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5 12:41:30| 人氣1,5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宇宙廣角鏡】*銀河系裡另外的地球與外星人?*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宇宙廣角鏡】*銀河系裡另外的地球與外星人?*

作為人的視力的延伸,天文望遠鏡於17世紀初出現,當時,意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3倍的望遠鏡,並通過它發現了月亮上的環形山、木星的衛星等等,打開了人類認識宇宙的全新視野。此后4個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天文觀測新設備和技術不斷出現。現今,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在天文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很多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問世,如:1990年4月發射升空的哈勃空間望遠鏡,2009年5月升空的歐洲航天局的“赫歇爾”空間天文台,它裝備了迄今太空中口徑最大的望遠鏡,同年6月,在河北興隆通過驗收的中國制造的大天區面積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於2009年3月升空,它配備了直徑達55英寸的透鏡及95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整個望遠鏡造價達6億美元。次年初,它發現了5顆繞遙遠恆星旋轉的新行星,雖然這幾顆行星溫度過高而無法為任何已知生命提供生存條件,但它們是“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升空后首批得到証實的新發現。現在,“開普勒”又有新的建樹,在未來幾年時間裡,開普勒望遠鏡將把“目光”對准10多萬顆恆星,來解答那個長期困擾人類的問題:宇宙中還有另一個“地球”嗎?它發現了“宜居地帶”,這些是外星人可能的“家園”嗎?需要進一步的觀測証實。

浩瀚宇宙中,究竟是否有與人類類似的生命存在?人類及地球在宇宙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對銀河系首次“行星人口普查”的初步推斷,再次激起了人類對宇宙求索的興趣。2011年初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來自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宣布了令人驚異的結論:銀河系至少有500億顆行星存在,其中至少5億顆行星處於“既不太冷也不太熱”的地帶,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都在致力於探索地球以外的行星世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發明與應用,則把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2009年5月至9月間,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對銀河系15.6萬顆恆星進行搜索,對銀河系行星進行首次“人口普查”。當有行星經過恆星時,開普勒將觀察記錄到恆星亮度有微量減弱。由於這種情況一年隻發生一次,科學家們需要3年的數據才能最終確認圍繞與太陽類似的恆星運行的行星的存在並確定其位置。開普勒這次行星普查的主要使命並不是要弄清每一顆行星的具體狀況,而是要讓天文學家對銀河系究竟有多少行星、特別是有多少像地球一樣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有初步的感覺。

初步研究發現,銀河系恆星中,至少每兩顆恆星中就有一顆擁有行星,每200顆恆星中就有一顆恆星擁有的行星位於“宜居帶”。科學家目前發現了1235顆候選行星,其中68顆與地球大小相似,288顆遠遠大於地球。在54個可能適宜人類居的行星中,5個可能與地球大小類似,所環繞運行的恆星與太陽相比,體積要小,溫度較低,其中一些可能有月球環繞,並存在液態水。

該項目首席科學家威廉·博魯茨基在宣布這一結論時稱,科學家們是根據已經觀察到的行星出現的頻率,得出全部行星的大致數字。目前關於銀河系行星數量的推斷可能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因為這些恆星可能有不止一個行星,開普勒目前進行的搜索也未能顧及那些遠離恆星的行星。他舉例說,如果開普勒從距離地球1000光年遠的地方遙望太陽,它能注意到金星劃過夜空,但隻有1/8的機會看到地球。他表示,開普勒目前搜索的范圍隻佔茫茫夜空的1/400,在如此小的區域內卻發現如此眾多的候選行星,使我們禁不住認為,我們生活的銀河系中還有多少行星在環繞著類似太陽的恆星軌道上運行?

天文學家史蒂文·麥蘭認為,這些關於銀河系行星數量的科學推斷說明,用數以百億形容銀河系是准確的。而這僅僅是人類目前生活的銀河系,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存在1000億個銀河系。而銀河系中究竟有多少類似太陽的恆星存在還無定論。多年來,科學家們傾向認為銀河系有1000億顆恆星,但去年,一名耶魯科學家認為,這一數字接近3000億。

既然可能有適宜人居的行星,科學家的新發現必然引發人們對宇宙中存在其他生命存在的聯想。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外星人”為什麼至今沒有造訪地球?發布會現場,博魯茨基感到很遺憾,因為這是一個他和同事們目前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但他表示,太多的未知正是人類太空探索的動力所在,這一探索的意義,將使人類對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有進一步的認識。

