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26 13:57:22| 人氣1,9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植物*--有葉綠素和細胞壁,能夠進行自養的真核生物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植物*--有葉綠素和細胞壁能夠進行自養的真核生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瞭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 000個物種。綠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溫度、濕度、光線、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種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綠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葉綠素,在酶的催化作業下,利用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產生葡萄糖等有機物,供植物體利用。

A.“感覺”的植物 

科學家把植物對外界的感應,用微電波引導出來,再把微電波演繹成聲音。進而發現,茄子缺水會呻吟;向日葵得到日照時,會發出歡悅的聲音。


B.會辨敵友的植物 

研究表明有些植物是好友有些則水火不容。洋蔥和胡蘿蔔氣味可驅逐對方的害蟲。捲心菜與芥菜相處會枯萎而死。


C.會“報警”的植物

科學家們培育出一種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遭受細菌或乾旱侵襲時,葉片會發出幽幽藍光,似乎在向主人報告。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能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


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

亞里士多德將生物區分成植物(通常是不移動的)和動物(時常會移動去獲取食物)兩種。在林奈系統裡,則被分為了植物界和動物界兩界。後來,人們漸漸了解過原本定義的植物界中包含了數個不相關的類群,並將真菌和數種藻類移至新的界去。

然而,對於植物仍然有許多種看法,不論是在專業上的,還是在一般大眾的眼中來看。而也確實,若試圖要完美地將“植物”放至單一個分類裡是會發生問題的,因為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植物”這一詞對現今分類學和系統分類學所立基的種係發生學的概念之間的關聯性並不是很清楚,繁殖方法主要有壓條、分株、扦插、嫁接、種子、孢子等。


(注:現在有泛植物界這個分類。)



<植物分類>

生命的起源是由化學物質構成的DNA和原生漿液。植物伊始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一度非常繁盛。

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志留紀),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陸大地,進化為裸蕨類植物和蕨類植物。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

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裸蕨滅絕,蕨類植物衰落。代之而起是石松類、楔葉類、真蕨類和種子蕨類,形成沼澤森林。


古生代盛產的主要植物於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三疊紀)幾乎全部滅絕,而裸子植物開始興起,進化出花粉管,並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形成茂密的森林。

在距今1億4000萬年前白堊紀開始的時候,更新、更進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經從某種裸子植物當中分化出來。進入新生代以後,由於地球環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熱帶、亞熱帶氣候逐漸變成在中、高緯度地區四季分明的多樣化氣候,蕨類植物因適應性的欠缺進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適應性的局限而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這時,被子植物在遺傳、發育的許多過程中以及莖葉等結構上的進步性,尤其是它們在花這個繁殖器官上所表現出的巨大進步性發揮了作用,使它們能夠通過本身的遺傳變異去適應那些變得嚴酷的環境條件反而發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類型,到現代已經有了80多個目、200多個科。正是被子植物的花開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裝點得分外美麗。

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植物物種,被分類為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藻類植物。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6000種苔蘚植物、11000種蕨類植物和8000種綠藻。

<組成器官>

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莖是植物體中軸部分。直立或匍匐於水中,莖上生有分枝,分枝頂端具有分生細胞,進行頂端生長。莖一般分化成短的節和長的節間兩部分。莖具有輸導營養物質和水分以及支持葉、花和果實在一定空間的作用。有的莖還具有光合作用、貯藏營養物質和繁殖的功能。葉是維管植物營養器官之一。


功能為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並有蒸騰作用提供根係從外界吸收水和礦質營養的動力。花是具有繁殖功能的變態短枝。果實主要是作為傳播種子的媒介。種子具有繁殖和傳播的作用,種子還有種種適於傳播或抵抗不良條件的結構,為植物的種族延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根是植物的營養器官,通常位於地表下面,負責吸收土壤裡面的水分 及溶解其中的離子,並且具有支持、貯存合成有機物質的作用。(氣生根和固著根除外)根由薄壁組織、維管組織、保護組織、機械組織和分生組織細胞組成。

根可分為四個區,最頂端的是帽狀結構—— 根冠,以上是分生區和伸長區,再上則是帶根毛的根毛區。 根冠位於根頂端分生組織的外面。外層細胞壁的高度粘液化可以減少根在往下生長過程中與土壤接觸的摩擦力,起到保護作用。

同時細胞中的造粉體還可保證根的向地生長,即保證其向地性(Gravitropism)。

分生區是位於根冠內方的頂端分生組織。分生區細胞能不斷分裂,一方面小部分用來形成根冠細胞,而大部分則向後經過細胞的生長、分化,形成根的各種結構;另一方面保持自身原有的體積。

伸長區的細胞由分生區細胞發展而來,分裂能力已減弱,細胞延長軸伸長。伸長活動會導致原生韌皮部和初生木質部損壞,使之出現缺層(Lacuna)。

根毛區細胞已是成熟的細胞。根毛由表皮中的毛細胞(Trichoblast)生成,可有效地增大植物根部的吸收區域。樹木根部的吸收面積可達400M²。



莖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是大多數植物可見的主幹。當然,例如仙 人掌的變態莖。莖下接根,通過木質部將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和礦物質往上運輸到各營養器官,通過韌皮部將光合作用的產物往下運輸。莖來源於植物胚胎的胚芽。胚軸組成部分的莖,準確地說是子葉下的部分。

最早擁有莖的植物為現已絕種的庫氏裸蕨,現存則是松葉蕨,他們沒有真正的根、葉。因此維管束植物(導管植物)中,最早出現的器官是莖,根葉則是由莖演化而成。

變態莖

有些植物的莖,其功用已經特化不只是支持和運輸的功能,其形態也不只是著生枝葉,我們稱之變態莖。

常見的有仙人掌的塊莖、洋蔥的鱗莖、荸薺的球莖、薑的根莖、草莓的走莖、葡萄的捲須(莖卷鬚),還有莖(枝條)特化成葉狀的蘆筍等。



葉是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側邊發育自植物的莖的葉原基。葉內含有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同時,植物的蒸散作用是通過葉的氣孔實現的。

