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漢傳佛教的十三宗之一,因以研究《中論》、《十二門論》、《百論》而著稱,又稱不真宗。但是他們也尊崇其他的大乘佛教經典,如《淨名經》、《法華經》、《華嚴經》、《勝鬘經》、《涅槃經》等。最著名的代表為嘉祥吉藏大師。
在中國佛教史上,三論宗並不是一個實質的宗派,只要是研究三論宗旨的,都可稱三論宗。真正形成宗派,是在傳至日本之後,而三論宗的立名,也並非來自中國,而是始於日本佛教。而北方又加龍樹的《大智度論》,稱為四論宗,惟不盛。三論宗源自於中觀學派,但在思想上,三論宗受到地論宗、攝論宗、涅槃宗的影響,加入許多真常唯心系的看法,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派。
((如來藏學派,佛教術語,大乘佛教的派別之一,與中觀派、唯識派,形成大乘佛教的三大主流。主要宣揚如來藏常住的學說。太虛大師稱為法界圓覺宗,印順導師稱為真常唯心系。它興起的時間較晚,大約在西元250至300年間。漢傳佛教與藏傳密宗,皆受到如來藏學派的影響,以此為主流。
大乘佛教,傳統上認為只有中觀派與唯識派兩個主流。太虛大師與印順導師,首次提出在大乘佛教之中,存在著第三個流派,源自南印度,重視如來藏真常不變。太虛大師,晚年提出新的看法,將大乘佛教分為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其弟子印順,根據經典,將這三宗修改為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與真常唯心系,其中的真常唯心系,即是學界所稱如來藏學派。直到梵文本《寶性論》出土後,現代佛教研究學界,開始提出如來藏學派的說法,認同它是大乘佛教第三個主流。))
三論宗始於鳩摩羅什譯出龍樹《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的《百論》,奠基於南北朝僧肇、遼東僧朗、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師。因依《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
鳩摩羅什來到中國後,盡譯三論,弟子事之者稱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為尤著,並稱為「關中四傑」。至什公去世,姚秦敗亡,弟子四散,各自傳播經典。其中被稱為「解空第一」的僧肇不幸早死。向東南弘傳的,如彭城的僧嵩、壽春的僧導,主要以《成實論》的宏揚為主,後世稱為成實宗。至於僧叡、道生、慧觀等人,則重視《法華經》與《涅槃經》的傳播,至於鳩摩羅什所重視的般若中觀與三論則反而被遺忘了。重新將三論研究發揚光大的,則是遼東僧朗大師及其門下。
僧朗大師原居遼東,因當時遼東屬於高麗,僧朗大師又被稱為「高麗朗」,對華嚴、三論有深入研究。僧朗大師的傳承不明,嘉祥吉藏說他曾在北方學到什公、僧肇門下的三論正義。南朝齊建武(西元494─497)年間,僧朗大師到達江南,隱居於攝山(即棲霞山),梁武帝派了僧詮等十人,去向他學習三論,三論宗也隨之光大。僧詮大師後住攝山止觀寺,終身不下山,同樣致力於華嚴、三論的研究。興皇法朗、長干智辯、禪眾慧勇、棲霞慧布都是僧詮大師的得意門徒。興皇法朗曾作《山門玄義》,以三論意旨評破成實宗,因其辯才,又被稱為「伏虎朗」。在法朗大師的努力下,三論傳遍江南,遠至於四川,成為南朝陳的佛教正宗。他的徒弟嘉祥吉藏大師是三論義學的集大成者。
興皇法朗去世時,囑付茅山大明法師繼續領導其門下學眾,茅山明法師「即日辭朗,領門人入茅山,終身不出」。他的門人,如慧暠、慧稜、法敏等都是傑出人才,牛頭宗的創始者法融也出於他門下。另一個門人智鍇大師隱居廬山大林寺,二十年不下山,智鍇曾從智顗,兼習天台教義,禪宗四祖道信曾經居於大林寺十年,之後道信改變菩提達摩以《楞伽經》印心的傳統,改以《般若經》教學,不能說沒有受到三論宗的影響。
在唐宋之際的中國佛教文獻,在討論佛教宗派時,並沒有提及三論宗;「三論宗」一詞主要是用來說明學習三論之學的旨趣,學習三論的僧侶,通常也會兼習其他書籍,如《續高僧傳》說吉藏大師曾「講三論一百餘遍,法華三百餘遍,大品、智論、華嚴、維摩等各數十遍。並著玄疏盛流於世。」
