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5 17:49:38| 人氣2,4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識--彌勒佛及兜率內院與龍華三會~:~5.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略識--彌勒佛及兜率內院與龍華三會~:~5.

在中國,以北涼.曇無讖所譯之《菩薩地持經》(即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劉宋.求那跋摩之《菩薩善戒經》,及北魏.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之《唯識二十論》、《十地經論》等為瑜伽派經論之最早譯介。其後,中國之瑜伽派漸分為地論宗與攝論宗;前者係以《十地經論》為主,後者則以《攝大乘論》為主。兩宗雖同立八識緣起之說,然地論宗以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心同視為真識,攝論宗則視阿賴耶識為妄識,故別立第九阿摩羅識,此為兩宗論點最大之歧異。直至唐代,玄奘譯出《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辯中邊論》等諸論,又糅譯十大論師之《唯識三十頌釋論》,編成成唯識論等書,方乃展開法相宗之教說,而盛行於中國與日本。

慈宗就是彌勒宗,因上來已說梵語彌勒,此翻為慈氏乃立慈宗的名義。一般人以為慈宗就是慈恩宗,其實不然。慈恩宗是唐.高宗皇帝建大慈恩寺於陝西長安,時玄奘法師已從印度返回中國,大弘新譯經論,唐.高宗禮請玄奘法師住持大慈恩寺,後其高足窺基法師繼之,世稱慈恩大師。玄奘與窺基所弘之法相唯識教觀,稱為慈恩宗慈宗最重要者在宗奉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以上生兜率內院為宗。中國淨土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法師,是宗奉彌勒菩薩而求生兜率內院,這是慈恩宗前早有慈宗的證明,推考唐朝以前還是修慈宗的居多,如中國唐以前的佛像以彌勒像為多,唐以後才雕刻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等像,所以慈宗的淵源甚廣。

在中國佛教宗派而言,法相唯識教觀都依慈氏(彌勒)為本,故慈宗可以包括慈恩宗,但慈恩宗不能概括慈宗。慈宗三要已具備經律論三藏,《瑜伽真實義品》教理屬論,《菩薩戒本》軌行持屬律,《彌勒上生經》修證上生果屬經;另唯識宗常稱六經十一論:所謂六經是《華嚴經》、《解深密經》、《厚嚴經》、《分別瑜伽經》、《大乘阿毗達磨經》。十一論者,《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顯揚聖教論》、《辨中邊論》、《成唯識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二十論》、《集論》、《雜集論》、《攝大乘論》及《觀所緣緣》等。都是慈宗的法藏。

然而這般都只不過是就慈宗的主體上而言,若依全體廣用來說,凡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弘揚之法門,大多付囑彌勒菩薩在各種經律上也講到彌勒菩薩的因緣,如無量壽經中佛是也。而禪宗的初祖迦葉尊者也肩持釋迦牟尼佛衣,入定雞足山,以彌勒當來下生的時候,交付於彼。所以關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稱,大小、性相、顯密、禪淨等法門,皆為當來下生彌勒佛,所承先啟後的慈宗所宗;現在一切五乘三乘大乘、性相顯密的佛法,都是彌勒菩薩所肩負宣揚的佛法,由是融攝各宗派,以慈氏為大皈依處。

五乘者:1.人乘,人以三歸五戒為乘,運出三塗四趣而生於人道。2.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四洲而達天界。3.聲聞乘,即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4.緣覺乘,即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5.菩薩乘,即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三乘者: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法則針對眾生之性情與能力,而分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並以其各有三種不同之果報。

從早期原始佛法開始,一直流傳至今來觀察得知,在印度流行有三個五百年之不同:最初五百年是三乘或小乘的佛法,現在仍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第二個五百年有龍樹、馬嗚、無著、天親等出世,將佛滅後逐漸隱沒的大乘佛法,發揚光大出來,即現今流行於中國、日本、韓國、港澳等處;第三個五百年顯密大乘而並行,密宗獨盛的時候,今流行西藏、青海、蒙古等處者皆是;此是佛法皆契合各時各地,不同機程之眾生而有差別;溯其根源,都是從釋迦牟尼佛覺海心源之所流出,而皆會於一生補處,慈氏(彌勒)菩薩為承先啟後之總樞。故慈宗就是一切佛法的總樞機,也即是從釋迦牟尼佛大圓滿覺中流布在世上之佛法全體大用,皆會歸於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謂之慈宗也。

智光經云:過去古世有彌勒如來,在眾華敷世界,成等正覺時。有智光明仙人,最初聞古彌勒佛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起而問難,不為所屈,乃發心皈依,並誓願成佛,亦名彌勒。又其初生,即不食肉,故號慈氏。當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時,彌勒菩薩與釋迦佛,同時出生在印度。彌勒生於南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婆羅門家。菩薩初生時,即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聰穎超群。為欲化度父母族人,發心依佛出家,未久即能通達一切經典,從佛遊化,以諸色像,普門示現。后在法華會上,助佛宣化,蒙佛授記。十二年后,上生兜率,建立天宮淨土,接引天宮行人,同歸法化。後於娑婆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生娑婆世界,次補釋尊,示成佛道。龍華三會,度人無數。

