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9 16:35:59| 人氣3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靈魂~*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秋業、萬骷塚   是非英雄誰論終

                              揮劍詩、墨笛昂   史河長堤朝暮紅

                              悠悠悲歌眾生淚   灑落心魂世間行

                              鄉城爭、山河戀   層層劫數畫夢影

                              放不開、提不起   輪輪迴迴業追形

 

                                          *幻羽*捻題~靈魂~

靈魂 Soul,或Spirit 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類超自然及非物質的組成部份。許多宗教都認為,靈魂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大多數信仰都認為亦可脫離這些軀體而獨立存在。不同的宗教和民族對靈魂有不同的解釋。

靈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不同的宗教對人死亡後靈魂去向解釋不同:

一、死後靈魂就會煙消雲散,例如原始宗教。靈魂來自一個全能的神靈。在人類的原始宗教中,靈魂的本質就是力量。力量、靈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換的觀念。這些力量被認為存在於人類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在內的生命之中。

以澳洲的原住民為例,他們將靈魂分為內部靈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靈魂External soul。內部靈魂是整個身體(即物質部份);外部靈魂則是可以離開身體之外的部份。外部靈魂會離開身體,並會停留在圖騰(即生物的替身)之上。

二、死後靈魂會呈休眠和復活,到未來某個特定時刻可以復活,例如古埃及和其影響的一神教,在復活前形同消失。死後生命,相信死後會再次輪迴,進入新生的人或生物體內,例如印度教和神、佛、道教。

靈魂類似於中國人所說的魂魄,可以被分作「魂」和「魄」兩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並有「三魂七魄」之說。傳統上認為,當一個人受到驚嚇,可能會使魂魄離開身體,若不好好處理的話,人就會步向死亡。因此,當有人因驚嚇而癡傻沈昏之時,民間會舉行一種特別的「招魂」儀式,閩南與臺灣民間信仰則稱作收驚,意圖使昏迷或癡呆的人恢復神智、起死回生。

除了魂魄說以外,中國的道教的許多派別都認為,人的靈魂是一種擁有意識的特殊物質,並稱之為「元神」。這種元神有陰陽之分,而經過修鍊,使人變為純陽,就可以控制靈魂進出肉體。他們稱之為「元神出竅」。

佛教本不說靈、肉二元觀、靈魂不滅論等。因為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對於靈魂與肉體之同異並不予以作答(即無記),亦即否定靈魂與肉體可截然劃分為二之想法。而因果報應和輪迴關係所聯繫的是業力。

在佛教傳入中國時,由於中國人重視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變質而發展靈魂觀念。由於淨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漢傳佛教的喪禮中,一般會誦經超度以引導亡靈早登西方淨土,這只是漢傳佛教的做法。南傳佛教則不承認有獨一的個體或靈魂存在,不過鬼是確實存在的。要區別的是:鬼並不是靈魂,在南傳佛教的教義中,鬼是六道之一,與靈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三、面臨上天的審判死後永生,例如古希臘和其影響的民間信仰。死後成鬼,例如古代中國墨家和古羅馬等和其影響的民間信仰,除了偉人成聖外,常人死後靈魂會變成鬼,但不代表是邪惡的,而會保佑子孫,或向殺害本人的壞人報復,所以類似低級的神明。又靈魂是生物形體的規則和信息,所以是永存但不是永生,例如柏拉圖思想主義。

在古希臘,他們將人類的生命力區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古希臘文:πνευμα(pneuma),意思是氣、水氣、呼吸,源自於原始印歐語 *(s)peis。在拉丁語中,稱為spiritus,後來形成英語:Spirit,漢譯為精神。這類似於中國所說的氣。

另一個層面,古希臘文:ψυχη(psykhē),在拉丁語中稱為anima,也就是英語:Soul,即是靈魂的意思。類似於中國所說的神,或是魂。古希臘文:ψυχη(psykhē)的動詞形態,意思為吹涼,或是吹,它意指的是帶來生命的呼吸,是人類與動物得到生命的原則,它的相對語為古希臘文:σῶμα(soma),意譯為肉體。在荷馬史詩中,古希臘文:ψυχη(psykhē)被用來稱呼人死後的鬼魂。從品達開始,古希臘文:ψυχη(psykhē)被用來指稱人類之中不朽的部份。

