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09 15:49:01| 人氣4,6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球暖化~:~六度的變化~:~人類道德的問題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全球暖化持續加劇,人類將面臨滅絕危機。
隨著地球逐漸升溫,到底會發生什麼變故?

馬克‧林納斯先生(Mark Lynas)是英國的記者兼環保廣播節目評論員,他花了三年的時間走遍五大洲,親眼見證了全球暖化的嚴重程度。從阿拉斯加的凍土層融化、太平洋島國吐瓦魯(Tuvalu)即將沒入海中、內蒙的沙漠範圍不斷擴大及祕魯的冰河日漸消融,到中國因洪水與暴風雨而導致土地遭受侵蝕,林納斯先生親自收集的證據,都收錄在他以氣候變遷為主題的著作《聚焦--來自一個正在變暖的世界的訊息》(High Tide: The Truth About Our Climate Crisis)當中。

不久之後,林納斯先生針對人類以石化燃料為主的生活方式對氣候、環境及地球上一切居民所造成的影響,大量研讀相關的科學證據並做邏輯分析。在出版第二本有關氣候變遷的驚世著作《六度的變化:一個越來越熱星球的未來》(Six Degrees: Our Future on a Hotter Planet),為世人敲響另一記警鐘之前,他更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牛津大學的拉德克里夫科學圖書館(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遍讀數千份經同儕評核(peer-reviewed)的科學文獻資料。

作者在第二本著作中,以科學研究與先進的電腦模擬所獲得的資料,以及地球史前氣候的研究發現為基礎,有系統地重新探討氣候變遷,並描寫未來氣候更加暖化的情況與所造成的結果。本書也檢視了過去自然發生的劇烈氣候變遷,並推測全球暖化對地球上所有生物與環境的可怕影響。

《六度》是根據「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於2001年所提出的「第三次評估報告」來編排,以每上升一度為一章逐度探討,每章都描述溫度上升後對地球及生物圈所造成的影響,內容實際且令人不寒而慄。

從攝氏一度升溫到攝氏三度的臨界點,直到升溫六度導致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大滅絕,很難想像人類活動就是造成這些浩劫的元凶。既然我們已經使這個星球岌岌可危,如果再不立即採取行動遏止溫室氣體的排放,勢將無可挽回地失去它。

升溫攝氏一度

溫度上升攝氏一度後,北極圈全年將有半年處於無冰的狀態,而通常不知颶風為何物的南大西洋地區沿岸將飽受颶風侵襲,美國西部居民也將面臨嚴重的長期乾旱。

升溫攝氏二度

冰河逐漸消融,北極熊掙扎求生,格陵蘭島的冰河開始融化,珊瑚礁也逐漸絕跡,全球海平面上升七公尺。

升溫攝氏三度

亞馬遜雨林逐漸消失,強烈的聖嬰氣候現象變成常態,歐洲在夏天將不斷遭受前所少見的熱浪侵襲,數千萬或數十億難民從亞熱帶遷徙到中緯度地區

升溫攝氏四度

海平面上升,並淹沒沿海城市;冰河消失,造成許多地區嚴重缺水;部分南極洲崩解,更加快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倫敦夏天的氣溫將高達攝氏45度。

升溫攝氏五度

不適合居住的地區不斷擴大,供應一些大城市用水的積雪和地下蓄水層出現乾涸現象,數百萬人淪為氣候難民;人類文明可能會因劇烈的氣候變遷而開始瓦解,貧民將遭受最大的煎熬;兩極均沒有冰雪存在,海洋中大量的物種滅絕,大規模的海嘯摧毀沿海地區。

升溫攝氏六度

溫度上升攝氏六度後,高達95%的物種滅絕,殘存的生物飽受頻繁而致命的暴風雨和洪水所苦;硫化氫與甲烷不時引發大火,就像隨時會爆發的原子彈一般;除了細菌之外,沒有任何生物能夠存活,「世界末日」的情節正式上演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人類究竟應該做多少努力? 背後必須投注多少成本、付出什麼代價?如果經濟不斷成長、科技不斷進步, 抗暖化的工作是否越晚開始、投資報酬越高?

