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21 11:45:50| 人氣6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釋聖嚴*法師講~*八正道是捨*~*是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釋聖嚴*法師講~*八正道是捨*~*是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羅摩經》有云:"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大正藏卷一.七七七頁) 

根據這段釋迦牟尼佛在《羅摩經》裡所說的經文,說明世間有樂行與苦行這二種邊行,不在這一邊就是在那一邊,然而此二邊行都不是修行解脫道之方法。茲介紹二邊行如下︰

樂行在古印度有一類思想,佛經中稱為順世外道,是唯物論的快樂主義派,認為人生在世間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而追求快樂。

快樂主要是從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得;看到的是美色,聽到的是妙音,聞到的是好香,嘗到的是美味,觸受到的則是柔軟、細滑、輕鬆。

生而為人的價值,就是要享受五欲,否則死後還歸地水火風的四大,不再有未來生;若不享樂,便失去做人的意義。但是要滿足五欲是永遠不可能的,正所謂欲無止盡,帶來的結果還是煩惱,而非真正的快樂。


例如歷史上有些君王,過著窮極奢華的生活,不僅僅享受物質欲、權力欲,也享受了名望欲,可是享受愈多,接踵而至的衝突、麻煩也愈多,下場也就愈悲慘。這是凡夫,而非聖人的行為。

苦行為了希望從煩惱得解脫,認為一定先要讓自己受苦,受的苦愈多,煩惱就愈輕,以為苦受夠之後就可得解脫。


佛經裡記載,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些苦行外道,為了求生天而修苦行。或以草為衣,或以樹皮、樹葉為服;或只吃草木、花果、牛糞、油滓;或一日、二日、三日一食;或以塵土荊棘加身;或者投淵、赴火、常翹一腳、五熱炙身;或常臥於灰土、荊棘、惡草、牛糞之上;受持牛戒、狗戒、雞戒、鴩戒;經常以灰塗身,或將自己的身體埋於地下,唯露一頭面在外;或者每天有若干時間浸在水中;或者每天花幾小時將自己的兩隻腳倒吊在樹上,希望以此等修行而得生天。

過去在中國大陸曾看到有人在夏天穿了很厚的棉襖,到冬天則每天赤腳在冰雪中行走;在台灣也曾看過有人每天對著強烈的陽光睜眼看兩三個小時,他們認為受苦愈多,罪業也消得愈多。其實像這樣的苦行是不可能得解脫的,因為這是屬於「邪見」及「戒禁取見」的欲樂行及自苦行,均非正道,亦非中道。

苦行往往會被認為是精進修行,但是釋迦牟尼佛說,以苦為因,得到的是苦的結果。煩惱是在心,並非讓身體受苦之後,煩惱就會消失。

佛說修道要修中道行,中道是不苦也不樂;佛法的修行者既不是為貪求欲樂之享受,但也不許自苦其身心。人的基本生活是必須的,如果克苦得不穿衣、不居舍,學水中的魚蝦、林中的鳥獸,這都不是佛法。 

八正道是不苦、不樂的中道行,是滅苦的道聖諦。生、老、病、死是是生命本身的過程,是苦的結果,所以稱之為「苦苦」。

凡夫在人生的過程中,欲界有五欲的欲樂,色界、無色界有禪定的定樂,但這都是暫時的樂,無法永遠保持不變或者不消失,所以稱之為壞苦。

如果修行八正道,就可以從煩惱、生死永得解脫,也就是從苦苦及壞苦中得解脫,而到達聖人的層次,以寂滅為樂。 


釋迦牟尼佛並不否定世間的現法樂,但是欲樂的時間很短,是暫時的;定樂的時間雖然較長,但也是無常的。因為進入再深的定也會出定,當定力退失時,定樂便會漸漸消失。

最好的樂是解脫樂,從此以後不會再與自己的觀念起衝突,也不會再與自己的情緒起衝突,自己的前念與後念不會矛盾,外在的環境不可能影響到內心。

因為心很清楚地知道外在的環境,只是一個現象而已,跟自己沒有一定的關係。此時已經沒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的執著,能夠不受環境狀況的影響,也不受身體狀況的影響,這叫做"解脫樂"。 


例如:當釋迦牟尼佛知道他的父親過世後,回到故鄉處理父親的後事,甚至為父親抬棺送葬。佛是個大解脫的人,可是他還是一個人,父親也還是他的父親,應該盡人子之責。但因為已是圓滿的覺者,所以不會因為父喪而悲傷,而且他的父親雖然未得解脫,可是已經聽到佛法,將來必定會得解脫的,這便是悟道者的標準典範。

八正道的各項道品內容︰ 

(1)正見是︰「於中擇、遍擇、決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 

(2)正志是︰「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 

(3)正語是︰「於中除口四妙行,諸餘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4)正業是︰「於中除身三妙行,諸餘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5)正命是︰「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 

(6)正方便是︰「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 

(7)正念是︰「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正不忘,心之所應。」 

(8)正定是︰「於中若心住,禪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  又說︰「過去時,是苦滅道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滅道聖諦。真諦不虛。」(大正藏卷一.四六九頁)

