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29 00:20:30| 人氣1,2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唐時有"詩囚"之稱的"孟郊"+*孟郊詩對後世影響*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著名詩人,有詩囚之稱。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遊歷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孟郊曾往謁見。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語「走馬看花」由來)。」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

貞元十七年(801年),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韓愈稱他為「酸寒溧陽尉」。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元和三年(808年)為檢校兵部尚書,兼東都留守。60歲時,因母死去官。九年三月,鄭餘慶轉任山南西道節度使,鎮守興元,又奏孟郊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不幸以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餘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現存孟郊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一首律詩。代表作有《遊子吟》。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後」,「學矯激於孟郊」。韓愈說他:「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江湜、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

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後,有曾季貍、貫休、黃庭堅、費袞、潘德輿、劉熙載、陳衍、錢振鍠、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王闓運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後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並稱為"苦吟詩人"代表。

沈德潛評孟郊詩時說:「孟東野詩,從《風》、《騷》中出,特意象孤峻。」謝榛認為孟郊詩「苦澀如枯林朔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又韓愈以散文著稱,時有「孟詩韓筆」之譽。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李觀在《與梁肅補闕書》中說:「郊之五言詩,其高處在古無上,平處下顧二謝。」 

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傑《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登科後》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古怨別》  唐代:孟郊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  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 
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  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苦寒吟》  唐代:孟郊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  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髮。 

《游終南山》  唐代: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中唐時,國運不振,政治日衰,盛唐氣象已煙消雲散,詩人們大多從歌頌太平盛世、抒發豪情壯志變為描寫民生疾苦、揭露政治黑暗,寫實詩風成為文壇主流。除此之外,中唐也湧現了一批苦吟詩人,以賈島和孟郊為典型代表,蘇軾評價為郊寒島瘦。他們不以建功立業為人生理想,用盡一生鑽研詩藝,雖窮困潦倒而初心不改。

《讀孟郊詩》-作者:蘇軾

其一

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    
孤芳擢荒穢,苦語馀詩騷。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似煮彭蝤,竟日持空螯。    
要當鬥僧清,未足當韓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    
何苦將兩耳,聽此寒蟲號。不如且置之,飲我玉色醪。    

其二

我憎孟郊詩,復作孟郊語。飢腸自鳴喚,空壁轉飢鼠。    
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有如黃河魚,出膏以自煮。    
尚愛《銅鬥歌》桃弓射燕罷,獨速短蓑舞。    
不憂踏船翻,踏浪不踏土。吳姬霜雪白,赤腳浣白。    
嫁與踏浪兒,不識離別苦。歌君江湖曲,感我長羈旅。


作者評孟郊之詩,有褒有貶,貶過於褒。“孤芳”贊其體質,“水清”贊其格調。作者愛孟郊之《銅鬥歌》,以為“鄙俚頗近古”。此等詩,感情真摯,吸收樂府民歌優點,運用俚語。然孟郊之集中不多。作者拈出“寒”字,概括孟郊詩風格,至以“寒蟲號”曰其詩。作者性痛快,不滿詩作苦語。孟郊詩酸澀寒苦,訴窮嘆屈之詞多,呻吟之聲不斷。孟郊又以其寒故,刻意錘煉,致有不少詩硬語盤空,曲折奇險。作者喜其鄙俚近古一面,而不喜其艱深。   

作者此二詩,影響頗大。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一謂“初如”四句,貶郊太甚。宋曾季狸《艇齋詩話》以為唐人詩有古樂府氣象者惟孟郊、張籍二人,而以作者“寒蟲號”之語為不然。清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卷二以作者“郊寒”之語為定評,為賈島不得與抗衡,持褒意。而翁方綱以“寒蟲號”為定評,持貶意。有肯定郊詩過多不持平者。    

作者此二詩,即效孟郊體。清代評論家紀昀以為“飢腸”二句神似郊。謂作者之意在於郊體我固能為之,但不為耳;然作者之詩往往傷率、傷慢、傷放、傷露,正坐不肯為郊、島一番苦吟工夫(評《蘇文忠詩》卷16)。當代錢鍾書先生盛讚作者“孤芳”八句用四種形象來講“佳處時一遭”,說明他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宋詩選注》)。


