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30 10:16:22| 人氣1,3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細觀牛津大學與英國2010年大學經費分配方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終身將擔任牛津大學校長彭定康巴恩斯男爵

《細觀牛津大學英國2010年大學經費分配方案》

 

據《自然》網站報導,今年英國政府為全英130多所大學撥付了16億英鎊(25億美元)的公共科研經費,不過絕大多數的經費都進了牛津、劍橋以及倫敦帝國理工這樣頂級的大學。這樣的一種分配機制意味著,一些精英大學獲得的經費越多,那別的大學獲得的就越少——這其中包括那些能做出世界一流研究成果的大學。

 

科研經費是由英國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直接分配給各個大學的。今年的科研經費相比去年增長了2%,但是資助委員會卻進一步地將科研經費集中在那些被認為能夠做出世界領先研究成果的大學,對“國際優秀並獲國際認可”的研究則減少了經費支援。

 

這項決定讓英國頂尖的五所大學獲得了比去年還多的科研經費,而另外那些表現不如意的大學就成了出局者。理科經費支持方面,五所頂尖大學的研究經費從去年占撥付總金額的38.2%上升到了今年的39.2%

 

 

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的首席執行官艾倫·朗蘭茲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在分配科研經費的過程中,我們儘量堅持了英國的科技政策和目標,那就是保護科學、技術和工程學科以及將科研經費集中在世界領先的研究領域。』

 

牛津大學是最大的贏家,今年獲得了1.26億英鎊的科研經費支援,比去年的預算高了6%;緊隨其後的是劍橋大學,獲得了近1.18億英鎊的經費,比2009年上升了3.7%;接下來是倫敦大學學院,經費相比去年增加了4.3%,達到1.09億英鎊;倫敦帝國理工研究預算上升3.3%,今年獲得9570萬英鎊的研究經費。

 

最大的損失者當屬利物浦大學和普利茅斯大學,他們的科研預算下降分別超過了44.8萬英鎊和35.1萬英鎊。

 

其他大學也將即刻獲得今年的研究經費。今年晚些時候,他們將被邀請參與申請另外用於理科教學的1千萬英鎊。

 

英國高等教育界主要代表機構——英國大學聯合會(UUK)主席史蒂文·史密斯說:『雖然我們讚賞英國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為了保護核心大學科研經費所作的努力,但是相比2009-2010年度,有一半的高等教育機構出現了經費減少的現象,這對高等教育界來說絕不是好消息。英國大學聯合會深知當前經濟環境對高等教育所施加的壓力,我們也注意到絕大多數的高校科研經費下降了1%或者更少。』

 

代表大學教職員工的大學和學院聯盟總書記薩利·亨特說:『你不能在沒考慮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就擅自削減經費。我們相信,經費減少將導致數千個工作崗位消失。許多教職員工丟失了工作,留下來的教職人員則要教授更多的學生,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會減少。』

 

目前,牛津共有39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係就象美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那樣採用聯邦制形式。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of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其中大多數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准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Private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此外還有一個繼續教育學院。在35個學院中,眾靈學院目前沒有學生,只有院士(包括訪問院士)。各學院規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學生、教師(院士)來自不同的專業學科。

 

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後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於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

 

牛津現有16個學部:人類學和地理學學部,生物科學學部,臨床醫學學部,英語和文學學部,法學學部,經典、哲學和古代歷史學部,數學學部,中世紀和現代語言學部,現代歷史學部,音樂學部,東方學學部,物理科學學部,生理科學學部,心理學學部,社會學學部,神學學部,文科學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學部下又分成30多個系,有的學部還設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隸屬於上述各學部,而直屬于大學。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在數學、電腦科學、物理、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它都名列英國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來,牛津不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僅在基礎科學而且在應用科學研究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生物醫學領域,自從弗雷明在倫敦發現青黴素後,本世紀40年代牛津的科學家弗羅裏和蔡恩就將它投入臨床應用,結果3人共用諾貝爾獎。今天用得最廣的抗生素,1955年為牛津的愛德華·阿布拉罕發現。牛津也致力於將分子生物學應用於臨床,將核磁共振原理應用於醫療診斷,在發現人體的免疫瓜系統和應用基因工程技術於臨床問題方面,牛津亦起領導作用。該校在愛滋病毒、移植手術和遺傳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潛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贈予該校藥學系2000萬英鎊,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

 

在環境科學領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氣候變化、遙感、土地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家畜管理、污染、腐蝕、沙漠侵犯等眾多課題。

 

牛津的固體物理、高磁學、鐳射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氣物理學等均在世界上占領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倫登實驗室在世界核研究領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基礎研究還導向重要的工業開發,包括建立了如牛津儀器公司和牛津鐳射公司之類的企業。

 

僅在化學系,牛津目前就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在蛋白質、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電腦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並在化工、醫藥、微電子工業等領域推廣應用。

 

