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22 03:19:52| 人氣1,0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初中九心:一內住者,謂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境。《莊嚴經論》云:「心住內所緣。」

二續住者,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即於所緣相續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

三安住者,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安置前所緣境。如云:「散亂速覺了,還安住所緣。」

四近住者,《修次初編》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此近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從廣大境數攝其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如云:「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聲聞地》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動。」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

五調伏者,謂由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如云:「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伏。」《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先應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

六寂靜者,謂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喜。如云:「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喜。」《聲聞地》說,由欲尋思等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亂心,先應於彼取其過患,於諸尋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

七最極寂靜者,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睡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貪心憂等起,應如是寂靜。」《聲聞地》說,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尋斷,能不忍受。

八專注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如云:「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運轉。」又如《聲聞地》云:「由有作行令無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注一趣。」第八心名專注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義。

九平等住者,《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舍。《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能得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從修習不行。」《聲聞地》說名等持。如云:「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編》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所說。」 

由六力成辦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此等能成何心者,一由聽聞力成內住心,謂唯隨順從他所聞,於所緣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非自數思數修習故。

由思惟力成續住心,謂於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習,初得少分相續住故。

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所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生憶念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

由正知力成辦調伏、寂靜二心,謂由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故。

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靜、專注一趣,雖生微細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其沉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定相續生。

由串習力成等住心,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此等是如《聲聞地》意,雖見餘處亦作餘說,然難憑信。

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讀書至極串熟,最初發起欲誦之心,雖於中間心往餘散,然所讀誦任運不斷。如是初念於所緣境,令心住已,次雖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然三摩地能無間缺長時流轉,由其不須功用相續恆依念知,故名無加行或名無功用。

能生此者,先須一類功用依念正知,令沉掉等諸障品法不能障礙,生三摩地經極長時,此即第八住心。此與第九雖沉掉等三摩地障,不能為障,二心相同。然於此心必須無間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或有功用。

能生此者,須於微細沉掉等法,隨生隨除而不忍受,故須第七心。生第七心,須先了知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散亂過患,由有力正知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故須第五及第六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成辦故。

能生此者,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及須最初從所緣境念不令散,故須第三及第四心,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辦故。又生此者,須先令心安住所緣,及令住已相續不散,故應先生初、二種心。

如是總謂,先應隨逐所聞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數數思惟,令略相續將護流轉。次若失念心散亂時速應攝錄,忘所緣境速應憶念。次更生起有力正念,於所緣境初不令散。若已成辦有力憶念,又當生起猛利正知,觀沉掉等能從所緣散亂過失。次當起功用力,雖由微細失念而散,亦能無間了知斷截。既斷除已,令諸障品不能為障,定漸延長。

若生此心策勵修習,得修自在,即能成辦第九住心,無諸功用勝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心前,修瑜伽師須施功用,於三摩地安住其心,得九心已,雖不特於住心功用,然心亦能任運入定。雖得如是第九住心,若未得輕安,如下所說尚不立為得奢摩他,何況能得毗缽舍那?然得此定,有無分別安樂光明而嚴飾者,誤為已生根本後得共相合糅無分別智。尤有眾多於《聲聞地》所說第九住心,誤為已生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者,下當廣說。

具四種作意

第三具四種作意。如《聲聞地》云:「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二、有間缺運轉,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運轉。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此說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次五心時,由昏沉掉舉故,中有間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第八心時,昏沉掉舉不能為障,能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第九心時既無間缺,又不恆常勤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中五心時,亦須力勵,云何初、二不說有間缺運轉作意,於中五心不說力勵運轉作意?

