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28 17:35:56| 人氣1,3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琴詩》宋‧蘇軾──極富禪哲理的詩※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琴詩》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

一支樂曲的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一樣了。

詩裏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複雜的美學問題: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係。 

此詩作於元五年,借詠琴而闡發禪理,引用於《楞嚴經》中:“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妙意,終不能發。”的經語禪意。意指琴聲心聲,琴聲不在琴,亦不在指,而在心。

這是蘇軾一首有名的哲理詩《琴詩》,旨在說明世間事物的相互作用與內在聯繫。琴聲好聽,但需要彈琴者手指與琴弦的相互作用及音律配合,才能生這美妙的琴聲,再好的琴,離開了音律與彈琴者也是發不出聲音來的,要不然放在琴匣之中人們何聽不到美妙的聲音?而要說美妙的琴聲不在於琴而在於藝人手指的靈巧,那又要琴幹什?何不就在那藝人的手指頭上來聽這美妙之音? 

蘇軾常用詩歌來講道理,所選取的意象大多簡單明瞭,卻能觸及到幽微難言的哲理,引人深思。蘇軾此詩的意蘊與寫法,可能受到上引佛經與韋詩的發,詩人以佛渴形式寫出前後,兩句都是一假設一反問,寓答於問,說明要奏出悅耳動聽的曲調,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彈奏技巧是不行的,這就迪人們: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結合的結果,此詩表現出詩人探究事物諦的濃厚興趣,也顯示出詩人樸素的辯證思想,寫得天活潑,機趣橫生。

 

唐朝的韋應物寫了一首《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鑿岩泄奔湍,稱古神禹跡。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

這位作家對水石之間關係的疑惑與領悟,亦同于蘇軾之於琴指。這其實是個高深的哲學問題,因在佛看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於發生了聯繫,才得以存在。

即如所謂四大”,《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說:譬如機關由業轉,地火水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一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具一篋。《圓覺經》說: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楞嚴經》曾對什
有一段闡發:譬如水,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潔,容貌然,名之濁。

也就是說,是塵土和
水發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論述說得更明確: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蘇軾的詩簡直就是這段話的形象化。 

從字面上看是說,如果說琴可以自己發聲,那麼為放在盒子裏就沒了樂聲?如果說聲音是由手指頭髮出的,那麼為不能湊過耳靠近指頭直接聽到樂聲呢?

蘇軾在這首詩中思考是:琴是如何發出聲音的?根據科學依據可知,其實,琴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不光需要靠琴,還要靠人的指頭彈動、敲擊鋼絲 ,生振動發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時存在是發出琴音的物質基礎,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由鋼絲的粗細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鍵,木槌就會敲擊相應的鋼, 發出不同的音聲。

該詩哲理性很,富有禪機。佛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通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楞嚴經》云聲無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兩圓離,是則常實。

~∴~∴~∴~∴~∴~∴~∴~∴~∴~∴~∴~∴~∴~∴~∴~ 

蘇軾(103718—1101年8月24),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
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
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