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傷害,大多會由後代承擔。但假設世界經濟持續成長,他們將比我們更富有。 我們這一代必須在經濟學家的協助下,決定是否採取積極的手段,降低未來發生傷害的可能性,或是交由更富有的後代自己想辦法對抗。 經濟學家在形塑建議的過程中,無法避免道德選擇。 即使全球暖化引發大災難的可能性很小,但還是會引發某些道德討論議題。

關於氣候變遷,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是一個道德問題。科學(包括經濟學在內)能協助我們找出氣候變遷的成因與影響,也能協助我們發掘因應氣候變遷的辦法。不過關於我們「應該」怎麼做,卻是道德問題。

不是所有與「應該」有關的問題,全都關乎道德,舉例來說,「你應該怎麼經營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就不是道德問題。但氣候問題攸關道德,因為任何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都得考慮到不同人們之間的利益衝突。如果這個世界真的要對氣候變遷做些什麼,有些人(主要是目前富裕的一代)就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免未來的世代可能得悲慘的在一個更熱的世界中求生存。而當利益發生衝突時,關於「應該」的問題一向攸關道德。

氣候變遷引發了若干道德問題。當未來世代擁有的物質生活可能比我們更多時,生存在今日的我們,應該如何評估他們的福祉?許多活著的人以及其他未出世的人,可能死於氣候變遷的效應,每一樁死亡都同樣不幸嗎?所有的死亡事件加總起來又有多麼不幸?許多人可能在孕育後代之前就面臨死亡,所以原本可能出世的孩子將因為氣候變遷而無緣來到人間,這些孩子的消失是件壞事嗎?富人是否因為排放溫室氣體,而對世界的窮人造成不公?氣候變遷造成世界性大災難的機會雖然微小卻真實,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許多道德問題單憑常識就能解決,不太需要動用到複雜的哲學。每個人多少都有能力面對氣候變遷所引發的道德問題,舉例來說,幾乎任何人都會認同這項基本的道德原則(只有少數人例外):我們不應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沒錯,傷害他人有時是無法避免的,有時也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意外造成傷害,但每當你造成了傷害,通常都應該補償受害者。

 

◎他人受害,你也有責任

氣候變遷將造成傷害。熱浪、風暴和水災會造成許多人死亡,同時傷害其他人;熱帶疾病疫區會因為氣候變暖而擴大,奪去更多人命;降雨模式改變將造成有些地區的糧食與安全飲用水的短缺;海平面上升與其他因氣候而引發的壓力,將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使得許多人變得貧窮。目前,很少有專家能提出明確的預測數字,但我們根據統計數字已看得出,氣候變遷可能造成多大規模的傷害。據估計,2003年發生在歐洲的熱浪,奪去了3萬5000條人命;1998年中國的水災使2億4000萬人生活不便。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早在2000年,氣候變遷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15萬。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排放溫室氣體,開車、用電,購買任何在製造和運輸過程中會消耗能量的物品,這些活動都會製造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這麼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傷害他人。也許此時此刻,我們無能為力,甚至在過去,我們根本毫無意識,但是根據我剛才提出的基本道德原則,我們應該試著停止這件事,並且補償我們所傷害的人。

關於氣候變遷我們應該做什麼,絕不只是利益與成本之間的權衡(雖然這也是其中一部份),相同的原則也告訴我們,假設你打算和朋友宴客到天明,這會使得鄰居徹夜無法入眠,就算你計算自己和朋友所得到的利益,大於鄰居所受的傷害,也並不表示你應該舉辦派對。又例如,有個工業計畫可在不久的未來帶來利益,但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卻會危害數十年之後的人們,同樣基於利益大於成本的假設,也不表示這個計畫就應該進行,的確,這在道德上可能是錯的,獲益的人不應該把成本強加在未受益的人身上。

◎衡量成本與效益

關於應該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雖然衡量成本與效益無法徹底解答,但仍不失為解答的重要一部份。為了減緩氣候變遷所花的成本,就是現代人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所做的犧牲,我們必須少去旅行,讓房子更能隔熱;我們必須少吃一點肉,生活少一點浪費。效益則是未來的人類會有較好的生活,不必因為土地沙漠化而吃那麼多苦頭,也不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園,或承受那麼多的洪水、饑荒及大自然的貧瘠。