葉只出現在真正的莖上,即只有維管植物才有葉。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所有高等植物都有葉。相對地,苔蘚植物、藻類、真菌和地衣則沒有葉。在這些扁平體(Thallus)中只能找到與葉相似的結構,但只能作為類似物(Analoga)。


完全葉包含三部分:葉片,葉柄和托葉。

葉片指的是完全葉上扁平的主體結構。它會盡可能地吸收陽光,並通過氣孔調節植物體內水分和溫度。 葉柄是連接葉片與莖節的部分。


托葉著生於葉柄基部兩側或葉腋處,細小,早落。不同的植物種類,托葉的形態也不同。例如豌豆有著大的葉片狀托葉,而洋槐和酸棗的托葉則是針形,山櫻花的托葉為羽狀。其作用是保護幼葉。

變態葉

變態葉由於功能改變所引起的形態和結構都發生變化的葉。如仙人掌的刺,玉葉金花的大萼片和開花植物的心皮。



花生於花托上,最外面是花瓣(或花被片),中間包裹著植物的生殖器官,雄蕊及雌蕊。花鮮豔的顏色及誘人的香氣,都是為了吸引昆蟲前來。在昆蟲的幫助下,完成授粉的過程,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多數草類及樹木的花朵顏色暗淡,沒有香氣,不能吸引昆蟲前來授粉,這種植物一般靠風力完成授粉過程。根據植物的不同,多數植物每年會開上百朵花,少數植物,如鬱金香,一年只開一朵花。花期的長短也相差很大。


花萼位於最外層的一輪萼片,通常為綠色,但也有些植物的呈花瓣狀。 花冠位於花萼的內輪,由花瓣組成,較為薄軟,常有顏色以吸引昆蟲幫助授粉。

雄蕊群是一朵花內雄蕊的總稱,花藥著生於花絲頂部,是形成花粉的地方,花粉中含有雄配子。

雌蕊群是一朵花內雌蕊的總稱,可由一個或多個雌蕊組成。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稱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內有胚珠(內含雌配子)。一個雌蕊可能由多個心皮組成,在這種情況下,若每個心皮分離形成離生的單雌蕊,即稱為離心皮雌蕊,反之若心皮合生,則稱為複雌蕊。雌蕊的黏性頂端稱為柱頭,是花粉的受體。花柱連接柱頭和子房,是花粉粒萌發後花粉管進入子房的通道。


果實

果實由花的雌蕊發育而來,多數植物的種子包裹在果實裡面。草莓的“果實”由花託生長而來,是一個例外。一個果實內部的種子數量各不相同,有些只有一籽,有些則很多。果實成熟時,有些富含水分,有些則變乾。含水的果實通常顏色鮮豔,可以吸引動物將其吃掉,而將種子帶到遠方,當種籽排出體外,就會生根發芽。有些豆科植物及其他類植物,在果實成熟後會爆裂開來,將種子射到附近,伺機發芽。有些果實重量很輕,當風吹過,會被風帶到遙遠的地方,完成他們傳宗接代的任務。有些植物的果實,表面帶有毛刺,可以沾到經過的動物身上,由動物帶到遠方。當從動物身上脫落時,種子就地生根發芽。

由受精後雌蕊子房單一發育形成的果實稱為真果,如桃、大豆等;通常把僅由子房稱為真果,如桃、大豆等。

由子房加上花的其他部分(花萼、花被、花軸等)形成的果實稱為假果,如蘋果、梨等。有萼和花萼參與的,如草莓,果實大都是增大而肉質的花托。


種子

種子是種子植物的胚珠經受精後長成的結構,一般有種皮、胚和胚乳等組成。胚是種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發後長成新的個體。胚乳含有營養物質。

種皮由珠被發育而來,有保護胚與胚乳的功能。裸子植物的種皮由外層、內層(肉質層)、中層(石質層)組成。蘇鐵和銀杏,外層的肉質層肥厚,成熟時具色素;許多松柏類植物的外層不發達。內層一般趨向皺縮,在成熟的種子中呈紙狀薄層,襯貼在中層裡面。


胚由受精卵發育成。由胚芽、胚軸、子葉、胚根組成。裸子植物的胚沿種子的中央縱軸排列,不同種類種子,子葉數不同,為1~18個。常見為兩個,如蘇鐵、銀杏、紅豆杉、香榧、紅杉、買麻藤、麻黃等。

裸子植物胚乳是單倍體的雌配子體,一般比較發達,多儲藏澱粉或脂肪,也有的含糊粉粒。胚乳一般為淡黃色,少數為白色,銀杏成熟的種子中胚乳呈綠色。

被子植物的胚乳在雙受精過程中,一個精子與胚囊中的極核融合發育成多倍體。多數被子植物在種子發育中有胚乳形成,但有的成熟種子中不具、具很少的胚乳,由於它們的胚乳在發育中被胚分解吸收了。一般把成熟的種子分有胚乳種子、無胚乳種子。無胚乳種子中胚很大,胚體各部分,特別在子葉中儲有大量營養物質。


<主要作用>

植物大多數固態物質是從大氣層中取得。經由一個被稱為光合作用的過程,植物利用陽光裡的能源來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簡單的糖。這些糖分被用作建材,並構成植物主要結構成份。植物主要依靠土壤作為支撐和取得水份,以及氮、磷等重要基本養分。大部分植物要能成功地成長,也需要大氣中的氧氣(作為呼吸之用)及根部周圍的氧氣。不過,一些特殊維管植物如紅樹林可以讓其根部在缺氧環境下成長。



