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19 10:39:03| 人氣6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上熱搜!多國新冠病毒變異,傳播快10倍?疫苗還有用嗎?*+*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專家:無直接關係*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熱搜!多國新冠病毒變異,傳播快10倍?疫苗還有用嗎?*

                             -南國今報- 2020-08-18 10:52 

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8月17日,這一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

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馬出現傳播速度快10倍變異毒株  據中新網,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16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根據馬來西亞醫學機構研究,在該國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毒株。這一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努爾介紹,這4例患者分屬兩個感染群,馬來西亞衛生部門已採取措施控制住這兩個感染群的傳播。目前,馬來西亞衛生部門還在檢測是否有更多變異毒株病例。 

他提醒馬來西亞民眾,這一毒株傳播速度較快,這意味著更容易出現“超級傳播者”,因此民眾需要“提高警惕,更加小心”,繼續堅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保持社交距離。  努爾還提醒,由科學家發現於今年7月的此種毒株可能導致目前正在研究中的疫苗無法發揮效果。

印度研究人員在奧里薩邦發現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  據央視新聞,印度報業托拉斯15日報導,印度當地研究人員在東部奧里薩邦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 

據報導,做出這一研究結果的團隊來自新德里的基因組與整合生物學研究所(CSIR-IGIB)以及奧里薩邦首府布巴內甚瓦爾的醫學研究所和SUM醫院。  該研究團隊的首席研究員達斯博士(Dr. Jayashankar Das)表示,研究團隊對包括752個臨床樣本在內的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

報導稱,研究團隊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 

達斯還補充說,了解新冠病毒的詳細特徵對於治愈新冠肺炎患者很有幫助。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了解新冠毒株的脆弱性,以及印度東部,尤其是奧里薩邦的病毒變異動態。 

截至當地時間15日,奧里薩邦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54630例,其中死亡324例。

新冠病毒在印度、日本出現大量變種在研疫苗會失效嗎? 

科研人員在印度奧里薩邦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而就在幾天前,日本科研人員也發現本國有多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其基因序列都與已知病毒亞型存在一定差異。 

據南都此前報導,日本出現了發生少量鹼基變異的毒株。這一在國內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

7月31日,在日本東京,人們戴口罩出行。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這麼多變異的新冠病毒對疫苗研發有什麼影響?全球正在開發的多種疫苗,會不會無法預防病毒變種對人體的入侵?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昨天(16日)採訪了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教授、上海市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王穎。 

新冠病毒屬於單鏈RNA(核糖核酸)病毒,其在宿主細胞內復製過程中由於RNA複製酶的保真性比較差,容易產生基因突變。不過目前看來,成熟的新冠病毒和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病毒一樣,其突變比例相對較低,甚至比常見的流感病毒要低。 

“公眾其實不必對新冠病毒的變異感到恐慌,這些變異造成目前研發疫苗失敗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王穎分析說,因為從目前正在研發的疫苗類型來看,如果是滅活病毒疫苗,滅活病毒上所含有的表位數量眾多,足以誘導免疫保護作用;如果採用的是病毒關鍵蛋白作為候選疫苗靶蛋白,那麼需要對這些突變的位點做進一步分析,判斷是否會讓在研疫苗失效。

據介紹,全球用於疫苗研發的靶蛋白基本上是兩種——S蛋白(刺突蛋白)和N蛋白(核衣殼蛋白),這些蛋白免疫人群後,可以誘導產生免疫保護。以S蛋白為例,新冠病毒正是通過這種蛋白質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結合,從而入侵細胞。將靶標為S蛋白的新冠疫苗注射入人體後,免疫系統所產生的抗S蛋白的抗體就會阻斷病毒進入宿主細胞。與此同時,抗S蛋白的免疫記憶可以使免疫過的個體再次感染後,迅速產生特異性抗體,從而阻止其進一步感染人體細胞,起到免疫保護作用。

新冠病毒的S蛋白結合ACE2進入細胞。來源:君實生物 

因此,新冠病毒基因突變如果沒有造成編碼蛋白的序列改變,就不會影響蛋白質誘導免疫,疫苗對突變病毒仍然是有效的。這類不影響編碼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突變叫作“無義突變”,對所編碼的氨基酸有改變的突變則稱為“有義突變”。王穎指出,“有義突變”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突變的氨基酸殘基確實會影響蛋白質的免疫原性,即誘導特異性免疫反應;另一種情況是所發生突變的氨基酸並非位於主要表位區,對疫苗誘導產生免疫保護作用的影響不大。

因此,我們要辯證看待不斷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研究結果。一方面,公眾不必感到恐慌,因為目前在研新冠疫苗有足夠多的位點可以產生免疫保護作用,更何況很多基因位點的突變不一定會讓疫苗失效;另一方面,疫苗研發人員應關注新冠病毒變異的進展,探究這些基因突變的生物學意義,從而在疫苗研發中更加全面地把握候選疫苗的設計,確保可以誘導足夠的免疫保護作用。