尋找太陽系外生命特別是高等智慧生物,是人類一個永恆的話題。開普勒望遠鏡的發現在這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發現了大量系外行星,其中許多行星的大小同地球接近,同其恆星的位置和地球與太陽的位置近似,處於“宜居地帶”。有了適宜的環境,就有可能存在生命,雖然其生命形式未必同地球生命相同。朱進說,在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后期觀測,比如在條件成熟后給某個特定行星拍攝大氣光譜,了解行星表面的大氣情況,這樣更有助於判斷生命的存在。他說,系外行星探索已成為天文學的一個熱門課題,天文觀測手段的發展將帶來更多有趣的發現。

《洛杉磯之戰》號稱2011年第一部科幻巨制,喊著反抗外星異形入侵的口號,其實是一部“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戰爭電影。美國大兵為了保護平民,與幾乎連個正面特寫都沒給的外星異形激烈巷戰。侵略者濫殺無辜,防守方扶老攜幼,一邊含情脈脈一邊英勇抗爭,這正是當下好萊塢的主旋律。人逃不脫時代的籠罩,電影也是一樣。外星人入侵題材是好萊塢的拿手好戲,從小處說這個題材迎合了觀眾的趣味,往大處講它一直遵循著培養出觀眾趣味的那個時代精神的邏輯,深深打上了不同年代的烙印。

對外星人入侵的想象是時代精神之子。就拿1951年和2008年的兩部《地球停轉之日》來說,在1951年版裡,外星人克拉圖來到地球,是因為超級大國發展原子能,甚至進入競爭狀態,而這可能會影響到宇宙秩序,所以克拉圖的任務是警告地球人停止這種危險的嘗試。而在2008年版裡,克拉圖之所以來地球是因為人天生的“毀滅性”可能危及到地球,他們是地球的朋友,“如果地球死了人也就死了,如果人死了地球能活下來”。前后兩部電影的出發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1951年版裡,克拉圖要召集全球領導人開會,美方說蘇聯不同意,也就是說此時美蘇就是棋逢對手針鋒相對的地球代表。而到了2008年版裡,外星飛船是降落在世界各地的,美國隻不過是電影故事的一個發生地點而已。同時在1951年的版本裡,克拉圖也明了地球人的邏輯,就是強者為王,於是他要顯示出一種力量,讓地球人屈服,讓大國不是你死我活的抗爭,而是休戚與共的合作,這是人們在冷戰陰雲下的美夢。而到了2008年版裡,克拉圖已經啟動了毀滅人類的程序,最終打動他舍生停止程序的是他感受到了人類“毀滅性”之外的另一面,說白了就是萬試萬靈的“人性”。前后兩個版本所要表達的內容已經完全不同,左右它的正是時代精神的變遷。

“鐵幕”拉開之后,1950年開始“麥卡錫主義”(“反共”)盛行一時,意識形態認為美國人會被從思想上異化和控制。於是在1956年出現了《人體入侵者》(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並被不斷翻拍。電影說的外星人通過寄生的方式入侵,控制人的思想,最終佔領地球。在這一版的結尾,人們發現了外星人的陰謀,說明希望尚在。

而到了1978年的版本裡,主角最終也被寄生,希望一轉而為絕望。因為在經歷了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和1972年的中東核危機之后,大國劍拔弩張,人們覺得深淵已現,於是產生了一種絕望的情緒。

1979年雷德利·斯科的《異形》裡,異形血液的強酸性是終極的自我保護,是用兩敗俱傷來牽制敵人。這不由不讓人聯想到核武器。冷戰雙方用一種足以自毀的力量來威懾彼此,但攻擊對方可能毀了自己,靜觀其變又會陷入一種焦慮,於是恐懼中蔓延無邊的臆想。

到了蘇聯解體,美國人的樂觀情緒飄揚。《獨立日》即是這種樂觀情緒的體現,人民英勇,總統英明,電影首先在白宮為克林頓放映,讓主流意識形態熨帖無比。電影中世界人民在美國的帶領下大敗外星人,《獨立日》即是美國的又一次建國日。即便是同時期的《異形4》,進化完美的異形也最終被打敗。那段時間的外星人成了名副其實的紙老虎。

