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14 23:18:04| 人氣2,0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顯宗記─*荷澤神會*禪師(6)〈附〉─釋聖嚴法師講記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牛首山--佛顶宫 佛像 

※顯宗記─*荷澤神會*禪師(6)〈附〉─釋聖嚴法師講記 

第五篇  常寂與常用 

五、常寂與常用

入不二門,獲一乘理。
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剛慧。
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用而不有,即是
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
妙有即摩訶般若,
空即淨涅槃。
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
涅槃般若,名異體同。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
佛法身。
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
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
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
即處處能通達,即理事無礙。 

1.不二法門

入不二門,獲一乘理。

第一句「入不二門」是《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的思想:「一乘」是《法華經.方便品》宣示的思想。

適應眾生的根性,說有無量法門,通稱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塵勞的煩惱,若就實相而言,法法平等,無差別、無彼此、無高下,所以是不二法門。若依眾生根性,給予方便攝化,大略可分小乘及大乘。小乘之中,又有聲聞根性及獨覺根性的兩類,通稱二乘人,加上大乘根性的菩薩,合稱大小三乘;若依實相而言,眾生本無二性,唯有佛性,所以三乘皆是方便說,唯一佛乘才是實說。〈顯宗記〉主張,人人皆可成佛,頓悟者所見,即是不二法,也是一乘之理。

依《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因維摩詰居士問諸菩薩:「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於是引出一共三十三位菩薩各自宣說所見的不二法門是什
。那就是:生與滅不二,我與我所不二,受與不受不二,垢與淨不二,是動與是念不二,一相與無相不二,菩薩心與聲聞心不二,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有漏與無漏不二,有與無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盡與不盡不二,我與無我不二,明與無明不二,色與色空不二,四種異與空種異不二,眼與色不二及至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皆不二,布施與迴向一切智不二,是空、是無相、是無作不二,佛、法、眾不二,身與身滅不二,身口意善不二,福行、罪行、不動行不二,從我起二不二,有所得相不二,闇與明不二,樂涅槃與不樂世間不二,正道與邪道不二,實與不實不二,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不二,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入不二法門。

其中第三十二位是文殊菩薩,最後的第三十三位是維摩詰居士本人默然無言,文殊
他做結論:「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入不二法門。」這也可說是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宗旨所依的一部經典。禪宗主張參禪頓悟的方法與態度是「離心意識」,也能在〈入不二法門品〉中得到依據。《壇經》所引《維摩經》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以及「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的「直心」與「本心」,都是指的「離心意識」的不二法門。

〈顯宗記〉認六祖以「無念宗」的「宗」字,便是《維摩經》的「心」或「本心」,若要還得此直心或本心。因《壇經》說:「故此法門,立無念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如本性。」又:「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性常在。」這些「無二相」又有「見聞覺知」而「不染萬境」,便是《維摩經》的一貫思想──不二法門。由此看來,神會大師與六祖惠能大師之間,是一脈相承的。

《壇經》的三十六對方法,也是從《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得到的影響,共分
三類:

(一)外境無情,有五對:天與地、日與月、明與暗、陰與陽、水與火。

(二)法相語言,有十二對:有與無、有色與無色、有相與無相、有漏與無漏、色與空、動與靜、與濁、凡與聖、僧與俗、老與少、大與小、高與下(其實是有十三對)。

(三)自性起用,有十九對:邪與正、癡與慧、愚與智、亂與定、慈與毒、戒與非、直與曲、實與虛、嶮與平、煩惱與菩提、慈與害、喜與瞋、捨與慳、進與退、生與滅、常與無常、法身與色身、化身與報身、體與用、性與相。

《壇經》進一步指出:「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離兩邊」即是離兩邊而亦不執中間的中道思想,也即是不二的實相
如法門。所以在《壇經》是主張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例如又說:「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之二法)。」見性即是見不二的佛法。

「一乘」的名詞,在《阿含經》中早已有了。至於「一乘理」是《法華經》思想,在〈方便品〉中,最有名的偈頌即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意思是說,十方諸佛,唯有一佛乘是佛的本懷,除非
了方便引進根淺的眾生,才分別宣說大小三乘法。《法華經.方便品》中的另三個偈頌也重複地說:「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若依小乘聖典,只有極少數的利智上根人如釋迦牟尼等過去七佛,得成佛道,其餘眾生苦修聖道,也能獲解脫,證聲聞獨覺二乘聖果;也能證無餘涅槃,永處寂滅,但不會成佛。

