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8 01:31:33| 人氣6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菩提心的重要性、2.菩提心的種類》*釋濟群*法師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菩提心的重要性、2.菩提心的種類》*釋濟群*法師

在菩薩道的修行中,菩提心是貫穿始終的。發起菩提心,不僅是走上菩提道的開始,也是成為菩薩行者的標誌。而整個大乘的修行,雖然法門眾多,宗派紛呈,但都是圍繞修學菩提心、實踐菩薩行兩大內容展開。其中,又以菩提心為重中之重。因為菩薩行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是菩提心的具體落實,故佛典也稱之為“行菩提心”。   

在此,將圍繞菩提心的修行,分別從"1.菩提心的重要性、2.菩提心的種類、3.菩提心與皈依、4.菩提心與七支供、5.菩提心與出離心、6.如何發起願菩提心、7.受持願菩提心戒、8.受菩薩戒、9.行菩薩行、10.菩薩行與空性見"十個方面進行介紹。   

在聽聞菩提心教法之前,首先要端正聞法態度,使自己成為合格的法器。什麼才是正確的聞法態度?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宗喀巴大師總結為“離三種過”和“依六種想”。   

所謂“離三種過”,即遠離三種有過失的聞法態度。《道次第》雲:“若器倒覆,或器雖仰而內不潔,或內雖潔而下有罅。縱天降雨,必不能受。或雖受得,為染所污,不堪飲用。或雖不染,漏而弗住。”這段論文中,分別以覆器、垢器和漏器,比喻學人聞法時不用心、帶有成見及聞後不思維三種情況。
  
所謂覆器,即器口倒覆,即使天降甘霖也無法盛載其中。同樣,內心尚未對法開放時,法水也不能進入心田。哪怕聽得再多,心中依然空空如也,無所得益。所謂垢器,即器內已是五味雜陳,即使注入清水也會變得苦辣酸甜,不復本味。同樣,每個人在接受佛法前,也已形成自身的固有觀念。在聞法過程中,應將現有成見通通放下,以清淨無染之心接受佛法,就像我們喝水前會洗淨杯子那樣。如此,才能感受本然的法味,而不是被固有觀念改造過的、雜染變質的佛法。

所謂漏器,即器皿開裂破損,即使不斷加水也會很快漏失。同樣,如果聞法後不再如理思維,依教奉行,也如漏器一般,不能使所聞法義長存心田。學法的過程,是將佛法正見轉變為自身觀念的過程。這就需要在聞法後進一步思維,通過反復不斷的思維來強化,來鞏固,使法義在我們的心相續中生根發芽。   


依六種想,則是聞法過程中應當具備的六種觀想。首先,是把自己視為病者。說到病者,我們比較容易想到身體疾病。其實,身病只是暫時的,更長久的還是心靈疾病。無始以來,我們始終在輪迴中流轉,生死不息,煩惱不止,皆因種種心病所致。所以,人生最大的疾病不是其他,正是無明製造的迷惑和煩惱。我們要認識到這些疾病的過患,本著治病的態度聞法,把法師當做醫生想,把佛法當做藥物想,把修行當做治療想,把如來當做正士想,對正法生起久住想。倘能對法生起殷重心,生起難得想,才能使之成為改造生命的有效療法。否則,往往只是把佛法當做一種學理或玄談,學得再多,也不過是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法的點綴,在言行上增加一些佛法的包裝,於安身立命全無干系。   

所以,希望大家本著正確的聞法心態學習菩提心教法。這樣才能納法於心,進而依法調整心行,完成生命品質的改善。



1.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回答這一問題,必須明了學佛的重點在哪裡。佛法是心地法門,整個學佛過程,正是從了解心行到改變心行的過程。   

我們的心好比土地,每個起心動念則是播下的種子。在生命延續過程中,我們有過許多想法,也做過許多事情,這些所思所行很快會成為過去,但內心留下的種子卻將在未來繼續作用,影響生命的發展軌跡。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有煩惱種子,也有解脫種子。當善的種子萌芽時,當我們生起愛心、慈悲心時,當下就是安樂的,周圍的人也能感受到這份安樂。反之,當惡的種子作用時,當我們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心時,當下就是痛苦的。一旦將這些貪嗔之心表現出來,周圍的人也會受到傷害。   

正是這種心的相續,決定了生命的現狀及走向。為什麼我們內心充滿煩惱,充滿痛苦?就因為其中有太多不良種子。這些種子又會不斷製造心靈垃圾,使內心成為一個充滿污垢的垃圾場。如此,痛苦就在所難免,沉淪也在所難免。所以說,煩惱乃至輪迴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來自我們內心,是心在操縱這一切,也是心在決定這一切。如果我們想要遠離痛苦,就要從因地予以斷除。   

