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4 23:47:33| 人氣2,7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參 禪 》+《禪那三昧》+《三摩地》+《內觀禪》+《奢摩他》+《九次第定》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參 禪 》


禪,漢傳佛教術語,原為禪那(巴利語:jhāna,梵語:dhyāna)的簡稱,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隨著禪宗的發展,逐漸成為漢傳佛教中一個重要而且具備獨特理論意涵的用語。

禪最早源自於禪那,漢譯靜慮,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多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湼槃,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隨著漢傳佛教中禪宗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體系。

禪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㣲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參禪

禪的主要形式是禪坐,聲聞的修法主要是入出息念禪定,在漢地這種方式俗稱為「打坐」,但禪宗主張參禪不是打坐修定,並無一定之形式,行住坐臥皆可參,最要者是心在定中。 

《永嘉證證道歌》:「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溈山警茦句釋記》:「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無門開和尚:「錄參禪莫滯靜工夫。閙處相逢在半途。靜閙兩關俱不涉。趙州東壁掛葫蘆。」以此來看禪非禪定。

無門開和尚:「參禪別無華巧,祇是通身要起箇疑團。」

參禪之首要在於正知見,二者福德資糧,三者靜慮功夫。若以定為禪,想要開悟明心是非常困難的。

徑山大慧禪師宗杲:「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原)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中國禪

中國「禪」以般若正觀照見生命之本源空性,但這個「空」不是空洞無物,而是「真空妙有」。 

托馬斯·默頓說:「唐代的禪師才是真正繼承了莊子思想影響的人。」

可以說,中國禪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莊的見地一致的,《道德經》的第一、二兩章便說出了禪的形而上基礎。禪宗強調內心的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等是一致的。

人要透過佛教行法、修行、讀經,了解現象世界是眾生一念無明愛染心五毒所造,慢慢修行才能走向覺悟,詳見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裡頭有寫佛教修行方式。 

《楞嚴經》中提到在修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奇境,或許是隨禪定功夫(定功)深入而漸得的神通。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亦作奢摩他定、觀慧的通稱。

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得決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 

《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裏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與禪宗

一般調養身心為主的數息禪坐、安般禪定並不等於禪宗,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或修打坐禪定,以先期調適身心,但是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並且明白的說世間禪定並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的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能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經由修學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離開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間煩惱中。 

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解脫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 

六祖大師指導別人時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 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靜坐乃至滅盡定,禪宗都不給予肯定。古訓「死水不養蛟龍」者是。

                                       
                   《禪那三昧》

禪那(梵語:ध्यान,dhyāna,巴利語:झान,jhāna),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或靜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禪那」這個詞源出婆羅門教《梨俱吠陀》,有心一境性含義的「禪那」出現於《奧義書》中,在後世的《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七支。「禪那」廣泛用於沙門傳統各教派,在佛教中,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禪那與定,在日常用語中或被視為同義詞,但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能依之見道證沙門果的色界四種定,而欲界及無色界諸定,不能兼具「斷結」及「正觀」,一般不稱為禪那。 

漢傳佛教概念禪,和禪定的禪,皆源自於禪那的簡稱,但隨著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並開創了禪宗。

四種禪那的定義在《阿含經》中有固定文句,下為《法蘊論》的引述:

“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天道,令諸有情,未淨者淨,淨者鮮白,何等為四?謂: 有一類,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7],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 復有一類,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復有一類,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說「應捨」,第三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 復有一類,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 ”

四種禪那是增上心法、現法樂住。說一切有部等將四種禪那歸結為十八禪支,其實體有十一法,其釋義將七覺支的喜認同於五受根的喜根,並融入了七覺支的輕安和行捨,南傳上座部亦有禪支施設。 

諸定境界 四禪那與四無色定,合稱八等至,即俗稱的四禪八定,四無色定分別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此外,最終可達到想受滅定,以上合稱九次第定。八根本定各有其近分定,其中初禪之近分定為未至定或稱近行禪,亦有在初禪與二禪中間施設禪中間或稱中間禪,行者可依四根本禪那(dhyāna-maula)及此二定而見道。第四禪或旁入無想定,四禪那與四無量可相互引起。 

修行方法

修行進入禪那,在傳統師承教法中,主要有能成就前六等至的十遍處,能成就四禪的持息念(安般念),能成就三禪的慈無量,能成就初禪的不淨想和身至念(kāyagatāsati),二者後統稱不淨觀;此外,修行業處,還包括能成就未至定的四界分別觀等,諸論書及諸宗派,對修行各種加行、功德的性相及其與禪那的關係各有見解。 

禪那修行,在宏觀上分成二種修行(bhāvanā),即奢摩他與毘鉢舍那,二者殊途同歸,合稱止觀。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特別是緬甸佛教,又將修行分為「止乘者」(samatha-yānika)和「乾觀者(純觀者)」(sukkha-vipassaka)。

                                           
                      《三摩地》

三摩地(梵文:समाधि,Samādhi),又譯三昧、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譯為「止」、「定」、「禪定」。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在沙門傳統中也廣泛採用,為佛教所沿用,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三昧,即是心一境性,精神集中,專注一境而不移動。阿毘達磨論書中將它列為大地法之一,可通於善、惡。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寂靜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奢摩他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重視心的平靜與相續不動,以三昧成就為其目標。在定義上,它與三昧也幾乎是相同的,只是三昧可以指任何一種心境相續不動的狀況,而奢摩它的定義較為狹義,只能用於修行禪那之上。

