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24 00:41:34| 人氣7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禪》-1-*幻羽*題於末後加香+*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如何發揮心的功能呢?*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關圖片


                                                                   未悟之前
誰無心     悟後之人

                                                                   茫茫隨波誰      悟前悟後誰 


                                                                  《參禪》-1-*幻羽*題於末後



                                           *
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如何發揮心的功能呢?*


永嘉玄覺以《證道歌》聞名於世,他是禪宗六祖惠能的弟子。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是開悟以後的境界。恰到好處地用智慧的心,而此時恰恰無心可用;無心可用是因為沒有障礙、沒有牽掛和自我的執著。但無心並 非沒有智慧的功能和作用,其作用就是在悟後的待人接物、處世應對、工作思考等等。所以開悟以後的無心並不等於白癡或腦中一片空白,反而是絕對正確地、恰到好處地發揮心的功能。

一般人只能被動地心隨境轉,不能使得境隨心轉,總是被環境所污染、困擾、動搖;乃至明知不該起貪瞋、妒忌、懷疑時,他也無法自我控制。這就是有心可用,用的是煩惱心;只要是用煩惱心去應酬環境,就不是恰恰用心。

悟後的人會用心,恰恰用心,恰到好處地用心,自然自在地用心去適應環境。因為心不被境轉,所以有功能而沒有煩惱,這是智慧心,等於無心可用。一般人不會用心,被動地去讓環境牽著鼻孔轉,產生七情六慾,這是煩惱心,是有心可用。

下面還有兩句,也很重要:「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智者沒有自私自利、自大自卑等的愚癡迷狂心,正好用無染無垢的慈悲心來為一切眾生積極服務;經常為了利樂他人而忙得席不暇暖,不知老之將至,還像是一個無事要做、無人干擾的大閒人。(~*釋聖嚴*法師~)

                  ç›¸é—œåœ–片

溈山靈祐問仰山慧寂:「大地眾生,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你有什麼方法知道他有沒有本呢?」

仰山回說:「我自有勘驗的方法。」當時正好有一僧走過,仰山喊了一聲「闍黎」,僧人聞聲回頭。仰山說:「這個便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業識茫茫,是指眾生在善業惡業之中打滾,一生又一生,在生死苦海中,來來去去,進進出出,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歸宿在何處,也不知道本來面目是什麼,終極目標在哪裡?此即所謂「醉生夢死」。

仰山勘驗的準則是,如果對方聞聲而不知所措,魂不守舍,就是不知何去何從。僧人被叫喚的聲音所動,表示他已放下自己而被他人影響;既然會被影響,可見他自己的「主人」已不知在哪裡。

這段公案提出兩個層次:第一,未悟之前無本可據,是因為茫然不知所措。第二,悟後之人不需擁有什麼本來面目,如果有眾生需要他,他就反應;沒有人需要,他就不存在。好比深山中的古鐘,本來是沒有聲音的,有人敲才有聲響,敲過之後聲又不存在了。

尚未開悟的人,總是隨著環境的變動而產生有自我存在的反應,如果沒有環境,就不知道自我在哪裡。所以忙碌的時候非常無奈,覺得被工作拖累,不知辛苦所為何來。閒時又覺無聊,無從安置自己的心,必須找個寄託,把自我交給它。這跟嬰兒沒什麼兩樣,嬰兒不是睡覺就是吃吃玩玩,如果沒得吃沒得玩又不想睡覺,那就哭!哭也是寄託。

這不就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嗎?所以這段公案讓我們了解,忙時不要覺得無奈,閒時不要覺得無聊,才不致於隨波逐流,變成茫茫然地不知所以。(~*釋聖嚴*法師~)

              ç›¸é—œåœ–片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