到了大乘唯識學派,主張眾生有五性之說:1.定性聲聞,2.定性獨覺,3.定性菩薩,4.不定性,5.無性。其中只有定性菩薩,必定成佛;不定性的二乘三乘或可成佛,或不可成佛;定性聲聞獨覺,永遠只得二乘小果;無性一闡提眾生,永不能證三乘聖果,僅可得到人天福報。這使得許多眾生變成自暴自棄,無意發起無上菩提心了。因此,《涅槃經》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法華經》主張一切眾生皆入唯一佛乘。中國禪宗,接受《法華經》、《涅槃經》的思想,所以主張見性,即是見的一乘之理。

在《壇經》中,有六祖與弟子法達的一大段對話,討論的便是《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惠能大師認
,《法華經》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但「從一處入,即佛知見,見自本性,即得出生。」又說:開佛知見,是一乘法,開眾生知見,便落三乘以及三乘之下的迷人去了。所以告誡法達:「汝聽一佛乘,莫求二佛乘。」

不二法門也好,一乘法也好,這是鼓勵我們,人人都應發無上菩提心,人人都應相信:自己的自性即是佛性。「此念悟」便是菩提,「此念迷」便是煩惱,應當時時對境觀心,不染萬境,便是一直心,便是
淨心,便見煩惱的自性是空,那就是悟見佛性了。

不過,若在未悟之時,切切不可以凡濫聖,以迷作悟,以染
悟,否則,不僅與一直心的本意背道而馳,造業受報,因果不爽,那便糟了。

曾有一位離婚的女居士,跟我打了兩期禪七,就以已入不二法門,已破男女二相的執著。有一次我要找人開車出門,便自告奮勇,願當司機,我說還需要找另外一人,必須兩男一女,至少兩女一男才行。說:「已經是解脫的禪師,還執著男女相?」

我說:「我只是帶著大家共修禪法,沒有說我是已得解脫的禪師;我是一個出家人,應當遵守僧儀,只由一位女眾開車,會被他人譏嫌的。」

說:「不管!那是別人的執著,別把我當女的看,我們不執著就好了!」

不久之後這位女居士結婚了,帶著
的新婚丈夫來見我,我說:「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現在又結婚了,就是女人!」

所以,還沒有達到入不二法門的程度,就不能說自己已經是沒有執著了,否則會
生邪知邪見。具有正知正見的人,一定是用凡夫世間的標準和看法來要求自己,不能因自己已經大徹大悟得大解脫,就不管人間的倫理或僧人行儀而破壞人間的差別現象,這是違悖常情常理的,這樣會有負面的影響。

前幾天有一個人來問我說:「濟公活佛講:『酒肉穿腸過,不妨菩提路』,濟公活佛能
吃肉喝酒,法師不能?」濟公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我們不能照那樣做,不然就違背常情常理了。因此,這裡的不二法門是內心的自內證經驗,不是外在行的表現。生活行的表現,善還是善,惡還是惡,好壞及內外,還是要楚分明,否則不僅未獲一乘之理,連三乘善法都不保,乃及人天福報盡失;造作惡業,還以心不執著,那就會下墮三惡道中去了。

妙中之妙,即妙法身; 這兩句是由「一乘理」接下來的,一乘之理,即是諸佛的法身理體,是遍處恆常與萬法同在的本源自性身。

諸佛的自性身,即是法身,是眾生與佛同體,而視之無見,聽之無聞,嗅之無香,食之無味,觸之無物,乃
見聞覺知所不到,卻又實實在在,不離一切法,不即一切法,所以稱「妙中之妙」。

「妙」在梵文mañju,是不可思議,超
對待,無可比擬的奧妙。所以將空即妙有,做同格義的表現;將佛果位稱妙覺,報身佛的佛國淨土稱妙土,佛的不思議境界稱妙境,第一最勝不可思議之法稱妙法,諸佛的覺悟稱妙悟;東方的阿佛,又名妙色身如來。由此可知,凡是佛的境界,均用妙字來表達,妙中之妙,離言不可說,離意不可思,所以是指佛的法性身,微妙不可思議。