王穎還指出,新冠病毒的變異可能具有一定地域性,各個地區的流行株可能存在不同的突變。這種地域性與人種的遺傳背景有關,所以在印度發現的73個新型變種,在中國流行的可能性不大。這也與我國對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有效性有關。這意味著,我國企業和科研機構開發的疫苗如果只是針對中國人群,那麼主要關注的就是中國的流行株,而針對地域性突變株的研發可能是處於次要地位。 

如果國產疫苗今後要出口到不同流行株的國家和地區,那麼在疫苗研發中,就需要結合當地的流行株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設計和研究,從而使疫苗對當地人群更為有效。

工作人員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對滅活疫苗樣品進行檢測。新華社發

                    *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專家:無直接關係*

                               -科技日報-  2020年08月19日 07:10

日前,有媒體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聲稱新冠病毒D614G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評論區表示擔心,還有人留言支招:“傳播快10倍……給孩子打這個疫苗別晚于10月……” 

傳播快10倍的説法靠譜嗎?D614G變異究竟會不會使得已經研發的疫苗失效?科技日報記者連線多名專家,他們表示,對“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的説法並不認同。

D614G變異與傳播快10倍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D614G變異是指新冠病毒S蛋白的第614號氨基酸由D(天冬氨酸)變為G(甘氨酸)。

“出現D614G變異毒株不是件新鮮事,從我們監控的新冠病毒測序序列數據庫來看,這個位點的變異很早就出現了。”生物信息數據領域的一位專家表示,馬來西亞早在3月就出現過D614G變異毒株。

該專家表示,現有的信息和數據沒有辦法支撐D614G變異使得傳播速度快10倍的結論。如果相關研究真的得出傳播快10倍結論,也不會是D614G變異這一單一因素引起,而是還有其他未被關注到的原因。

“一些觀點可不可靠、值不值得採信和評論,應該有個判斷標準,比如是不是發表了學術論文。”該專家提示,經期刊發表的論文不僅有研究方法、詳細數據結論,還經過了同行評議、編輯審評,更有可信度。

科技日報記者發現,被相關媒體用於佐證的題為《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變化:D614G增強傳染力的證據》的論文中明確表示,D614G變異可能與新冠肺炎患者較高的病毒載量有關,但與疾病嚴重程度無關,這一點卻鮮少在媒體報道中提及。

傳播快10倍,這個數怎麼算?

上述文章中採用了臨床和實驗室方法,一種是根據患者的病毒載量判斷,這裡隱含了一個假設,即患者攜帶了更多的病毒,傳染力更強,這就好比一麻袋大米撒出去與一小塑料袋大米撒出去,散佈的面積前者更大;另一種方法是在細胞水平的驗證,通過將變異毒株與武漢暴發的新冠病毒做對比,比較相同病毒滴度下感染細胞的數量多少。

針對第一種方法,《細胞》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題為《變異的意義:D614G突變對於大流行意味著什麼仍舊不清楚》的文章中表示:這個假設雖然有道理,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一些傳播可能是在前期(無法檢測到病毒)出現,因此病毒載量高可能不是傳播潛力的直接反映。

針對第二種方法,該文章認為沒有考慮到其他病毒或宿主蛋白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到人作為整體與病原體的相互作用。

“由細胞延伸到人,確實有些牽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中心副教授李克峰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更不能通過細胞水平的實驗量化傳播力的大小。“如果使用動物試驗或許更可信。”李克峰説,細胞實驗出結論快,大家急於發表,但會使得結論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判斷這一結論是誇張的:新冠病毒R0值(注:R0值表明一個病人可以傳染的人數)大概在3—4,如果傳播快10倍,意味著R0值要達到30—40,這在目前人類認知的傳染性疾病中幾乎不存在。

變異確實存在,影響疫苗可能性小 

“對現有8萬多條新冠病毒序列的分析表明,D614G變異的病毒序列數達到約80%。”前述生物信息數據領域的專家表示,排除一些測序但沒有公開收錄的情況,基本可以得出這類變異已成主導的結論。

但是,對新冠病毒變化的總結應該是立體的,不應只關注傳播速度。例如有研究者根據一些國家新冠肺炎疫情的數據蒐集和歸納分析,總結出有些國家兒童感染率急劇增高、重症人數在急劇減少等特點。

關於D614G突變會不會影響疫苗效果的問題,上述專家解釋,614號位點雖然在S蛋白(該蛋白被認為是病毒進入人體的“鑰匙”)上,但並不在S蛋白的疫苗靶向區上,可以理解為它可能在“鑰匙柄”上。

蛋白是一個立體結構,一個位點的變化也可能導致蛋白立體結構的調整,比如“塌方”,因此變異産生的效果仍需跟進。

相關研究者表示,如果上傳序列中能夠包含該序列所來源患者是否死亡、是無症狀感染者還是輕症患者等信息,將能夠幫助研究人員獲得更有用的、更接近真實世界的分析。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