把某些人的利益與其他人的成本放在一起比較,是一項道德議題。但減緩氣候變遷的成本與效益,卻常常以經濟學的術語呈現,而且經濟學能提供有效的方法,權衡複雜狀況下的成本與效益,因此,經濟學在這裡可以為倫理學效勞。

成本效益經濟學的道德基礎,最近出現在一份重大報告中,那就是英國財政部的史登(Nicholas Stern)與同事合著的《論氣候變遷經濟學之史登評論》(簡稱《史登報告》)。《史登報告》把重心放在成本與效益的比較,並於結論中指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效益,遠大於除去這些氣體所花的成本。史登的報告引發經濟學家強烈的反應,原因有二:第一,部份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結論不該以道德前提做為基礎;第二,這項評論主張立即採取強烈的行動,控制排放,但其他的經濟學研究,好比美國耶魯大學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提出的報告,卻認為如此急迫的行動並非必要。

這兩項爭議是彼此相關的。史登與諾德豪斯的結論之所以不同,從道德基礎上來看,主要是因為史登的「折現率」較低。一般來說,經濟學家認為商品的價值在未來會比現在低,也就是說,他們會對未來商品的價值打折。不僅如此,商品可取得的時間離現在越遠,這項商品的現值就會打折得越厲害,折現率所測量的是商品現值隨時間降低的速度。諾德豪斯設定的折現率約為每年6%;史登為每年1.4%。結果,舉例來說,在一世紀之後價格一兆美元的商品,史登所認定的現值是2470億美元,但以諾德豪斯的標準來看,在2108年價格一兆美元的相同商品,在今天只價值25億美元。因此,對於發生在100年後的成本與效益,史登所認定的現值幾乎是諾德豪斯的100倍。

這兩位經濟學家對折現率的不同見解,足以解釋兩人結論的差異。為了控制氣候變遷而投注的成本,大多會發生在不遠的將來,所以當代的人必須犧牲部份的消費,但所帶來的效益卻大多會發生在一、兩百年之後。由於史登對這些效益所認定的現值比諾德豪斯來得高,因此他認為目前應該花在氣候變遷上的成本,也高於諾德豪斯的判斷。

近來有關全球暖化的討論造成熱潮,但人們常忽略,氣候變遷可能導致邊界爭議,有時甚至引發國際衝突,若再加上三國均擁有核武,且過去已有嫌隙,肯定會大幅提高發生衝突的風險。

隨著全球各地冰河融化,使國際邊界變得模糊,這種情況也愈來愈可能發生,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若有爭議,但冰河融解現象毋庸置疑,問題只在於融解速度快慢。此一現象已迫使歐洲及非洲國家必須重新劃定疆界,例如瑞士與義大利因為阿爾卑斯山冰河異常快速融化,不得不各自向國會提案打算重劃國界;氣候變遷這幾年讓非洲部分河流改變流向,許多非洲國家過去將河川列為天然疆界,自然擔心河道變更讓自己損失領土,包括查德、埃及、衣索比亞、肯亞、蘇丹等國均對國界變動感到憂慮。

但氣候變遷真正可能造成惡夢的地區,其實是在亞洲,印度、巴基斯坦與中國均擁有核武,三國之間的冰河密度更僅次於極圈地區。

例如喀拉昆侖山脈的錫亞琴冰河(Siachen),是極圈以外全球最大冰河,印巴兩國便常在此產生爭議,科學資料顯示,這條冰河每年融化110公尺,速度之快為全球鮮見。

當地融冰是努伯拉河(Nubra)主要水源,之後再匯入薛克河(Shyok),也是傑謨與喀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地區兩條主要河川,且薛克河河水也會流入印度河,成為巴基斯坦境內主要供水來源。

由此可見,當地冰河融化會對印巴關係形成災難,法國地質學家已預估,印度河將於2040年起每年出現枯水期,重創巴國糧倉旁遮普省(Punjab),未來數十年內,該省旱災發生頻率會愈來愈高,最終變成沙漠,故不難想像兩國若動用軍事力量企圖掌控水資源,便可能爆發衝突。