天中之天,乃金剛慧。
 
佛法中的天,是六道之一的天道,是諸天神主,有天帝、天子、天的扈從者即所謂天龍八部。天的梵文是提婆deva,不是天空的意思,而是指福德天及禪定天的天人,分作三界二十八個天人的層次,不是以距離地面的高度上下而分,而是依據福報大小及禪定力的深淺而別。所謂三界二十八天,是指福報享受的欲界天,共有六個層次;禪定天分
色界十八天,以及無色界四天。皆言太子實神實妙,威德感化,天神歸命,咸稱太子,號天中天。」除此之外,還有數處經典,提到佛是天中天的尊稱。

〈顯宗記〉
述法身的佛是「妙中之妙」,又稱應身的佛是「天中之天」,把理佛與事佛,都提出來,表示禪宗並非否定歷史上修證而成的應身佛,不過特別重視人人本具的理佛,勉勵大眾,發起一直心,自見本心,自證自性是佛。

「金剛慧」的依據是《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師子菩薩曰:「罪福
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入不二法門。」金剛慧是達實相之理所用的破相之智,所以慧遠的《維摩經疏》有云:「破相之智,名金剛慧。」

金剛指的是能
一切煩惱賊,能摧破一切煩惱魔,揮別世間一切邪知邪見。一般圖像中的文殊菩薩,手上拿的是代表著無上智慧力的金剛寶劍,文殊菩薩的智慧就是代表著佛的智慧,也就是金剛慧。

在《俱舍論》卷二十四有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
金剛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所以最最堅固銳利的禪定,名金剛定,最最堅固銳利的智慧,名金剛慧。

〈顯宗記〉的禪宗立場,主張定慧不二,其實是從慧悟而得定體,「天中天」是佛的尊稱,因
佛是天上及人間的導師,受諸天尊敬,所以被稱天中之天。這一尊稱在經典中提到的,至少可出三種:

1.《法華經》的〈序品〉有頌句云:「最後天中天,號曰燃燈佛。」

2.《方廣大莊嚴經》卷三,
述釋迦喬達摩王子(後來成佛釋迦牟尼)即將誕生之前,聖后摩耶夫人仗胎中菩薩威神力故,以偈頌向其王夫稟告,其父淨飯王心生歡喜,亦以頌曰:「念言聖后所懷妊,必定應是天中天。」又說:「唯有最勝天中天,堪受人天妙供養。」

3.《修行本起經》卷上〈菩薩降品〉有云:「梵志相師,一切大眾,只要獲得金剛慧,就不必再說金剛
定了。至於如何頓超頓悟,就在於以心轉境而不被境轉,明察萬法而不染萬境。到了頓悟成佛的時候,金剛慧現前,一切煩惱斷盡,般若的智慧就叫金剛慧,如果能進一步參考《金剛經》,瞭解金剛般若的意思,對於「金剛慧」的意思就更楚了。

 

2.湛然常寂

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湛然」的意思是水很深,很
明瑩澈的樣子,可以用秋天的明潭來比,風平波不起,是那地明而靜;不但能從水面看到水底,從四面八方看,也都是一看就透徹;而且水中不論有沒有魚蝦,自水面到水底,都是靜止不動、明徹見底的,這就叫做「湛然常寂」。

如果不是湛然便不可能常寂,如果不是常寂也不可能湛然。這也就是止觀雙運、定慧同時的最高悟境,也是後來宋朝宏智正覺禪師提倡默照禪的依據。
湛然常寂,便是照而常默,正由於常默常照,所以能
「應用無方」,不拘一格,不落陳套,適時、適所、適機,靈活運用,自在無礙,這便是大智慧人。世間所謂大智若愚者,平常不多言,如遇必須說話,則言必中肯,要言不繁而字字珠璣,原則是相同的。

去年秋天我在美國東部郊外的一個湖畔,拍了一張照片,由於水平如鏡,湖邊如畫一般的景色,在這張照片中,幾乎無法辨認何者是
景,何者是水面的倒影。這不僅是因水有反映的功能,還必須水面是平靜無波的,如果水面有風吹拂的話,湖邊沿岸的景色就會是模糊的。

「常空」即是「常寂」,「常用」即是「湛然」。唯有心中無私欲、無我執,始能
的明靜湛然;唯有心中明靜湛然,始能明察萬物而化育萬物。但這是只有大覺的佛陀,才能到達這種地步,〈顯宗記〉所述讚歎的,都是在於誘導眾生向佛學佛,自信本來與佛無異,只因被妄境所染,煩惱所迷,只要回頭,便是彼岸在望。但這並不是說,禪悟的人,便是八相成道的事佛,不過是見到了自性即是空性的理佛。