蘇軾(1037-01-08-1101-08-24),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孟郊詩對後世影響* 

版本流傳

孟郊詩對宋詩影響甚大,自北宋宋敏求 “總括遺逸,摘去重複”,孟集便廣為流傳。因此,宋元時期通行的唐詩選本大多不再另選孟詩,僅蔡正孫《詩林廣記》、方回《瀛奎律髓》和楊士弘《唐音》選錄了孟詩。明代是唐詩學發展的興盛期,尤以前後七子所倡之“詩必盛唐”為最,一直到晚明,士人對唐詩的接受才漸趨多元化。即使盛唐詩成為眾家必法之詩體,但實際上傳世選本中還是選錄了盛唐詩以外的詩篇,由此可知選錄者並不是沒有關注到中晚唐詩在唐詩聖河中的地位。明代唐詩選本對孟詩的評選相對宋代有了很大的不同,選評篇數呈現出明顯的增加,孟詩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被譽為“學唐詩者門徑”的《唐詩品匯》選孟詩達45首之多,此外孟郊五古最受選家推重,如《唐詩品匯》所選45首孟詩皆為五古,《唐詩歸》所選孟詩40首亦皆五古,其見重如此。此外,孟郊名篇序列亦經由明代唐詩選本而基本確立。明代的宗唐之風流行數百年之久,至清代始有改觀,詩論家不再固守鴻溝,而開始對唐詩進行全面的研究。除了孟郊名篇序列已具形制外,孟詩在此一時期之接受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清代主要唐詩選本對孟郊名篇的選錄深受明代的影響,如頗具影響力的《唐詩別裁集》一書在選錄孟詩上幾乎未出明選本的選錄範圍;二是孟詩因進入通行的童蒙課本而更為普及,如《唐詩三百首》所選之《遊子吟》至今仍為人傳誦。

詩風影響

孟郊詩歌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唐李肇說:“元和已後..……詩章則學矯激於孟郊。”汀所謂“矯激”,包含有兩層意思,其一指詩歌語言樸質瘦硬,其二指詩歌抒情激切剛直,孟郊對唐以後詩壇的影響,主要就在這兩方面。宋梅堯臣主“詩窮而後工”,以孟郊相詡,創作了獨具風格的“老硬不可截”的詩歌。以翻新求奇著稱的黃庭堅,不僅十分推崇孟郊的創作才能,而且在詩歌創新的嘗試中也吸取孟郊的成果,開創了以瘦硬為主要特徵的江西詩派,所以清劉熙載說:“孟東野詩好處,黃山谷得之無一軟熟句,梅聖俞得之,無一熱俗句。”足見孟郊對二人影響之深。孟郊詩歌中那種剛直猛烈、嫉惡如仇的批判精神,在後世也時有迴響。南宋末年詩人謝栩不僅作有《效孟郊體>七首,而且在其他詩歌中也學習孟郊詩歌那種奇崛警拔、激切猛烈的藝術,抒發其亡國之痛,喪友之悲,較之“四靈”詩人,他更多地吸收了孟詩的精華。

孟郊辭世後不久邑人即立孟郊祠,武康孟郊祠位於德清縣武康鎮春暉街與鐵路交叉口往西10餘米。因晚唐兵亂不斷而遭毀。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武康知縣國材喜得進士舒岳祥祖傳家藏的孟郊遺像後重建祠堂,奉祀孟郊,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毀於兵荒馬亂。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遷回原址,改祠為寺設置山門,後又復為孟祠。日寇侵略中國時期,實行野蠻殘酷的“三光政策”三次放火燒武康,城、郊夷為平地,孟祠四周的民房全部化為灰燼,但日寇因畏懾於孟郊的聲名與神靈,對孟祠一不敢縱火,二不敢動物,使孟祠秋毫未損,奇蹟般地倖存下來。文革“ 破四舊 ”時遭毀,現在的孟祠,是在1998年經過第四次重建的。

祠堂內有孟郊塑像,高達3.2米。塑像上方的橫聯是“貞曜千秋”,豎聯是“名詩一首抒盡人間母子情,巨篇五百詠遍天下平民心”。




台長: 幻羽
人氣(1,238)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塵弦禪音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作者:*南懷瑾*
此分類上一篇:***紅塵有淚,便是相思淚***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