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
四聖諦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義。佛陀最初成道時,曾三轉四聖諦,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
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開示四聖法理,上根者一聞即能領悟。
二轉四行:
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勸勉弟子應修四聖諦,中根者二聞即能奉行。
三轉四行:
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明示佛陀已證四諦之理,下根者三聞方能信受。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佛陀將涅槃時,交代弟子要依四聖諦來修行,所以《佛遺教經》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法不論大、小乘,皆依四聖諦為根本,可見修行不離此教法。
「苦諦」,是五蘊身心的本身;
「集諦」,是因對五蘊身心的不瞭解,而產生貪愛執取;
「滅諦」,是滅除對五蘊身心的愛取,而獲得解脫;
「道諦」,是藉由身、口、意,來勤修戒、定、慧,於日常生活中。
四聖諦以「苦」為主軸,「苦」是對於無明、貪愛,迷惑之人來說的;對於明白、離欲,覺悟之人來說,「苦」就像夢境般的不實在,所以佛陀說:「知苦,而實無所知;斷集,而實無所斷;證滅,而實無所滅;修道,而實無所修。」迷時,有苦可滅、樂可得;悟時,苦樂皆幻,無智亦無得。
苦諦(Dukkha)
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集諦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為「無明」所障敝。
滅諦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道諦
八正道和三十七道品,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八正道》
修行不離戒、定、慧這三學,八正道亦不例外。正見、正志(正思惟)屬慧學,正語、正業、正命屬戒學,正方便(正精進)、正念、正定屬定學;也有將正精進,通於三無漏學。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
正見者,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明瞭;以無漏之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若無正見,即無正行、正覺,更無八正道可言,由此可知,正見之重要性!
佛於《雜阿含經》說:「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有布施之功德:修行者,當利益一切眾生。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並供養三寶之功德,及受持齋戒,去除心中之不善,以增長善根之功德。
2、有善惡之行為:修行者,當謹慎日常言行。外在的行為,是由內在的心念所造成。心惡,所以行惡;心善,所以行善。一切行為不離身、口、意三業,修行應淨此三業,才能止惡行善,名為持戒。
3、有善惡之果報:修行者,當深信因果定律。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雖然諸法本性空寂,但是相續的因緣卻無所失。《涅槃經》說:「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
既然因果不空,又誰在受報?不是諸法無我嗎?《涅槃經》解釋說:「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的確無作者、受者,但是有作業、有果報,所以古德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深信因果,才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且更能確信,四聖諦之真理:苦諦是苦果,集諦是苦因,滅諦是樂果,道諦是樂因。所以苦因滅,則苦果滅;樂因生,則樂果生。這便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因緣法則。
4、有三世之關係: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從過去世來說:是現在世的「因」,更是未來世的「因因」;從未來世來說:是現在世的「果」,更是過去世的「果果」。
於《涅槃經》中,有舉十二因緣,無明、行、識三支為例,說:「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 再舉,前念、今念、後念為例。前念是今念的「因」,是後念的「因因」;後念是今念的「果」,是前念的「果果」。所以《壇經》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今念亦是後念的「因」,亦是前念的「果」,「因果」同有。故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因此,佛說緣起甚深,此因還有前因,此果還有前果,說因既是果,說果既是因。以差別現象來看,因果有異;以平等實相來觀,因果無別。因緣果報相互關係,實在深澳,非凡夫所能理解。
5、有父母之由來:一切眾生皆因父母的因緣,而有人類的存在,所以身為人子,首當孝養父母,更何況是修行者。《心地觀經》說:「若人至心供養佛,復有精勤修孝養,如是二人福無異。」供養父母,等同供養諸佛,修行當要發願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才是。
人子當如何孝敬父母?《長阿含經》說:「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 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不但要供奉雙親日常生活,且要照顧其身體,更應恭順不逆,使他們得到尊重,心中常保歡喜;且因自己的孝心,讓父母能親近三寶,度生死苦海,才是大孝。
6、有眾生之差異:六道眾生,雖有身心五蘊之和合體,但其業報不同,所以果報也有差別。不論是自身的正報,或是所處環境的依報,皆隨每個人所造之善、惡業,而構成不同的生命形態,於六道中輪迴。
瞋心重者,墮地獄之報;貪心重者,墮惡鬼之報;癡心重者,墮畜生之報;嫉妒重者,受修羅之報;持五戒者,受人道之報;行十善者,受天上之報。《優婆塞戒經》說:「眾生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受之。」行業果報,亦不可思議。
7、有聖凡之分別:這個世間有凡夫、有聖人。有人因修八正道而證得阿羅漢,還有人雖未達四果,但已朝向初果、二果、三果邁進,在不久的將來必會覺悟;更於未來,會迴小向大,修六波羅蜜,行菩薩道,直入佛知見,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
8、有三世之覺者:過去已有人覺悟,現在也會有人覺悟,未來亦會有人覺悟;三世皆有阿羅漢,三世皆有辟支佛,三世皆有諸佛、菩薩,這些聖者悉已從迷妄中覺醒,不再墮入生死輪迴之中;若是再來,亦是悲憫眾生,乘願而來。只要依教奉行,這人間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必定有覺悟的聖人。因此,我們要護持佛法,讓法輪常轉,使正法流通,是每位佛弟子應承擔的使命。
(二)正思惟-正確的思惟
正思惟,既見四諦之理,應常思惟而使智慧增長,以無漏之心所為體。經云:「何等為正志(正思惟)?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聽聞四聖諦之理,當常思惟其法義;並且心要志在遠離貪欲,因《法華經》說:「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更應時時思惟,有無瞋恚之心,害人之意,常保心中無貪欲、無瞋恚、無害意。
(三)正語-正確的言語
正語,以智慧修口業,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以無漏之戒為體。經云:「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1、離妄語:要離虛妄不實的謊言,應正直誠實的面對;縱使犯錯,皆應坦白承認,不可狡辯護短,《壇經》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打妄語不但害己,亦是傷人,《正法念處經》云:「妄語不自利,亦不益於他;若自他不樂,云何妄語說?」