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後者極長,中間五心住定時長,故於後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故雖俱有力勵運轉,然間缺運轉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中間五心。如是住前所說資糧,恆依精進修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

若略修習一次二次,還復棄舍所修加行,必不能成。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間瑜伽,精勤修靜慮,如數數休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未得勝勿舍。」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顯示正義 

若善了知如前所說修定之軌而正修習,則九住心如次得生。第九心時,能盡遠離微細沉掉,長時修習,此又不待策勵功用,相續依止正念正知,而三摩地能任運轉,是否已得奢摩他耶?茲當解釋。得此定者,有得未得輕安二類。若未得輕安,是奢摩他隨順,非真奢摩他,名奢摩他隨順作意。

如《解深密經》云:「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此中間所有作意,當名何等?慈氏,非奢摩他,是名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莊嚴經論》云:「由習無作行,次獲得圓滿,身心妙輕安,名為有作意。」此說作意即奢摩他。《聲聞地》文,至下當說。

《修次中編》云:「如是修習奢摩他者,若時生起身心輕安,如其所欲,心於所緣獲得自在,應知爾時生奢摩他。」

此說須具二事,謂於所緣得自在住,及發輕安,故《修次初編》說:「若時於所緣境不用加行,乃至如欲心任運轉,爾時應知是奢摩他圓滿。」意在已得輕安,《修次中編》顯了說故。

又《辨中邊論》說,八斷行中之舍與此第九心同一宗要,但此非足。彼論亦說須輕安故。《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如是菩薩獨處空閑,如所思義作意思惟,舍離意言,於心所現多數思惟,乃至未生身心輕安,是奢摩他隨順作意。若時生起,爾時即是正奢摩他。」此說極顯,此等一切,皆是抉擇《深密經》義。

若爾,未生輕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攝耶?答:此三摩地欲界地攝,三界九地隨一所攝,而非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故。又得近分,決定已得奢摩他故。於欲地中雖有如此勝三摩地,然仍說是非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者,以非無悔歡喜妙樂輕安所引故。

如《本地分》云:「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謂此等定,是由無悔歡喜輕安妙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由是因緣,未得輕安,雖三摩地不須一類依止正念,能無分別心任運轉,復能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然是欲界心一境性,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

若爾,云何能得輕安?得輕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

答:應知輕安如《集論》云:「云何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礙為業。」身心粗重者,謂其身心,於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

能對治此身心輕安者,由離身心二種粗重,則其身心於善事轉極有堪能。又能障礙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獲輕利,名身堪能。如是能障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心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愛樂運轉攀緣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於所緣運轉無滯,名心堪能。

如安慧論師云:「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心堪能者,謂趣正思惟,令心適悅輕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應於所緣境無滯運轉,是故名為心堪能性。」

總略應知,若得輕安,於斷煩惱起功用欲,如行難行,恆常畏怯身心難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心最極調柔隨轉。如是身心圓滿堪能,是從初得三摩地時,便有微劣少分現起,次漸增長,至於最後而成輕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又初微時難可覺了,後乃易知。

如《聲聞地》云:「先發如是正加行時,若心輕安若身輕安,身心調柔微細而轉,難可覺了。」又云:「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由此因果輾轉道理,而能引發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將發如是眾相圓滿易了輕安,所有前相,謂勤修定補特伽羅,於其頂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樂。此生無間,即能遠離障礙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對治彼心輕安性。

如《聲聞地》云:「若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所有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此起無間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

次依內心調柔輕安生起力故,有能引發身輕安因風入身中,由此風大遍全身分,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諸能對治身粗重性,身輕安性即能生起。此亦由其調柔風力,遍一切身狀似滿溢。

如《聲聞地》云:「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諸風大種來入身中。由此大種於身轉時,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對治彼身輕安住,遍滿身中狀如滿溢。」此身輕安,謂極悅意內身觸塵,非心所法。

如安慧論師云:「歡喜攝持身內妙觸,應當了知是身輕安。契經中說,意歡喜時身輕安故。」此身輕安最初生時,由風力故身中現起最極安樂。

由此因緣,心中喜樂轉更勝妙,輕安初勢漸趣微細。然非輕安一切永盡,是初強盛太動其心,彼漸退已,如影隨形,有妙輕安無諸散動與三摩地隨順而起。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心於所緣堅固而住,遠離喜動不寂靜性乃為獲得正奢摩他

《聲聞地》云:「彼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界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轉,心踴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相寂靜轉。」如是生已,或名得奢摩他,或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

以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如《聲聞地》云:「從是已後,其初發業修瑜伽師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作意故。由此因緣,名有作意。」言定地者,是上二界地之異名。 

