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05 23:10:03| 人氣2,6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寺、塔幢、石窟。。。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元前2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西元前後,起源於印度的佛教便沿著這條貫通中西文化交流的絲路傳入中國,受到廣大百姓的信奉,並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與扶持。魏晉南北朝時期(220-581)佛教的傳播達到高峰,當時的梁武帝(502-549年在位)把佛教作為國教,大興寺廟,唐代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正是這段史實的寫照。唐朝是佛教發展的另一個盛期,不僅中國佛教自身得到發展,而且還傳到了朝鮮、日本和越南。元代統治者提倡喇嘛教,因此又出現了許多喇嘛教寺院。

人們把流行於以漢族為主的中國大多數地區的佛教稱為漢傳佛教,由印度與尼泊爾直接傳入西藏的密宗佛教被稱為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主要分佈在西藏、甘肅、青海以及內蒙古一帶,以拉薩、日喀則為中心。在雲南西雙版納等地還有少量的南傳小乘佛教,建築形式與漢族地區的傳統佛寺大相徑庭。

俗諺說“天下名山僧佔多”,那是由於佛教的誦經修行需要遠離塵囂,打坐靜思,幽靜的山林正是理想環境,所以大多數佛教寺院都處于山岳叢林之中。這些寺廟或擇址于山腳,或鑲嵌在山腰,或雄踞于山頂,或依山而造,或跨水而建,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同時僧人們還創造出“佛光”、“聽法石”等富有宗教意義的景點。山因佛寺而揚名,寺因居山而興盛。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聲譽日隆,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在古代中國,君權向來高於神權,隨著佛教的盛行和佛寺的不斷增多,僧尼特權的擴大,危及到了朝廷的利益,在北魏太武帝(423-452年在位)、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和唐武宗(841-846年在位)時期曾先後發生過“滅佛”事件。不過這種較大規模的禁佛事件在歷史上只佔很短時間,過後佛教仍然得到發展。佛教建築在中國延續了將近2000年,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主要的建築類型之一,其中最常見的有佛寺、塔幢和石窟。

佛寺是中國宗教建築的主要類型,是供奉佛像、舉行佛教禮儀、居住僧侶的地方。相傳在東漢永平七年(64),漢明帝夢見一個高大的金人,大臣傅毅說:“西方有神,名曰佛。”於是漢明帝派遣郎中蔡、中郎將秦景等人前往西方天竺(即印度)求法,他們邀請到了兩位高僧伽葉摩騰和竺法蘭,並帶著佛經、佛像回到洛陽。開始讓兩位高僧住在專門接待外賓的鴻臚寺里,第二年為他們修建了住所,仍稱 “寺”,由於馱經來中國的是白馬,因而取名為“白馬寺”。從此,原本為中國古代官署之名的“寺”逐漸成為佛教建築的專稱。白馬寺開中國佛教寺廟之先河,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

當時佛教迅速傳播而缺少專門的佛寺,許多官吏、富商將自己的住宅奉獻出來作寺院,稱為“舍宅為寺”,通常“以前廳為佛殿,後堂為講堂”。由於佛教的特徵之一是輕物質重精神,所謂“四大皆空”,因此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建築形式很快就和佛教寺院結合起來,成為中國佛寺的基本形式。

佛寺最初仍按照印度的式樣,以佛塔為中心,或採取“前塔後殿”的布置方式。隨著佛寺的中國化建設,佛塔逐漸退居後面或一側,殿堂成為全寺的中心。現存中國最早的兩座木構建築都是佛殿,即山西五台山的南禪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它們斗拱碩大,出檐深遠,屋面平緩,裝飾簡潔,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定型后的中國佛寺繼承了中國原有的建築形式,採用對稱式布局,沿中軸線布置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兩邊布置供香客、僧人居住的生活用房。

以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一組宋代佛寺建築群——河北正定隆興寺為例。它的山門對面有照壁,門前有石橋及牌坊,進門左右原為對稱的鐘鼓樓,正面的大覺六師殿僅留遺址。再往後是東西配殿和摩尼殿,殿後有戒壇,戒壇后兩邊相對而立的是慈氏閣和轉輪藏殿。在東西碑亭之後就是高大的佛香閣(又稱大悲閣),內有高 24米的千手千眼銅觀音。最後是彌陀殿,方丈及僧舍都在佛香閣東面。由於建築體量大小、形態,以及院落空間都富於變化,軸線雖長卻絲毫不覺呆板。佛寺內建築的名稱往往來自供奉的主神及主要用途:供奉天王的天王殿,供奉佛與菩薩的大雄寶殿;誦經修行的法堂和經樓;安置舍利或法寶的舍利殿、轉輪藏殿;日常生活和接待來客時使用的齋堂、寢堂、客堂等。

