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03 13:01:12| 人氣2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愛你一世佛光山遊記(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光照大地  莊嚴佛淨土

星雲大法師  教戒諸弟子

修學藏經律  普度善男女

         
               

              南無阿彌陀佛            

              

              佛陀法相莊嚴                          

  恭製   十八羅漢之十大弟子聖像       


               

          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

自幼才思敏捷,能說善道。

八歲時力戰群師,受到國王讚賞。

後因聽聞因緣法,而皈依佛陀座下。

在教團內,曾監督衹園精舍工程。

代佛陀教導後學,為佛弟子中之上首。

佛陀令羅睺羅拜其為師,尊者通曉外典。

屢以超絕之辯才折伏外道,被譽為智慧第一

因不忍見佛入滅,請求佛允許後先行示寂

 



           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

 

與舍利弗同為外道的弟子,後來同時皈依佛陀。

精進修道,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

常以神通教化眾生,曾為救母出離餓鬼道,

請佛陀開示方法:

佛陀教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供養十方僧眾

以功德力救於倒懸,此為後世孟蘭盆會的由來。

晚年被執杖外道擊傷,深知神通敵不過業力,

先佛進入涅槃。

 


          

           富樓那尊者~說法第一

 

與佛陀同日出生,出家後度眾不倦。

越是偏遠難以教化的地方,越發熱心前往。

西部輸盧那人性格凶悍粗暴,但尊者不畏魔難。

請求佛陀允許讓他前去,

後來當地許多人都歸信佛法。

其只為佛法能弘揚,不懼障礙、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

是一位真正的勇者,由於他的善巧說法。

被譽為說法第一。

 


 

          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

 

從小智慧過人但脾氣暴躁,後聽佛陀瞋恚的過患。

悔過懺罪,成為最不喜歡與人爭論的比丘。

佛陀曾至忉利天為母說法。

歸返人間時。

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搶先第一迎接佛陀。

佛陀表示須菩提在耆闍崛山

觀諸法空性,了知空義,

才是最先迎接佛陀的人。

其善解空理,被譽為解空第一

 



            迦旃延尊者~議論第一

 

迦旃延的舅舅阿私陀仙人臨命終前,

要他禮佛出家,飽學多聞的他,

一念慢心起,將舅舅的遺言拋諸腦後,

當他面對神秘的碑文,苦苦思索,找不到答案,

才想起佛陀。出家後,

勤行不懈,他善於分析法義,辯才無礙,

曾教導貧苦無依的老婦以布施賣貧,

並以智慧感化嗜殺出家人的琉璃王,

於佛弟子中有議論第一之稱

 

           大迦葉尊者~頭陀第一

出身貴族但少欲知足

佛陀成道後第三年出家

是佛弟子中的頭陀第一

一次,    佛陀為大眾說法

他因長年修苦行以致鬢髮長垂,衣著破露

比丘都投以輕蔑的眼光

佛陀卻分半座予他

並且讚歎其修持苦行的功德

佛陀入滅後

繼承佛陀衣鉢

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

後以法轉付阿難陀尊者

始入雞足山入定

等待~彌勒佛出世。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

 

即阿○樓陀,是佛陀的堂弟,

出家後精進向道,謙和不驕,

雖因相貌莊嚴而屢受『女難』考驗,

但都不為所動,

並且以智慧法水止息對方的欲想,

他曾於佛陀說法時鼾睡,

佛訶責

『咄咄汝好睡,螺鱆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當下生大慚愧,從此發奮不眠不休,以致雙眼失明,

但他仍精進不懈,並經

佛陀教修照明金剛三昧而證得天眼通,

成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

 



           優波離尊者~持誡第一

 

出身首陀羅,

屬卑賤的奴隸階層

是王族的理髮師,

見王子們出家,心生嚮往,

原本擔心佛陀不准

然佛陀不但允許,

並且先於王子之前為他剃度

根據戒法

王子必須向較早出家的優波離頂禮,

這實乃

佛陀廣開門戶,四姓平等攝化的第一步。

出家後,

優波離精於誡律,被譽為持戒第一

後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誦出律藏。

 

 



          阿難陀尊者~多聞第一

 

佛陀的堂弟,年輕時出家

為佛陀的侍者

最初佛陀不准女性出家,是他代為據理爭取,

佛陀方允

比丘尼教團的成立,阿難陀功不可沒

佛陀涅槃後

第一次結集經典,多聞第一的阿難陀尊者

將佛陀說過的法,一一背誦出來

讓佛法如是流傳下來

曾有偈語讚頌他

『相如教滿月,眼似淨蓮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

 

 



             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

 

係佛陀之子,

於佛陀成道後第六年出家,是佛教有沙彌的開始。

為沙彌時,喜於說謊捉弄人,

受佛訓誡後,

勇於認錯,並持精進修道,能行忍辱,

有一次,

房間被年長比丘占據,他默默走進廁所避風躲雨

又有一次

在路上受流氓攻擊,頭破血流,他忍氣吞聲,

在佛弟子中譽稱密行第一

 