除此之外,冰河融化也會為印度及中國帶來潛在衝突,喜馬拉雅山脈冰河融化後,肯定會改變分隔兩國疆域的麥克馬洪線(McMahon),對於源自中國的印度東北部主要水源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北京政府已啟動調節水源的戰略。

據媒體報導,中國正在興建大型水壩及堤防,要瓜分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源,印度政府已數度正式抗議;而中國在氣候變遷影響下,邊界已深入不丹境內約50公里處,並以促進觀光業為名,揚言在不丹邊界修築新路;不過幾年之前,由於氣候嚴寒與風雪影響,兩國邊境無法維持固定人口流動與活動,而今每年至少有七個月可固定往來。

除了不丹,中國也藉氣候變遷在其他地區得利,例如在西藏高原,北京政府計畫興建更多軍事設施,便是針對印度而來,據報導,過去因為極端氣候,無法在此地長期佈署重兵,如今中國打算在修建廣播電塔及數條飛機跑道;且山頂融雪後,中國便可大膽將全年通行、極具戰略價值的喀拉昆侖公路延伸至巴基斯坦,令印度軍方相當頭痛。中國自1962年擊敗印度後,取得阿克塞欽地區(Aksai Chin),因為氣候變遷,中國軍方也將能夠在此建立大型碉堡,這都是過往毫不可行的計畫。

海平面上升情況、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的立場對錯、是否依據經濟發展情況制訂減碳目標,這些都是可供論辯的議題,但氣候變遷引發的亞洲戰略變化已成事實。

氣候變遷所帶來極端洪水和枯旱問題、農作物產量問題、生物棲息環境變異等問題,已嚴重威脅到生態系和人類的生存危機,也因此迫使人們重新思考環境管理政策和經濟開發的限制,其中又以公共工程的設計門檻是否還能抵擋當前氣候變遷的趨勢為最大隱憂。

 

國際災難不斷刷新紀錄                                        

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今年更新報告〈Climate in Peril〉中所進行的統計分析,20世紀中全球海水位總計上升17公分,台灣亦在氣候變遷導致的諸多風險中,位處海水上升危險潛勢區,更何況台灣西南沿岸還存在著因人為開發不當所衍生的地層下陷情況;該報告中還統計自1900年至今,全球自然災害發生次數,其中以洪水和乾旱災害發生次數變化最為急遽,顯示雨量的變化趨勢明顯加劇,如英國在2007年發生的大洪水,便是連續豪雨所致,其洪水量突破過去60年的紀錄;2008年美國中西部易發生大洪水,其中又以愛荷華州災情最嚴重,洪水規模被認為是過去500年來首遇;而台灣自921地震後,面臨的便不只是淹水問題,還必須面對土石流帶來的災害,其中以甫剛發生的八八水災最為驚心動魄。

 

唯有新思維方可因應新挑戰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中,往往以經驗和過去紀錄來訂定公共設施建造的安全門檻,例如堤防、防潮閘門、橋梁、下水道等,近日常被提及的百年洪水頻率保護標準便是依據歷史降雨紀錄推算出百年發生一次的洪水量,因此當極端降雨量發生次數越多時,所推算出的百年頻率洪水量便會隨之增加,因此,如果還是依循過去習慣,單單僅是消極地以提昇公共設施設計的保護標準來因應,恐怕將徒勞無功,且會增加巨額的工程建造費。但為了能夠保全現存的公共設施並使未來各項公共建設可以抵擋天然災害,目前各國無不努力思索對策,英國、美國、中國等均先後制訂了《氣候變遷法》。

 

他山之石──各國因應之道

綜觀目前各國所訂出的因應策略,除了訂出能源政策來降低對石油的依賴,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緩減全球暖化的速度外,面對氣候變遷引發的危機,目前各國可以看到的因應策略如下:

 

訂定相關法案與成立專責委員會

除了聯合國的國際氣候變遷公約外,英國、中國和美國、日本、韓國等經濟開發國家,自2008年起先後通過了氣候變遷相關法案,並成立專責委員會來擬定相關的行動方案、監測氣候變遷趨勢等,主要原因便是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洪水和乾旱,除了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外,造成糧食作物的生產量降低,無異將危及國土安全。