藏傳佛教(喇嘛教)實行政教合一,特別講求宗教禮儀,各種佛節幾乎是西藏全民的盛大節日,因而大都規模浩大。藏傳佛教結合西藏高原上多山的地理條件,多依山而建,與山嶺融為一體;建築上結合中原的木結構和當地的碉樓城堡,又吸收了尼泊爾寺廟的裝飾特點,創造出富有藏地風貌的堅固雄偉、色彩鮮明濃烈的建築風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干布成婚,松贊干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經歷年擴建,幾乎佔滿全山,樓形即山勢。全宮分為白宮、紅宮、山下的“雪”和龍王潭四部分。白宮是達賴的宮殿,以及喇嘛誦經殿和僧官學校;紅宮是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和各類佛堂;“雪”部分是政府機構、作坊、馬廄等;龍王潭為後花園。

在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外圍現存八座喇嘛廟,人稱“外八廟”。它們是清朝統治者為了團結國內少數民族,特別是信奉喇嘛教的藏、蒙地區上層首領而建的,其中普陀宗乘之廟就是仿布達拉宮,須彌福壽之廟是仿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

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佛寺則直接受到緬甸、泰國佛寺的影響,同時又結合了當地建築的輕透靈巧的特點。建築群布局靈活;屋頂不僅分層而且分段,充分突出中央部分;屋脊上還布滿了各種裝飾。

塔是一種古老的佛教建築物。古印度的塔最早是供養釋迦牟尼“舍利”(佛身焚化后形成的顆粒)的“ 堵坡”(梵文stupa),作為佛的象徵供信徒們膜拜。塔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后,印度的“ 堵坡”很快就與中國的樓閣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中國風格的樓閣式佛塔:樓閣在下;代表佛的“ 堵坡”高高在上,被供奉在塔的頂部,稱作“塔剎”;而舍利及後來的佛經、佛像等寶物被珍而重之地收藏在塔下的地宮中。

在樓閣式塔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密檐式塔、花塔、過街塔、塔門等形式。即便是直接來源於印度,受漢族樓閣影響較少的喇嘛塔、金剛寶座塔,以及雲南傣族地區的緬式塔,其造型和細部裝飾上也加上了不少中國式樣。最早的塔以木結構為主,由於木結構不易長久保存,到南北朝時期發展出磚石塔,唐宋以後又有了銅鐵塔,宋代以後更出現了琉璃塔,還有瓷器做的塔等。中國現存的數以千計的古塔,大都是磚石塔。現在留存下來最古的木塔是山西應縣的佛宮寺釋迦塔,近千年來經過多次地震仍屹立不倒。

佛塔由獨立孤塔逐漸發展出雙塔對峙、三塔鼎立,還有五塔、八塔,甚至上百座塔的塔群。如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塔林,有唐朝至清朝千餘年間的磚石墓塔220多座,形式多樣,雕刻豐富,是研究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佛塔在中國不再單純作為佛的象徵,而逐漸具有了其它用途,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人文內涵。首先,中國古代的高層樓閣本來就有登樓眺覽的用途,與塔結合之後,這一作用延續了下來。唐宋以後,登塔遊覽更為盛行。如西安的大雁塔(慈恩寺塔),唐代許多著名詩人都登塔賦詩,凡進士及第的人也要到大雁塔上去游賞、題詩,一時形成風氣。

隨著登塔遠眺的發展,塔也被用于軍事和航行。比如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座古塔——高84米的河北定縣料敵塔,就是宋王朝為了防禦北方的遼國,以供奉舍利為名建造的,而實際上是觀察敵情的望塔;杭州的六和塔原本是為了“鎮潮”(錢塘江的大潮)而建,它位於錢塘江入海的江岸轉折處,也就擔負起了燈塔的重任,“海船航夜泊者,以燈塔為指南”。