有作意相及斷疑 

第二分二,初有作意相。具何相狀能令自他了知是為已得作意?謂由獲得如是作意,則得色地所攝少分定心,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粗靜相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內暫持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欲等五蓋多不現行,從定起時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順而轉。

如《聲聞地》云:「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得色界少分定心,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其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

又云︰「於內正住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

又云:「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由得具足如是相狀作意力故,奢摩他道極易清淨。謂由奢摩他心一境性住定之後,速能引起身心輕安。輕安轉增,如彼輕安增長之量,便增爾許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互相輾轉能增長故。

如《聲聞地》云:「如如增長身心輕安,如是如是於所緣境心一境性,轉得增長。如如增長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轉復增長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及以輕安,如是二法輾轉相依輾轉相屬。」

總之若心得堪能者,風心同轉,故風亦堪能。爾時其身,便起微妙殊勝輕安。此若生起,心上便生勝三摩地。復由此故,其風成辦殊勝堪能,故能引發身心輕安,仍如前說。

第二斷疑者,如是前說第九心時,不須策勵勤加功用,心任運轉趣三摩地,無諸分別,又盡滅除微細沉沒,具明顯力。又如前身輕安時說,由其風大堪能力故,能與身心勝妙安樂。此三摩地又如前於相狀時說,貪欲等蓋諸隨煩惱多不現行,雖從定起不離輕安。

若生具此功德之定,於五道中立為何道?

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現在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尤由隨順生輕安風,一切身中安樂充滿,依此身心起大調適。此又具足無諸分別、最極明顯二種殊勝,故許為無上瑜伽中備諸德相圓滿次第微妙瑜伽。然依慈尊、無著等諸大教典及《中觀修次》等,明顯開示修定次第,定量諸論而觀察之,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況大乘?《聲聞地》說,即修根本第一靜慮觀粗靜相諸世間道,皆依此定而引發故。

外道諸仙由世間道,於無所有以下諸地能離欲者,皆須依此而趣上地。是故此定是內外道二所共同。若無顛倒達無我見及善覺了三有過失,厭離生死希求解脫,由出離心所攝持者,是解脫道。若菩提心之所攝持,亦能轉成大乘之道。如與畜生一摶之食,所行布施及護一戒,若由彼二意樂攝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脫及一切智道之資糧。然今非觀察,由餘道攝持趣與不趣能證解脫及一切種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觀察為趣何道。

又中觀師與唯識師抉擇毗缽舍那所觀境時,雖有不同,然總明止觀及於相續生彼證德全無不合。故無著菩薩於《菩薩地》及《攝抉擇分》、《集論》、《聲聞地》中別分止觀二中,若修止者,說由九心次第引發。此復於《聲聞地》抉擇最廣,然不許彼定即是修毗缽舍那法,故諸論中離九住心,別說修毗缽舍那法,《聲聞地》亦別說修觀法故。如是《中觀修次》及《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等,亦以九心為奢摩他道,別說毗缽舍那道。慈氏五論所說諸義,除無著菩薩所解之外更無所餘。故於此事,一切大轍同一意趣。

若謂《聲聞地》所說者,雖有安樂明顯,然無甚深無分別相,唯是寂止,若有無分別即空三摩地。所言甚深無分別者,深義云何?為由觀慧正見決定,次於其上無分別住耶?抑不思擇無分別住耶?初者吾等亦許如此即是空三摩地。若汝許此,則應分別有無實性見解二類。

若有彼見補特伽羅,次住見上修無分別,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若無彼見補特伽羅,唯不分別而修,則非修習甚深空性。理應如是分別宣說,不應宣說凡無思惟一切癡修皆是無緣,或於無相或於空性修靜慮師。若謂無論有無了悟空性正見,但若心無分別,全不思擇,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則前所引《聲聞地》說奢摩他品諸三摩地,雖非所欲,亦應許為空三摩地。由彼定時除念正知勢力微時,略起觀察,餘時全不略起分別,謂此是此非,故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經》說緣無分別影像。

《聲聞地》亦云:「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復觀察,不復思擇,不極思擇,不遍尋思,不遍伺察。」止觀二中於奢摩他,作是說故。

《聲聞地》又云:「又若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更當修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緣境像,由所修習不念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此亦是於修止時說。

