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04 17:16:48| 人氣3,9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什麼都可以拿來吃的中國文化~:~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重生務實,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為中國文化所看重、從中國人的可以分析出文化的特色。

中國文化的先哲是很重視吃的。孔子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老子則說聖人為腹不為目:這就是說,聖人只是為了吃飽肚子,而不去關注五彩繽紛的世界。老子這種將吃飽飯看成是人生目的的思想,影響了整個中國的話語系統。在中國,幹工作與掙飯吃經常可以劃等號,如說靠打獵吃飯靠種田吃飯,甚至文人也會說靠賣文吃飯。工作好與吃飽飯一致,換工作叫做跳槽,工作幹不成了說是丟了飯碗。工頭嚇唬工人最妙的言辭,就是不好好幹,我砸了你的飯碗

進食之點為口,所以在漢語中,口比其他器官都重要,甚至可以成為人的代名詞。說你家有多少口,無人誤解,而說你家有多少眼,則會令人發笑。當然,人有雙眼,不如一張口好統計,但鼻子卻是一個,又有誰說你家有多少鼻子的?此外,如人口、養家糊口等等,都是以口代人,並不專指嘴巴。有時候不服氣,想與抗衡,如說人頭、人頭稅,亦可代替整個。但總的來看,在與的較量中,還是失敗了。中國人寧願將贈給豬、牛,也要留住。說你家有幾頭豬、幾頭牛可以,但說你家有幾頭人,你肯定以為對方在罵你。中國有句天人合一的妙語: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口丁。

將吃上升為文化,就是說中國的吃不單指入食充饑。而具有普泛的文化指稱。說這人受歡迎,就說吃香;不受歡迎,就說不吃香或吃不開。說這人受得了,就說吃得消;受不了而想拒絕,就說不吃這一套。總之,在中國似乎什麼都可以,信宗教可以說成吃教,打官司可以說成吃官司……不一而足。

食色、性也,但是,中國人對性也經常做食的處理。說某某女士有味,也就是好吃。一個沒有出息的醜男人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女子,說成是好一塊肥肉,落到狗嘴裏。漂亮女子的嫵媚動人,叫做秀色可餐

中國的倫理關係中,吃也大行其道。中國人有一個父母、姊妹、朋友推展開去的關係網,網內的人俗稱熟人,網外的人叫作生人。生人自然是不會讓你吃的,但在熟人面前就可以開口。吃著吃著吃出味道來,就可以議論熟人的人品了。字由三個組成,表示經常吃才會品出味道來。一般來說;吃別人多而不讓別人吃,謂之人品壞;吃別人少而讓別人吃得多,謂之人品好;平等互吃者則為不好不壞的常人。所以,在中國要想做個好人,就要少向別人開口,而一旦別人開口,就要無私奉獻。

不過,老子有一句深奧的哲理名言,叫做反者道之動。一味吃別人而不讓別人吃,會被看成品德敗壞而受到社會的唾棄;反之,人若擁有了人品好的名聲,社會就會主動讓他多吃幾口,獲利亦不薄。於是,中國的聰明人就學會了一種吃的技巧將欲得之,必固予之。你先讓別人吃幾口,給他點甜頭,然後才有可能多吃他幾口。吃文化在人際關係上的表現還潛藏著一種平均意識,就是誰肥吃誰,所以歷次農民造反都有吃大戶的均貧富行動。

中國的美學與吃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審美屬高級的精神活動,西方人一般都認為審美感官為高級感官,為眼睛(繪畫、小說、建築、書法等)和耳朵(音樂、歌曲等)所獨佔。但在崇尚吃的中國,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味覺美學。美之為詞,本來就來自羊大,意即好吃。因此,中國對於文人高雅的精神產品,照吃不誤。若是理解了作品,叫做吃透了,不太理解叫做還沒吃透;若是太高雅而一般人看不懂的作品,就說太難啃、啃不動。說一個人求知欲強,就說他如饑似渴地啃書本。