 

沿海土地的保全

隨著全球暖化、冰山融解,海水位上昇成了島嶼型國家和擁有廣大海岸土地國家的隱憂。其中以荷蘭經驗最常被國內專家學者所提醒,過去荷蘭以填海造陸引以為豪,但在歷經19931995年超過洪水保護標準的洪水侵襲後,開始檢討過去以工程為主的防洪策略,之後便提出「還地於海」的策略,並發展出兩棲屋的創舉,讓房屋可以漂浮於水面。英國則是提出「Wallasea濕地重建計畫」,將過去填海造陸的沿海土地還給海洋,並打造為鹽沼,除了做為洪水的緩衝空間,並提供為沿海生態系的生存空間。

 

流域的整體管理

和沿海土地息息相關的是其上游的流域範圍,近年來的暴雨量一再的突破所設計的堤防高度,單純寄望以加高堤防來保存人類的生命財產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無疑已遭到質疑;一項由歐洲43個研究單位所共同組成的「NeWater」所進行的整合性水資源管理(IWRM)計畫中,亦明白指出:「傳統的水資源管理太過度將流域、人和土地的功能和需求壁壘分明;然而,諸如精細量測規劃的堤防、加寬整治的河川兩岸和洪水平原等,只要一遇到極端事件暴雨仍然醞釀成災。為因應極端的氣候現況,如何建立水、土地和居住者之間的夥伴關係,才是現階段水資源管理策略應該重新思考的方向。」

 

除了上述荷蘭的還地於海外,包括荷蘭、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均開始將「復育洪水平原」作為抗洪行動方案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瑞士所面臨的問題卻是因為暖化造成高山上的冰川開始溶解,將衝擊到其下游的湖泊和河道,例如瑞士著名觀光勝地因特拉肯(Interlaken)上方的格林德瓦(Grindelwald)冰川湖,近年來已有幾次小規模的滿溢,一旦發生雪崩、豪雨以及落石將會帶來大洪水,目前所採用的策略是興建一條疏洪隧道,將超過警戒水位的湖水引流到峽谷裡;然而,瑞士同樣警覺到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是:「如果氣候變遷帶來更大的洪水,到時又如何?」 以及「大自然改變的速度,超過我們所能建設的速度」。因此,在安全與生態整合的新思維下,新的立法要求各州在土地使用政策上把足夠的空間還給河川,其次則是監測、警戒、規劃緊急應變;當局和專家要與民眾進行關於風險的對話,居民也要負起自身責任。而我們鄰近的日本,所面臨的問題則不僅是洪水,還有土石流問題,也因此將土砂平衡放入流域整體管理項目中,也就是以流域為整體,管理山地、水庫、河川及海岸等四大單元的土砂,最終以海岸平衡為土砂控制基準點。

 

基礎資料的更新、監測和警示系統的建立、以及危險潛勢範圍的繪製、緊急應變計畫的研擬除了眾所皆知的美國FEMA外,瑞士預計到2011年,所有社區都擁有各個最基層自治單位社群區的危險潛勢地圖,做為防災和避難的重要依據。此外,上述所提及的荷蘭、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均將洪水等災害危險潛勢地圖之繪製方式標準化,並建立不同災害的監測和警示系統,以便在災害來臨前爭取到更多的緊急應變和疏散避難時間。

 

都市計畫、建築等法規的連結

前述「沿海土地的保全」、「流域的整體管理」、「基礎資料的更新、監測和警示系統的建立、以及危險潛勢範圍的繪製、緊急應變計畫的研擬」等三項,無疑的和都市開發、國土規劃及建築物規範等緊密相關,必須要同步配合修訂,才能事半功倍。

 

台灣在歷經八八水災後,水土保育、國土復育或許不該只是每次水災、土石流之後的反省口號,而是應該落實於各項重建方案中,多思考一下:「除了造陸、工業區、堤防、橋梁、大樓等,我們還可以擁有和創造什麼?」或許透過如此反思,我們方能真正落實「與環境共生」的理想願景。

                                                 

                                       降溫降溫降溫....少發怒啊^0^

台長: 幻羽
人氣(4,60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