諸定量論皆說修奢摩他時,不觀察修,唯安住修,故許一切不分別修,皆是修空。實為智者所應笑處,尤其說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聲聞地》文善為破除。

又《修次初編》云:「奢摩他自性者,唯是心一境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總相。」

《慧度教授論》云:「應當遠離緣慮種種心相意言,修奢摩他。」意言者,謂分別此是此等。

又《寶雲經》說,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已引如是眾多經論,曾經多次說奢摩他全無分別。故無分別略有二種,謂修空無分別,及於空性全未悟解諸無分別。故不應執凡有一切安樂明顯無分別者,皆是修空。此等乃是略示方隅,應善策勵了知慈尊及無著等所解,修止觀法。

若不爾者,尚未得止,便於少分無分別定,誤為能斷三有根本毗缽舍那。於此起慢,謂修無緣,空度時日,定欺自他。定量智者所造論中,說於新修奢摩他時,唯應止修無分別住,初修觀時,以觀察慧思擇而修。

若執一切分別,皆是實執,舍此一切,即違一切定量經論,未得無謬無我正見。凡無分別,皆是修甚深空義毗缽舍那,純粹支那堪布修法,細觀三編《修次第》中自當了知。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如是已得如前所說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又有明顯無分別等殊勝差別,唯應修此無分別耶?答︰於相續中引發如此妙三摩地,是為引生能斷煩惱毗缽舍那。若不依此,令生毗缽舍那,任如何修此三摩地,尚不能斷欲界煩惱,況能盡斷一切煩惱,故當更修毗缽舍那。

此復有二:一、能暫伏煩惱現行,趣世間道毗缽舍那。二、能永斷煩惱種子,趣出世道毗缽舍那。除此更無上進方便。如《聲聞地》云:「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何等為二?一者世間,二出世間。」

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或欲修習世間道毗缽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缽舍那,皆於先得奢摩他道應多修習。如是修故,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長,其奢摩他亦極堅固。又應善巧止觀眾相,後於二道隨樂何往,即於彼道發起加行。

如《聲聞地》云:「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有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復增廣。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緣勝解,於止觀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世間道或出世道,隨所樂往,即當於彼發起加行。」

其中世間毗缽舍那修粗靜相,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其出世間毗缽舍那,《聲聞地》所說者,謂於四諦觀無常等十六行相,主要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正見。

若得前說奢摩他作意,有幾種補特伽羅,於現法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間道?

如《聲聞地》云:「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種:一、一切外道,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

外道瑜伽師一切得如前說奢摩他者,然於無我無觀察慧觀擇而修,彼於無我不信解故,或唯修此無分別止,或更進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唯能往世間之道。

又正法中佛諸弟子,若是鈍根,於奢摩他先多修習,故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或雖樂修,然不能了真無我義,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又諸利根佛弟子眾,雖能悟解真無我義,若諦現觀善根未熟,則於現法亦不能生諸出世間無漏聖道,故名唯往世間道,非緣無我不能修習毗缽舍那。

又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於一生補處時聖道不起,故於現法唯往世間道,非未通達真無我義。如《俱舍論》云:「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此順小乘教成佛道理,非無著菩薩自許如是。由是外道修粗靜相伏煩惱現行,內佛弟子修無我義斷煩惱根本,皆須先得如前所說奢摩他定。故前所說此奢摩他是內外道諸瑜伽師伏斷煩惱所依根本。

又大小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顯密乘諸瑜伽師,一切皆須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又咒教所說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緣差別,謂緣形像,或緣三昧耶相,或種子字等,及除少分生定方便差別而外,其斷懈怠等三摩地五種過失,及能對治依止正念及正知等,其次獲得第九住心,從此引發妙輕安等,一切皆共。此三摩地極其寬廣,故《解深密經》密意宣說,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觀三摩地攝。故欲善巧諸三摩地,應當善巧止觀二法。

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義雖多種,然主要者是為引發毗缽舍那之證德。毗缽舍那又有二種:一、內外大小乘所共,能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缽舍那;二、唯佛弟子內道別法,畢竟斷除煩惱種子,修習無我真實行相毗缽舍那。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後是必不可少之支。

