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3 02:15:46| 人氣8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史努比*說~【站台圖照簡述】8~*後現代主義的釋放*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努比*~【站台圖照簡述】8~*後現代主義的釋放*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目前,在建築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均就當下的後現代境況,提出了自成體系的論述。他們各自都反對以特定方式來繼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於它是由多重藝術主義融合而成的派別,因此要為後現代主義進行精闢且公式化的解說是無法完成的。

 

若以單純的歷史發展角度來說,最早出現後現代主義的是哲學和建築學。當中領先其他範疇的,尤其是六十年以來的建築師,由於反對全球性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關注,引起不同建築師的大膽創作,發展出既獨特又多元化的後現代式建築方案。而哲學界則先後出現不同學者就相類似的人文境況進行解說,其中能夠為後現代主義大略性表述的哲學文本,可算是法國的解構主義了。排斥「整體」的觀念,強調異質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人類以刻苦自強精神來重建文明,建立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的社會發展運動,當中又結合美國的清教精神,和冷戰時代的美蘇二元對立政治方式,那麼我們就可瞭解到為何後現代主義衍生的文化信念會是反對主流方案、反對單一以理性為中心、反對二元論對立,更反對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對於現代主義以前的舊式社會生活方式,人們卻充滿了懷念之情。建築師對都市文明和鄉間生活的反思,引發我們對現代[工業社會和資本主義對人類正面和負面影響的思考。當然由於我們已經沒有辦法脫離現代生活方式的制約,而各種現代主義所帶來的惡果,並不足以完全否定現代文明的生活。

 

思想家和各種藝術家就以各自的方式,解開我們對現代文明生活的迷思。為當下人類這種情結提供最深刻解說,且為解開迷思提供方法論其基礎和實則演練的,是法國的解構主義。必需注意的是解構主義並不是毀滅主義。因為解構主義對於任何形式透過語言傳達的思想都進行解構,令我們知道思想的不穩定性,知識的無常,對任何思想進行系統化、集體性的統一解說都是謬誤的。解構主義是以詮釋學(Hermeneutics)的一種變現,而且是極端原教旨主義的一種操作。由於語言成為哲學論說的必然方式,解構語言(包括內容及形式的交差指涉)進行極端細微的 close reading ,就能夠策略上解讀文字所包裹著的理念。

 

其實後現代主義所使用的解讀文字方法,並不是德希達所獨創的。於七十年代當解構主義傳到美國之後,在耶魯大學的幾位學者之中,就有Harold Bloom有關猶太神秘解經學Kabala的研究,成為一種獨特的解讀語言方式。這些也是後現代理論中最為神秘的部份。解構主義的思想根源有現象學、海德格爾和東方哲學。其中海德格爾晚期哲學亦深具東方(莊子)色彩。對東方哲學有理解的,應不難在解構主義中找到東方哲學的脈絡。

 

後現代哲學家徒勞無功地圍著實用主義研究繞圈子,他們仍忠於解構主義者關於言語與語言的構想,這種構想不允許他們在無意識、審美和微觀政治問題的形成中清楚地表達主體性因素。盡可能以最清楚的方式談論後現代主義,這種觀點並沒有美化哲學的名聲,因為這只是一種普遍的心靈狀態,一種公共觀點的條件,這種公共觀點只是憑空捏造了真理。對於語言學家而言,他們關注表述與言語行為理論,在後現代主義者的推動下,教學倡導了一種"情感釋放"價值取向."情感釋放"並不是禁欲主義的對立物,也不是縱欲主義的代名詞,而是說要面向一個個具體的學習者開展教學.這是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保證。但是"情感釋放"的教學價值取向也有自身的邊界,不能將它絕對化

 

20世紀90年代中期,社會文化結構步入空間多元的時期,社會思想的發展和文化領域新理念及全球文化及資訊革命的到來,為後現代意識的產生提供了廣闊的背景後現代主義是相對于現代主義而言的。現代主義強調核心化,即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核心,諸如風俗、習慣、道德等,似乎離開了核心,事情就無法辦成。而後現代主義的實質就是對核心論的反駁,它反對中心性、體系性、整體性,張揚非理性、本能釋放和個性自由。同時一種冰河作用在社會關係中佔據著優勢地位:等級制度和社會區隔已經變得冷酷無情,如今苦難和失業被視之為必然伴隨而來的罪惡,然而工會緊緊抓住了那些屈從於它們的僅存的體制性部門。

 

工會還堅持那些致使它們採取保守態度的社團實踐,這種保守態度一直與反動集團的態度很相像。在這種殘酷無情和玩世不恭的新秩序崛起之前(這種秩序將會摧毀這個星球,這種秩序似乎註定要持續下去),我們註定無能為力嗎?恰恰就是這個令人遺憾的結論,許多知識份子和藝術家,特別是那些受後現代主義思想影響的知識份子和藝術家,已經都出來了。各藝術流派:德國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美國壞畫派Bad Painting)或新繪畫派New Painting)、義大利超先鋒派Trans-avant-garde)、法國新具象派New Representation)和新野獸派New Fauvism)等等。從這些流派中湧現了一些真正的畫家,他們的個人天賦使他們免受這種通過商業宣傳維持自己風格。無論如何,後現代主義並不能復興如它所聲稱的創造性語群(creative phylum)。

 

另一方面,因為後現代主義更好地固守著當前資本主義主體性根深蒂固的再轄域化傾向,後現代建築在並不缺乏深度的且更多標示著由主導的權力形構分配給藝術的位置。後現代主義只是現代主義的最後喘息,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形式主義濫用的反應,只是現代主義簡化論的映照,結果與現代主義毫無區別。自遠古以來,不管歷史上發生過什麼災難,資本主義動力總是融合兩種基本成分:第一種成分為解轄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主要涉及社會轄域的解構、多樣性身份和傳統價值體系;第二種成分為再轄域化(reterritorialization)運動,主要涉及人格學上個體化結構的重構(甚至通過最做作的方式)、權力圖式和屈從模式,這些模式如若不在形式上類似於資本主義動力已經摧毀的那些模式,那麼至少從功能的角度看是類似的。

 

解轄域化的革命密切關聯著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發展,隨著這些革命橫掃它們面前的一切,一種面向主體再轄域化的強制力量也就出現了。而且這種對抗趨勢隨著通訊技術和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變得越來越強,以致通訊技術和電腦技術將它們的解轄域化效果集中在記憶、感覺、理解力和想像力等人類能力方面。以這樣的一種方式,某種人類學功能的準則和某種人性的祖傳模式從內部被佔用了。而且我認為,我們不能面對這種顯著的變化——多樣的主體性已經沉湎於我們目前看到的愚蠢的保守主義浪潮。

 

不管是畫家、建築師,還是哲學家,後現代主義的核心人物一致相信,當代藝術和社會實踐所經歷的危機,只會導致對任何大規模的社會事業的終結性。因此我們首先應該關心我們自己的後院,最好與我們當代社會的習慣和習俗相一致... 

            

台長: 幻羽
人氣(81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