被提在嘴邊,「我愛你」這句話經常被年輕情侶當成口頭禪,不經意就出口;但我們看到現代的年輕人往往上一刻還濃情蜜意,下一秒就翻臉不認人,「我愛你」這一句話在現今被當成笑話,以下就臺灣的社會現況進行反思:
一、現在臺灣大多數人都被名利迷的失去方向,忘記了愛
臺灣現今大多數人都被名利迷的團團轉,如果親友聚會,談論的議題不外乎現在從事什麼工作,薪水多少,年終領幾個月,人與人之間並無情感親密的交流。在社會新聞中,我們經常看到有錢是老大這種心態,比如有一則新聞保全依公司標準作業程序阻擋事故跑車,卻被羞辱「要用錢砸死他」,此種新聞屢見不鮮。追求財富並不是壞事,但財富本身並不是目的,財富只是工具,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目的是經歷愛與被愛,透過愛來圓滿生命,可是我們往往忘了。
二、耽溺於世俗的享樂,忘記生命的目的是付出
現在的臺灣大多數人都耽溺於世俗的享樂,一到假日,就想到處去玩樂,去哪邊吃飯,我們經常看到人們為了一些折扣,爭先恐後,為了吃美食,大排長龍,浪費太多時間於世俗的享樂後,忘了生命的目的是付出,旅行度假,只是為了讓我們得到休息,充電後,為社會做出更大的奉獻。現代大多數人目標錯置,將旅行度假吃美食當成人生的目標,而將工作當成獲取金錢的手段,忘記了付出才是生命的目的。在充滿自戀的社會風氣,去愛、去付出,變成一個艱難的工作了。
陸、結語
愛滿足人類各種面向的渴望,沒有愛,人生將是空虛,沒有意義;沒有愛,人類將趨向病態;沒有愛成不了高手。一個充滿了愛的人,生命才可能充滿活力,在分享與付出中,自得其樂,了解愛,努力去愛,身為公務人員,更應當在工作上放入愛,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同胞,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在利益社會利益國家的同時,我們也將得到反饋,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讓我們努力去愛、盡心盡力盡意去愛,用愛來圓滿自己的人生,讓我們在愛中成為高手,成為為國興利,為民謀福的傑出公務人員。
柒、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愛的藝術》,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初版。
2. 《楊牧詩集II》,楊牧,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
3.《新約聖經》,台中:國際基甸會中華民國總會,2014年。
4.《新譯四書讀本》,謝冰瑩等6人編譯,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8月初版。
二、單篇文章
1. 孫中興〈兼融「大愛」與「小愛」,歷久彌新的經典之作〉,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愛的藝術》,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初版。
2. 孫中興〈孤獨療癒:重返心理學經典《愛的藝術》〉,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愛的藝術》,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初版。
3.周慕姿〈《愛的藝術》解答愛的問題〉,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愛的藝術》,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初版。
4. 郭重興〈一部改變、激勵許多人生命的經典〉,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愛的藝術》,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初版。
二、網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