故求解脫者,應生能證無我真實毗缽舍那。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若未通達未能修習無我真實,僅由前說正奢摩他,及依彼所發世間毗缽舍那,斷無所有下一切現行煩惱得有頂心,然終不能脫離生死。

如《讚應讚論》中讚置答云:「未入佛正法,癡盲諸眾生,乃至上有頂,仍苦感三有。若隨佛教行,雖未得本定,諸魔勤看守,而能斷三有。」故預流、一來,一切能得聖道毗缽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說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

如是當知一切頓證諸阿羅漢,皆依前說正奢摩他而勤修習毗缽舍那,證阿羅漢,故若身中未得前說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緣如所有或盡所有毗缽舍那真實證德,後當廣說。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雖不必生緣所有粗靜行相毗缽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然必須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時,亦是生起圓滿二次第中初次第時生。

總應先生正奢摩他,次即依彼或由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漸進諸道乃至有頂,或由無我真實行相毗缽舍那,漸行五道而趣解脫或一切智,是佛教中總印所印。故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是謂總顯依奢摩他趣上道軌。

顯往粗靜相道須得正奢摩他

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須得前說正奢摩他。如《莊嚴經論》云:「由此令彼增,由增極遠行,而得根本住。」謂得前說第九住心及諸輕安,由此增長彼三摩地,依此引發根本靜慮。

又從第九心乃至未得作意時,說名作意初修業者。從得作意,為淨煩惱修習了相作意時,名淨煩惱初修業者。故修了相,是先已得作意。如《聲聞地》云:「云何作意初修業者?謂專注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是名作意初修業者。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

《第四瑜伽》卷首亦說已得作意,次修世間及出世間離欲道故。又先具足如前所說正奢摩他,次修世間及出世間毗缽舍那。暫伏永斷煩惱之理,於餘對法論中未見明顯如此廣說。故昔善巧大小對法諸先覺等,於此先修專住一緣正奢摩他,及依此故,暫伏永斷煩惱之理,皆未能顯。

若未善解《聲聞地》義,便覺靜慮無色最下之道,是初靜慮之近分。於彼說有六種作意,初是了相。故起誤解謂初生近分攝心,即了相作意,若如是計極不應理。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

又如先引《本地分》說,欲界心一境性無諸輕安。《解深密經》等說,未得輕安即不得止。故未得近分即未能得正奢摩他,故初近分六作意之最初者,是修近分所攝毗缽舍那之首,非初近分之最初,其前尚有近分所攝奢摩他故。未得初近分所攝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若依諸大教典之義,得奢摩他者亦極稀少,況云能得毗缽舍那。

依奢摩他離欲之理 

第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惟修前說,具足明顯無分別等眾多殊勝正奢摩他,全不修習二種勝觀,且不能伏欲界所有現行煩惱,況能永斷煩惱種子及所知障?故欲離欲界,欲得初靜慮者,應依此止而修勝觀。前說修奢摩他能伏煩惱現行,豈不相違?答:無有過失。前依世間毗缽舍那悉皆攝為奢摩他而說,此依二種毗缽舍那前行初禪近分所攝奢摩他說。能引離欲毗缽舍那略有二種,謂由諦行相及由粗靜相離欲之理,此說由其後道離欲。修此之身,謂未少得無我正見諸外道眾,及正法中具足無我見者二所共修。

彼修何道而斷煩惱?如《聲聞地》云:「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最後作意是證離欲根本定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若此非由修無我義而斷煩惱,為抉擇修習何義而斷煩惱耶?雖由此道亦伏欲界餘惑現行,然唯說名離欲界欲。故主要者,謂由修習欲貪對治而斷煩惱。其欲貪者,此為貪欲五種欲塵,故能對治,是於欲塵多觀過患。違貪欲相而善修習,由能於欲界離欲。

此雖無倒了解諸欲過失及初靜慮功德,而有堅固了相定解。若先未得正奢摩他,隨久觀修此二德失,然終不能斷除煩惱。又雖已得正奢摩他,若無明了觀察,隨修幾久,亦定不能斷除煩惱。