在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靈魂是單純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發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純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慾望,而墮落到地上,被圈入於肉體中,註定要經過一個淨化的階段,靈魂是會輪迴轉世。其後的新柏拉圖主義都有對靈魂作描述。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將靈魂與心理學一同討論。亞里士多德將《論靈魂》列為「第二哲學」的範疇。對靈魂的定義,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是形式,肉體只是質料,靈魂才是實體。靈魂分為3個部分,有理性、感覺和營養的機能。及後來諾斯替主義的靈魂觀念,完成了日後西方民間信仰中靈魂的基本概念。

早期基督教將靈魂分作「靈」pneuma 和「魂」psyche 兩部份:「魂」(即生命力)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靈」(智慧或理性等人類的獨特表現)則是來自上天的,只有人類才擁有。因此,基督宗教地區會有「人類是萬物之靈」之說。《聖經》的原文用詞「魂」(即希伯來文nephesh和希臘文psyche)顯示,並未將身體和「魂」加以劃分,而且描述「魂」是會死亡的。

原始基督教認為靈魂是不是不滅的,但可透過復活,最終會和同樣復活了的肉體一起到天堂或地獄。根據《聖經》的描述,已死信徒的身體可能會改變,與得榮耀的耶穌的身體相似,所以靈魂即使會死也不重要。但因受古希臘哲學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影響,中世紀的基督教信仰中,將人劃分為兩部分-靈魂與身體,在生之時是不分離的。

中世紀最廣泛的觀點認為靈魂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為每一個新身體創造一個靈魂。這想法受到改革宗傳統和加爾文宗等支持,也為天主教所接受。另一個觀點則認為個人的靈魂承自父母。

伊斯蘭教靈魂觀所根據的是《古蘭經》。其觀點認為靈魂是真主(阿拉)所創造的,真主為每一個新身體創造一個靈魂,最終會到天堂或地獄,在復活之時,靈魂和身體將會重新復合。

靈魂的意義與「呼吸」、「風」相關聯。靈魂是在身體受造後才受造的;但靈魂是永恆的,可是在古蘭經中不提及在死後未復活的靈魂,相信只是和肉體一樣需要復活,而不是繼續保持感覺和現形的能力。伊斯蘭教的靈魂觀包含了傳統、神學、哲學、神秘主義等四種看法。

而在伊斯蘭世界中尚流行女性無靈魂之說,但有無靈魂不影響其永生和得救,女性無靈魂只表現其活著時的能力不及男性。此說其實在古基督教世界也曾經流行過,而且經公開辯論後失敗並常被視為異端,相對在伊斯蘭世界一直是主流的見解。這是和伊斯蘭神學無關而是很多信徒習慣的看法,從未被官方討論過的。

在調查很多瀕死經驗臨床案例後,有部分科學家將靈魂定義為以某一種形式存在的能量場。

Duncan MacDougall醫生讓瀕死的人躺在一個秤上,然後量度他們死後體重的變化,並發現有人在死後立即減少了21克的體重。他們認為,這個重量就是靈魂的大約重量,並以能量的形式離開了肉體。但有些數據是重量增加了一些,靈學家的解釋是靈魂又回來了。Lewis E.Hollander曾測試八隻瀕死綿羊的重量,也發現有短暫增加的情形。

但後來更多的類似實驗表明,人死後,重量並未立刻減輕;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人在死亡過程中,體內細菌產生的熱氣體有時會逸出體外,使得秤台上的空氣對流,導致指針移動。熱氣偶爾排出體外的說法,可解釋Duncan MacDougall的實驗結果:當空氣撞擊秤台,重量就增加;當空氣離開秤台,重量就減少了。

事實上最簡易的說:靈魂是指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有時也指人的道德品質。

                   

台長: 幻羽
人氣(34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