光合作用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產生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供植物體利用。

植物的葉綠素含有鎂。


植物細胞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

所有植物的祖先都是單細胞非光合生物,它們吞食了光合細菌,二者形成一種互利關係:光合細菌生存在植物細胞內(即所謂的內共生現象)。最後細菌蛻變成葉綠體,它是一種在所有植物體內都存在卻不能獨立生存的細胞器。大多數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門,是有花植物,其中還包括多種樹木。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細胞的線粒體進行;光合作用在細胞的葉綠體進行。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為普遍、規模最大的反應過程,在有機物合成、蓄積太陽能量和淨化空氣、保持大氣中氧氣含量和碳循環的穩定等方面起很大作用,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大意義。據計算,整個世界的綠色植物每天可以產生約4億噸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與此同時,還能向空氣中釋放出近5億噸還多的氧,為人和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氣。

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細胞器。高等植物的葉綠體色素包括葉綠素(a和b)和類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和葉黃素 ),它們分佈在光合膜上。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和熒光現象,說明它可吸收光能、被光激發。葉綠素的生物合成在光照條件下形成,既受遺傳性制約,又受到光照、溫度、礦質營養、水和氧氣等的影響。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過程、光合碳同化二個相互聯繫的步驟,光反應過程包括原初反應和電子傳遞與光合磷酸化兩個階段,其中前者進行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把光能轉換成電能,後者則將電能轉變為ATP和NADPH2(合稱同化力)這兩種活躍的化學能。活躍的化學能轉變為穩定化學能是通過碳同化過程完成的。

碳同化有C3、C4和CAM三條途徑,根據碳同化途徑的不同,把植物分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但C3途徑是所有的植物所共有的、碳同化的主要形式,其固定CO2的酶是RuBP 羧化酶。C4途徑和CAM途徑都不過是CO2固定方式不同,最後都要在植物體內再次把CO2釋放出來,參與C3途徑合成澱粉等。

C4途徑和CAM途徑固定CO2的酶都是PEP羧化酶,其對CO2的親和力大於RuBP羧化酶,C4途徑起著CO2泵的作用;CAM途徑的特點是夜間氣孔開放,吸收並固定CO2形成蘋果酸,晝間氣孔關閉,利用夜間形成的蘋果酸脫羧所釋放的CO2,通過C3途徑形成糖。這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適應性。

光呼吸是綠色細胞吸收O2放出CO2的過程,其底物是C3途徑中間產物RuBP加氧形成的乙醇酸。整個乙醇酸途徑是依次在葉綠體、過氧化體和線粒體中進行的。C3植物有明顯的光呼吸,C4植物光呼吸不明顯。

植物光合速率因植物種類品種、生育期、光合產物積累等的不同而異,也受光照、CO2、溫度、水分、礦質元素、O2等環境條件的影響。


這些環境因素對光合的影響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共同作用的。在一定範圍內,各種條件越適宜,光合速率就越快。

植物光能利用率還很低。作物現有的產量與理論值相差甚遠,所以增產潛力很大。要提高光能利用率,就應減少漏光等造成的光能損失和提高光能轉化率,主要通過適當增加光合面積、延長光合時間、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經濟產量係數和減少光合產物消耗。改善光合性能是提高作物產量的根本途徑。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會產生氧氣,植物的生態價值,對碳原子只有暫時的固定作用……因為所固定的這些碳原子最終都會被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或者被燃燒……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高等植物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植物的生命活動關係密切。生活細胞通過呼吸作用將物質不斷分解,對植物體內的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提供和合成重要有機物的原料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可增強植物的抗病力。呼吸作用是植物體內代謝的樞紐。

呼吸作用根據是否需要氧,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類型。在正常情況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進行呼吸的主要形式,但在缺氧條件和特殊組織中植物可進行無氧呼吸,以維持代謝的進行。

呼吸代謝可通過多條途徑進行,其多樣性是植物長期進化中形成的一種對多變環境的適應性表現。EMP-TCA循環是植物體內有機物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徑,而PPP等途徑在呼吸代謝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呼吸底物徹底氧化,最終釋放CO2和產生水,同時將底物中的能量轉化成ATP形式的活躍活化能。EMP-TCA循環中只有CO2和少量ATP的形成。而絕大部分能量還貯存於NADH和FADH2中。這些物質經過呼吸鏈上的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將部分能量貯存於ATP中,這是貯存呼吸釋放能量的主要形式。

植物呼吸代謝受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呼吸作用影響著植物生命活動的進行,因而與作物栽培、育種和種子、果蔬、塊根、塊莖的貯藏及切花保鮮有著密切關係。人類可利用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調整呼吸速率,使其更好地為生產服務。

植物指與動物相對應的另一生物干係。動物和植物的區別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但是就微小的生物而言,它們之間的區別有時是不明顯的。作為植物的進化趨向,由細胞積疊方式所形成的個體發生、細胞壁的形成、靠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而成為獨立的營養系統等獨立的物質代謝型的建立是主要的,而在此基礎上的非運動性等是次要的特徵。

據估計現存的植物種類約有30萬種左右,而佔植物界一半以上的菌類,由於重視其缺乏葉綠素這個重要特點,而把植物分為二大類群,也有的認為整個生物界可分為動物、菌類、植物三大類群。

就分類系統而言,以前是以種子植物(顯花植物)作為分類重點,其後轉移到所謂的隱花植物。現時則把植物界分為10~13門,種子植物僅僅成為其中的一門。但即使在今天,就重要門的位置和其內容而言,學者間的意見分歧可能比動物界的情況還要大。