故須雙修止觀方能斷除。此一切伏斷煩惱共同建立。如是別思上下諸地功德過失善了其相,時為聞成,時為思成,故此作意聞思間雜。由如是修超過聞思,唯有修相一向勝解粗靜之義,是名勝解作意。

《聲聞地》云︰「於所緣相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第六作意時亦云:「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初作意時說緣義等六事,此於餘處毗缽舍那中亦多宣說,是故此等雖非修習無我正見,然是毗缽舍那亦不相違。

故此諸作意之時,是由雙修止觀而斷煩惱。修習之理,謂若分辨粗靜之義數數觀察,即是修習毗缽舍那,觀察之後於粗靜義一趣安住,即是修習正奢摩他。如是所修初、二作意,是為厭壞對治。如是輾轉修習止觀,由修習故,若時生起欲界上品煩惱對治,是名遠離作意。

又由間雜薰修止觀,若能伏斷中品煩惱,是名攝樂作意。次若觀見能障善行欲界煩惱,住定出定皆不現行,不應粗尋便謂我今已斷煩惱,當更審察,為我實於諸欲尚未離欲而不行耶?抑由離欲而不行耶?作是念已,為醒覺故,隨於一種可愛淨境攀緣思惟,若見貪欲仍可生起,為斷彼故喜樂修習,是名為觀察作意。由此能舍未斷,謂斷諸增上慢。

次更如前於粗靜義別別觀察,於觀察後安住一趣,由善薰修此二事故,若時生起欲界下品煩惱對治,是名加行究竟作意。第三、第四、第六作意,是能伏斷煩惱對治。

如是若斷軟品煩惱,即是摧壞一切欲界煩惱現行,暫無少分而能現起,然非畢竟永害種子。由此能離無所有處以下諸欲,然尚不能滅除有頂現行煩惱,何況能得永度生死?然依靜慮,亦能獲得五種神通,恐繁不錄,如《聲聞地》,極廣宣說,應當了知。

現在無修此等根本靜慮之理,故亦無有錯誤引導,然於此等若真了解,則於餘定亦斷歧途最為利益。如是四種靜慮、四無色定及五神通,與外道共,唯得此定非但不能脫離生死,反於生死而為繫縛,故於奢摩他不應喜足,更當尋求真無我見毗缽舍那。縱未廣知修初靜慮等根本定法,然於前說修奢摩他,或名作意法,定當了知。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等所說九種住心,《中觀修次》之所建立,如前已引。又《莊嚴經論》及無著菩薩,於《菩薩地大乘對法攝抉擇分》解彼意趣。又《攝抉擇分》於止觀二法,指《聲聞地》,故《聲聞地》解釋最廣。又此諸義,《中觀修次論》及《慧度教授論》亦曾宣說。又《辨中邊論》說,由八斷行斷五過理,修奢摩他法。

今善觀彼等諸心要義,略示一二,全無杜撰。現在修靜慮者,且無此等之名。又有一類先學論時,雖知其名,然未善其義,後修行時,見無所須棄而修餘。又有眾多略得止品所攝正定,便謂已得空三摩地,或得內外所共第九住心定,便謂已得無上瑜伽具眾德相圓滿次第,及謂已得根本、後得合雜無間無分別智,皆是未得善解之相。

若於上說善得定解,則不因其假說修無所緣,無相了義,美妙名稱而生誤解。若能實知此定之義,便能了知歧非歧途,故於此諸定量教說修三摩地次第,應當善巧。

經及廣釋論善說修定軌,因文簡直故狹慧未能解,反謂此經論無無分別教,不於有處求無處求謂得,尚且未能辨內外定差別,況能善分辨小乘及大乘,顯教與密教三摩地差別,見此故顯說大論修定法。

久習大論友莫舍自珍寶,而取他假石願識寶自有。佛見除汝學別無教授義,讚聞住林樂願觀察彼義。無分別止道修法與修量,未得善了解劬勞修定師,尚須依智者如實知修法,否則暫休息於教損害小。

慈尊無著論所說修止法,為聖教久住故今略解釋。已釋上士道次第中,學菩薩行,於奢摩他靜慮自性如何學法。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終 

彩虹雷藏寺:蓮生活佛盧勝彥- 諸尊手印與心咒- 宗喀巴祖師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