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1 15:07:01| 人氣1,4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史努比*說~*人類離開地球移民外太空探討*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努比*說~*人類離開地球移民外太空探討*

 

地球不是人類永久的家園,目前已知的是——20億年後,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並且如果銀河系提前與仙女星系相撞,那麼連20億年都不到!另外,直徑大於100英里(161公里)的小行星掠過地球軌道時,有三分之一機會會與地球相撞,大約每三十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樣的撞擊。 

 

1989年,一顆非常小的行星穿過地球軌道,而地球在6小時前才剛剛離開,如果撞上,威力相當於1000顆核彈!在救生艇基金會(該基金會下有數百名科學家持續跟蹤研究會毀滅人類的潛在危險)最近發布的報導中,科學家們把這種可能性為三十萬分之一的災難比作俄式輪盤,誰都不知道下一次撞擊會不會就是地球的毀滅之時。 

 

但是,很多災難似乎是人為的。人類每年消耗的資源遠遠超過地球可以承擔的數量。據國際人道主義組織CRED(流行病研究中心)的報告稱,過去十年所發生的乾旱、地震、洪水等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3倍,也是上世紀初的54倍。除此以外,氣候變化還導致了嚴重缺水、沿海地區的下沉,以及災荒肆虐。地球很可能會毀滅於致命的病菌、核戰爭或如救生艇基金會所說的濫用威力越來越強大的科技。鑑於人類對地球所造成的傷害,也許我們終有一天離開是為了保護地球,讓它不要提前毀滅。

 

由紐約大學的化學家羅伯特·夏皮羅發起的課題——“拯救文明聯盟提出這樣一個理念:由於這些大變動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將現在的人類文明、成就和傳統進行備份,然後將它帶往外太空。 2005年,當時的NASA行政長官邁克爾·格裏芬也是這麼描述國家太空計劃的,他認為如果人類想要生存下去,最終將要遷移至其他星球居住。 人類有多種選擇,月球是其中之一。

 

      
 

NASA在完成了一項耗資2億美元的研究後提出,人類可以先派出一支移民隊在月球上挖深度為數英尺的洞穴(月初,科學家發現月球一個長1.7公里巨洞),或者利用現存的火山口,人類需要先躲避在那裡,因為高能宇宙輻射會破壞DNA,導致癌症。國家航太學會在其2008的報告《太空居住地發展藍圖》中也稱月球是理想的第一站 

 

但是,有些科學家卻認為人類不應考慮月球。他們認為,雖然我們離月球很近,而且人類也曾踏足月球,但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所含有的水、碳和氮的數量更多(需要進一步證實)。他們認為太陽系中與地球相似度最高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協會是一個推動人類在火星上探險和居住的小組,其領頭人羅伯特·祖布林表示,月球跟火星相比就像是海洋探索時期的格林蘭島跟北美洲相比。與月球不同的是,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可以阻擋一部分宇宙射線,而且,火星上的重力相當於地球上的40% 

 

但在艾薩克·阿西莫夫(美國當代著名科幻小說家)的口中,所有上述的方法都是行星沙文主義。他認為,我們完全可以自己憑空造一個太空棲息地(或稱為軌道棲息地)而不必遷居至其他行星。

 

其實早在197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傑勒德·奧尼爾就已提出了一個類似的設計——一個獨立的巨型太空棲息地,這種大型的太空城市呈圓柱形,以中軸為旋轉軸,每分鐘自轉一周,使得圓筒內壁產生一股離心力,正好可以模擬地球引力。利用太陽系中自由浮動的天體資源,這個圓筒形的太空城市擁有巨大的人口承載能力,估計可以容納從數千至數百萬人口。根據奧尼爾的設計,這一圓柱形城市長度約為20英里(約3.2萬米),內表面積約500平方英里(1300平方千米)。 

 

太空城市非但在技術上可行,而且還有很多優點。比如在軌道位置控制方面,太空城市未必一定要留在軌道上。對於世世代代將要生活在封閉獨立的太空城市中的人而言,他們可以選擇留在地球的軌道上,也可以向太陽係以外的星球進軍。他們可以自由漂浮在太空中,沿路從周邊的小行星上進口自己所需的資源。

 

      
 

如何在外太空建造未來家園首先要擺脫地球引力的控制。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因就曾說過:如果你能讓飛船進入軌道,那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忽略錢的因素,工程師們曾經構想過許多非火箭的發射系統。在冷戰的高峰時期,美國海軍曾研究過利用巨型大砲將導彈等有效載荷送入軌道是否可行。同時,物理學家德瑞克·蒂德曼設想過用一台巨型離心機使物體高速旋轉,直至達到一定的速度最終擺脫重力。 