進入新世紀之后,美國也命運多舛,人們的思想更加多元與理性,表現對伊拉克戰爭的反思的《拆彈部隊》能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即是明証。2007年版的《人體入侵者》(《The Invasion》)裡,大使開玩笑說:“用俄國靴子踢你一腳”,對方則回答:“現在都是用中國造的。”這其實可以看成一個隱喻。

而同樣說外星人對人思想的控制,這一版已經變成了人類的自我反思:“(人們)表面嘻嘻哈哈。私下裡是死對頭。表面文質彬彬掩蓋著真正的自私自利。文明只是幻象,事實是我們還是動物,由原始的欲望驅動。”在2005年翻拍的《世界之戰》最后,外星人被細菌打敗,電影說:“人性和物種生存權利幫助我們對抗一切挑戰,我們或生或死都有意義。”單純對峙的時代環境之下很難在一種娛樂題材的電影中出現這樣的夫子自道。一切的轉變說明外星人入侵這個題材在跟著時代精神的多元立體而不斷調試。

一部電影之所以經典,可能是因為它反映了特定的社會情緒。電影可以重拍,情緒無法克隆,很多時候人們說重拍的電影沒有了味道,其實與其說是重拍的電影江河日下,不如說是接受的環境滄海桑田。外星人入侵題材的轉變是對此最好的說明。

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外星人真的出現,地球人無法保証它們是友好的,因此必須要制定詳細計劃處理地外問題。科學家們的觀點僅僅是近期出版的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哲學匯刊A輯》“地外宇宙”主題特刊的一部分。在“地外宇宙”主題特刊中,科學家們考慮到了尋找地外生命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從天文學和生物學,到政治以及宗教等。

英國開放大學科學家約翰-扎爾內基教授和聖安德魯斯大學科學家馬丁-多米尼克博士在“地外宇宙”主題特刊簡介中表示,“究竟是要根據負責任的科學家的建議而准備恰當的應對程序,還是根據政權的利益和機會主義來做准備?通過全球的努力,在一個合法的國際政治團體內,建立起一個總體框架,或許可以避免因各國缺乏相當的行動計劃而出現的協調等問題。”兩位科學家聲稱,聯合國就是一個現成的機構,在聯合國外層空間和平利用委員會中適合建立這樣一個論壇。

科學家們表示,外層空間和平利用委員會各成員國應該將“地外事務”列入各自的議事日程,並建立起相似的機構來處理近地天體帶來的威脅,如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等。英國劍橋大學進化生物學教授西蒙-康威-莫裡斯則認為,任何計劃與外星人進行聯系的人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外星世界的進化過程可能與達爾文理論本質上是一樣的。在“地外宇宙”主題特刊中,莫裡斯撰文表示,“宇宙中其他任何地方的生命都有可能與地球生命有著重要的相似性,尤其是如果它們來自類地世界,那麼它們就可能擁有與我們相似的生物學分子。這就意味著外星生命可能很像我們人類。毫不掩蓋地說,它們甚至可能也擁有暴力傾向。”

美國加州太平洋路德會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泰德-彼德斯則在思考如果與外星生命建立起了聯系,世界宗教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在傳統理論中,如果地外智能的存在被証實,那麼地球宗教將會崩潰。彼德斯解釋說,“因為我們的宗教傳統是用現在已經過時的古老世界觀點來闡述它們的主要信仰,因此新的震憾性理論是否可能沖擊我們的教條?外星生命的發現是否能夠讓地心說的宗教信仰者放棄盲目自大的心理?傳統的宗教將人類列為最高等級生命,但如果我們遇到了比我們更智能的外星生命,那人類是否會失去優越感?”

不過,彼德斯在論文中總結認為,地球上的主要宗教將會完好無損地存在下去。“神學家將會發現自己沒有失業。事實上,他們將會面臨新的挑戰,在新的、更寬的造神過程中重新闡述經典宗教觀點。傳統的神學家接下來肯定會變成天體神學家。我的預測是,與外星生命接觸將會擴展現有的宗教觀點。”

                     

                                                外星人來地球飆車啦?

                           

                                        還是吃片西瓜清涼一夏唄~~

台長: 幻羽
人氣(1,56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宇宙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科技版~超遜偵探~UOD之71~*土星現超級風暴*
此分類上一篇:【宇宙廣角鏡】*黑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