三論宗之名,始見於日僧凝然(1240-1321)所作《八宗綱要鈔》與《三國佛法傳通源起》,在《八宗綱要鈔》書中也定下三論宗的傳承祖脈。認為印度祖師之血脈以文殊菩薩為高祖,馬鳴為次祖,龍樹為三祖。龍樹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由龍樹傳龍智、清辨、智光、師子光;一者由龍樹傳提婆、羅睺羅多、沙車王子至鳩摩羅什。中國祖師起於羅什,傳道生、僧肇、法融、僧叡、曇影、慧觀、道恆、曇濟。曇濟傳道朗、僧詮、法朗、吉藏,後傳至高麗僧慧灌。日本三論宗初祖則為高麗僧慧灌,傳福亮、智藏、道慈、善議、勤操、安勤。因為三論宗在印度及漢地的傳承來自於後世日本僧人的整理,所以它的內容多有疑問。
日僧宜然房明道《三論玄義玄談》認為,嘉祥大師以前稱「古三論」,又稱「北地之三論」;嘉祥大師以後稱為「新三論」,又稱「南地之三論」。日本學者前田慧雲(1857-1930)《三論宗綱要》認為,羅什傳至吉藏,稱為古三論宗。而日照三藏(613-687)於唐高宗時,傳來智光及清辨論師的三論學,後傳至賢首法藏、新羅元曉,這個系統為新三論宗。但日照三藏所傳的多為密宗及法相唯識學,並無中觀派的作品,故此說可能是虛構的。
日本三論宗初祖為高麗僧慧灌,於隋唐之際入中國,於嘉祥吉藏門下學習三論,後奉使至日本,於元興寺大弘三論(625),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開始,為南都六宗之一。其後慧灌弟子智藏亦至中國投嘉祥門下,道慈入中土兼學六宗,分別為二祖、三祖。
三論宗又名大乘空宗、般若宗、性宗、破相宗。此宗廣破一切有所得,實有實無的偏見,說大乘經同明一道,同以無所得正觀為宗,對如來所說經教,不作高下優劣之分,但因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說的法門就有種種的不同,隨機施教,因病授藥。
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論」,為此宗的中心理論。這種理論,總說世間、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產物,這叫緣起,離開眾多因素的條件就沒有事物,事物皆無自身質的規定性,皆非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緣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緣起的事物而後說空。
如《十二門論》所說:「眾緣所生法,即是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這就是說:緣起法無自性就是畢竟空。把緣起和性空統一起來,從緣起和合的現象中,直指「緣起」與「性空」不是對立的,所以,不離性空而有緣生的諸法;雖有緣起的諸法,也不礙於畢竟空的中道實相。「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真空不礙妙有,妙有體現真空」,這就是中道實相論。雖然三論宗起源自中觀派,但是在宗義上,引進涅槃宗等,因此,已不是純粹的中觀派。
中觀學派(梵文:माध्यमक, mādhyamaka),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派別,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並列。中觀派主張一切法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為主,因此被稱為空宗,又稱為性宗。印順法師稱其為性空唯名派。