直至今日,人們仍將文化與餐飲相聯繫,謂之文化速食。而古代的作品節奏緩慢,更需要細嚼慢嚥。於是,對作品的吃就被品所取代。中國文論注重作品的詩味韻味滋味,就是欣賞者在不斷地細嚼作品之後品出來的。所謂好作品,就是要耐嚼,能夠使人回味無窮。所謂《詩品》,就是對不同詩人的作品品味之後,定下一品、二品、上品、下品……的等級,以示味道的好壞。

餐飲與文化的聯繫,中餐與西餐的差異,已有不少人在研究了。說中餐是和合的,西餐是分裂的;中餐符合辯證法,西餐則是片面孤立的。言外之意,中餐足以代表中國文化。毫無疑問,吃在中國文化的結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國,是至高無上的概念,但中國還有一句俗語,叫做民以食為天。如果食可以為天,那麼飯店也可以看成是准教堂。

事實上,中國的飯店確有教堂的部份職能:給孤獨的人以情感上的慰藉,協調人與人的關係。與哥們兒在飯店裏吃一頓,還有什麼孤獨可言?與別人有了隔閡,只要在館子裏喝一壺,矛盾就會化解。而且中國的飯店還具有西方的教堂所沒有的職能,就是能將辦不成的事辦成。幾個人那麼一坐,茅臺酒那麼一灌,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

林語堂有一個傳遍世界的大幽默,說世界大同的理想,就是住在英國的鄉間,屋裏有美國的水電設備,有日本的太太,法國的情婦,還要有一個中國的廚子。這個玩笑也許開得太荒誕,但也表明在兩腳踏中西文化的林語堂心目中,烹飪藝術在中國特有的位置。

名人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樣要食人間煙火。但由於名人身份不同,所以名人和飲食之間便有了許多說不完、道不盡的趣聞軼事。一千多年前,西漢唐蒙奉命出使南越。筵席上,他第一次喝到了醇香可口的拘醬酒,大為讚賞。回朝時帶幾瓶獻給漢武帝。漢武帝金口一嘗,立即欽為貢酒。拘醬酒頓時身價百倍。清朝時王致和官運不通,就做起豆腐生意來。後來他做的豆腐被慈喜太后偶然嘗到,慈喜一稱讚,竟成了禦品,王致和從此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涮羊肉是名特風味。但能流傳下來卻和忽必烈有關。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燉羊肉。隨軍廚師馬上宰羊剔肉,不料敵情突發,做燉羊肉來不及了,廚師忙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鍋裏一攪和就撈出來,放點調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饑不擇食,吃罷迎敵並獲全勝,還朝後命廚師如法炮製,並建議放了許多佐料,群臣吃後贊口不絕。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金華火腿是宋代名將宗澤發明的。宗澤是主戰派,因打仗連連得勝,百姓抬著肥豬慰問,一時豬肉多得吃不了,宗澤就命人將豬腿割下,醃制起來。由於醃制的豬腿又濕又重,行軍攜帶不便,所以常常把它們匆匆曬上幾個太陽,掛在風中涼幹,日子一久,腿肉紅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在飲食上,名人各有癖好。明代戚繼光喜吃豬頭,在他守戌關外時,為了過一過豬頭癮,不惜派快馬手長驅北京的抄手胡同,專買那裏的華家豬頭。劉邦愛吃涼皮子。劉邦封漢王時在漢中吃當地的涼皮子就吃上了癮。當了皇上後,還不忘記要吃漢中的涼皮。據說有人因給劉邦進貢涼皮還被升了官。咸豐皇帝愛吃涼粉。咸豐十年的一天。咸豐走出宮門在大街吃了二碗涼粉,覺得味道極佳,竟把賣涼粉的請到宮裏住了一月,傳授製作涼粉的技藝。還有,慈禧飲茶成癖,李鴻章愛吃鹹菜;鄭板橋愛吃狗肉;魏征愛吃芹菜。

 