所以
正能有湛然常寂的智慧,才能發揮巨細靡遺、應用無方的力量。大覺佛陀,能回應一切眾生的需求,能使得眾生獲得恰到好處的回應,這便是佛的智慧,應用無方。佛一方面智慧如海,高深莫測,另一方面心境廣大,無邊無涯;慈悲的貢獻,是無量的,濟世的功能,也是無限的,因此任何眾生聞到佛法,就能或多或少得到幫助,因緣成熟的就得到多,因緣未成熟時,也能讓他種下得度的因緣。

所謂「用而常空」,是指雖然度了無數眾生,卻沒有覺得是在度眾生,也沒有期待眾生一定要做什
,雖然佛也鼓勵眾生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是鼓勵,不會制;對佛而言,眾生修行得力不得力,那是眾生自己的事。佛雖鼓勵眾生要布施、持戒、修福修慧,眾生是不是有什回饋,佛不會放在心上。因此佛有無量的功德,度無盡的眾生,但心中沒有牽掛,沒有期盼和等待。

所謂「空而常用」是說雖然沒有執著,可是經常有度眾生的功用。常空是空去我執及法執的無明煩惱,常用是用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知一切眾生之因種。

用而不有,即是
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
 
這兩句是反覆說明〈顯宗記〉第三、四兩句「
體,妙有用」。
一般人以
空,是物質現象呈現的空狀態,那是空間、空隙、空洞,不是佛法所說的空。本文已在前面介紹過佛所講空的層次,也介紹過了《般若經》、《大智度論》對於空義的陳述。

此處是告訴我們:「
空」的意思是「用而不有」,「妙有」的意思是「空而不無」。一般人的常識都以,空了便沒有作用,凡所有便不是空。但是佛法所說的空,乃是雖有作用,卻不以有所作、有所得、有所成,然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必會由於因緣而滅,離因離緣便是無無作。空不妨妙有,是一法界的事理無礙;妙有不妨空,是事理無礙法界的法住法位。即空即有是妙有,非有非空是空。

 

3.法無定相

妙有即摩訶般若,空即淨涅槃。
「摩訶般若」Mahaprājnā譯成漢語
大慧,是涅槃三德之一,是照了諸法實相的智慧。所謂涅槃三德,出於《涅槃經》:1.法身德:是佛的本體,是以常住不滅的法性身。2.般若德:即是摩訶般若,是如實覺了一切法相的無漏慧。3.解脫德:佛已遠離一切繫縛,故已得大自在。此三德,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三點。

此處以般若慧之運用,
空而不無的妙有,因般若慧,即是實證諸法空性實相的空慧,所以本身即是空,確有照了諸法實相的功德,所以是妙有。至於「淨涅槃」,是形容涅槃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繫縛,所以是淨的,因涅槃的梵文Nirvāa,有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等義,不僅是無漏無的,也是無表無作的,所以是空的代名。

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由於般若的空慧,能照了諸法實相即是無相,就能破煩惱網、出生死海、登涅槃岸,所以般若是涅槃之因。相對地說,涅槃是由般若的功用而得的結果。
「涅槃」的名稱,在小乘的有部論師,又叫做「擇滅」,常住於不動的善性,即是寂滅。故在有名的〈雪山偈〉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
樂。」是以「生滅滅已」的永住寂滅,稱涅槃。但到了大乘佛法,則以不生不滅稱涅槃,而將法身、解脫、般若視同格異名,三德一體,不一不異,那就不是有部所認知的涅槃了;小乘是「生滅滅已」的寂滅,大乘是「不生不滅」的寂滅。

小乘是以常、樂、我、淨,
倒見,所以基礎佛法的實踐修持,便是四念住觀:1.觀行無常,2.觀受是苦,3.觀法無我,4.觀身不淨。以觀無常、苦、無我、不淨的四法,對治常、樂、我、淨的四倒,而趣向解脫道的涅槃果。
大乘佛法,
調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重視六度及四攝,所以到了《涅槃經》中,涅槃不僅與法身、解脫及般若,同格異名,三德一體;而且更進一步,主張涅槃具有常、樂、我、淨的四德,此涅槃具有四德,是因涅槃無漏、無、無作、無表。般若有普照實相之用,解脫有斷除煩惱之功,法身有遍處諸法之性;涅槃乃是般若、解脫、法身之體。所以是妙有而空,空即妙有。

