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11 15:26:59| 人氣8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未來的生與滅~訊息一二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人類的進化,未來女性的身材可能更加矮小和豐滿,同時擁有更為健康的心臟以及更長的生育期限。未來女性的這些變化是根據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有力的證據預測的,它們的出現說明人類一直處於不斷進化狀態。

 

醫學進步意味著人類壽命不斷增長,這種增長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想法,人類已經不再受自然選擇影響,也就是說,我們已停止進化腳步。美國耶魯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斯特恩斯表示: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他指出,雖然生存狀態的變化可能不再選擇更適合的人類以及他們的基因,但生育方面的變化仍會產生這種影響。問題是擁有更多孩子的女性是否能夠區分將遺傳給下一代的特徵。

 

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斯特恩斯及其同事將目光投向弗拉明漢姆心臟研究計畫獲取的資料。這項研究計畫開始於1948年,共對麻塞諸塞州弗拉明漢姆的超過1.4萬名居民的病史進行了跟蹤調查,對一些家庭的跟蹤對象涉及到3代人。研究過程中,斯特恩斯等人對2238名已經過了更年期和生育期的女性進行了研究。對於女性身高、體重、血壓、膽固醇水準以及其他特徵是否與所生孩子數量存在關係,他們進行了測試。與此同時,他們將源于社會和文化因素的變化進行約束,以計算自然選擇影響這些特徵的程度。

 

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通常情況下,與身材較高並且體重較輕的女性相比,身材更加矮小同時體重更高的女性往往能夠孕育更多孩子。血壓較低以及膽固醇水準較低的女性也能生下更多孩子。毫不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相對更早的年齡產下第一個孩子的女性或者進入更年期時間相對較晚的女性也同樣是多產者。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特徵也會遺傳給她們的女兒,女兒長大後成為與母親一樣的多產者

 

根據斯特恩斯進行的計算,如果這種趨勢延續10代,與當前女性相比,截至2409年女性的平均身高將降低2釐米,平均體重則將增加1公斤。此外,生第一胎的時間也要比當前女性提前大約5個月,進入更年期的時間則比當前女性晚10個月。我們很難確定選擇這些特徵究竟為了什麼,同時也很難辨別它們是否通過女性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但由于斯德恩斯將很多社會和文化因素加以控制,他的研究發現可能證明真正起作用的是遺傳因素,而不是一種文化進化過程。

 

在確定自然選擇是否仍影響當前人類方面,斯特恩斯等人的研究並不具有開創性。所不同的是,此前的很多研究根據基因頻率中的地理差異得出結論,而不是根據對生育成功進行的直接計算。從這個角度上說,斯特恩斯的研究可能是有史以來對現代人進化進行的最為詳細的一次計算。他說: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我們仍可以在文化因素下方探測到生物學構架。對其他長期醫學資料的分析能夠加深我們對遺傳與文化間相互影響的瞭解。

 


 

在過去的五億四千萬年裏,由於自然大事件,已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如果我們仍不思悔改,在這個世紀末,地球上一半的生物都會消失,而人類最終將會成為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據美國科學雜誌《自然》,人類可能會面臨地球上有史以來的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但最新的威脅是人為的,這份調查認為,聚居地的減少、過度獵殺、過度捕魚、病毒傳播、外來物種入侵,以及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引起的氣候變化都是原因。

 

從化石可以證明,在過去的五次大滅絕中,75%動物物種消失。位於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歷史生物學家,鑒於生物多樣化的現狀,用地球上的哺乳動物作為一個參考。在500年來的人類擴張之前,哺乳動物的滅絕十分罕見。平均每一百萬年只有兩種滅絕。但在最近的五個世紀,至少有805570種哺乳動物已經消失,這對物種多樣化的危險提出了一個嚴重警告。即使給大規模滅絕一個嚴格的定義,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也完全配得上。研究者安東尼·巴諾斯基說。這副場景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紅色名單極度瀕危現受威脅類別的動物的前景證實。

 

如果物種滅絕速度以及生物多樣化減少仍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巴諾斯基認為,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將會發生在未來300年到2200年間。與之前的五次相比,這次物種滅絕可謂神速。據估算,五次大滅絕中的四次是在在幾十萬年和幾百萬年間進行的,而且都是因為自然的全球變暖和變冷。最嚴重的一次物種滅絕發生在白堊紀的尾期,大約65000000年以前,當一顆慧星,也可能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到尤卡坦半島——現在的墨西哥的時候,引發的大火產生的灰塵使整個地球冷卻。

 

據估量,76%的物種都滅亡了,包括恐龍在內。他們認為化石記錄並不完整,哺乳動物提供的關於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參考也不完善,這些猜測仍需進一步證明。但他們對自己的估量仍然描述的很保守,並且警告一次大範圍的物種滅絕在時間尺度上的影響將會超出人們的想像。研究稱,生物多樣性的恢復不會在發生在對人類來說有任何意義的時間範圍內。新物種的進化通常要花費最少成百上千年,而且恢復大規模物種滅絕中的一小段也可能需要幾百萬年。儘管如此,他們仍強調,希望還是有的。

 

迄今為止,在我們能清楚瞭解的物種中,只有1%2%真正滅絕。從這點來看,我們似乎在物種滅絕的路上還未走遠。我們仍然能夠保護地球上大量的生物系。巴諾斯基說儘管如此,如果我們不希望成為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還需要在財政和立法上對物種保護進行大力支持。法國生物學家,巴黎自然歷史博物管主席吉爾·鮑夫在問到個人觀點時說,新的物種滅絕問題最早是在2002年提出的。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記錄了1900000個物種,而且每年都會增加1600018000個新物種,這些基本上都是微生物。鮑夫說,按照這種速度,記錄完全球近1500000030000000個物種將會花去我們數千年。”“但從物種滅絕的速度來年,在這個世紀末,我們就有可能失去它們中的一半,尤其是在熱帶雨林和珊瑚礁地區。北極的物種已經減少了近1/4,最新的北極物種發展趨勢索引評估報告仔細調查研究了野生動物面對變化了的生態環境所作出的反應。

 

1987年,有超過1200頭北極熊出現在哈德孫灣西岸,到了2004年,這個數量減少到了900左右。這份評估報告顯示了脊椎動物從1970年至2004年這34年裏的數量變化。部分研究報告獲得了倫敦動物學會的資助,報告從25個北美鹿群和21個歐洲鹿群數量中瞭解獲得了馴鹿數量的變化趨勢。從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動物數量達到560萬的頂峰,然而全球馴鹿和麋鹿的數量卻減少了近1/3.其中一些數量的減少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溫度的升高對物種的巨大影響也令人擔憂。

 

北極區生活著非常多的鳥類、哺乳動物和魚類。世界上近一半的水鳥,例如眼鏡絨鴨,和全球3/4的鵝類都在北極和亞北極地帶繁衍。然而,並不是所有物種都在面臨危難處境。生活在北極的遷移鵝的數量從20世紀70年代的1250萬增至了2140萬,增長了2倍。其主要原因在於越來越少的獵殺和農業的浪費給它們提供了更多的食物。

 

                         

台長: 幻羽
人氣(809)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