 

另一些創意改革是關於如果減輕有效載荷的重量以使得航太飛行更為現實。一家叫做太空製造的公司提出,我們可以利用巨型的三維列印機將地球上的原料或太空垃圾轉化成衛星或太空飛船,但是我們很想知道三維列印機在零重力的情況下如何運作。 

 

一旦我們越過近地軌道,我們也許就要考慮解決另一個問題:如何借助除了化學火箭以外的工具來遠距離漫遊。前美國宇航局(NASA)宇航員富蘭克林正在設計一種由自載離子發動機所驅動的火箭,據估計這種火箭可以使從地球到火星的時間從原本的六個月減少至一個多月。 

 

日本的一個由太陽帆驅動的探測器去年十二月飛過金星,這個探測器由鍍鋁的塑膠製成,厚度僅為0.0075毫米。日本太空發展署表示,這個探測器目前正在繞太陽運行,五年之後會返回金星的軌道。

 

目前,NASA下屬的一個機構正在資助一個課題,研究太空飛船是否可以任何一顆週期性經過地球和火星的小行星的便車,這樣的小行星總數在40顆左右,如果可以,那麼太空飛船就可以做到能量零消耗了。 

 

NASA研究推進方向的物理學家馬克·米里斯認為,我們應該更有想像力一些,接受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包括蟲洞和曲率推進。因為現在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創造一個可觀測的空間扭曲,可以用來檢驗這些假說是否靠譜。 

 

而國家航太協會的馬克·霍普金斯的想法是,將來我們也許可以使用能自我複制的納米機器人,將它們送往小行星,在那裡機器人可以在人類居住之前先為人類創造出整個的工業文明,而且它們還可以將人類的DNA帶往小行星,當時機成熟時進行人類的繁衍。但是,霍普金斯的無性無形理論似乎缺少了那麼點兒浪漫。 

 

還有些科學家認為,太多對未來可能做得到的事的關注也許會阻礙對現在可以做到的事的研究。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位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茲·馬庫奇表示,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技術上,去火星都是可行的,當然,前提是我們不需要返程。 

 

目前取得的大多數成就都來自於私人機構。去年十二月,SpaceX就成功完成了太空艙試飛,該太空艙可載七名乘客。維珍銀河公司、太空探險公司和其他公司也可提供近地軌道飛行(去年10月,維珍銀河公司首架商業太空船完成獨立飛行),並可以在空間站內作短暫停留。本傑羅宇航公司還計劃在2015年開設可充氣的太空旅館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希望藉助自己的私人企業完成NASA所不能完成的太空任務,而且他們堅持認為,要想開創未來的太空家園,就必須有利益的驅動。瑞克·特姆林森就列出了幾項新的任務,包括太空旅遊、星際採礦等。他還稱:口袋裡沒票子就別當太空007” 

 

在國家層面,去年十月,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就在一篇新聞稿中宣佈了與艾姆斯氏實驗的合作,他們將研發一艘百年星際飛船,他們稱這將踏出太空探索新紀元的第一步,即實現星際之間的旅行。 

 

NASA的首席科學家鄧尼斯·布希內爾的頭腦似乎更為冷靜,他強調,目前我們對宇宙射線和零重力會對人類身心造成的影響還所知甚少,而且我們的太空服目前還不能夠完全阻擋射線。 “負擔得起的不安全,安全的又負擔不起。在一次採訪中,他像念咒語般不斷地重複著這樣一句話。至少在目前,布希內爾的話非常正確,但也有人認為探索的本質就是冒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葛列格里·本福德稱,過多地平衡風險和回報會阻礙我們的探索。 

 

那些認為人類終有一天會在外太空居住​​的專家們表示,我們的祖先蠕動著爬上大地,像大猩猩般在非洲大草原探險,揚帆駛向新世界,這樣的結果之前誰又能想像得到呢?無論人類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離開地球,或者誰帶領人類最終落戶太空,這都是在為全人類的利益和福祉考慮。

 

    
      
     

                      *還有我啦~也要移民外太空ㄛ...很乖滴ㄚ*

台長: 幻羽
人氣(1,447)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宇宙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科技版~SGM之20~未來的人類(上)
此分類上一篇:科技版~SGM之19~美國太空態勢發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