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被汙名化也不是今天才發生。
陰沉沉的藍色光束投射在一條杳無人跡的暗巷,天空突然雷聲大作,接著風雨交加,青石板濺起凌亂的水花。這時不知打哪來竄出一隻叫聲淒厲的黑貓,貓影瞬間劃過簷下那口破水缸,一躍,上了院落後頭那堵慘白的石灰牆,最後回頭對著購票入場的觀眾。
停格,導演來個局部特寫。坦白說,光是這樣的電影開場,就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小時候喜歡狗多於貓,這偏見絕大因素來自電影,尤其是陰森恐怖的淒厲鬼片。說到和貓有關的鬼片,就算沒看過中國殭屍片,起碼也聽過「九命怪貓」這部復仇電影。
不管是優雅、靈性的家貓或機伶的野貓,長期以來,就是拜這些電影之賜,蒙上「邪氣、不祥」的冤屈。然而,美國科學家卻以科學的方式破解「九命怪貓」的謎團。
原來貓咪休息時所發出的「呼嚕呼嚕」聲,是貓咪的自療方式。這樣的聲音有助於牠們療治平日跳上躍下時所留下的骨傷及器官的損傷。
此外,科學家還從人類實驗中發現,如果讓人體暴露在如同貓咪打呼聲的音波20至50赫的音波下,有助于改善人類骨質疏鬆的問題。看來,那些平日喜歡讓貓咪賴在身上磨蹭的貓奴們,甚至選擇和貓咪同床共枕的寵貓人士有福了。
若即若離的貓性不像狗具有奴性,所以無法聽命於主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這也是貓咪留給一般人「冷漠」「自我」的刻板印象。事實上,據我對貓咪長期的觀察,以及和一些愛貓人士閒聊之後發現,牠們其實是能夠理解人類的某些語言,並且閱讀空氣,懂得適度投資自己的感情,哪些人可以耍賴,哪些人是該保持適度距離,以免自討沒趣。
通常牠們的叫聲會因應需求不同而有所變化。換言之,貓言貓語不是憑空杜撰,不是亂喵的。我們家小孫策如果想出房門,會先蹲坐門邊,然後回頭看著我們,輕喵一兩聲。
好友不服氣的說,他們家的貓咪才神奇,有時半夜想下樓,是乾脆直接摸過來,趴附在主人耳朵旁輕咬,接著發出極其微弱的氣音,低沉的喵嗚,彷彿是跟主人說悄悄話──我想出去,能不能請你起床幫我開個門,拜託拜託。
還說有好幾次,他都是這樣在睡夢中被貓咪喚醒,昏暗中,和貓咪四目交接,然後才離開被窩起身幫貓咪開門的。
不幸的是,他們家這隻溫柔、貼心的乖貓前陣子因病去世,對於我追問病因,似乎不太願意再回想,只難過的看著我說:就是老了、各種貓病纏身。
顯然,我的好奇心又碰觸到對方的傷口,想必他還沉浸在「喪貓」之痛吧!儘管只是一隻貓咪,但是同在一個屋簷下,朝夕相處十多年了,就算再鐵石心腸的人,恐怕也不免要難過上好長一段時日了,何況是像他這麼悲憫的人呢!無論如何,還是希望他早日揮別「喪貓」陰霾。
至此,我終於能夠深切理解,以前曾有媒體報導,關於愛狗或愛貓人士,願意花錢替自己的寵物買靈骨塔是怎麼一回事了。
人與人相處久了,難免都會有牽扯不清的感情,何況是面對像貓咪這麼賴人、乖巧且貼心的氣質動物;無怪乎前陣子好友看我這麼寵溺孫策,忍不住勸我,還是和貓咪保持「夥伴」關係就好,免得將來動不動還得承受貓咪生病或走失時,所帶來的情感羈絆與煎熬。
看來無論如何,我肯定是要承受這些情感上的煎熬,不管把貓咪視為夥伴關係或當親人看待,對我來說,都離不開親情之愛。自古以來,凡與愛有關的情感,不免煎熬。
昨晚跨年夜,我讓貓咪坐在自己的膝上,然後以雙手握住牠的前足,與牠面對面說話的感覺真棒。
幾年下來,我觀察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牠的眼神當真會隨著聲源慢慢跟人的眼睛對焦。尤其是吃飽、睡足的狀態下所流露出來的眼神,不得不讓人合理懷疑,牠應該是聽懂人話的。
我猜,就算無法完全理解說話內容,起碼可以透過人說話的語調、表情,理解說話者當下的情緒。貓咪並不冷漠,只要你對牠好,牠就會適時扮演忠實貼心的傾聽者。尤其在寒流過境的冬季,牠還是最佳材質的熱水袋,保證不漏水、不漏電,讓人一覺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