一般來說,20世紀前半期以恩格勒(H.G.A.Engler)的分類系統最為普及,後半期則以帕斯徹(A.Pascher)的分類系統逐漸佔優勢。


<組織系統>

所有植物的成熟器官基本上由3種組織系統所組成,這3種組織系統是:皮組織系統、維管組織系統和基本組織系統。皮組織系統包括表皮和周皮。表皮覆蓋於植物體表面,是植物體初生的保護層。週皮是植物的次生保護層,是代替表皮的保護組織。維管組織系統包括兩類輸導組織,即輸導有機養分的韌皮部和輸導水分和礦物質的木質部。

基本組織系統位於皮組織系統和維管組織系統之間。主要的基本組織系統包括各種各樣的薄壁組織、厚皮組織和厚角組織。另外萌發的種子和胚中還有分生組織,其中的細胞經過反复地分裂,產生大量的細胞。這些細胞中大部分停止分裂而分化成各種組織;小部分則保留為分生組織。

<生態作用>

陸生植物和藻類所行使的光合作用幾乎是所有的生態系中能源及有機物質的最初來源。光合作用根本地改變了早期地球大氣的組成,使得有21%的氧氣。動物和大多數其他生物是好氧的,依靠氧氣生存。植物在大多數的陸地生態系中屬於生產者,形成食物鏈的基本。許多動物依靠著植物作為其居所、以及氧氣和食物的提供者。

陸生植物是水循環和數種其他物質循環的關鍵。一些植物(如豆科植物等)和固氮菌共演化,使得植物成為氮循環重要的一部分。植物根部在土壤發育和防止水土流失上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分佈

植物分佈在全世界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大氣層的底部,隨著不同氣候區而有不同的數量,其中有一些甚至生長在大陸棚極北端的凍土層上。在極南端的南極上,植物亦頑強地對抗其凜冽的環境。

植物通常是它們棲所上主要的物理及結構組成。許多地球上的生態圈即以植被的類型而命名,因為植物是此些生態圈中的主要生物,如草原和森林等等。它們通過遺傳分化和表型可塑性來適應不同環境。



生態關係


許多動物和植物共演化,例如:許多動物會幫助花授粉以交換其花蜜;許多動物會在吃掉果實且排泄出種子時幫到植物散播其種子。適蟻植物是一種和螞蟻共演化的植物。此類植物會提供螞蟻居所,有時還有食物。作為交換,螞蟻則會幫助植物防衛草食性動物,且有時還會幫助其和其他植物競爭。

螞蟻的廢物還可以提供給植物做有機肥料。大部分植物的根系會和不同的真菌有互利共生的關係,稱之為菌根。真菌會幫助植物從土壤中獲得水份和礦物質,而植物則會提供真菌從光合作用中組成的碳水化合物。

一些植物會提供內生真菌居所,而真菌則會產生毒素以保護植物不被草食性動物食用。高羊茅中的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即為一種內生真菌,其在美國的畜牧業造成了極嚴重的經濟傷害。許多種類型的寄生在植物中亦是很普遍的,從半寄生的槲寄生(只是從其寄主中得取一些養分,但依然留有光合作用的葉子)到全寄生的列當和齒鱗草(全部都經由和其他植物根部的連結來獲取養分,所以沒有葉綠素)。

一些植物會寄生在菌根真菌上,稱之為菌根異養,且因此會像是外寄生在其他植物上。許多植物是附生植物,即長在其他植物(通常是樹木)上,而沒有寄生在其上頭。附生植物可能被間接地傷害到其宿者,經由截取宿者本應得的礦物質和太陽光。

大量附生植物的重量可能會折斷樹幹。許多蘭花、鳳梨科植物、蕨類植物和苔蘚通常會是附生植物。鳳梨科的附生植物會在其葉腋和莖頂上累積水份而形成樹上水池,一種複雜的水生食物鏈。少部分植物是食蟲植物,如捕蠅草和茅膏菜。它們捕捉及消化小動物以獲取礦物質,尤其是氮。



<主要價值>


成千上萬的植物物種被種植用來美化環境、提供綠蔭、調整溫度、降低風速、減少噪音、提供隱私和防止水土流失。人們會在室內放置切花、乾燥花和室內盆栽,室外則會設置草坪、蔭樹、觀景樹、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壇花草植物的意象通常被使用於美術、建築、性情、語言、照相、紡織、錢幣、郵票、旗幟和臂章上頭。

活植物的藝術類型包括綠雕、盆景、插花和樹牆等。觀賞植物有時會影響到歷史,如鬱金香狂熱。植物是每年有數十億美元的旅遊產業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園、歷史公園、國家公國、鬱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葉的森林等地的旅行。

食用價值

實際上,所有人類的養分來源大多都直接或間接地依靠著陸生植物。絕大多數的人類的養分依靠穀物,尤其是玉米、小麥和稻米,或者是其他主食如馬鈴薯、木薯和莢果等。其他被食用的植物部分還包括水果、蔬菜、堅果、香草、香料和食用花卉等。

由植物製成的飲料包括咖啡、茶、葡萄酒、啤酒等。糖主要是由甘蔗和甜菜中得到的。食用油和植物牛油來自玉米、大豆、芥花籽油、紅花、向日葵、橄欖等等。食品添加劑包括阿拉伯樹膠、瓜爾膠、刺槐豆膠、澱粉和果膠等。



糧食作物


糧食指植物可供人類食用的部分。狹義的糧食單指穀物(cereal),即禾本科作物的種子(以及例外情形的非禾本科的蕎麥種子)。廣義的糧食還要包括豆科植物的種子,以及馬鈴薯等植物可供食用的根或莖部。糧食所含營養物質主要為醣類(澱粉為主),其次是蛋白質。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對糧食的定義包括三大類穀物,包括麥類、稻穀、粗糧(又稱雜糧,即經常被用作動物飼料的糧食,包括大麥、玉米、黑麥、燕麥、黑小麥、高粱)。中國在先秦即有五穀之說,指稻、黍、稷、麥、菽物種作物,其種子稱作稻米、黍米、粟米、麥粒、菽豆。