現代修禪定者只著重在「定」,一般修定者所著重的通常會儘可能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以得輕安境。如何集中精神?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種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後得定」。 

禪宗的這個「禪」字由於梵文「禪那」(ध्यान)音譯而來,意為「靜慮」、「思維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經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śamatha,又譯為止、定、禪定、心一境性),以進入有層次冥想(即毗婆舍那)過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稱為三無漏學之一,也是大乘六度波羅密之一。但是禪宗所謂的「禪」非謂修證「四禪八定」的「禪定」,而是六度波羅蜜的第六度-「般若」,亦即指能夠引導學人參究,因而證悟到的本來自性清淨心。

                                     
                   《內觀禪》

觀(梵語: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語:vipassanā),又譯為內觀,音譯為毗缽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佛教術語,意為以智慧來觀察,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也是三無漏學之中的慧學。

毗缽舍那被翻譯為英語:insight(意為洞識),因為英文前綴字 in- 有向內的意思,sight是觀看,因此中文又譯作內觀,字面上的意義是往「內」去「觀」察身心的實相。但是英文前綴字 in- 其實是有點誤導,因為梵文字面意思中,並沒有向內看的意思。毗缽舍那(梵語:Vipasyanā)由梵文前綴字 vi- 與觀看的動詞字根 paś組成。印度-雅利安語支的 vi-,類似於拉丁文前綴字 dis-,有遠離或朝向的意思,也有徧及、各種類,或意圖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缽舍那可以譯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專注深入的觀看」、「周遍觀看」等。 

內觀是修行禪那的兩種途徑之一。其理論依據為「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從「身體」「感受」「心」和「法」(心所和五取蘊及十二處)四個面向,培育持續及穩固的覺知能力,在實際經驗(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層面上,體驗到「自我」不外是由五個要素(五蘊)所組合而成的現象,其共同特徵是快速不斷地變化(無常)、不滿足的狀態(苦)和無有恆常的身體(無我)等三相。 

以這個對實相的了知,「心」將逐漸停止造作「貪、瞋、痴」(三毒)的習性反應。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脫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內心的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內觀是屬於三學中最後的「慧學」,前兩學分別是戒學(道德生活之準則)、和定學(專注力的培養)。慧的音譯為般若,是對實相的正確了解,事實上,內觀修習的每個階段,就是以獲得更深湛的智慧做為里程碑(見十六觀智),更深的智慧,能滅除更幽微的煩惱,從這個意義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視為自我淨化的過程(七清淨),其最終目標是完全的淨化,從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即所謂的涅槃。 

內觀之修習方法

內觀是一個非常單純、活在當下的修行方法,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完整內觀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菸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能夠改變身心失衡的行為模式,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換個話說,內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去了知「身」和「心」具有「剎那生滅」、「無常」、「苦」(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透過持續的修習,內觀禪修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體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只是純然是波動(wavelet),心理的本質也是不斷剎那生滅,身心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論上,內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內觀的場地(阿蘭若),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奢摩他》

奢摩他(巴利語:Shamatha,梵語:शमथ,śamatha;藏文:ཞི་གནས་,威利:zhi gnas,羅馬拼音:shyiné),又譯為奢摩它、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佛教術語,意譯為禪定、定禪、止禪、寂止禪、止,是以專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以求進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達到解脫的兩種修行法門,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漢傳佛教中,將此二者合稱為止觀。 

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它的功能則是將心與心所聚集在一起,心念集中專一,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達到身與心的輕安,以進入定境,發起智慧。 

它跟三摩地的差別在於,三摩地是廣義的泛指一切達到心念不動的境界,而奢摩他專指能夠進入禪那的一種修行方法。 

《大智度論》:「一切禪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修行方法

《瑜伽師地論》以九住心來說明修行奢摩他的過程,七種作意為修行方法。

九住心,佛教術語,指奢摩他的修習過程,通過這個九個階段的訓練,就可以進入心一境性,成就正定。 

九住心分為九個階段:1.內住 2.續住 3.安住 4.近住 5.調順 6.寂靜 7.最極寂靜 8.專注一趣 9.等持 。

在修習九住心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身心上的變化,但是仍然還未成就正定。要到輕安發起時,才能稱為止成就,進入未到地定。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境界,為四禪八定與想受滅定的合稱。佛教認為,四禪八定是外道與佛教共有的禪定境界,而滅盡定為佛教獨有。在九次第定中,以第四禪是最適合得到無漏智的禪定。 

九次第定包括了 

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四無色定(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此四種禪定亦共外道。

想受滅定:此唯阿那含或阿羅漢的佛教修行者可證得。

九次第定中的四禪四無色定(四禪八定),並不是佛教獨有,在古印度諸宗教中皆有修行。但是想受滅定則佛教獨有,佛教認為九次第定皆是無欲界漏定,但想受滅定只有證阿那含或阿羅漢的佛教聖者才能進入。 

雖然第四禪是修行智慧最適合的禪定,但是這是指依九次第定,已經體驗過四無色定或是想受滅定,到達禪定的極致之後的第四禪最為合適。

《大般涅盤經》敍述佛陀在拘屍那伽羅娑羅雙樹間入滅前,先進入九次第定,最後才入滅。

台長: 幻羽
人氣(2,775)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秋禪 |
此分類下一篇:【吟紅塵】-14- *幻羽*題於末后香加香+*心轉菩提生*
此分類上一篇:《止觀禪》= 定慧雙修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