 

               賓頭盧尊者           

           

本是優填王的大臣~ 出家後

證得阿羅漢果~ 有一次

在民間顯現神通~ 受佛陀呵責

不許他進入涅槃~要常住閻浮提

   護持正法   廣度眾生   為人天福田

他亦發願隨請即到     尊者  因常住世間   眉毛長垂

故又稱長眉羅漢


    

 

           周利槃陀伽尊者

 

與兄長一同出家,因生性愚鈍,記憶力極差

凡所學教法,誦過即忘,兄長令其還俗回家

         他因此傷心哭泣

         佛陀教其持念

        「拂塵除垢」

          心性漸明

   體會到外面的塵垢可用掃帚拂除

    內心的煩惱要用智慧滌清

       因而證得阿羅漢果

          證悟之後

          具大神通

        能示現各種形象

   曾現大神力為六群比丘尼                                                      

 



                            降龍羅漢

 

羅漢降龍的事跡源流甚早

    佛陀時代

  已有相當典故

   佛教東傳後

中國西晉時代便有記載

  降龍事跡的尊者

傳記譯本傳世及至唐代

羅漢降龍圖或已形成

     明清時代

佛教寺院大雄寶殿

   兩側常見的

   十八羅漢中

多已納入降籠羅漢



          善無畏大師(637~735)(八宗祖師)

東印度烏荼國人,屬剎帝利種性

世尊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十三歲登王位

兄弟們不服,起兵相爭,他於平亂之後

      讓位於兄,決意出家

先到南印度海濱參學並遊歷諸國

之後又到中印度那爛陀寺

禮達摩鞠多為師,得授密法灌頂

唐開元四年,師以八十高齡抵達中國長安

        玄宗禮之為國師

             翌年

奉詔於菩提寺譯經,此後,致力翻譯密教經典

       為密教傳至中國之先河,

與後來的金剛智、不空,並稱為「開元三大士」

       共同奠定中國密教的基礎

 

                  南山道宣(596-667)(八宗祖師)

 

十六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

第一次\聽受戒律後,急欲修習禪定

受智者呵責,福德資糧未具,豈可棄律?

師虛心受教,用功專精,感得舍利現於寶函之中

後往終南山,研究弘講四分律

師曾至各地講說律學,亦參與玄奘之譯場

七十二歲於淨業寺創立戒壇,為後世啟建戒壇之法式

師開創中國南山律宗,集律宗之大成,世稱「南山律師」

師嚴持淨戒,精通大小乘經律,畢其一生精力

從事律學著作與僧傳撰述,以戒律提供修道者遵行典範

並以僧傳堅固道念

 

 

                 廬山慧遠(334-416)(八宗祖師)

自幼博通六經,老莊之學

二十一歲,聽道安講(般若經)

感嘆「儒道九流,皆糠麩耳」

遂禮到安出家,二十四歲代師宣講(涅槃經)

由於義理深奧,遂引用老莊思想

使聽講者曉然於心,自此道安特准他不廢俗書

棲止廬山三十餘載,影不出山,跡不入俗

文人高士群起皈依,王侯士官肅然敬仰

桓玄下令沙門應禮敬王者

師著(沙門不敬王者論)

闡論佛法之前沙門與帝王平等

創立白蓮社,專以淨土念佛為修行法門

      為中國淨土宗初祖

 

          達摩祖師(?~535)(八宗祖師)

禪宗西天第二十八祖

        南朝時

泛海至廣州番偶,梁武帝遣使虔誠,禮請師至金陵

師與武帝對答,語不相契,知弘法機緣尚未成熟

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

時人不解其義,稱為璧觀婆羅門

    九年之後

達摩終於等到相契之人-慧可

因此付予衣法和四卷-『楞伽經』

    傳法時

師說一偈:「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此後禪門法脈代代相傳

 師-因此被尊為中國禪宗初祖

 

                      天台智者(538-597)(八宗祖師)

七歲能背誦(普門品),十八歲出家,法號智□

二十三歲參□慧思,一日,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豁然開悟

後,師至金陵,於瓦官寺弘傳禪法

三十八歲,八天台山,後應陳後主之請再入金陵

於太極殿講(大智度論)(仁王般若經)

隋開皇十一年,師五十四歲,應晉王揚廣之請

至陽州為授菩薩戒,玉□賜「智者」之號

師者提出五時八教教則,著述建立天台宗行解的規範

力倡止觀相成,教相與觀心並行

修正南方,「輕禪重講」與「北方輕講重禪」之偏頗

形成天台宗教觀雙美特點。



                          玄奘三藏(602-664)(八宗祖師)