中觀為大乘佛教兩大基本理論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都受到它的影響,也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觀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龍樹的學說,源自早期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進一發展,認為世間一切性空〈第一義諦、勝義空〉,只有假名存在〈世俗諦、假名有〉。龍樹之師名為羅羅跋陀羅,《大智度論》卷18引用的〈讚般若波羅蜜偈〉即是由他所做。
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即為提婆,意譯聖天。龍樹與提婆師徒二人的著作,奠定了早期般若中觀派的理論基礎。提婆之後的傳承,史料所載不多,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中說,提婆晚年離開那爛陀寺,到南印度的蘭伽那達,付法給羅睺跋陀羅之後示寂。羅睺跋陀羅之後有婆藪、青目,這兩個人很可能是同時代人。青目作《中論釋》,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即是青目所作的釋論。婆藪作提婆的《百論本頌釋》。在他們之後又有堅意,他所作的《入大乘論》由北涼道泰等譯成中文。
在南北朝之時,般若部的經典經由西域傳入中國,因為它與道家玄學思想接近,而廣被接受。鳩摩羅什將中觀思想傳入中土,在關中地區極為盛行。鳩摩羅什傳入的中觀派思想,流行在罽賓、北印度地區,接近於早期的中觀思想。中國的佛教思想家在接受中觀思想之後,又加以引申,形成了三個主要的流派:成實宗/三論宗/天台宗。
龍樹的中觀學說,在提婆之後,一度衰微。至世親之時,有龍友、僧護師徒,在中印度起而宏揚龍樹的學說。僧護又稱眾護,即僧伽羅剎,藏譯有《僧伽羅剎所集經》,藏傳佛教相傳佛護、清辨、解脫軍都是眾護的弟子。自龍樹以來,雖然有般若中觀學說的傳布,但中觀派的正式建立,則成於清辨、佛護二人之手,但清辨與佛護之間,又有不同的見解。藏傳佛教所接受的中觀思想,主要是中晚期印度派的思想。
世親的弟子安慧作《中論釋》,以唯識派的角度重新解釋龍樹的中論,認為龍樹的性空唯名論,只是佛陀的密意說,應加入唯識派的三自性才是究竟。清辨起而進行反擊,他親自前往那爛陀寺,要求與世親的弟子護法進行辯論,但護法並沒有接受。清辨並且認為瑜伽行派所傳的彌勒《辨中邊論》中的意旨不正確,發願要等待彌勒出世,親自向他詢問究竟是他的見解正確,還是瑜伽行派所傳的正確。
在因明學方面,因為清辨此派,在論辯時會先建立自宗看法,再用自宗看法以辯破他宗,故稱為「中觀自續派」(svātantrika,自立量派)。而在教義上,他的見解與經量部相近,因而又被稱「順經部行中觀派」。
由瑜伽行派解脫軍傳出的《現觀莊嚴論》,是《般若經》的註解,據說後者是由彌勒傳世親的般若學,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至清辨門下弟子寂護(又譯為靜命)作《中觀莊嚴論》,其弟子蓮華戒作《中觀莊嚴論精釋》、《中觀光明論》,以清辨的中觀自續派意旨,加入瑜伽行派的教義,綜合瑜伽行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的觀點,建立了「隨瑜伽行中觀派」。後寂護受藏王邀請入藏,將大乘佛教及此派理論傳播到西藏,對藏傳佛教具有深刻的影響。師子賢也是寂護的弟子,弘揚『般若』與『現觀莊嚴論』,作《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明般若波羅密多釋》。
佛護及其弟子月稱建立「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佛護作《中論釋》,月稱作《中論明句釋》、《入中論》、《四百論釋》等。月稱論師對中觀應成派的觀點進行了廣泛的立論並對其他中觀宗的觀點給出了充分的理路上的駁斥。他繼承佛護論師的觀點,主張直接通過應承辯破他宗自相有的說法,即可在所化機相續中生起證悟無我的智慧,故被稱為「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而在教義上,他反對清辨論師的看法,認為一切法無自相,但是他也反對瑜伽行派認為阿賴耶識實有,與說一切有部立場相近。