從經文得知,八正道的每一道品的基礎與宗旨是相同的,那就是:(1)繫念、憶念,念四聖諦法。(2)觀行,觀本來所作所為,學習著依四諦法而修行;在修行過程中,得以發現種種過失災患,也從修行四諦法而達成止息煩惱,得入涅槃解脫,它的要領是當「無( 執 )著(的心)念」、「觀(上)善(的)心解脫」。 

基於這樣的共通性,來逐條修習八正道的各項道品:

正見的重點在於依如上的四聖諦等共通原則而做抉擇;
正志是依共通原則而修伺(思惟)的念和望;
正語是離四種口過;
正業是離三種身過;
正命是不依咒術等作為活命行業;
正方便是學到修行方法之後,應當一向精進,專著不捨;
正念是心順念、念遍、念憶、憶心正不忘失;
正定是心住,不亂不散,其實就是由依四聖諦等修住心而得解脫。 

另外依據《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的第七八五經,佛陀說明八正道的八個道品的共通性,有兩項宗旨,那就是「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以及「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觀其內容,所謂「世俗有漏」的八正道,即是與有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所謂「聖出世間無漏」,即是能依無漏正見、思惟無漏四聖諦境,與無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

例如正見的世俗有漏是:「苦,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

正見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

又如正念的世俗有漏是:「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正念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再如正定的世俗有漏是:「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

正定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大正藏卷二,二〇三至二〇四頁) 

於經文所見,《雜阿含經》的八正道,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凡夫弟子所修,一個是聖弟子所修。

凡夫弟子信有布施、有說法、有阿羅漢、有出離覺、有正語、有離身三惡行,有如法不如法的生活方式,有精進方便行,有不妄不虛念,有心住於不亂不散的定境,都是與有漏思惟(作意)相應的。

至於聖弟子,是已證初果至四果的有學及無學人,是直接以思惟無漏的四聖諦來配合八正道,所以是與無漏思惟(作意)相應的。

修行八正道,多是由凡夫的世俗有漏,而進入出世間無漏的道。



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聞佛所說的四聖諦法,如法修習而得解脫的,稱為聲聞。未聞佛說四聖諦法,自觀十二因緣法而得解脫的,稱為緣覺,梵名辟支佛。合此二者,總名為二乘聖者,相對於大乘的菩薩道而言,二乘又名為小乘的解脫道。 

但是,大乘的菩薩道,必須也以解脫道為基礎。不論大乘或小乘,出離生死的才是佛法,所以解脫法門的八正道,是大小三乘共通的涅槃門,也即是《阿含經》中所說別無二法的「一乘法」。

因此,不僅小乘的《中阿含經》及《雜阿含經》宣揚八正道,諸大乘經中,亦盛讚八正道。例如: 

《佛說阿彌陀經》介紹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稱揚「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楞伽經》云:「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維摩詰經.佛道品》中有云:「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同經〈菩薩品〉亦云:「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依據《摩訶止觀》卷七上的引文:「涅槃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名得醍醐。」 

由此可知,如果從大乘聖典的立場來看,八正道便是大乘法。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四聖諦、八正道是屬於小乘的佛法,可是在大乘的經典和論典裡,都主張用八正道來修行菩薩道,也就是說,菩薩道的完成是需要八正道的。八正道是以小乘出發,卻也是完成大乘佛法的基礎。




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古來都說聲聞道的三十七道品,是次第修證的方法。初修四念處;到了煖位,修四正勤;到了頂位,修四如意足;到了忍位,修五根;到了世第一位,修五力;到了見道位,修七覺支;到了修道位,修八正道。 

這是約就七類的各別特勝意義而說的,如果從經典中來看,任何一類道品,都是能解脫生死的,都可說是「一乘道」。 

若將三十七道品的功德性能整合起來,也不外乎十類,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依《大智度論》卷十九所說:「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而歸納為: 

(1)信──信根,信力。 
(2)勤──四正勤,勤根,勤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3)念──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 
(4)定──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5)慧──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6)尋思──正思惟。 
(7)戒──正語,正業,正命。 
(8)喜──喜覺支。 
(9)捨──捨覺支。 
(10)輕安──輕安覺支。 

在三十七道品的七科(類)之中,敘述得最圓滿的,是第七科的八正道。所以經中常將四聖諦與八正道合起來說;更簡要地說,無漏道品便是戒、定、慧的三種增上學了。 

八正道是佛陀提供給人間離苦得樂的八個項目。人類有兩個基本的大問題,從生命的過程之中,會遇到身心以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問題而感覺到不快樂,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福報大的,受的苦難少;福報小的,受的苦難就多。 

不論是福報大小,任何一個人,到最後都無法避免死亡。八正道就是幫助我們解脫這兩大問題的方法︰一是如何度過種種的困難而不自擾擾人;二是面臨死亡時,不會恐懼、害怕、無奈。 

(2003年4月20日~2004年5月23日,*釋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整理)


台長: 幻羽
人氣(606)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冬禪 |
此分類下一篇:【塵夢】-11-*幻羽*題於晚課香+【禪者的修行方法】‧雲水網站‧
此分類上一篇:*釋聖嚴*法師講~"禪"~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