西施舌是杭州名點,因美女西施而得名,形似西施姣小的舌頭。皎潔清香甜潤可口。昭君皮子是甘肅人夏日常食的釀皮子,據說王昭君出塞後吃不慣麵食,廚師遂將麵粉分離成澱粉和麵筋。用澱粉制麵條,昭君十分愛吃。貴妃雞是上海川味名菜,借用楊貴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漢宮藏嬌原名泥鰍鑽豆腐是江西名菜,以豆腐形容貂嬋之純,以泥鰍比作董卓奸滑。

 

在歷代和各民族的飲食風俗中,有不少都和名人有關。比如吃年糕就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西元前514年,吳王讓伍子胥督建王城。吳王之子夫差繼位後聽信讒言,殺了伍子胥。子胥臨死前對部下說:我死後若國家有難,民眾沒糧吃,就到城門牆下挖地三尺,可找到吃的東西。後來越國進攻吳國,城中軍民斷糧,伍子胥的部下就帶領軍民在象門城下挖地,果然挖出許多可以充饑的城磚,原來城磚是糯米粉壓成的,這是伍子胥生前設下的積糧防急之計,吳國軍民就靠這些城磚渡過了難關。此後每逢過年,吳國百姓都要壓制類似城磚的年糕,紀念伍子胥。象這類情況還有很多,如吃粽子紀念屈原;吃臘八粥紀念佛;吃餛飩紀念盤古等等。

民以食為天。中國美食,舉世公認,烹調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成果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勤勞智慧使者的結晶,亦是祖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技藝高超的廚師,其中十位更是著名。

第一位,伊尹。他是中國第一位奴隸出身的宰相,幫助商湯統一了國家,又幫太甲中興商朝,世人尊其為元聖;他也是商湯一代名廚,有烹調之聖的美稱。伊尹湯液為人們傳誦千年而不衰,可稱之為調羹專家。在我國內地的不少地方和港、澳、臺地區,赴宴開席第一道菜要先上湯菜,可能就是沿於此。

第二位,易牙,也名狄牙,是春秋時代的著名廚師。他擅長調味,因而很得齊桓公的歡心。齊桓公在春秋時是霸主之首,曾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威名顯赫。但其晚年卻昏庸無道,吃喝玩樂無所不為。他吃膩了山珍海味,居然異想天開想品嘗人肉,《管子·小稱》篇曾專門記載了這一事件:“夫易牙以調味事公,公曰:‘惟嬰兒之味未嘗。於是蒸其首而獻之公。君王欲吃嬰兒,臣子易牙不辦,即為不忠,隨時有殺身之禍;若辦,去找別人家的嬰兒,必是傷天害理。無奈易牙橫下心來將自己的大兒子害了。昏君齊桓公居然十分高興,並給了易牙一定的權力。待到齊桓公病倒在床時,易牙把宮門堵上,並築起高牆,把齊桓公困在宮內活活餓死。

第三位是太和公。為春秋末年吳國名廚,精通製作水產品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魚聞名天下,尤得吳王姬僚的喜愛。吳公子姬光為了謀奪王位,拜請勇士專諸除掉姬僚。專諸得悉僚愛吃魚,便在太湖畔拜太和公為師,學做廚師,學藝3個月,終於把炙魚手藝學成。姬僚貪吃這道好菜,特來參加姬光的家宴,專諸置短劍於烤好的鯉魚腹內,借上菜之機靠近姬僚,當場把僚刺斃,專諸也被吳王衛隊亂刀殺死。太和公的超凡手藝,竟被用於宮廷之亂,這連他自己也是始料不及的。

第四位膳祖,是唐朝一代女名廚,唐朝丞相段文昌的家廚。段文昌對飲食很講究,曾自編《食經》五十章。因他曾被封過鄒平郡公,當世人稱此書為《鄒平郡公食憲章》。段文昌府中廚房題額叫煉珍堂,出差在外,住在館驛,段文昌便把供食的廚房叫行珍館。主持煉珍堂行珍館日常工作的就是膳祖,她對原料修治,滋味調配,火候文武,無不得心應手,具有獨特本領。在段府四十年間,這位女廚師長從100名女婢中只選中了9名傳藝。段文昌的兒子段成式編《酉陽雜俎》,裏面的吃食就是出自他們家那位女廚師所做的飲食。