學佛是耕耘心田的過程。當年,佛陀曾來到農莊托缽,有位正在耕種的婆羅門質問道:“我們努力耕種才有收穫,你們為何不去勞作?”佛陀回答說:“長者,我也是耕耘的農夫!”婆羅門不解:“我從未見過沙門在田間勞作,何出此言?”佛陀向他解釋說:“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時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雜阿含經》卷四)。”軛和轅,是駕馭牲口的配件。諸有,為眾生果報,有因有果故謂之有,包括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總稱諸有。如果我們能以對三寶的信心為種子,以修行進行灌溉,以智慧和慚愧駕馭心行,以正念作為守護,才是善巧的耕耘者。這樣的耕耘者,將不再招感輪迴果報。   

以信心為種子,代表我們對信仰的選擇,也就是以三寶作為人生的究竟歸宿。然後,還須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使種子在內心紮根。否則,佛法對我們永遠只是一種學理,一種說法。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人雖然也自稱為佛教徒,也常常敬香禮佛,可佛法對他們的生活卻絲毫沒有影響,所作所為依然不會超出固有的觀念和習慣,這種學佛是不會產生效果的。就像農夫,如果不在田間播種,不去努力耕耘,即使天天到地裡走一圈,看一遍,甚至日以繼夜地守在那裡,可能有收穫嗎?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同樣。如果不發起菩提心,不在內心播灑菩提種子,未來怎麼會結出菩提之果?    

2.大乘人的標幟   

如果說皈依是成為佛弟子的標幟,那麼,發菩提心就是成為大乘人的標幟。《菩提道次第略論》(以下簡稱《道次第》)雲:   

是若念須入大乘,何為入大乘之門耶?此中佛說有波羅密多乘及密乘二種,除彼更無餘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門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於身心何時生起,雖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   

在這段論文中,宗喀巴大師明確告訴我們:一旦發起菩提心,即使尚未具備其他功德,也已躋身大乘之列,堪為菩薩行者。接著,論中又進一步說明:   

若何時與菩提心捨離,則縱有能達空性等功德,亦是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此眾多大乘教之所說,理亦成也。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無而作進退。如《入行論》中說:“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也。”    

正因為菩提心是大乘人的標幟,所以,一旦捨離菩提心,即使已經通達空性,也將退為聲聞學人。可見,大乘的評判標準,是以菩提心的有無來決定。論中還引《入菩薩行論》為證:“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此處所說的“佛子”,特指菩薩道行者。因為他們不像聲聞那樣以自了為足,而是行佛所行,像佛陀那樣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是佛陀的真正繼承者。   

可見,菩提心不僅是步入大乘的門徑,也是簡別於二乘的不共標準。 

3.成佛的不共因   

成佛並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職稱,不是地位,不是榮譽,而是內在的生命品質。這一品質包括智慧和慈悲兩大內涵,由空性見成就智慧,成就解脫;由菩薩行成就慈悲,成就福德。其中,解脫是三乘共有的目標,無論聲聞、緣覺還是菩薩,都要具備解脫能力,而慈悲則是大乘菩薩特有的行門。當然,這不是說聲聞行者就不修慈悲。事實上,聲聞行者同樣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同樣隨緣弘法,利益大眾。但區別在於,他們並不以成就慈悲作為必修法門,作為究竟目標。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菩提心為前提,這種慈悲修行也是缺乏力度,缺乏擔當的。   

關於這個問題,《道次第》以比喻作了說明:    

如以水、糞、暖及地等,若與穀種合者,則為谷苗之因。若與麥豆等種合者,則亦為彼苗之因。故水、糞、暖等是共同之因。青稞種者,隨與何種緣合,亦不能為谷等苗之因,是青稞苗之不共因。以彼所攝持之水等,亦當為青稞苗之因也。如是無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種子之不共因。通達空性之慧者,如水、糞等,是三種菩提之共因也。    

就像耕作需要種子、陽光、雨水、肥料和土地。其中,種子是作物生長的不共因,由麥種生長麥子,稻種生長稻子,其果實是由種子包含的特性所決定。而其他條件則是一切作物生長所必須,屬於共因。對修行來說,空性慧就像陽光、雨水、土地那樣,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的作用相當於種子,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唯有發菩提心,修利他行,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圓滿的生命品質,此外別無他途。   

接著,《道次第》又引經論為證:    

寶性論》雲:“勝解勝乘為種子,慧者為生佛法母。”此言於大乘起勝解者,如父之種子。通達無我慧者,則如母。譬之父為藏人,則不生漢胡等子。父為子姓,此因決定。於藏母身,則能生種種子,是乃共同因也。