晚期中觀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為寂天。他繼承了月稱中觀應成派的傳統,但是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採納了清辨論師的觀點,融合了中觀自續派與應成派兩者,使他成為後期中觀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大特點,就是以簡攝繁,以及見行相應二點。
寂護是最早將中觀派思想引入藏傳佛教的代表人物,赤松德贊曾經向全藏宣布,以寂護的見解作為藏傳佛教的規範。寂護的見解被稱為隨瑜伽行中觀派,因為他在相當程度上,融合了唯識派的思想。在寧瑪派中,仍然保持了他的部份見解,但因為朗達巴滅佛的影響,寂護在西藏的影響力在後世並不大。
至後弘期時,月稱的再傳弟子阿底峽大師,以寂天的教義,入藏傳授,作《菩提道燈論》,建立噶當派,將中觀應成派傳入西藏,後為格魯派宗喀巴尊奉,成為藏傳佛教的正宗。有:隨瑜伽行中觀派/寧瑪派/中觀應成派/噶當派/格魯派。
中觀部派表:中觀學派/中觀自續派/順經部行中觀派/隨瑜伽行中觀派:隨瑜伽行中觀派論師,除了根現量、意現量及瑜伽現量之外,還列出自許現量,合稱四種現量。/中觀應成派。
嘉祥吉藏(549年-623年),俗姓安,中國六朝與唐朝初期的佛教僧侶,是漢傳佛教三論宗的祖師與集大成者。因為祖先來自於安息國,所以又被稱為胡吉藏,又因為曾經待過嘉祥寺而有「嘉祥大師」的稱號。
其先祖原為安息國人,因為躲避仇人而搬家至南海,大概位於交州與廣州之間,後來又搬到建康。吉藏大師於太清三年(549年)出生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其父親為虔誠佛教徒,後來出家當了和尚,法名道諒。吉藏幼年時,父親常帶他去見真諦大師,並由真諦大師為他取名為吉藏,也常帶他至興皇寺聽法朗法師宣講三論,因此吉藏七歲時即跟隨法朗法師於興皇寺出家。
興皇法朗為遼東僧朗大師的再傳弟子。因當時遼東屬於高麗,僧朗大師又被稱為「高麗朗」,對華嚴、三論有深入研究。南朝齊建武(494年─497年)年間,僧朗大師到達江南,隱居於攝山(即棲霞山),梁武帝派了僧詮等十人,去向他學習三論,三論宗也隨之光大。僧詮大師後住攝山止觀寺,終身不下山,同樣致力於華嚴、三論的研究。興皇法朗,長干智辯,禪眾慧勇,棲霞慧布都是僧詮大師的得意門徒。
興皇法朗大師宏法二十五年,使三論宗義成為陳代佛教的主流之一。吉藏大師在三論傳統中成長,逐漸蛻變為三論的大師。十四歲時開始學習《百論》,十九歲時已經能夠覆述法朗大師的講義,代替法朗大師說法。
後來吉藏大師聲譽逐漸變高,陳桂陽王陳伯謀相當信奉他。到了隋朝統一中國,他往東到會稽的嘉祥寺而停下來,在此說法十五年,並為《法華經》作章疏。開皇十七年(597年),致書於天台智顗大師,邀請他前來宣講《法華經》,但智顗大師因病無法前往,不久即病逝。吉藏於是跟隨智顗大師的徒弟灌頂,學習天台宗教義。
開皇末年,隋煬帝為太子時,設置了四個道場。大業二年(606年),吉藏奉命住持揚州的慧日道場,並給予豐渥的獎賞,在此時寫作了《三論玄義》一書。他在此時與僧粲論師進行辯論,往復四十餘次,最後獲勝,聲名因此更盛。隋煬帝後來又在首都長安設立日嚴寺,請吉藏前往居住。
到了唐朝,唐高祖在武德二年(619年)成立十大德來管理眾多僧眾,吉藏成為十大德之一,曾經居住過實際寺與定水寺。唐齊王李元吉欽佩吉藏的風範,以他當做自己的老師,邀請他進入延興寺。武德六年(623年)五月,過世,享年75歲。
吉藏發揚龍樹與提婆的三論(《中論》、《十二門論》與《百論》)教義,成為三論宗的祖師。他自許為「關中舊說」與「關河舊義」的承繼者,「關」即指關中攝嶺由鳩摩羅什所傳之中觀三論學,「河」則指河西曇無讖與道朗所傳的涅槃學。
吉藏生平有40多部的著述,目前還有27部流傳,除了三論的疏章(如《三論玄義》)之外,其他還包括《華嚴遊意》、《法華遊意》、《法華玄論》、《大品廣疏》、《仁王疏》、《維摩義疏》、《涅槃疏》、《勝鬘寶窟》、《大乘玄論》、《二諦章》等著作。他的弟子高句麗人慧灌後來前往日本,將三論宗傳到日本。