第五位是梵正。為五代時尼姑,著名女廚師,以創制網川小祥風景拼盤而馳名天下,將菜肴與造型藝術融為一體,使菜上有山水、盤中溢濤歌。觀之,則心曠神怡,食之,則神清氣爽。可謂我國製作工藝菜的鼻祖。

第六位是劉娘子,南宋高宗宮中女廚,主管皇帝禦食。劉娘子手藝高超,雖宮中規定作為五品官的尚食,應由男廚師擔任,但她以燒得一手皇帝喜愛的好菜,而被破格任用。人們尊稱她為尚食劉娘子

第七位是宋五嫂,為南宋民間女廚師。高宗趙構乘舟游西湖,曾嘗其魚羹,讚不絕口,於是名聲大振,奉為膾魚之師祖

第八位是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點,尤善桃膏、瓜膏、醃菜等,名傳江南。現在的揚州名點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即她所創制。董小宛經常研究食譜,看到哪里有奇異的風味就會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現在人們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發明,虎皮肉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

第九位是蕭美人,清朝著名女點心師,以善制饅頭、糕點、餃子等點心而聞名。

第十位是王小餘,清乾隆時是袁枚家的掌勺大廚師,是一位烹飪專家,身懷技藝,有高明豐富的理論經驗。他燒的菜肴香味散發聞其臭香,十步以外無不頤逐逐然。他對於烹飪技藝頗有研究,曾發表過一系列高見,這些技術上的真知灼見,對袁枚影響很大,《隨園食單》有很多篇幅得力于王小餘的見解。袁枚喜歡王小余,對王的要求亦很嚴。王死後,袁枚為了紀念這位優秀廚師,專門寫了一篇《廚者王小餘傳》。王小餘是我國古代唯一死後有傳的名廚師。

因為思鄉,懷念家鄉的美食,竟然辭官回鄉,這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張翰,字季鷹,吳江人。據《晉書·張翰傳》記載:“張翰在洛,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苑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忘,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這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蓴鱸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張翰是個才子,詩書俱佳,寫江南的菜花,有“黃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寫詩稱讚:“張翰黃金句,風流五百年”。不過,張翰留名於世,還是是因為蓴菜和鱸魚。關於“蓴鱸之思”,他自己有詩為證:“秋分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這是他在洛陽思念家鄉時發出的慨歎。這蓴鱸之思,後來有很多人在詩中提及。把思念故鄉的情感,和蓴菜鱸魚聯繫在一起,確實詩意盎然。

唐人詩中,以蓴菜鱸魚的典故表達思鄉之情的作品很多。崔顥有七絕《維揚送友還蘇州》:“長安南下幾程途,得到邗溝吊綠蕪。渚畔鱸魚舟上釣,羨君歸老向東吳。”白居易《偶吟》:“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皮日休《西塞山泊漁家》:“雨來蓴菜流船滑,春後鱸魚墜釣肥。”元稹《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蓴菜銀絲嫩,鱸魚雪片肥。”有趣的是,中國的“蓴鱸之思”,在唐代竟然還傳到了國外,當時的平安朝,也就是今日韓國朝鮮,他們的國君嵯峨天皇,在詩中擬張志和的《漁夫詞》,寫了如下詩句:“寒江春曉片雲晴,兩岸花飛夜更明。鱸魚膾,蓴菜羹,餐罷酣歌帶月行”。這樣的詩句,收入唐人詩集,並不遜色。

唐人熱衷蓴菜鱸魚,到宋代,詩人們似乎興趣更濃。對張翰因思家鄉美食而辭官返鄉的舉動,詩人們不僅理解,而且多加褒揚。辛棄疾的《水龍吟》中有名句:“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蘇東坡也有妙句:“季鷹真得水中仙,直為鱸魚也自賢”。歐陽修為張翰寫過很有感情的詩:“清詞不遜江東名,愴楚歸隱言難明。思鄉忽從秋風起,白蜆蓴菜膾鱸羹”。

