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24 22:28:34| 人氣2,1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略聞《禪門鍛煉說》一二事(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中國禪宗自六祖慧能下,分南嶽、
原兩大系。南嶽下出臨濟、仰二家;原下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家,合稱五家宗派。《宋高僧傳》和《景德傳燈錄》都無異說。 

※南嶽懷讓_ 馬祖道一_ 百丈懷海_ 黃檗希運 _ 臨濟義玄(臨濟宗)

山靈佑_ 仰山慧寂(仰宗)

原行思_ 石頭希遷_ 藥山惟儼_雲岩曇晟_ 洞山良價_曹山本寂(曹洞宗)

※天皇道悟 _ 龍潭崇信_ 德山宣鑒_ 雪峰義存_ 雲門文偃(雲門宗)

※玄沙師備_ 羅漢桂琛 _ 法眼文益(法眼宗) 

  如果把上表石頭下的天皇道悟改隸馬祖,則南嶽下出臨濟、仰、雲門、法眼四家,原下只出曹洞一家,這是爭端之一。爭論的發端,起于宋達觀曇穎。他撰《五家宗派》一書,說道悟有二人:天皇道悟承石頭希遷,天王道悟承馬祖道一,唐丘玄素所撰碑文證,說天王道悟出龍潭崇信,崇信出德山宣鑒乃至雲門,欲以此息爭,反而引起大爭。慧洪《林間錄》卷上論述,同意道悟有二人之說(見《佛祖通載》卷十五),這是最初討論這個問題的記載。其後《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三書出世,都沒有提到天王道悟,只錄天皇道悟一人。 

  到了元代,越州(今紹興)開元寺業海再刻《五燈會元》,採用曇穎之說,其第七卷天皇道悟下細注說:“道悟同時有二人,一住荊南城西天王寺嗣馬祖;一住荊南城東天皇地,嗣石頭。其下出龍潭信者,乃馬祖下天王悟,非石頭下天皇悟也。”明末費隱通容撰《五燈嚴統》,索性將天皇悟以後各代及雲門、法眼二宗,把《五燈會元》標為青原下幾世者,改南嶽下幾世。鼓山元賢所著《錄》有《龍潭考》一文,承認有二道悟,但認龍潭信乃嗣天皇悟而非天王悟。初淨符著《法門鋤(音軌)》推翻前說,認丘玄素天王碑為偽造,並斥慧洪《僧寶傳》和《林間錄》所記前後矛盾,以《傳燈錄》、《傳法正宗記》所說可信。去年湖北沙市和平人民公社在前江陵縣城東數裏荒草叢中發現了“唐天皇道悟禪師塔”(見《文物》1959年第二期《文物工作報導》),這對解決天皇、天王之爭是有一個有力的物證。 

三、晦山的《禪門鍛煉說》

  晦山出世後,曆主八刹,本有語錄十二卷。現在語錄已失傳,只有《五燈全書》卷83略載其上堂法語數段而已。徐增《晦山和詩文集序》說:“具和初住靈隱,即欲遜獅子位與居,和即著草鞋走廬山。未二年,雲居膺祖古道場來請,不得已應之。曆十年,是時禪風漸衰,和以臨濟七事鉗錘納子,號毒辣;入室者甚眾,皆天下之英俊,化行江楚數千里”。 

  晦山得法於具德,具德得法于漢月藏,故晦山的禪法是繼承三峰的一個系統的。具德曾對晦山說:“綱宗者,人能講,吾能用。先師當日鉗錘,年始獲其益。此即我三峰家法也。”(吳梅村《具德和塔銘》) 