所謂涅槃具有四德:1.常德:涅槃之體,恆常不變而無生滅,又能隨緣攝化,用常不
故。2.樂德:涅槃之體,寂滅永安,所以是樂;又能運用自在,無不適心,所以是樂。3.我德:涅槃之體用,有兩種解釋:(1)就體是實,名我;(2)就用自在,名我。4.淨德:涅槃之體用,已解脫一切煩惱垢染,故淨;又能隨化處緣而不受染,故淨。

〈顯宗記〉的思想,當然是大乘的頓
法門,以無念之心宗,若明無念之心,即明涅槃妙心,三德圓證,四德具足。不生不滅,是寂滅。大乘佛法的重心所在是:以智慧明燈,照破煩惱愚闇;以慈悲寶舟,普度一切眾生。所以大乘涅槃是:不戀生死,不生死所困;不厭生死,不忍眾生受苦;不見生死,不受生死眾苦。不戀生死是解脫德,不厭生死是法身德,不見生死是般若德。

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
 
前面已說過「般若無知」,乃是無所不知而圓得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此處說「般若無見」是不見煩惱執著,那就是實證寂滅的涅槃,如同《楞嚴經》所說:「千年暗室,一燈能破。」般若現起時,煩惱自然消除;並不是因
般若能去除煩惱,原因是煩惱的自性本空,般若即是空慧,所以當般若顯現之時,煩惱自然不見。當煩惱不生之後,要滅除的對象沒有了,不生不滅,便是涅槃。所以般若能見涅槃,涅槃能生般若。

由此可知,般若和涅槃名稱雖異,實體相同。當得般若時就是得涅槃,當得涅槃時就有般若,一等於二,二等於一。

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
 
這兩句是說,般若與涅槃,名雖有二,其體實一,只是
了說明的道理,所以分別給了兩個名目。若再加入法身、解脫,便是涅槃三德;若再加上常樂我淨,可立涅槃四德。

這些名義,都是
了方便說明佛的無上功德而建立的,並沒有一定的什可指可說,所以涅槃的三德四德,均無定相,千萬不要被這些名詞所標示的義理迷惑了。光在名字義理上打轉,是無法親般若的空慧,無能親證解脫的果位,無從親驗法身的遍在,涅槃理體的寂滅相也無以表達了。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佛法身。 

前面已說「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此處再說「涅槃能生般若」,目的是告訴我們:就是因
般若的空慧,是由於照見諸法空相,是實證諸法實相即無相的涅槃理體,所以般若的空慧,是由涅槃的寂滅相而生。當涅槃的理體生起般若的功用時,便見一切諸法的自性,無一不是諸佛的法性身,稱佛法身」。

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 

涅槃三德的彼此之間,
是互體用,而隨義立名,所以般若是由涅槃而生,般若也能建立涅槃,如來所見的法身理體,也在般若與涅槃的互生互建的同時,顯現出來。

「如來知見」出於《法華經》的〈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
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一大事因緣呢?就是:1.欲令眾生開佛知見,2.欲示眾生佛之知見,3.欲令眾生悟佛知見,4.欲令眾生入佛知見。諸佛出現世間,沒有別的任務,僅是了救濟度脫一切眾生,開示佛的知見,使得眾生都能悟入佛的知見,這也就是《法華經》的最高精神所在。

又是佛的知見或「如來知見」呢?〈顯宗記〉說:由於般若之用能建立涅槃之體;或者由於般若的空慧,能實證不動的涅槃理體,便是佛的知見。《壇經》記述惠能大師開示弟子智常之時,曾說:「但見本源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由此可知,若能悟見眾生自性是空,即能悟見眾生的本來面目淨無垢,自性即是圓明的覺體,即是名見性成佛,那就叫做如來知見。

 

4.動寂常妙

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

這兩句還是講的「如來知見」與涅槃、般若的互
體用。「知心空寂」是般若慧的觀照之功,「見性無生」也是般若慧的離相見性;「空寂」是涅槃相,「無生」也是涅槃相。所以如來知見,便是知心寂空,見性無生。

「知心」的「心」是一
法界的淨心,也是《起信論》所說的如心;「見性」的「性」是一切法的法性,一切眾生的自性,一切諸佛的法身。淨的如心,是無相、無動、無染、無著的空心;諸法的法性、眾生的自性、諸佛的法身,都是空性,所以心性,亦是無滅亦無生的涅槃。