歷史傳說,梁朝時代的傅翕居士,是彌勒菩薩的應化身。曾有梵僧問他;「吾與汝同在釋尊前立誓,同生兜率,化諸天眾,何時當歸?」翕曰:「當以度生為急,何暇思天樂耶?」傅居士逝世,有偈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又在臨終前,對大眾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會,次補釋迦世尊也。」人乃知其本跡。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曰;「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號契此。為人不拘小節,常攜一布袋,遊化市纏,見人即乞衣服、飲食,悉入袋中,亦未見其取用,人號之為長汀子。」嘗臥雪中,雪不沾身,人皆奇之。示人吉凶,無不靈驗。有保福和尚,問其佛法大意,師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曰;「更有向上事否?」師負袋去。又有僧問:「和尚於此作什麼?」師曰:等個人來,曰:人來也!師曰:汝非是此人!師臨終坐磬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

彌勒菩薩,於上生兜率天宮之后,以其歷劫修集之福因,感得內院莊嚴淨土。當彌勒菩薩蒙佛授記,上生兜率天宮內院之后。眾天子虔誠禮敬,發誓願已,即以寶珠天冠,化成各種寶物,及天宮殿,而為供養。時有天神,名牢度跋提,願為菩薩建善法堂。願已額上,出生五百億寶珠、琉璃等,彼諸摩尼寶珠,旋轉空中,化作四十九色微妙宮殿,其諸欄楯,皆七寶成,欄楯之間,化生九億天子,五百億天女,天子天女,各化萬億七寶蓮花,花上放光,無量光芒,光中天樂,不鼓自嗚,樂聲所演,都是講的:四弘誓願,十善業道、四無量心等五乘教法,聞者皆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時諸宮殿,垣牆之中,有琉璃渠,渠皆五百億寶珠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湧,繞梁棟間。

內院七寶宮中,有獅子座高四由旬,皆以閻浮檀金,及以白銀、升璃、玻璃、赤珠、瑪瑙而嚴飾之。獅子座的四角上,化生四色蓮花,所有的蓮花,皆是百寶莊嚴而成,其寶各放百億光明,非常美妙。五百億,眾寶莊嚴之法座,寶帳。四維上下,各有萬千大梵天王,各持名貴珠寶,化作寶鈴,懸諸寶帳,並以羅網,覆其上。時有無數天子、天女,并諸眷屬,各執寶花,散獅子座,其座四角蓮花之中,自然化生四百寶女,手執白拂,周圍侍立。宮殿四角,有大寶柱,柱中各現百千樓閣,皆以摩尼寶珠,以為交絡。各樓閣中,都有百千美妙天女,手執樂器,演揚著:苦、空、無常、無我的,諸般波羅密。時十方諸天,報盡往生兜率天宮,親近彌勒菩薩,進修佛道。時又有寶幢、華德、香音、喜樂、正音聲等,五大護法天神,各執以一兆劫數,說不盡的各種不同的珠寶蓮花,妙音、音樂、梵唄,妙莊嚴具,莊嚴宮殿內外,及大環境,上供彌勒菩薩。樂中演揚出: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以至六度萬行,無量善法,利益眾生。修學佛法的人,見色、聞音之后,心皆清淨。以上簡述兜率淨土的一切莊嚴,若廣說者,釋迦世尊曾說:「窮十小劫,也難說盡。」

華嚴經要解云:此經所詮,以毘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一藏體要,不離此四。故以毘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妙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信住行向地)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然大經之體用因果,必依毘盧、文殊、普賢、彌勒,何也?梵語毘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為清淨法身,在人為本覺妙性,華嚴以此為體者,直欲眾生,見妙性而證法身也。梵語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在佛為普光大智,在人為觀察妙心,華嚴以此為用者,則欲眾生明妙心而證大智也。普賢者,德無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在佛為真淨妙行,在人為塵勞業用,華嚴以此為因者,直欲眾生,翻塵勞而成妙行也。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在佛為補處之主,在人為數取之身,華嚴以此為果者,直欲眾生,離數取而趣補處也。

又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蒙彌勒菩薩接引,進入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給予彌勒菩薩,於五十三種偉大的佛法成就,由衷的讚嘆。稱許如此偉大的莊嚴樓閣,是住於如是等諸功德的聖者之所住處。彌勒菩薩也接著以一百一十三頌的經文,向大眾讚揚、介紹善財童子的佛法修養,功德成就。其中並有五頌經文,是彌勒菩薩給善財童子授菩提記的預言:這是五十三參中的第五十一參,也是最后畢業一參的故事,從此一故事,我們也就可以知道,彌勒菩薩在華嚴法門中的地位之尊崇了。

法華會上,亦曾記載彌勒菩薩,在然燈佛弟子中,名曰求名。是人當時雖不甚精進,但以種諸善根、福德、因緣,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嘆。以是因緣,乃能參與今此法華大會,為發起眾之代表。並蒙釋尊授予菩提之記。補處釋尊之後,將來此土作佛,號慈氏如來。由此可知,彌勒菩薩,不是一位普通菩薩,而是我們娑婆世界,候補釋迦佛之后成佛的一位「儲佛」之尊也。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