  晦山的著作,有《禪門鍛煉說》、《現果隨錄》、《佛法本草》、《鷲峰集》(見《靈隱寺志》)及《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晦山訂閱、濟嶽箋)》等。《佛法本草》和《鷲峰集》已不傳。《現果隨錄》四卷,是他年回憶平生所見所聞的因果報應隨筆。《禪門鍛煉說》仿孫子兵法體裁分十三篇,是他闡述鍛煉禪眾方法的精心著作。署名“江西南康雲居山如禪寺晦山戒顯著”,前有序、後有跋。自序作于辛醜孟春(順治十八年1661年)上元日,時住雲居,而跋寫于黃梅四祖方丈,未記年月。考晦山自雲居移笠黃梅,即於是年。這部《禪門鍛煉說》是他在雲居山寫成並自序,到了黃梅破頭山加跋付梓的(現收入《續藏》)。 

自序:“佛法中據位者,治叢林如治國,用機法以鍛禪眾如用兵。拈花一著,兵法之祖。西天四七。東土二三,雖顯理智,暗合孫吳。……嗣後黃檗(江西高安黃檗山希運)、臨濟(河北正定臨濟寺義玄)、睦州(浙江建德開元寺陳尊宿道明)、雲門(廣東乳源雲門寺文偃)、汾陽(山西汾陽太平寺善昭)、慈明(湖南石霜山楚圓)諸老,虛實殺活,純用兵機。迨乎妙喜(大慧宗杲),專握竹篦,大肆奇兵,得人最盛。五家建法,各立綱宗,韜略精嚴堅不可破,而兵法全矣。自元及明中葉,鍛煉法廢,寒灰枯木,坑陷殺人。幸天童悟老人提三尺法劍,開宗門疆土。三峰藏老人繼之,恢復綱宗,重拈竹篦,而鍛煉複行。靈隱(具德)本師複加通變,啄多方,五花八門,奇計錯出,兵書益大備矣。余昔居板首,頗悟其法。卜靜匡山,逼住歐阜(即雲居山),空拳赤手,卒伍全無。乃不辭杜撰,創隨眾經行敲擊移換擒啄斬劈之法,一時大驗。……遂不敢秘,著鍛煉之說,流布宗門。……歲次辛醜(1661)住雲居晦山戒顯自識。” 
 

              禪門鍛煉說 十三篇 自序   晦山戒顯禪師 

    鍛煉說而擬之孫武子,何也?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柱下之言確矣。佛法中據位者治叢林如治國用機,法以鍛禪眾如用兵奇正相因,不易之道也。拈華一著,兵法之祖。西天四七,東土二三,雖顯理致,暗合孫吳。至馬駒蹴踏,如光弼軍,壁壘一變。嗣後黃檗、臨濟、睦州、雲門、汾陽慈明、東山圓悟諸老,虛實殺活,純用兵機。逮乎妙喜,專握竹篦,大肆奇兵,得人最盛。五家建法,各立綱宗,韜略精嚴,堅不可破,而兵法全矣。 

  自元及明中葉,鍛煉法廢,寒灰枯木,坑陷殺人。幸天童悟老人提三尺法劍,開宗門疆土。三峰藏老人繼之恢復綱宗,重拈竹篦而鍛煉複行,陷陣衝鋒,出眾龍象。靈隱本師複加通變,啄多方,五花八方,奇計錯出,兵書益大備矣。余昔居板首,頗悟其法。卜靜匡山,逼住歐阜,空拳赤手,卒伍全無,乃不辭杜撰。創隨眾經行、敲擊移換,擒啄斬劈之法,一時大驗。雖當陽苦戰,而奏凱多俘。用兵離奇毒辣蓋至極矣。 

  因思人根無論利鈍,苟得鍛法,皆可省悟。以人多執死法,不垂手險崖,雖有人材,多悲鈍置,遂不敢秘著,鍛禪之說流布。宗門老師宿衲雖得此說,未必能行矣。豈惟不行,或反嗤議。初據曲(音錄,盒子)者,其身英,其氣猛利,依此兵符勤如操練,必然省悟多人,出大法將。所願三玄戈甲,永見雄;五位旌旗,不致偃息。知我罪我,所弗惜焉,則雖謂之禪門孫武子可也。 

           歲次辛醜孟春上元日,住雲居山晦山僧東吳願雲戒顯自識。

 

