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即將來台上映的訊息是在一個朋友的MSN訊息中,
那時對這個平易近人的片名留下了好奇印象,
後來另一個朋友丟來訊息直接來個首映邀約,二話不說答應直奔戲院~~
故事從男主角安端(尼可拉斯卡札列甚 飾演)接獲父親生病的消息開展,
片頭的音樂有些悲傷,帶點回憶倒帶式的感覺,
那瞬間我以為這將會是個悲傷的故事,
觀影完畢我卻是帶著滿心的微笑出場。
安端和家裡的關係不好,也因想逃離普羅旺斯的鄉間寂靜而到了都市,
渾渾噩噩過了10年,在城市一隅生活著,
也默默地喜歡著鄰居女子克萊兒(可洛蒂德艾姆 飾演),
直到在鄉間經營小雜貨舖的父親病倒,母親希望他回家幫忙雜貨店的生意,
安端帶著想到鄉間念書散心的克萊兒返鄉,開始開著流動店鋪車,
載著一車的蔬果餅乾家用,在只剩下老人家的偏僻鄉間,巡迴作生意,
剛開始販售技巧極差的他,一天可能只買出三顆番茄,
或是遭受老人家的冷言對待,
(這也是他咎由自取,他的態度真的機車到我笑出來…)
某次,克萊兒跟著他一同出外,襯著普羅旺斯美到不行的鄉間景致,
(跟「美好的一年」中的普羅旺斯,有同樣潔淨爽脆的金黃日光,
無盡延伸的藍天、綠地,如果要我用一種形容詞來訴說「微笑」,
我想就是這種味道。
讓人忍不住想將呼吸放慢、眼睛闔上。
不同的是,這個普羅旺斯不見了葡萄園,似乎更加鄉下了~~)
克萊兒把那些老人家當朋友的態度享受著販售,意外讓生意大大好轉,
安端似乎也受到了某些衝擊,
以「實質利益」為主的思考模式,不知不覺中扭轉著,
克萊兒不受拘束的性格,更隨興彩繪了流動店鋪車身,
奔放的色彩象徵著心緒的轉變,
而安瑞也無法克制自己對克萊兒的情感,與她發生了關係。
隔天一早,滿心歡喜的安瑞等著克萊兒起床,期待關係的一夕轉變,
但曾有過一段短命婚姻的克萊兒,並不想改變他們的關係,
她想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想因此留下,改變到西班牙念書的夢想。
他倆更因此吵架,導致克萊兒離去。
將所有的一切弄得一團糟的安瑞,不但和克萊兒關係破裂,
也和父親吵架離家,
借住在流動店鋪車顧客的山中小屋中,
繼續經營著流動店鋪車,以期還清欠他媽的款項,
在日復一日的行駛中,他漸漸能感受到鄉間風的流動,
而不再只是窒人的寂靜,
和老人家的相處,情感也愈來深厚,也懂得去主動付出。
自己生活的期間,不但掙得可還媽媽的款項,也常寄些小禮物給克萊兒,
讓克萊兒感受到這密語流動的關心小禮物,修補了他們之間的情感裂縫。
真心經營流動店鋪車的安瑞,讓從前老是覺得他一無是處的老爸,
也在不知不覺間肯定了他,更希望他接下雜貨店的生意,
繼續為著些老人帶來生活日用,帶來一份關心,帶來一個真摯友誼。
安瑞喜歡目前的生活,但也無法肯定能喜愛多久,
而克萊兒在到西班牙念書前的兩週,回到普羅旺斯與安瑞一起,
開著流動店鋪車,在如茵碧草上野餐,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我喜歡這樣開放的結局,真實人生的變化很大,誰也無法料及未來,
認真地享受現在的每一刻,喜愛自己的生活,這就夠了。
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的克萊兒,沒有一時沖昏頭,
擁有自己全部的主控權,身體的、心靈的,未來的,
不一昧配合或害怕,與安瑞是對等的關係與付出,
以一種最舒服的姿勢相互吸引。
我想,安瑞是愛上這樣的她,
我想,這也才是最健康的,關係與愛戀。
安瑞在鄉間裡,修復了與家人感情的裂縫,
(家人就是這樣,一種容易為了一點小小事吵翻天、
也卻無論如何都會原諒對方的奇妙關係)
從鎖碎而生活的日常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那輛走遍山頭與窄巷弄的流動店鋪車,讓我想起一個小時候的回憶,
從國小開始,每天接近中午的時候,就會有個一個開著三輪車的阿伯,
載著滿車的手工豆花,遠遠聽到餔餔餔~緩慢車聲的同時,
就會聽到熟悉的音樂聲:
「己習西寄嗯免萬探~~己習摟ㄆㄧㄜˋ嗯免膽寒~~……」
(洗低~就是愛拼才會贏~至今我仍不知道為何吃一碗豆花需要拼?)
音樂完畢就是一段:
「豆花~好吃的豆花又來了~有紅豆啊綠豆啊土豆三種口味~……」
(請全段翻成台語,約重覆三遍~~)
在南部炎熱的夏日暑假中,每聽到這段音樂遠遠飄來,
就會轉頭在抽屜裡抓起一把零錢,替弟弟和自己買碗清涼的豆花消消暑氣,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現在偶爾回家,
還是能聽到那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老伯,
嚐著那一碗冰涼豆花,就能細細回想起自己趴趴走的童年與暑假。
那不只是一碗豆花,是歲月的刻痕了。
永遠會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那股體貼與溫暖,會留在流動店鋪車經過的街道與老人們所剩不多的歲月中。
那股清涼,也會陪伴著我們這些小孩長成一個個的大人,
永遠記得還是小小孩的自己。
一輛神奇的流動店鋪車,裝載所有日常所需,
售出貨品的同時,也回收了友誼與真心。
安瑞與克萊兒。
尼可拉斯卡札列(Nicolas Cazale)和可洛蒂德艾姆(Clotilde Hesme)。
法國小眼睛帥哥。很養眼。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