隋大業八年,洛陽度僧,主考官鄭善果見師年方十二歲

即發現遠紹如來家業,近光佛教大法,志願宏偉,特准

出家。因概嘆各處教法異說紛紜

尤其諸漢譯佛典的義理解釋不一

          決心至西方取經

      追源考證梵文原典以解眾惑

二十六歲孤身隻影,越過雪山,穿過沙漠

沿途瞻禮聖蹟,參謁名師,遍習大小乘經論

          歷經十七年,取經歸國

致力譯經事業,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

並創立法相唯識宗,因精於經、律、論三藏

             人稱三藏大師。

師及中國最偉大之佛學家、譯經家,外交家、地理學家於一身

 

                  華嚴賢首(643-712)(八宗祖師)

華嚴宗第三祖,原名法藏,祖先康居國人

至祖父始遷居長安,早年師事智儼

聽講(華嚴經),深入其玄旨,智儼示寂後

依薄塵剃度,帝□令京城十大德為師授具足戒

自此參加翻譯,從事講說,著述不斷

曾為武后講華嚴十玄門之深意,因善舉譬喻

武后豁然領解,一生宣講(華嚴經)三十餘遍

並仿天台宗教判之例

將佛教各種思想體系分類為五教十宗

師繼承杜順,智儼思想,創立華嚴宗

雖貴為五帝門師,又受到王功大臣恭敬禮拜

卻不改其嚴謹,淡泊的修行生活

 

 

              嘉祥吉藏(549-623)(八宗祖師)

三、四歲時,隨其父謁見真諦

    真諦為師取名吉藏

七歲時隨法朗出家,專習三論之學

十九歲時,即能當眾複述各種經論義理

曾為-陳朝桂陽王,講述三論奧義

         令王配服至極

三十三歲,住會稽嘉祥寺,專心講說著書

問道者常千餘人,故後世稱師為「嘉祥大師」

曾以當時自稱三國論師僧粲辯論

雙方徵問往還四十餘次,師從容引經據典

應對滔滔,最後取勝

隋煬帝次子齊王楊?感佩萬分,以師禮待之

師終其一生以興隆三論為宗

       世稱他為三論宗再興之祖

 

 

                                                               伏虎羅漢

 

伏虎羅漢的事蹟在佛經中記載較少

其具體圖像之形成,可能源自中國

宋初常見的「豐千和尚乘虎入松林」

及至明清時代,名間口耳相傳

眾所熟知的十八羅漢

多將伏虎羅漢列入其中

除了顯示其神通力,更有降伏內心的

      貪瞋癡三毒之寓意。

 

 

 

                      迦留陀夷尊者

 

六群比丘之一,雖品行不端

然才華橫溢,善說法要,曾是末夫人的門師

一次夜行乞食,因膚色漆黑發亮

有一妊娠夫人於閃電中乍見,驚怖墮胎

佛陀因此制定過午不得乞食之戒

證果以後,對過去所為深生懺悔,發大慚愧心

發願教化舍衛城千家的夫婦證果,後來果如其願

被譽為:教化第一

 

 

                   妙賢比丘尼

 

天生容貌姣好又具賢德,因發出離心急欲修道

而於佛教比丘尼僧團成立後禮佛披剃

出家後

因才貌出眾遭人忌妒,尤其外出托鉢時

更因姿色端麗,而受路人指點

不禁為美麗的外表而心生悲哀

所幸宿世善根福德深厚,並未因此退失信心

反而更加精進向道,很快即證得聖果

 



                                           蓮華色比丘尼

 

出家前歷盡人世滄桑,出家後因根性超絕,

不久即證得聖果,在比丘尼中

      以神通第一著稱

曾經在佛陀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重返人間時

化作轉輪聖王迎接佛陀,他持律嚴謹

恭敬比丘,果敢正義,比丘尼僧團有外侮事件

常由他以神通力解決,提婆達多叛逆欲加害佛陀

遭蓮華色呵斥,引來提婆達多攻擊而殉道

 


 

                                大愛道比丘尼

 

引用~證嚴上人~思想體系第一輯

萬法(宇宙)是成住壞空

(真空妙有)循環不已的現象,

這是眾生共業(妄念)所致,

宇宙的原點極小如微塵或奈米,

大爆炸之後,產生世界、星球與生命,

這是無中生有(妙有)

之後又趨於滅亡,此即有復歸於無(真空)

雖有但會趨於無,此即妙有;

雖無但會生成有,此及真空。

故說,宇宙就是在不斷生滅(有無)中。

而此種宇宙生滅現象的產生,

是起因於眾生之一念無明(妄想執著)

佛菩薩永斷妄念,故能超越時空,自在往來。

修行,即是斷除妄想執著的過程

故佛陀成道後首句話即云奇哉!奇哉!

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南無阿彌陀佛

                         文中

                         合十

 

 

台長: 文中
人氣(29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