不少詩人因迷戀張翰蓴鱸之思的典故,來江南感受蓴菜鱸魚的美味,儘管這蓴菜和鱸魚的產地並非他們的家鄉,但借題發揮,抒發一下思鄉之情,也非常自然。陳堯佐:“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風斜日鱸魚鄉”,米芾:“玉破鱸魚霜破柑,垂虹秋色滿東南”,陸遊:“今年菰菜嘗新晚,正與鱸魚一併來”。宋敦儒的《好事近·漁夫詞》中,有這樣的描寫:“失卻故山雲,索手指空為客。蓴菜鱸魚留我,住鴛鴦湖側”,葛長庚的《賀新郎》更有意思:“已辦扁舟松江去,與鱸魚、蓴菜論交舊。因念此,重回首。”去江南品嘗一下蓴菜鱸魚,在那時似乎成了一種文人的時尚。

蘇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楊貴妃也喜歡吃荔枝,但她不必長作嶺南人。玄宗一聲令下,於是健卒上馬,揚鞭絕塵……《新唐書·楊貴妃傳》中記載玄宗為了討好愛妃,便命人騎上快馬,以接力的方式,從千里之外,運送荔枝到長安,以供楊貴妃享用。所謂,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杜牧在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於是寫下了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過華清宮絕句》。一個飛馬獻荔枝的故事在詩人一番詩情畫意的感慨下,被流傳了千古。然而或許是史料的粗略記載,或許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有論者認為杜牧詩失實。理由是,唐玄宗一般只在冬春幸驪山,那時並非荔枝成熟季節。而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說:據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資料,時間、空間,皆不容明皇與貴妃有夏日同在驪山之事實。

可見,杜牧或者只是道聼塗説了個故事,然後發一下感慨而已,並非確有其事,至少,唐玄宗與楊貴妃未在華清宮享用過荔枝。楊貴妃喜歡吃荔枝應毫無疑問,問題在於她有否吃到新鮮的荔枝。《唐國史補》載: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然而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於是,每年送到長安的荔枝來自遙遠的南海。根據詩詞描述送荔枝的人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儘管有誇大其詞之嫌,但足以說明為了送荔枝,騎手是快馬加鞭晝夜兼程的趕路的,皇家之馬必定是最好的千里馬,儘管如此趕路也要七日夜方到,可見路途之遠。

在這麼遠的路途下,荔枝還能保鮮嗎?白居易《荔枝圖序》有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之說。李肇的《唐國史補》卷上,在記南海每歲向貴妃進荔枝之後說: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後人皆不知之。《楊太真外傳》亦如此說。到蔡襄撰《荔枝譜》,則斷言雖曰獻鮮而傳置之速,腐爛之餘,色香味之存者亡幾矣,是生荔枝中國未嘗見也。因此,這些新鮮荔枝摘下來留五七日就全壞掉落了,所以每年進貢給楊貴妃的,都是荔枝幹。這也就是說:楊貴妃從未吃過新鮮荔枝。

長期以來,古代中國人以野蠻行為作為一種心理戰術。這一戰術在前面提到的中國古代戰爭中已廣為運用。這一戰術于和平時期的民眾也有使用的。例如,中國人想表達對敵人的忿恨時,在日常談話中常常會有這樣的語言出現,即我要把你吃了。這些習慣用語並不僅是些一般的閒話,而是感情相當真實的流露。事實上,人們在很多場合確實出於憎恨而吃掉自己的仇敵。甚至早已入土的仇敵也未能免於一吃,往往把他們從墳墓裏掘出來而吃掉。當仇敵被活著吃掉時,食人者對於被食者所遭受的巨大痛苦津津樂道。