禪門鍛煉說這十三篇是一部整理禪林的理論綱領,主要是針對當時宗下的流弊而提出的。 

  晦山首先勸諸方長老,若不願受竊位盜名之譏,必須立大誓願,堅苦鍛煉禪眾。他說:“欲下鉗錘,先辨機器。……唐代禪風鼎盛,機器不凡。老古錐接人,皆全機大用,殊無死法。至宋以後,參禪用話頭而死法立矣。”(《辨機授話第二》)但他以末法時期,仍不得不用死法。能善用之,則死法中自有活法。所謂活法,就是辨禪眾的機器,驗期參學之淺深,然後示以話頭。 

  晦山以學者參禪如逆水行舟,不得人推挽則退多而進少,故長老入堂開導,最急要。因參禪不可胡亂蔔度,亦不可死守話頭,故長老當禪眾靜坐時,須示令放下萬緣、銳意究、盡力挨拶(音);久之,則情識盡、知見忘,悟道就易了(《落堂開導第三》)。鍛煉之器,在善用竹篦子。這竹篦起自首山(省念)、盛行於大慧(宗杲)、再興於三峰(法藏)。竹篦長須五尺,闊須一寸,稍稍模,去其銳角,即便捷而易用。禪眾坐時執之以巡香,經行之時即握之利器,隨從旋繞。當經行極猛時,即用兵家之法,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或攔胸把住,逼其下語;或劈頭一棒,鞫(音鞠,窮究)其本參。鍛煉禪眾,如是而已(《垂手鍛煉第五》)。 

  晦山主張禪者應重視綱宗,依止師承,務徹古人堂奧。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故道眼未開,先令參究,以鍛其解,所謂但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大事即明,即令操履,以鍛其行(《究綱宗第九》、《精嚴操履第十》)。晦山主張參學並重。他說,道不在言,非言無以顯道;佛法不在學,非學無以明法。參學二字,乃諸祖所立,自有次弟。雖不可重學而棄參,亦不可單參而廢學。方其根本未明,疑團未破,根無利鈍,皆須苦參。迨乎疑團破矣,根本明矣,則溫(音審,勸告),全恃乎學。且居長老之位,則質疑問難,當與四眾疏通;偈頌法語,當與學人點竄,而此非可胡亂塞責。所以晦山主張善知識者,應因材磨治,先鍛其悟門,次礱(音龍,去雜質)其學業,使其有德有學,法門自不致掃地(《磨治學業第十一》)。 

  最後談到擇人付授問題,晦山反對昔人上根利智方可參禪的說法。他說:“爐韝(音備,鼓風吹火器)所以鎔鈍鐵,良醫所以療病人。不明鍛煉,雖上根利智,皆成廢器,況下此者乎?善能鍛煉,雖鈍鐵病人,亦成良材,況上此者乎?有心皆可以作佛,有性皆可以悟道。只在善知識,爬羅抉剔,刮垢磨光,垢盡明現,如磨鏡。今不咎鍛煉之無方,而謂中下根機,參學分,此萬古不破之惑,而餘切齒者也。”但晦山認師資付授必須重,決非一經省發,盡可付授。必其行德學識,足以迪後進,然後付授,命之出世。總之:“明綱宗,知鍛煉,則初步不難出人,悟後不輕放過。謹與流傳,皆法門之幸。……甯慎勿濫,寧少而,勿多而。……故予苦口力陳鍛煉,而終之以囑流傳。……夫重綱宗,勤鍛煉,持謹,此三法者,皆世所未聞而難行者也。”(《謹嚴付授第十三》)其文字暢達,言簡理盡,非熟讀宗門七部書,洞悉叢林利弊,對於禪學有正造詣者,決不能語此。

                        
                        晦山戒顯禪師的全身塔

台長: 幻羽
人氣(2,12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夏禪 |
此分類下一篇:附錄:《禪門鍛煉說》(1)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略聞《禪門鍛煉說》一二事(上)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