2、離兩舌:聽是非,說是非,傳是非,造是非,盡是破壞僧團及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為人切莫挑撥離間,分化別人的感情,造成彼此的對立及不信任。像《法句經》說:「加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坋。」傷人不成,反受其害。修行者,當分辨是非對錯,莫輕信謠言,錯怪於人。
3、離惡口:易怒沒有修養之人,常以惡劣的言語謾罵他人,不但不覺得自己做錯,還常怪罪於人,以致於難以相處,更無法溝通。所以,造成夫妻分離、父子疏離、兄弟不和、朋友背叛、事業失敗。修行之人,應常修忍辱,不論別人怎麼待我,切勿瞋念一起,而惡口罵人,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4、離綺語:說話輕浮不正經,或是花言巧語影響人心,或是說沒有意義的話,這些都屬綺語。佛門中常有禁語之戒,就是不要讓人散心雜話,否則無法攝心一境,更擾亂其他人修行,所以《信心銘》說:「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四)正業-正當的行為
正業,以智慧除身之一切邪業,住於清淨之身業,以無漏之戒為體。經云:「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淫。」離殺生,免除身命被殺之恐懼;亦應聞聲救苦,來保護一切眾生。離偷盜,免除財物損害之得失;更應布施自己的錢財及能力,去幫助苦難的人們。離邪淫,在家人應離邪淫,出家人則應斷淫。
《楞嚴經》說:「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更說:「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修行當以戒為基,才有菩提可證之日。
(五)正命-正當的生活
正命,離不當謀生之方式,以無漏之戒為體。經云:「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出家人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這四項為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皆是障道因緣,容易使人增長貪欲,喪失道心。在家人應以正當的方式,來謀取生活,切勿以不正當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其實“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只要能知足,便能常樂,這才是人生的重點。
《八大人覺經》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知多欲苦,少欲為樂,便能離苦得樂。又說:「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常念知足,方能息緣靜慮,安心修道,故應以慧業為重。
(六)正精進-正確的努力
正精進,以智慧不懈邁向涅槃之道,以無漏之勤為體。經云:「何等為正方便(正精進)?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讓惡心永不起,令善心永增長。為離生死苦海,為自行化他,要勤修止觀,才有定慧可言。聖道之路雖然艱辛,但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努力不懈地修習正法而不退轉。若因正,果必正,故《寶積經》說:「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
(七)正念-正確的憶念
正念,以智慧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以無漏之念為體。經云:「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不堅持己念,才可隨順眾生;常保正念,則妄想不生、妄念不起。正念應怎樣修持?可依自身適合的法門來修行:
1、修四念處法:觀身不淨,則不執色身;觀受是苦,則不執苦樂;觀心無常,則不執妄念;觀法無我,則不執自我。若能如此,必能契入三法印。
2、修念佛法門:萬緣放下,一心稱名,憶佛念佛,必定見佛。八萬四千煩惱,總歸一句佛號,身心世界,幻化不實,只有佛號最親、最尊、最貴、最真、最為可靠。
3、修無念法門:禪宗,以無念為宗旨。無一切妄念,念念盡是正念;以無念為念,以無住為住,故《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念念無染,念念清淨,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便能自成佛道。
(八)正定-正確的禪定
正定,以智慧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以無漏之定為體。經云:「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讓散亂的心,契於不亂;不穩定的心,趨於堅固;紛飛的心,能夠攝持;狂妄的心,寂靜止息;躁動的心,入於三昧;妄想的心,歸於一心。當一切妄念止息,則正定就現前。佛於《遺教經》教我們當「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大毘婆娑論》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一個人有了正知正見,對於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判斷,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才能向正確的目標努力精進,長養善念慧命,安住清淨無漏的禪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體的,其中任何一項的實踐,必然使其餘七項伴隨同時圓滿成就。
八正道中,正見居首。正見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導師,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正見又像一部照相機,拍照時必須調好光圈、距離、速度,畫面才能清晰美麗,洗出來的照片也才不會走了樣;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於產生錯誤或偏執的思想、行為。
《雜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知正見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八正道的實踐
佛法不是一種學說,不能單作理論上的瞭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實修、體證。
譬如,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迫害,都不會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平日所思所想,都與佛法真理契合,這就是正思。與人交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
乃至平時所行所做,都合於道德禮義,不會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去侵犯、傷害別人,進而主動扶弱濟傾,樂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惡;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沈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解決事情等等,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門,是人類生活中應該遵守的準則。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脫無明煩惱,獲得清淨快樂的人生,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