這種行為在中國延續了幾個世紀。例如,在王莽的新朝末年,他的反對者打倒了這個漢朝的篡位者,並把他分屍以施行報復。傳莽首詣更始,縣(懸)宛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王莽政權崩潰後,老百姓割了他的頭,還將其舌頭切了分吃。此外,歷史上還有兩個叛徒也因不忠而遭到懲罰的記載,他們是東魏時期的武將侯景及其副將王偉。侯、王二人作亂,被梁朝大軍擊敗。侯景死後,王僧辯剁下侯景的雙手送給齊文宣。王僧辯還在侯景的腹中放了五鬥鹽,以防腐爛。侯的屍體運抵建康(今南京)後,人們把他的屍體切成碎塊煮成湯()。侯景的妻子溧陽主是梁朝武后的孫女,也被民眾殺而食之。仇人們把侯景的骨骸燒成灰,並和著就飲用。而王偉被囚並解往江陵,被梁朝的民眾放在爐中烤熟食用。

王文同是隋代有名的酷吏。隨軍征遼東時,皇帝命王文同巡察河北諸郡。他到河間時,正值數百名僧人舉行佛會,便認為是聚結惑眾,把他們都殺了。皇帝得知此事,將王文同斬於河間,以謝百姓。仇人剖其棺,臠其肉而啖之,斯須鹹盡。隋朝末年,張金稱被俘,並因叛逆罪被當局處死。他的頭和腳均被砍下來,掛在木樁上示眾,身體其餘部分則被陳屍鬧市。所有恨他的人,都可以分享他的肉。

唐朝武則天在位期間(684—704年),有個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受其害的人都非常恨他。他死後,朝廷下令把他陳屍鬧市,讓民眾分食其肉。片刻之間,民眾就把他搶食而光。民眾還對他的屍體做了各種異乎尋常的淩辱,以泄其忿。例如,他的兩個瞳孔被從眼球擠出來,皮被人剝掉,肚子被剖成兩半,心臟也被掏出。屍體的其餘部分被人扔掉,任人踐踏。

唐玄宗在位期間(712—755年),臭名昭著的腐敗大臣楊國忠是玄宗皇帝的寵妃楊貴妃的堂兄,它對安祿山叛亂的爆發負有部分責任。安祿山攻入長安,玄宗和楊貴妃為了安全向西南逃亡。士兵們在陝西馬嵬驛(今興平)發生嘩變後,唐玄宗被迫殺死楊貴妃,而楊國忠也被一箭射死。隨即,他的肉被分發給兵眾,憤怒的士兵把肉吃得乾乾淨淨。

後晉末年,大將張彥澤叛降新興的遼王朝(907—1215年)。後來因為任意劫掠,他被耶律德光處死,晉人爭破其腦,取其隨,臠其肉而食之扯裂蹈踐,斯須而盡。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年)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元朝的創始人。他在位期間,有個貪官阿合馬被人刺死。元大都百姓和士兵怒而食之,狂舞痛飲三天三夜以示慶祝。據說當時京城裏的酒因此而全部售罄。

同樣,明武宗在位期間,宦官劉瑾濫用權力,犯下一系列罪行,因此被處死。死刑執行後,他的肉被公開出售,每個人都獲准買一小塊肉食用,作為報復。顯然,仇恨是習得性食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多場合下,這種仇恨是政治性的,於是,執政當局得以利用習得性食人作為壓制反對派、加強和穩定其權力基礎的一種有效武器。

與以上各類食人現象不同,還有無數為了盡孝而作出犧牲的事例。毫無疑問,這是長期以來受到尊崇,並形成了中國人的基本行為狀態的孔子道德觀的發展結果。廣東一個城鎮遭到金兵圍攻,糧食告罄,於是決定:守城的士兵可以食用城中居民。先是吃老人,然後再吃其他人。當輪到一個老太太去死時,她的兒媳婦願意代她去死。她被煮了吃,但她也因這一道德行為而受到高度讚揚。另一個婦女則願意代丈夫去死。她說:我們至今沒有孩子,如果他現在死了,家裏的香煙就要斷了。從這些插曲來看,很難把愛與恨區別開來,因為在本質上這兩者往往是矛盾的,不明確的。

最常見的盡孝的事例,是用自己身體的某部分做藥,為親人治病。用人類肌膚、臟器治病,最早始于東漢時期。自漢朝至唐朝,雖人體不斷作為藥用,但歷代編年史沒有記載多少實例。下述是幾個例子。

