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19 21:44:53| 人氣7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緣無所謂善、惡,不粘著,就是智慧* -*釋濟群*法師-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緣無所謂善惡,不粘著就是智慧*  -*濟群*法師-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人與人的關係同樣如此。所謂善緣,通常來說,是指那些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有正面幫助的關係,可能發生在父母與兒女之間,也可能存在於師生、夫妻、朋友、同事之間,雙方能夠互相關愛,和諧共處。而從佛法角度來看,真正的善緣還不僅於此,更是指那些令生命品質得以提升的緣,比如聽聞佛法的緣,依止善知識的緣。 

既然有善緣,自然會有與之相對的惡緣,這是一種直接給我們帶來痛苦的因素。可能是家庭中親人的折磨,也可能是工作中同事的排擠,等等。關於這一點,我想人們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體會。那麼,怎樣看待這些緣分呢?佛教認為,善緣和惡緣是相對的。如果對善緣過於粘著,同樣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因為任何關係都是無常的,即使能一以貫之地保持下去,死亡也會使之發生改變。若是對此過於依賴,一旦出現變化,往往會無法承受,甚至因失去全部精神支柱而崩潰。再或者,由於對這種關係過分在乎而引發強烈的佔有欲,使善緣逐漸扭曲。所以,我們對善緣要珍惜而不粘著,才能使之長久保持,生生增上。 

在面對惡緣時,無須排斥,更無須煩惱,而要接納、包容並感恩。感恩有這樣的特殊機會來磨煉心性,接收考驗。如果一個人在逆境中都能泰然處之的話,就沒什麼可以對他形成擾的了。  

                  *心中有大愛,不淡漠就是智慧*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說出於《莊子》,是流傳至今並為人尊奉的古訓。它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平淡、純潔並保有一定距離,才能安然相處,不給彼此帶來負擔。否則,雖一時親密無間,卻容易因糾結而變質,所謂“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佛教以緣起看世界,認為社會本來就是各種關係的組合。不同的關係,會對個體生命產生不同的影響。以良好心態面對他人,正是發展健康關係的關鍵所在。佛教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淡的關係。平淡就能發展出平常心,使人客觀看待問題,避免感情用事。平淡也能發展出平等心,是成就博愛、慈悲等高尚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礎。平淡還能使我們內心平靜,反之,若有強烈的得失、好惡之心,就易陷入愛恨情仇之中,使內心動盪不安。 

所以,對於現代人來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訓同樣具有價值。重新認識其中蘊含的深意,有助於我們建立良性的社會關係。 

對佛弟子來說,絕不會因誰的去世擊鼓而歌,不論是至愛的親友還是曾經帶來傷害的人。但也不會像世人那樣嚎啕大哭,悲痛欲絕。佛法告訴我們,生死只是一種自然規律,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如同歲歲枯榮的野草,既不值得狂喜,也沒什麼可悲。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是已經到來的死亡,而是我們這些處在生死旅途中的人,能否超越生死的束縛和羈絆,能否獲得自在。 

其實,佛教並不是無情。有句話叫做“多情乃佛心”,但佛法所說的情並不局限於親友,局限於與己有關的人,而是對一切眾生的關愛和慈悲。佛經告訴我們,菩薩對眾生的痛苦應當感同身受,應當像獨子患病一樣牽掛在心。但這種慈悲又是建立在空性基礎上,雖然在乎,卻不會糾纏其中,無法自拔。而凡夫之情是建立在執著、佔有的基礎上,從一開始,就埋藏著痛苦的隱患。  

             *自由調整距離,"洞穿真相"就是智慧*  

關鍵在於,我們要建立一種什麼樣的愛。如果要建立一種充滿佔有的愛,注定是不能獨立和自由的。因為這種愛是有粘性的,粘住後就會形影相隨,不再獨立。一旦分離,便會因曾經粘得太緊而撕裂。就像兩張粘住的紙,揭開時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損。惟有建立無私的、不以佔有為目的的愛,才能在愛的同時彼此自由。因為帶來傷害的並不是聚合或分離,而是這種佔有性的粘著。 

不患得患失就是養生  健康的生活,關鍵是知道如何抉擇,知道什麼該做而什麼不該做。因為行為會成為習慣,進而演變為性格,成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現代人的需求很多,這種過度在乎會使人不知不覺中處於緊張狀態。得不到固然焦慮,得到後又會因擔心失去而恐懼。於是乎,心始終處於動盪和不安之中。 

修行,是讓我們的心超越這種患得患失的狀態,回到當下,回到心的本來狀態。所謂當下,就是沒有設定,也沒有起點和終點。現代人往往覺得壓力很大,這種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對自我設定的執著。有設定,就會有期待,很多常態就會被這種期待放大,變得不同尋常,變得讓人緊張。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等待中的時間會比平時慢得多,也無聊得多。原因就在於,這段時間被我們附加了設定和期待,從而帶來不一樣的心理感受。如果沒有這些附加因素,同樣是在等待,但內心仍是安然的,波瀾不起的。 


           *報恩,不僅僅是報恩—佛教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從中國傳統的倫理來看,父母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這種權威從哪裡來?其實是建立在強烈的貪著和占有之上。換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納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將之作為獨立個體看待。從而造成一種扭曲、失衡的關係,痛苦也就在所難免。 

而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兒女只是因為緣分走到一起,並沒有必然的從屬關係。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力來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絕對服從,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雙方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雖然有親情,有血緣,但也應該彼此尊重,而不是以這種親情和血緣作為佔有對方的砝碼。 

在尊重的同時,佛教也提倡惜緣。佛教認為,在父母和兒女之間,必然有著特別深厚的緣分。有道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不論來的是什麼,終歸是有它的緣由,有它千絲萬縷的宿世糾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順緣,固然要心存感恩。

如果是逆緣,同樣要心存感恩,因為當下就是化解往昔惡業的機會。把握這個機會,才能轉逆緣為順緣,而不是讓這​​種不良關係帶入未來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纏繞。所以說,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時,是以彼此尊重為前提,以珍惜緣分為原則,以心存感恩為重點。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