牛津在地球內部動力學、陸界變形研究、低溫處理和古生物學等領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數學研究所在許多數學分支學科中居於世界前列,電腦科學研究在國內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國際上公認為英國的經濟學中心。不僅金融、管理學科專家,而且法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的專家也參加到經濟學研究中來。1987年進入工商界的牛津畢業生,已超過在其他行業就業的人數。

 

牛津的發展經濟學和國際關係研究亦很活躍,還被譽為研究當代中國最活躍的中心之一。牛津大學有許多傑出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它的政治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力量都相當強。

 

牛津共有104個圖書館,其中的博多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於大不列顛圖書館),藏書600萬冊。牛津出版社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語詞典》,享譽全球。

 

對青年學生來說,進牛津讀書,應該說是佼佼者的機會,是既痛苦又誘惑無限的事情,是光榮之路。然而,對英國社會來說,光榮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劍橋是通向最高權力的重要而又充滿希望的途徑。它們每年為英國培養出一批知識權貴,其中的一些人將登上權力的高峰。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這種誘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屆議會,339名保守黨議員中,有94名來自牛津、75名來自劍橋。這些校友們又組成俱樂部、校友會,互相提攜,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輩到子一輩,形成了一個關係網。試想想,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1963年英國《金融時報》社長、倫敦經濟學院院長羅賓斯提出了《羅賓斯報告》。指責牛津、劍橋的壟斷地位和所帶來的墨守成規、保守難變的嚴重影響。當時的英國政府深以為然,在48小時內就批准了這份報告。政府決定創辦更多的大學以沖淡牛津、劍橋的影響。很快,8所大學就開工了。但是不久人們驚詫地發現,8所大學幾乎和牛津、劍橋沒有什麼兩樣,校舍的建築風格、校園的氣派和格局,仿佛從牛津、劍橋描過來的,更有意思的是,這8所大學,都分別由一位來自牛津或劍橋的副校長擔任校長。

 

具九百年歷史的英國牛津大學,是與劍橋齊名的世界學術重鎮,創於1214年,約四分之一為國際學生。許多聞名的大文學家、科學家及藝術家在牛津渡過年輕歲月,英國49位首相,就有25位畢業於牛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是牛津校友。這裡美麗景緻古老的建築和博物館林立,多為歌德式建築,數百年歷史古典建築及優雅英國鄉間景色,增添迷人的風采。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是許多人前來造訪牛津的最主要原因,這個大學城在過去八百多年中,為全世界造育出許多傑出人士,但牛津大學正是成立的時間已不可考。西元1167年英格蘭與法國戰爭之際,一些在巴黎大學研究的學者離開巴黎至牛津定居,同時吸引更多學者前來,西元12世紀末,牛津大學已成規模,西元13世紀中期之後各個學院陸續成立,開始牛津大學的璀璨歲月。

 

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歐洲頂尖大學科英布拉集團(Coimbra Group),歐洲研究型大學LERU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員。九個世紀以來,牛津大學一直是英國乃至於世界級的頂尖學府,今日經常擠身於世界前五名之列。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時常被合稱為牛劍,它們兩所是英格蘭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從2002年至2008年,牛津連續6年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英綜合排名第一的大學。另外在2006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裡,牛津大學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哈佛大學與劍橋大學。

 

現擔任牛津大學校長的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出生於1944512),他是英國保守黨資深政治家,英國保守黨前主席。彭定康於1999年被任命歐盟委員會負責外交事務的委員。在擔任歐盟委員會負責外交事務的委員期間,彭定康在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問題上持積極態度。並為歐盟與中國的關係發展起到一定推動的作用。

 

彭定康(英語: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成為港督前的譯名為柏藤,1944512-),是英國保守黨資深政治家,曾任環境部長、保守黨主席及香港最後一任總督。他自1979年至1992年成為英國國會巴思選區的議員,于1979年至1981年出任下議院首長及藝術部部長,並于1989年至1990年出任環境大臣及由1990年至1992年擔任保守黨主席。1992年英國國會選舉中,被英國自由民主黨的Don Foster擊敗,令他失去在英國巴思選區的英國國會下議院議席,之後他辭任保守黨主席一職。稍後,獲得首相馬卓安安排出任第28任香港總督,接替衛奕信爵士。

 

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封為英國終身貴族,封號巴恩斯男爵。彭定康是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的榮譽文學士畢業生,主修現代歷史,曾取得旅遊獎學金,於1965年前往美國留學。1966年他加入保守黨的研究部工作,是保守黨內改革派的中堅分子,在歐洲事務立場上,傾向歐洲,與保守黨以戴卓爾夫人為首的疑歐洲派有所不同。20046月,彭定康競選歐盟主席失敗,從此告別了政治舞臺。他接受了英國牛津大學第294任校長的職務,將終身擔任牛津大學校長一職。

 

台長: 幻羽
人氣(1,3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