孩子雖然是由父母共同生育,但以父親為決定血統的不共因。對修行者來說,如果能對大乘具足勝解,其作用有如父親,而通達空性的作用則如母親。有空性慧之母,故能成就解脫;有大乘菩提心之父,方能成就佛果

以上兩個比喻,形像說明了菩提心和空性慧對於修行的不同作用。沒有菩提心作為種子,就不能算作大乘行者。沒有空性慧作為解脫共因,也不能結出無上菩提的殊勝果實。



關於菩提心的種類,各經論有不同歸納方式。   

在《入行論》和《道次第》中,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雲:   

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在《顯揚聖教論》和《瑜伽師地論》中,分為世俗發心和證法性發心(勝義菩提心)。《顯揚聖教論》雲:   

此受發心復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   

而《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則開為十種,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   

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世俗受發心者,謂諸菩薩未入菩薩正性離生所有發心。得法性發心者,謂諸菩薩已入菩薩正性離生。   

綜合起來,大致可歸納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1.願菩提心   

所謂願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證得無上菩提,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正如《瑜伽師地論·發心品》所說: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願菩提心的特點,是以希求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無上菩提為所緣。就希求這一心行本身來說,我們並不陌生。事實上,希求伴隨著每個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側重不同而已。我們希望自己學習優秀,工作出色;希望買套房子,買輛汽車;希望家庭和睦,兒女孝順,這些都屬於希求。其實,發菩提心也是這樣一種“我要達成什麼目標”的心行,區別只是在於希求內容,是由希望個人得益轉而希望利益大眾。這種不同的希求內容,決定了截然相反的兩個人生方向——一是解脫成佛,一是繼續輪迴。   

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都是以希求作為菩提道的起點。他們的願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圓滿生命品質,一是利益所有眾生。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發下四十八大願,最終成就西方淨土。此外,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力,也是廣大佛子耳熟能詳的。他在因地修行時,為救度因殺業深重而墮落地獄的母親,於十方諸佛前至誠發願: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惡道眾生是無量無邊、難以窮盡的,但地藏菩薩卻毫無畏懼,勇於擔當,甘願將他們度盡之後方證菩提。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願力。

除佛菩薩在因地的不同發願外,我們平時所念的四弘誓願,可以說是菩薩行者的通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對於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要發願救度;對於無始以來的煩惱,我們要決心斷除;對於諸佛開顯的法門,我們要精進修學;對於至高無上的佛果,我們要努力成就。所有這些願望,都屬於願菩提心。

2.行菩提心   

所謂行菩提心,是將誓願轉化為利他行為。當我們有了利益眾生的願望之後,需要將願望落實到行為上。為保證行為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應進一步受持菩薩戒。對自己做出的承諾制定相應規則,也就是說——我必須為利益眾生做些什麼,又該怎樣去做。否則的話,凡夫心會有種種懈怠的藉口。尤其在利他和個人利益暫時出現衝突時,“我執”會本能地對利他產生抗拒,這就需要一些強制性的規則,使自己無法迴避。   

菩薩戒,就是為發心修習大乘菩薩行的學人所製定的行為規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部分。不僅將止惡作為準則,也將行善以戒律的條文固定下來。菩薩戒在中國的弘揚,主要有三種。一是梵網菩薩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輕。二是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相有四重四十三輕。以上兩種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還有出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的在家菩薩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輕。   

菩薩戒雖有種種不同的戒相和細則,但核心無非是六度四攝。所謂度,有兩層含義,一是擺脫煩惱,一是抵達彼岸。六度,就是通過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幫助我們擺脫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達涅槃彼岸。所謂攝,就是攝受。如果六度比較偏向自利的圓滿,那麼四攝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饒益有情,以愛語開導其心,以利行幫助他人,以同事感化眾生。相對自利來說,利他還特別需要注意與人交往的善巧,必須以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給予幫助,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使對方產生抵觸情緒。    

3.勝義菩提心   

雖然我們發願利益眾生並付諸行動,但對凡夫來說,這些願行仍是不究竟的。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礎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滿不平等的,故稱世俗菩提心。如何將這種有限的願心轉化為無限的慈悲?需要通過空性慧進行提純,進行拓展,將發心過程中摻入的各種雜質逐步剔除。唯有通達空性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體悟到自己和眾生本是一體,才能對眾生生起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勝義菩提心須證得空性後才能發起,換言之,是初地菩薩才能做到的。   

台長: 幻羽
人氣(697)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秋禪 |
此分類下一篇:《3.菩提心與皈依、4.菩提心與七支供》*釋濟群*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金秋塵情》-14-*幻羽*靜書於秋夜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