三論宗認為緣起之空有二諦為教法,為指標,以認知緣起空相,以言語文字所說的空有二諦,並非緣起實相。但實相主空有又非賴文字、語言,反覆地陳述不可,此一反覆陳述之過程或形式即是一辯證法之應用。其辯證中,無限層次之「宇」即是「中道之教法」;就天台宗來看,其辯證中,無數層次之「宇」,即是「妙有」或「一心」。然就華嚴宗來看,其辯證中,無數層次之「宇」乃是一理體。至于禪宗,雖然,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其參禪之方法或過程,無論是參話頭或接機鋒,都是經過辯證之過程才能大徹大悟,又稱之為深參實究。
根據吉藏大師: 「不空假名者,但無性質(即無自性);有假世諦不可全無,為鼠嘍栗。」又曰: 「鼠栗二諦者,經中明色色性空。彼云色性空者,明色無定性,非色都無,如鼠嘍栗中肉,盡栗猶有皮殼,形容宛然。栗中無肉,故言栗空也。即空有並存也。」其在中論疏中亦說:「色空者……以空無性質,故名為空,即真諦。不空于假名,故名世諦。」
所謂不空假名,就是承認「緣起有」,也就是主世俗有。世俗有、緣起有無自性,故是假名有,是為不空假名。如根據龍樹菩薩之正義:「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論有兩門,一世界門,二為第一義門,以世界門故說有我……五陰空無,以世諦故有,所以者何?佛陀諸行,盡皆如幻如化。以世諦故有,非實有也。
《中論》(梵文:मूलमध्यमककारिका, Mūlamadhyamakakārikā,藏語:dbgu ma rtsa ba'i shes rab,英語:Knowledge of the Middle Way,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龍樹菩薩作。此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全書共四卷二十七品。
《中論》闡述緣起性空深義,揭示生死解脫根本,為三乘共遵之門。《中論頌》為龍樹菩薩的重要代表作,摧破執空執有的異說,暢演不空不有之中道,使大乘脫離於小乘部派,而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觀一統。其理論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論述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亦為般若之思想精髓。書中共有破因緣品、破去來品、破六情品、破五陰品等二十七品。印順法師將將內容分為四個部份,最開始的二頌揭示全書主旨,初二品作為全書的總觀,後二十五品作為別觀,最後一頌作為對佛的禮贊。
《十二門論》(梵文:Dvādashanikāya-Shāstra),三論之一,一卷,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說以觀因緣門乃至觀生門之十二門而入於空義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百論》二卷,提婆菩薩造,天親菩薩釋,鳩摩羅什譯,三論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為一偈),合有百偈。故稱百論。然譯者略後十品,現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親之註解,羅什之翻譯,句數稍為增減。現品之偈數無定矣。
《百論僧肇序》曰:「論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後十品,其人以為無益此土,故闕不傳。」《百論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無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義:一注人釋有廣略,二翻論人復重增減,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