蔬菜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除了穀物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屬於草本)。生活中所指的蔬菜,常和“水果”分開討論。不過也常和水果合稱為“蔬果”。另外,和“野菜”不同的地方,在於蔬菜經過人類長時間的育種,提高了口感、營養價值,甚至抗病力等特徵,和原本的野生種已有明顯差異,人類食用的頻率也高得多;而野菜則多半未經過人類馴化,幾乎均為野生種,人類也較不常食用。



水果


水果是指可以生食,多汁液,有酸味或甜味的果實,像蘋果、橙、葡萄、草莓、香蕉及檸檬、藍莓等。但在植物學的定義上,也有一些不是水果的果實,例如玉米粒、小麥粒及番茄。

香料

香料,又名辛香料或香辛料,是一些幹的植物的種子、果實、根、樹皮做成的調味料的總稱,例如胡椒、丁香、肉桂等。它們主要是被用於為食物增加香味,而不是提供營養。

用於香料的植物有的還可用於醫藥、宗教、化妝、香氛、或食用。香料很少單獨使用,大部分以數種數十種成分調和構成。有時,香料也指製造香味用的材料。

油料作物

人們做飯時使用的烹調油是從一些油脂含量很高的油料作物的果實或種子中提煉出來的。常見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棕、花生、大豆、芝麻、油菜、向日葵等。花生豆類以及一些乾果的仁都是很好的油料。我國種植較廣泛的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油菜等。

糖料作物

用於製糖的作物稱為糖料作物。糖料作物主要有兩種:一是甘蔗,它是一種高高的綠色的莖;一是甜菜,它是一種長在地下的好大的根。人們榨取他們的汁液,把汁液收集起來轉化為糖的結晶。在我國,北方一般以甜菜為原料製糖,南方則常以甘蔗為原料製糖。

原料價值

木材被用在建築、家具、紙張、樂器和運動用具上頭。布料通常是由棉花、亞麻或其原料為纖維素的合成纖維,如嫘縈和醋酸根。來自植物的可再生燃料包括柴、泥炭和其他生質燃料。炭和石油是來自植物的化石燃料。

來自植物的藥物包括阿司匹靈、紫杉醇、嗎啡、奎寧、利血平、秋水仙素、毛地黃和長春新鹼等。植物中存在於上百種藥草如銀杏、紫錐花、解熱菊和貫葉連翹等。

來自植物的農藥包括尼古丁、魚藤酮、番木鱉鹼和除蟲菊精等。來自植物的毒品包括鴉片、古柯鹼和大麻等。來自植物的毒藥包括蓖麻毒素、毒參和箭毒等。

植物是許多天然產品如纖維、香精油、染料、顏料、蠟、丹寧、乳膠、樹脂、松香、生物鹼、琥珀和軟木的源料。源自於植物的產品包括肥皂、油漆、洗髮精、香油、化妝品、松節油、橡膠、亮光漆、潤滑油、亞麻油地氈、塑膠、墨水、口香糖和麻繩等。植物亦為大量有機化合物的工業合成中,基本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觀賞價值

成千的植物物種被種植用來美化環境、提供綠蔭、調整溫度、降低風速、減少噪音、提供隱私和防止水土流失。人們會在室內放置切花、乾燥花和室內盆栽;室外則會設置草坪、蔭樹、觀景樹、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壇花草;植物的意象通常被使用於美術、建築、性情、語言、照相、紡織、錢幣、郵票、旗幟和臂章上頭;活植物可用於綠雕、盆景、插花和樹牆等。

觀賞植物有時會影響到歷史,如鬱金香狂熱。

植物是每年有數十億美元的旅遊產業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園、歷史園林、國家公國、鬱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葉的森林等地的旅行。

文化價值

植物也為人類的精神生活提供基礎需要。每天使用的紙就是用植物製作的。一些具有芬芳物質的植物則被人類製作成香水、香精等各種化妝品。 許多樂器也是由植物製作而成。而花卉等植物更是成為裝點人類生活空間的觀賞植物。



<植物脈搏>


每逢晴天麗日,太陽剛從東方升起時,植物的樹乾就開始收縮,一直延續到夕陽西下。到了夜間,樹幹停止收縮,開始膨脹,並且會一直延續到第二天早晨。植物這種日細夜粗的搏動,每天周而復始,但每一次搏動,膨脹總略大於收縮。於是,樹乾就這樣逐漸增粗長大了。

可是,遇到下雨天,樹幹“ 脈搏 ”幾乎完全停止。降雨期間,樹幹總是不分晝夜地持續增粗,直到雨後轉晴,樹幹才又重新開始收縮,這算得上是植物“脈搏”的一個“病態”特徵。

如此奇怪的脈搏現象,是植物體內水分運動引起的。經過精確的測量,科學家發現,當植物根部吸收水分與葉面蒸騰的水分一樣多時,樹乾基本上不會發生粗細變化。但如果吸收的水分超過蒸騰水分時,樹乾就要增粗,相反,在缺水時樹乾就會收縮。

了解這個道理,植物“脈搏”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夜晚,植物氣孔總是關閉著的,這使水分蒸騰大大減少,所以樹就增粗。而白天,植物的大多數氣孔都開放,水分蒸騰增加,樹乾就趨於收縮。有相當多木本植物都有這種現象,但是,“脈搏”現象特別明顯的還當屬一些速生的闊葉樹種。