據江蘇《淮安府志》所載,東漢時期浙江山陽縣(今浙江省紹興縣)有個名叫李妙寧的女子,14歲時嫁與蔣瓚為妻。公公病了,她向上天祈禱,以使他能夠迅速恢復健康。為了能夠讓公公吃到富有蛋白質的食物,李妙寧從自己的左大腿割下三塊肉,燒成湯給他吃。在這一孝舉之後不久,她的公公就恢復了健康。此類孝行在南北朝時期很少見,至少在人肉作為藥物方面是如此。

然而,自唐朝以來,在醫療實踐中運用人肉之舉大盛。陳藏器所著《本草拾遺》是一部關於中草藥的開創性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他首次談到人肉可以治療某些疾病。或許就是因為這一史無前例的說法,孝順的兒女們才準備隨時奉獻他們的身軀。事實上,很多子女在父母患病時,都心甘情願地從自己大腿上割肉以作為藥物。隨後,北宋末年,錢易在所著《南部新書》一書中發揮了陳藏器的說法。

唐朝時期,安徽壽州安豐縣的官員李興的父親患了重病。李興就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假裝是別人所贈,送給父親當作藥物食用。可是當肉送到時,他的父親已經病得不能進食,第二天就去世了。後來,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為李興專門寫了篇《孝門銘》。

在同一時代,也有很多類似的女兒和兒媳盡孝的例子。陝西延安範家有女出嫁,不久丈夫便去世。範氏沒有再嫁。相反,她多年忠誠地服侍公婆。當她的婆婆患病時,範氏從自己的左大腿上割下肉來,刀深至骨。她把肉給婆婆食用,以治其病。她的婆婆很快便恢復了健康。據湖南的《嶽州府志》《嶽州即今岳陽)所載,林家有女,其母患病,藥也治不好,為給母親治病,她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肉來,煮成粥給母親喝。她的母親喝了後,很快就康復了。

 

我們也可以發現相反的習得性食人,主要是出於自私的原因。例如,在明代,很多朝廷中有勢力的宦官試圖靠食用青年男子的腦髓,以恢復性能力。這完全是為了滿足他們的自私願望,與盡孝療疾完全相反。宦官勞寀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勞寀因橫徵暴斂而遭到福建人民的咒駡。據載,他聽取巫師的勸告,殺食童男的腦髓,作為再生男性生殖器功能的絕招。英國進行此類研究的專家G. C. 斯丹特(Stent)其論文中指出,著名奸人魏忠賢亦曾殺了七名罪犯,食用其腦髓。儘管有這些例子,還是可以說,此類習得性食人至少在數量上並不重要。當我們研究自漢代至明代這兩種習得性食人的記載時,就可以看到:與盡孝有關的習得性食人在數量上,要遠多於後者。

 


 

談論美食的風氣忽然大盛,看著名美食家寫的文集在這幾年算是潮流,但是有位資深美女美食主播在一次採訪中則提出了高人一等的觀點:你最喜歡的美食家是誰?”“袁枚,因為我最喜歡他的《隨園食單》。一時間,這個答案讓大家都覺得遙不可及,《隨園食單》也要被奉為經典。

如果活在當下,袁枚也必定是那種可以討女孩子歡心的老流氓,他的文字很漂亮,他的菜式很江南,他除了做文人之外,還有種糖心爹地兼情人大廚的姿態:嘿,親愛的,要不要來一口清蒸鰣魚?他的《隨園食單》以其浪漫性和條理清晰的廚藝講解成為可以跟我們走得最近的古代食譜,但它當然不是唯一的。

同樣是清代的美食家,李漁的《閒情偶寄》飲饌篇則有種清淡、自然、講究悲憫的飲食觀,現代很多提倡清淡飲食和動物保護主義的人應該很看得進去。因為李漁總覺得肉食者鄙膾不如肉,肉不如蔬,所以食物是越脫離了複雜的烹飪程式越好,口味也是越本味越好,所以當下的那些美國式健康沙拉館大可以把李漁的語錄用英文翻譯了貼在牆上,鼓勵大家在工作之餘不要用大魚大肉麻痹自己,而是來這樣的餐館吃一盆草樣的新鮮蔬菜做午餐。