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
 
此處的「知見」,即是前面的「如來知見」,也即是「知心空寂」、「見性無生」。由於涅槃是般若、解脫、法身三者的不一亦不異,所以能
靈活地運作,是常動的,也是常寂的。

這實在太奧妙了,從有
、有作、有生、有滅的現象看,當下就能體認到一切諸法的自性,本寂本空。現象是事,自性是理,事理之間,都是如此的自然。站在般若的立場,因事物的現象,可以照見五蘊皆是空寂不動的;站在涅槃的立場,可以確定由於寂靜的理體,才能顯示出智慧的觀照之力。其實,一切的諸法,都是基於這樣的法則,所以稱如如。

總之,如果執著,不論執著什
,乃至執著佛的經,而被所執的對象束縛,都是眾生知見;如果一切不執著,魔來斬魔、佛來斬佛,便是如來知見。如果不能提得起放得下,便是眾生知見;能空而不否定妙有,空有自在,收放自如,便是理事如如的如來知見。

即處處能通達,即理事無礙。
 
「處處通達」,是涅槃三德周遍恆河沙界;「理事無礙」,是涅槃之理體與般若之事用,互
表裡,相即相融。「通達」是無遠弗屆,無微不至,「無礙」是無物遮止,無事障礙。於涅槃的體是恆靜不動的,於般若的用是常照常空的,於解脫的功是無縛無染的,於法身的相是遍在遍不在的,所以是通達,又是無礙。此處所說的,還是涅槃三德。()

 

﹝注﹞:江蘇省南京牛首山佛頂寺供俸“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在佛頂宮千佛殿內舍利大塔通高21.8米,由塔刹、塔身、塔座三部分組成,造型靈感來源於佛中的須彌山,設計採樣於大報恩寺的金七寶阿育王塔以及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柱,象徵著淨莊嚴的華藏世界。

大塔塔刹的核心水晶牟尼寶珠,象徵著大日如來的三昧耶。寶珠下方是頭頂寶珠、口銜瓔珞的大鵬金翅鳥,象徵著長壽和忠心。塔身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倒錐形的十三重相輪,象徵佛中的十三天;下部景泰藍覆,覆四周安放著四尊玉雕菩薩像。塔座也分兩個部分,上方塔廳呈四方八角形,上面雕刻著金剛杵、法輪、妙音鳥、獅子、聖象、蓮花、卷草、山花蕉葉等佛吉祥圖案;塔廳四角供奉著四大天王銅造像。塔座下方是由84片蓮花瓣構成的圓形蓮台,象徵佛84000法門。

舍利大塔工藝精湛,塔身通體以錫銅鑄胎鍛造,表面金,塔內裝飾運用了雕塑、鏨刻、絲琺瑯、水晶琉璃、寶石鑲嵌等數十種傳統工藝,結合射投影等技術手段,融佛理與藝術於一爐,形制上精美倫,義理上莊嚴殊勝。

千佛殿依照金剛界曼羅第四供養會設計而成,整座大殿共有佛、菩薩1343尊,再現了佛與菩薩相互供養的神聖場景。其中,大殿正中象徵大日如來的舍利大塔,大塔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四方佛(東方阿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大殿牆壁上慧門十六尊、八內外供養等菩薩。

舍利是指佛陀或高僧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舍利中,以釋迦摩尼佛身舍利最殊勝。2010612日,世界現存唯一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身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作界無上聖物,佛頂骨舍利是智慧與慈悲的象徵,見佛舍利如見佛陀身,其功德無量,有信念者觀瞻舍利,即如佛在心中。

20151027上午,舍利迎請團從南京棲霞寺恭迎佛頂骨舍利到牛首山,並在佛頂寺大殿行供佛法會,隨後前往佛頂宮千佛殿行供奉法會。上午11時,南京市牛首山佛頂廣場行了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開園典禮,中國佛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國際佛光會會長星雲大師、中國佛協會副會長祜巴龍莊猛、中國佛協會副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等108位高僧以及佛四眾弟子數千人出席並參加了此次供奉大典。佛頂骨舍利長期供奉于牛首山,堪稱千載一時,殊勝十方。

溫馨提示:2018年佛頂骨舍利公開瞻禮時間

11(元旦)、124日(釋迦牟尼佛成道日)、215~2月21(春節)、3月24(釋迦牟尼佛出家日)、3月31(釋迦牟尼佛涅槃日)、5月22(釋迦牟尼佛聖誕)、10月1~10月7(國慶日)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