<其他資料>

植物之最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裡,生長著參天巨樹和奇花異草,也有絆你跌跤的“ 鬼索 ”,這就是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圈圈的白藤。白藤也叫省藤,中國雲南也有出產。藤椅、藤床、藤藍、藤書架等,都是以白藤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白藤莖乾一般很細,有小酒盅口那樣粗,有的還要細些。它的頂部長著一束羽毛狀的葉,葉面長尖刺。莖的上部直到莖梢又長又結實,也長滿又大又尖往下彎的硬刺。它像一根帶刺的長鞭,隨風搖擺,一碰上大樹,就緊緊地攀住樹幹不放,並很快長出一束又一束新葉。接著它就順著樹幹繼續往上爬,而下部的葉子則逐漸脫落。白藤爬上大樹頂後,還是一個勁地長,可是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攀緣的了,於是它那越來越長的莖就往下墮,以大樹當作支柱,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怪圈圈。

白藤從根部到頂部,達300米,比世界上最高的桉樹還長1倍。白藤長度的最高紀錄竟達400米。

開花最晚的植物

世界上開花最晚的植物是拉蒙弟鳳梨,屬鳳梨科普雅鳳梨屬(Puya屬)它的出產地是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它要生長150年後才開出花序,花序呈圓錐狀。拉蒙弟鳳梨一生只開一次花,開花後意味著它將枯萎,死去。

最高的樹

如果舉辦世界樹木界高度競賽的話,那隻有澳洲的杏仁桉樹,才有資格得冠軍。

杏仁桉樹一般都高達100米,其中有一株高達156米,樹幹直插雲霄,有五十層樓那樣高。在人類已測量過的樹木中,它是最高的一株。鳥在樹頂上歌唱,在樹下聽起來,就像蚊子的嗡嗡聲一樣。

這種樹基部周圍長達30米,樹幹筆直,向上則明顯變細,枝和葉密集生在樹的頂端。葉子生得很奇怪,一般的葉是表面朝天,而它是側面朝天,像掛在樹枝上一樣,與陽光的投射方向平行。這種古怪的長相是為了適應氣候乾燥、陽光強烈的環境,減少陽光直射,防止水分過分蒸發。



中國最高的樹


中國著名的雲南西雙版納熱帶密林中,在70年代發現了一種擎天巨樹,它那秀美的姿態,高聳挺拔的樹幹,昂首挺立於萬木之上,使人無法仰望見它的樹頂,甚至靈敏的測高器在這裡也無濟於事。因此,人們稱它為望天樹。當地傣族人民稱它為“ 傘樹 ”。望天樹一般可高達60米左右。人們曾對一棵進行測量和分析,發現望天樹生長相當快,一棵70歲的望天樹,竟高達50多米。個別的甚至高達80米,胸徑一般在130厘米左右,最大可達300厘米。

望天樹屬於龍腦香科,柳安屬。柳安屬這個家族,共有11名成員,大多居住在東南亞一帶。望天樹只生長在中國雲南,是中國特產的珍稀樹種。望天樹高大通直,葉互生,有羽狀脈,黃色花朵排成圓錐花序,散發出陣陣幽香。其果實堅硬。望天樹一般生長在700~1000米的溝穀雨林及山地雨林中,形成獨立的群落類型,展示著奇特的自然景觀。因此,學術界把它視為熱帶雨林的標誌樹種。

望天樹材質優良,生長迅速,生產力很高,一棵望天樹的主幹材積可達10.5,單株年平均生長量0.085,是同林中其他樹種的2~3倍。因此是很值得推廣的優良樹種。同時,它的木材中含有豐富的樹膠,花中含有香料油,以及還有許多其他未知成分,尚待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和利用。

由於望天樹具有如此高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它的分佈範圍又極其狹窄,所以被列為中國的一級保護植物。

望天樹還有一個極親的“ 孿生兄弟 ”,名為擎天樹。它其實是望天樹的變種,也是在70年代於廣西發現的。這擎天樹的外形與其兄弟極其相似,也異常高大,常達 60~65米,光枝下高就有30多米。其材質堅硬、耐腐性強,而且刨切面光潔,紋理美觀,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擎天樹僅僅發現生長在廣西的弄崗自然保護區,因此同樣受到嚴格的保護。

最矮的樹 

一般的樹木能長到20~30厘米高。在溫帶的樹林下,生長一種小灌木,叫紫金牛,綠葉紅果,人們都很喜愛它,常常把它作為盆景。它長得最高也不過30厘米,因此,大家給它起一個綽號,叫它“ 老勿大 ”。其實“老勿大”比起世界最矮的樹來,要高6倍。這最矮的樹叫矮柳,生長在高山凍土帶。它的莖匍伏在地面上,抽出枝條,長出像楊柳一樣的花序,高不過5厘米。如果拿杏仁桉的高度與矮柳相比,一高一矮相差15000倍。與矮柳差不多高的矮個子樹,還有生長在北極圈附近高山上的矮北極樺,據說那裡的蘑菇,長得比矮北極樺還要高。

第二矮的樹是北極花,僅高5~10厘米,是中國最矮的樹。 高山植物為什麼長不高呢?因為那裡的溫度極低,空氣稀薄,風又大,陽光直射,並且高山上光線中紫外線含量較高。所以,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適應這種環境。當然,並不是所有高山植物都是矮的。原產喜馬拉雅山脈的塔黃分佈於4000~4800米的流石灘、高山草甸。但它最高可達兩米。

最粗的植物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奇怪的傳說:古代阿拉伯國王和王后,一次帶領百騎人馬,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遊覽,忽然天下大雨,百騎人馬連忙躲避到一棵大栗樹下,樹蔭正好給他們遮住雨。因此,國王把這顆大栗樹命名為“ 百騎大栗樹 ”。

據國外1972年報導,在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邊,確有一棵叫“ 百馬樹 ”的大栗樹,樹幹的周長竟有55米左右,直徑竟然達到17.5米,需30多個人手拉著手,才能圍住它。即使是赫赫有名的非洲猴麵包樹和其相比,也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樹下部有大洞,採栗的人把那里當宿舍或倉庫用。這的確是世界上最粗的樹。