在各種食物中,李漁又最推崇筍,其次是疑似松茸的菌菇,他也對芥辣特別感興趣,最愛吃的葷食則是蟹。這樣看來,李漁如果活到今天,應該會很熱衷於參加去日本的豪華美食旅遊團。活在現代,李漁應該會有一個更精彩的好人生,其爽也應該不在袁枚之下。

中國古代的食譜大多都不是廚師所撰,而都是文人的作品,掌握了文字權,文人可以對很多食物進行胡思,對很多菜式加以亂想,有時候是說得好聽,但實際在操作上有著種種不便。比如《清異錄》裏抄了份唐代韋巨源的《燒尾食單》,是當時韋巨源升官之後請皇帝吃的一頓飯,其中包括了用羊骨脂拌的小牛肉香腸,叫做通花軟牛腸;用蟹黃蟹膏蟹肉製成的切開呈現黃白相間的煎糕,叫做金銀夾花平截;用魚白和各種河鮮蒸的雞蛋羹,叫做鳳凰胎;用烤熟的羊舌和鹿舌堆砌的烤味拼盤,叫做升平炙,用羊脂燉的甲魚,叫做遍地錦裝鱉;用上好糟驢肉和其他肉食一起蒸的一個鍋,叫做暖寒花釀驢蒸。以上種種菜名,皆很有當代公款吃喝專用酒家的菜單的腔調,並且那些菜還都看著不錯,只是做起來太麻煩,比起味道來,排場更是大。好在寫《清異錄》的陶穀是很有娛樂精神的人,完全用了種八卦的態度來寫食譜,誰看了之後真的去照做那才叫中了他的圈套。

而另一種情況,則是極端的不靠譜,比如元代人寫的《飲膳正要》,裏面轟轟烈烈地記載了狼肉湯、熊肉羹之類的珍饈,有些後來的學者驚為天人,但其實這些也都是些唇舌沒良知的,用腳趾頭想一想也會知道,就算蒙古人飲食真的粗豪到要吃狼肉熊肉,那些野獸的糙皮厚肉也不是用來做湯羹的料,當時的大汗們也不至於不會吃到那種地步的。更何況《飲膳正要》所列舉的一盆小菜所用的食材常常是羊蹄20個、豬頭2個、羊頭5個、鯉魚10條、肥雞5個、薑、蔥各1斤,這樣的搭配和這樣的量實在是會把人活活吃死的。寫這本書的忽思慧還是宮中的太醫,難怪隋以來的皇朝中,元代皇帝的平均壽命是最短的,跟太醫這種天馬行空的做派也許有點關係。

中國的傳統是文人兼任美食家,是以有時候,所謂的錦衣玉食被描繪得做作得可怕。《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整個兒是用詩詞寫成的菜譜,雅得不行,但到頭來,究竟是用了什麼油鹽醬醋做的,統統沒說明白,想來不是作者故意藏著掖著,而是他自己根本沒去過鍋臺。而真的有水準的文人菜譜則比較少,其中的佼佼者有元代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寫了很多精緻而樸實的太湖菜,燒鵝、蜜釀蝤蛑、煮麩幹、雪菜、青蝦卷之類,現代的蘇錫幫還有很多菜式源自這本菜譜。

日本的《養小錄》也收了不少其中的靈感,說明倪瓚確實懂得廚藝,寫東西也實在。其他比較值得一讀的文人食譜,則大多數是寫素食的,說明古代文人能把握得住的還是植物的精氣神,一說到肉就怕失了風雅,不僅文字陣腳大亂,還露出肉欲聯想之辭,猥瑣得不行。《本心齋食譜》和《山家清供》都是講素食講得頭頭是道的文人食譜,前者的作者陳達叟更是號稱自己只用梅花圖案裝飾家居,只用石鼎烹茶,只看《易經》消磨業餘時間,可想而知他吃的也是很有神仙范兒的食物,啃羊腿的不行。

台長: 幻羽
人氣(3,912)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