此外還有很多塔成為了風景名勝的一部分,北京北海瓊華島上的喇嘛塔“白塔”,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成為整個北海的風景構圖中心;雲南大理崇聖寺有三座塔,主塔叫千尋塔,兩座副塔是南塔和北塔,合稱“崇聖寺三塔”,又叫“大理三塔”,這三座塔位於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風光明媚,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杭州西湖邊南屏山頂的雷峰塔則是以《白蛇傳》的神話故事為背景,傳說中善良的白蛇娘娘就曾被鎮壓在這座塔下。明嘉靖年間,倭寇侵入杭州,雷峰塔被縱火燒毀,只剩下殘破的磚塔心,在夕陽餘輝的映照下,形成了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

公元7世紀後半葉,佛教建築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類型——經幢。經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刻經文(陀羅尼經),用以弘揚佛法的紀念性建築物。奉彌勒佛為主的佛殿前僅建一個,而奉阿彌陀或藥師的則以兩個或四個經幢立於殿前。它始見於唐代,經五代到北宋發展到最高峰,現存的經幢中以河北趙縣的北宋經幢最具代表性。趙縣經幢分為三段。基座為一層約六米見方的扁平須彌座加上兩層八角形的須彌座,周圍雕刻了火焰門、佛像、伎樂、蓮瓣、經變故事等;幢身包括寶山、仰蓮、刻經文的八角形幢柱和有纓絡垂帳的寶蓋等;寶頂則有佛龕、蟠龍雕、仰蓮、覆缽和寶珠。這個經幢比例勻稱、雕刻華麗,是極為罕見的石刻精品。

石窟-中國的石窟源自印度的石窟寺,約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到魏晉至唐這一階段進入鼎盛時期。早期的石窟大體上是沿著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路線分佈的,這也是漢代通西域的路線,由西向東進入河西走廊,再流傳到中原及南方地區,和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走向非常類似。

這些石窟不僅記錄了中國佛教的發展歷史,石窟中的大量壁畫和彩塑還反映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藝術與文化的發展變化。中國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有: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此外比較有名的還有四川大足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等,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也最完好。

甘肅敦煌地處絲路南北兩路的匯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莫高窟俗稱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樂樽見到這裡的山上金光閃閃似有千佛,於是就在山崖上開鑿了第一個洞龕。從十六國(304-439)到元朝,莫高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到今天崖面幾乎布滿石窟,長長的棧道將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連,洞窟的四壁儘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

莫高窟是建於唐宋時期的窟檐建築,這些窟檐都模仿中國木結構建築形式,刻出柱、枋、斗拱、檐口、瓦壠、屋脊和鴟尾,反映了中國石窟民族化的過程。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反映了中國古代狩獵、耕作、紡織、交通、作戰以及音樂舞蹈等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場景。壁畫中各類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歷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飾資料。早期佛像仍可看出西域藝術的影響,人物的長相及服飾都帶有印度、波斯風格;到北魏后,人像體形有了明顯變化,服裝也更加中式;唐代是發展的高潮,這時期的佛像變得豐滿而生動,裝飾紋樣也同樣有明顯的變化,早期外來的火焰紋、卷草紋,逐漸與中國傳統裝飾中如行雲流水般飄逸的雲氣紋和水紋、富麗堂皇的植物花卉圖案結合起來,創造出了特有的華麗的卷草紋樣。

壁畫中所繪大量的城池、宮殿、亭台、樓閣、寺塔、橋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五台山的唐代佛光寺大殿就是梁思成夫婦根據敦煌壁畫中的《五台山圖》而發現的。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的美麗菩薩。她既不像希臘神話中帶有翅膀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傳說里騰雲駕霧的天女,中國古代藝術家用纖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盈的身體漫天飛舞、氣韻生動。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石窟造像越來越大,逐漸從窟內發展到了窟外,到唐朝出現了中國最大的石佛像——四川樂山大佛。大佛以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的天然岩石雕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坐像,從唐開元初年(713)開鑿,歷時90年始告完成。佛像高71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站立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目前是世界最高的大佛。

     

                               山雲霧飄逸-古寺幽靜謐

     

                                 靈岩依棧道--深山古寺藏

台長: 幻羽
人氣(2,68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108禪七 |
此分類下一篇:108禪七--第65篇
此分類上一篇:108禪七--第64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