栗樹的果實栗子,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物,它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糖分,營養價值很高,無論生食、炒食、煮食、烹調做菜都適宜,不僅味甜可口,又有治脾補肝、強壯身體的醫療作用。



體積最大的植物


地球上的植物,有的個體非常微小,有的個體卻很龐大。像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巨杉,長得又高又胖,是樹木中的“巨人”,所以又名世界爺。這種樹平均高度在100米左右,其中最高的一棵有142米,直徑有12米,樹幹周長為37米,需要二十來個成年人才能抱住它。它幾乎上下一樣粗,它已經活了3500年以上了。人們從樹幹下剖開一個洞,可以通過汽車,或者讓4個騎馬的人並排走過。即使把樹鋸倒以後,人們也要用長梯子才能爬到樹幹上去。

杏仁桉雖然比巨杉高,但它是瘦高個,論體積它沒有巨杉那樣大,所以巨杉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樹。地球上再也沒有體積比它更大的植物了。

巨杉的經濟價值也較大,是枕木、電線桿和建築上的良好材料。巨杉的木材不易著火,有防火的作用
  


樹冠最大的樹

孟加拉榕樹 孟加拉榕樹 俗話說,“ 大樹底下好乘涼 ”。你知道什麼樹可供乘涼的人數最多?這要數孟加拉的一種榕樹,它的樹冠可以覆蓋15畝左右的土地,有一個半足球場那麼大。孟加拉榕樹不但枝葉茂密,而且它能由樹枝向下生根。這些根有的懸掛在半空中,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料,數以千計,這叫“ 氣根 ”,又叫氣生根。多數氣根直達地面,扎入土中,起著吸收養分和支持樹枝的作用。

直立的氣根,活像樹幹,一棵榕樹最多的可有4000多根,從遠處望去,像是一片樹林。因此,當地人又稱這種榕樹為“獨木林”。據說曾有一支六七千人的軍隊在一株大榕樹下乘過涼。當地人們,還在一棵老的孟加拉榕樹下,開辦了一個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市場。世界上再沒有比這再大的樹冠了。


最高的樹籬

在房子、菜園、果園等周圍,栽上一圈樹木,好像圍牆,這叫作樹籬,或叫綠籬。

人們常用花兒美麗的木槿、滿身長刺的枸桔、四季常青的女貞以及秋後葉紅的三角楓等樹種,作為樹籬。木槿、枸桔是長不高的灌木,女貞、三角楓雖然能長高,但因栽得緊密,時常修剪,所以一般也只有5~6米高。在英國蘇格蘭,用山毛櫸樹作為樹籬,這種樹修剪以後,仍有25米高,有的高達30米。這是世界上最高的樹籬。

木材最輕的樹

生長在美洲熱帶森林裡的輕木,也叫巴沙木,是生長最快的樹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輕的木材。這種樹四季常青,樹干高大。葉子像梧桐,五片黃白色的花瓣像芙蓉花,果實裂開像棉花。中國台灣南部早就引種。1960年起,在廣東、福建等地也都廣泛栽培,並且長得很好。

輕木的木材,每立方厘米只有0.1克重,是同體積水的重量的十分之一。我們做火柴棒用的白楊還要比它重3.5倍。它的木材質地雖輕,可是結構卻很牢固,因此,是航空、航海以及其他特種工藝的寶貴材料。當地的居民早就用它作木筏,往來於島嶼之間。中國用它做保溫瓶的瓶塞。



最硬的植物


鐵樺樹 鐵樺樹 你也許沒有想到會有一種比鋼鐵還硬的樹吧?這種樹叫鐵樺樹,屬於樺木科樺木屬。子彈打在這種木頭上,就像打在厚鋼板上一樣,紋絲不動。這種珍貴的樹木,高約20米,樹幹直徑約70厘米,壽命約300~350年。樹皮呈暗紅色或接近黑色,上面密佈著白色斑點。樹葉是橢圓形。它的產區不廣,主要分佈在朝鮮南部和朝鮮與中國接壤地區,俄羅斯南部海濱一帶也有一些。

鐵樺樹的木堅硬,比橡樹硬3倍,比普通的鋼硬1倍,是世界上最硬的木材,人們把它用作金屬的代用品。蘇聯曾經用鐵樺樹製造滾球、軸承,用在快艇上。鐵樺樹還有一些奇妙的特性,由於它質地極為緻密,所以一放到水里就往下沉;即使把它長期浸泡在水里,它的內部仍能保持乾燥。

防火的樹

生長在非洲叢林中的“樟柯樹”,就是一種奇特的滅火樹。有一位科學家曾對這種防火的敏感性進行試驗,他有意站在樟柯樹下用打火機吸煙,誰料火光一閃,頓時從樹上劈頭蓋臉地噴出了白色的液體泡沫,使打火機的火頓時熄滅,這位科學家也滿身白沫,狼狽不堪。

樟柯樹為什麼能滅火呢?科學家們發現,樟柯樹之所以能滅火,因為它擁有一個天然的自動“滅火器”。樟柯樹是一種常綠樹,生長在非洲安哥拉的西部地區,樹型高大,枝葉茂密,細長的葉片向下拖曳,長約2.5米,垂掛下來就像姑娘們的長辮子。然而,就在這繁茂的葉叢中隱藏著許多饅頭一般大小的圓球,看似果實,實際上這正是滅火的“武器”—節苞。節苞上有許多小孔,就像蓮蓬頭上的小孔一樣,裡面裝滿了白色透明的液體。但科學家分析後發現,這些液體中竟然含有大量的四氯化碳,真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消防器”。樟柯樹對火特別敏感,一旦附近出現了火光,樟柯樹就立即對節苞發出行動“指令”,樹上的節苞就會猛然噴射出液體泡沫,將火焰撲滅,從而使茂密的森林“轉危為安”。

