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3 02:00:09| 人氣4,7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識~:~滇池與大觀樓~:~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滇池

滇池风景区

滇池英文名Tien Lake。亦作Tien Ch'ihDian Chi,亦稱昆明湖、昆明池(K'un-Ming Ch'ih, 亦作Kunming Chi)。中國雲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連同湖西側的西山是著名遊覽、療養勝地。由構造陷落而成。有盤龍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公尺,面積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公尺,最深8公尺。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稱螳螂川,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滇池因周圍居住著""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顛也"之說,故曰"滇池"。滇池為地震斷層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彎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為1886,南北長39公里,東西最寬為13公里。湖岸線長1632公里,面積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為157億立方米,素稱"五百里滇池"。主要河流有盤龍江、金汁河、寶象河、海源河、馬料河、落龍河、撈魚河等,出水口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匯入金沙江.屬長江水系,流域面積2855公里,為中國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顆吹璀璨的高原明珠。

滇池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山,北有蛇山,南有鶴山。這些山連綿起伏,形成了昆明壩子的天然屏障。湖濱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源充沛,有利於灌溉和航行。平均氣溫為145-178度,降雨量為1070毫米。昆明壩子盛產稻米、小麥、蠶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雲南著名的"魚米之鄉"。 滇池,是雲南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原居住著稱為"""滇棘"的部落,戰國時期有楚將莊橋率部進入滇池地區。莊橋及其部屬"變服從其俗",建立滇國。西漢武帝時設益州郡.郡治為滇池縣(今晉寧);元至元十三年(西元1276)建立雲南行省後,將池畔的鴨赤城改稱昆明,成為雲南省會的所在地。

滇池風光秀麗,碧波萬頃,風帆點點,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四周有雲南民族村、雲南民族博物館、西山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龍門、筇竹寺、大觀樓及晉甯盤龍寺、鄭和公園等風景區。由海埂至西山龍門有空中索道連接民族村與西山公園,既使交通方便,又可觀賞滇池風光。滇池為全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分為10個功能區,現在按"高標準、多功能、國際化"的要求建設。’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時,昆明市內外交通、城市風貌已有極大的改觀、將成為世界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遊度假區。

滇池风景区

滇池海鸥 

大觀樓是中國名樓之一,也是觀賞滇池的好地方。大觀樓為三層木結構建築,形式古雅。樓前湖中有三座石亭,是仿照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設置的景物。登樓憑欄遠眺,可欣賞滇池和“睡美人山”(西山)的美景。大觀樓之所以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它的大門兩側懸掛了一副被譽為“古今第一”的長聯。這副長聯是清代寒士孫冉翁所撰,共180字,顏體楷書,嚴謹渾厚,被視為雲南省文化藝術的瑰寶之一。雲南省愛好文藝的人士很多都能背誦這副著名的長聯。

 

這副長聯上聯寫滇池風物,把大觀樓四周的美麗景色,描繪得像一幅活生生的圖畫;下聯寫雲南歷史,既回顧了雲南數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煙雲,又表達了封建社會必將沒落的發展趨勢。氣勢磅礴,感情充沛,而且文辭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有力,狀物寫情,令人叫絕。據說孫冉翁家境清貧,最後在饑寒交迫中死去,但他那枝生花妙筆寫下的大觀樓長聯,卻成了中國的一件珍貴的文化遺產。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縣府,都喜歡修建樓閣。中國古代的樓閣,或用來紀念大事、或用來宣揚政績、或用來鎮妖伏魔、或用來求神拜佛。古代多在臨水之地建樓,取憑高遠眺,極目無窮之妙。達官顯貴墨客騷人登樓一遊,或際會四方之客,或酬唱應和之曲,放悲聲,抒情懷,低吟淺唱,壯懷激烈,皆可乘興而來,盡興而去。故中國歷代名樓皆有名詩佳作千古傳唱。

 

中國的名樓還有:位於山東煙臺的蓬萊閣、廣西容縣境內的真武閣、安徽馬鞍山的太白樓、浙江嘉興的煙雨樓、廣州越秀山上的鎮海樓、貴州貴陽的甲秀樓、四川成都的望江樓、雲南昆明的大觀樓等等。其中的蓬萊閣大觀樓也曾與鸛雀樓一較高低,一度排名為《中國四大名樓》之列。

 

大觀樓是中國名樓之一,也是昆明重要的風景區之一,位於城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邊,是觀賞滇池的好地方。大觀樓為三層木結構建築,形式古雅。樓前湖中有三座石亭,是依照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設置的景物。登樓憑欄遠眺,可欣賞滇池和西山的美景。

 

公認大觀樓初建於1690年。明初,沐英統治雲南時,因常在滇池操習水軍,曾在近華浦設置過一個體憩場所——西園,但以後沒有再擴建,直到明末清初,這裏仍然是一片葦草淺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北籍和尚乾印在近華浦建茅庵講經,眾善男信女募捐建了一座觀音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雲南巡撫王繼文在這裏挖地築堤、種花植柳,並建樓二層,登樓四顧,景致十分遼闊壯觀,便取名為"大觀樓"。清乾隆年間,昆明寒士孫髯翁撰出180字的長聯,轟動四方。清道光八年(1828年),雲南按察使瞿錦觀將大觀樓由原來的二層改建為三層,咸豐七年(1857年)毀於戰火;同治三年至五年(1864---1866年),提督馬如龍重建大觀樓,後又遭水淹,近華浦部分建築倒塌;光緒九年(1883年),總督岑毓英及該寺住持和尚性田又重新修復。民國初年,(1918年)唐繼堯撥款修葺,並立其銅像於場地正中央,將大觀樓辟為公園。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觀樓長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聯描寫滇池風光,下聯寫出雲南歷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堪稱千古佳作。此長聯由昆明名士陸樹堂用竹書刊刻,西元1857年與樓同毀於兵燹。西元1866年,馬如龍重修昆明大觀樓,西元1888年,雲貴總督岑毓英使趙藩將長聯重新楷書刊刻掛于樓前,為今所見者。

 

作者簡介:孫髯(?─1774年),字髯翁,號頤庵,是康乾之際昆明的一個寒士。幼年目睹科舉考試的黑暗,憤然不再參與考試。他沒有任一官半職,卻關心國計民生,尋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他雖是個詩賦名家,卻不局限在藝術天地,還時時關心百姓的疾苦,為他們呼籲減租免稅。他生活清苦,晚年不得不靠賣卜生活,有時還得斷炊,但他堅毅樂觀,傲然不屈,喜種梅花,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

 

長聯問世後,得到各方面人士的贊許。清人吳仰賢,高度評價了孫髯長聯:鐵板銅琶鏜韃聲,髯翁才氣劇縱橫。樓頭一百八十字,黃鶴題留萬古名。道光年間的楹聯學家梁章钜說:勝地壯觀,必有長聯始稱,然不過二三十字而止,惟雲南省城附郭大觀樓楹聯一貼,多至一百七十餘言,傳頌海內。既指出孫髯開創性的功績,又道出了長聯在中國的廣泛影響。

 

[中国四大名楼] 昆明大观楼 - 鄂东山人 - 旅游摄影爱好者之家

台長: 幻羽
人氣(4,72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