最長壽的植物

許多樹木的壽命都在百年以上。杏樹、柿子樹可以活一百多年。柑、橘、板栗能活到300歲。杉樹可活1000歲。南京的一株六朝松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它並不算老。曲阜的檜柏還是兩千四百年前的老古董呢。台灣省阿里山的紅檜,竟有3000多年的歷史。這是中國台灣活著的壽命最長的樹。中國境內已知的活的最久的樹是陝北黃帝陵中主廟前的黃帝手植柏,傳說此樹是黃帝親手種下的,經過科學鑑定該樹的樹齡超過5000年,和古代傳說相比較,確實和黃帝處在同一年代。陝西人形容此樹:七摟八扎半,疙裡疙瘩還不算。而黃帝陵中超過3000年的古柏樹有十幾棵之多。

最古老的、仍存活的樹是生長於美國的狐尾松,有些已經超過4000歲了。巨型紅杉可能存活5000~6000年。

世界上最長壽的樹,是浙江省天目山上的一棵銀杏。浙江天目山的這棵銀杏,樹齡約12000年,是中生代孑遺植物野生銀杏,與恐龍同一時期存在,被譽為“活化石”。經過一代一代的萌發、生長,現在,這棵古銀杏已經衍生出了20多代。

最短命的植物

自然界中,以種子繁殖的植物多種多樣,有長壽的,也有短命的。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壽命要長得多。植物界的“老壽星”,都出在木本植物裡。一般的草本植物,通常壽命幾個月到十幾年。植物壽命的長短,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有的植物為了使自己在嚴酷、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經過長期艱苦的“鍛煉”,練出了迅速生長和迅速開花結實的本領。

有一種叫羅合帶的植物,生長在嚴寒的帕米爾高原。那裡的夏天很短,到六月間剛剛有點暖意,羅合帶就匆匆發芽生長。過了一個月,它才長出兩三根枝蔓,就趕忙開花結果,在嚴霜到來之前就完成了生命過程。它的生命如此短促,但是尚能以月計算。

壽命最短的要算生長在沙漠中的短命菊,它只能活幾星期。沙漠中長期乾旱,短命菊的種子,在稍有雨水的時候,就趕緊萌芽生長,開花結果,趕在大旱來到之前,匆忙地完成它的生命週期,不然它就要“ 斷子絕孫 ”。



生長最快的植物


生長在中國雲南、廣西及東南亞一帶的團花樹,一年能長高3.5米。 在第七屆世界林業會議上,被稱為“奇蹟樹”。生長在中南美的輕木,要比團花樹長得更快,它一年能長高5米。但是,植物生長速度的絕對冠軍要算是毛竹(禾本科)。它從出筍到竹子長成,只要兩個月的時間,就高達20米,大約有六七層樓房那麼高。生長高峰的時候,一晝夜能升高1米。因此,有“雨後春筍”的說法。

竹子的生長比較特別,它是一節節拉長。竹筍有多少節和多粗,長成的竹子就有多少節和多粗。一旦竹子長成,就不再長高了。而所有樹木的生長,是在幼嫩的芽尖,慢慢加粗伸長,經幾十年至幾百年,它還會慢慢地加粗長高。

最大的花

亞洲東南部的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是一種肉質寄生草本植物,產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熱帶雨林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有“世界花王”的美譽。大王花雌雄異株,雌花由8-6-4枚合生心皮所組成,子房下位、半下位或上位,1室或胎座內伸至近中部,形成許多不規則的腔隙,胚珠多數,生於側膜胎座上,珠被1~2層;花柱1或無,柱頭盤狀、頭狀或多裂。雄花多數至5枚,無花絲,1~3列環生於蕊柱上,花藥2室,縱裂或頂孔開裂,藥室有時匯合,花粉常具黏性,單個或成四分體。果為漿果,種子微小,種皮堅硬,內有胚乳。

最大的精子

蘇鐵的精子是所有生物中體積最大的,長達0.3毫米,用肉眼即可看出。其形狀如同陀螺一樣,前端生著眾多的鞭毛,排成一環一環的,能夠在花粉管的液體內自由游動,當與雌花中的卵子相遇後,即結合發育成胚胎,完成受精的使命。

最毒的樹

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桑科,見血封喉屬植物。樹高可達40米,春夏之際開花,秋季結出一個個小梨子一樣的紅色果實,成熟時變為紫黑色。這種果實味道極苦,含有毒素,不能食用。中國、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均有分佈。樹液劇毒,有強心作用。國家3級保護植物。



<性病真菌>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知道通過植物的花粉可以傳播一些性病真菌。雖然植物性病和大部分動物性病一樣,對於宿主植物並不致命。但是,動物的性病概念和植物的並不完全相同。

首先,引起植物感染性病的真菌孢子一般通過風或者採粉昆蟲在植物間傳播,而動物性病則是通過直接的物理接觸來傳播。具體來講,目前研究最深入的植物性病是一種叫作花藥黑粉菌(Micobotryum violaceum)的病菌引起的,它能感染剪秋羅屬植物。

感染花藥黑粉菌後,雄性和雌性植物都會成為性病真菌孢子的溫床,然後就能被大黃蜂或者其他傳粉者傳播。有時候,這些真菌甚至會刺激患病植物長出多餘的花朵,以更有效的傳播傳染病菌。

其次,瑞典植物學家安德斯·溫斯特姆(Anders Wennstrom)和拉斯·埃里克森(Lars Ericson)在研究了很多其他花類真菌後。他們發現,有些性病真菌還能從植物花朵進入土壤,從而在來年感染植物的下一代。

還有些性病真菌會通過植物的花朵傳播到其他植物的種子、葉子或者莖上。因為這些相互傳染性病的方式並不需要兩個植物都有性器官,所以科學家認為這些植物性病也許應該被稱作生殖疾病,而不是性傳播疾病。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