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04 07:27:24| 人氣5,4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說>>大阿羅漢的心性及修持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貝葉繪大羅漢圖




千手觀音繪圖




南無藥師如來繪圖




本師釋迦牟尼佛繪圖

佛是兩足尊,表福與慧具足也。學佛者所求亦是為了圓滿智慧與福德。有智慧方能解脫,但若缺福報,能修行嗎?修行需要購置供品、法器、行供養等;亦需要住所、飲食、衣服來維持、調護色身等。那一樣不花錢,這一切的供需皆來自福報啊!有人說:「阿羅漢修慧不修福。」台灣人說:「羅漢腳」因羅漢缺福報;所以,通當外顯消瘦的苦瓜臉,好像修行修得很苦。菩薩則不一樣,臉長得如滿月般的圓滿。穿的服飾是上好的「綾羅」,還配有很多瓔珞等美麗的飾品。

佛經有個典故記載:佛陀講經說法時,有很多天人散花供養佛。花掉到佛陀身上就消失了,撞到菩薩身上也一樣,唯獨落在阿羅漢身上,則黏住了,怎麼揮,也揮之不去。「羅漢著相」,著於功德相。菩薩則已、人、我法空。羅漢修行求自了,尚有個我,不像菩薩一樣已達大我、無我的境界。所以,花掉下去他都如實受用,故愈積愈多。佛與菩薩三輪體空,一切無住,常住性空,故落花不著痕。佛云:福德是契入空性以後,自然就具足的,不假外求,人人本俱。 好比佛性人人本有,不假外求。

如何從內心深處,透過肉體,把它開展發揮,體露於行住坐臥上,這就要智慧了。所以不要每件事都著在「功德利益」上,做任何事都要有大智慧,像文殊菩薩一樣,有大智慧能夠洞悉一切。自然會生起大信心,契入空性行事,如是就能合乎佛法,自然會有無邊的功德。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六祖壇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福與慧都很重要。若能遇明師、正法、善知識或修行時行、住、坐、臥一切資糧所需都能完整無缺,這全是「福報」的緣故啊!

世尊在舍衛國的衹園精舍,與大比丘等一千二百五十名僧人在一起。這當中,有些是成就了無漏智的大阿羅漢,有些是具備了佛智而住在世間以宏揚佛法的菩薩。他們都以佛智慧超越了種種有為事物的束縛,從而能夠在俗世界施行佛的威德儀律,紹繼佛法以摧破世人煩惱,將佛法發揚光大。

他們是: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人,他們全都是佛的上首弟子。另外,還有無數的辟支、無學等,初入聖道的修行者,以及一些初發心願的修行者,一同來到佛這裏,與諸位比丘一道坐禪修學。

從解脫果斷分段生死而言,涅槃的阿羅漢未回心向大,是與六地滿心菩薩相當! 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皆因從聞思修而證得。特別是聞慧,對於學佛修行,更為重要。聞慧該是菩薩道上的導師,開發智慧寶藏的利器,多聞佛法,何止增長智慧,輔導修行,還可消除業障,挽救墮落惡道的危機。

 

自覺和凡夫不同,你我凡夫是屬不覺,已經覺悟的是什麼人呢?就是阿羅漢與辟支佛。辟支佛印度話叫辟支迦羅,是從十二因緣而悟道的,阿羅漢是由四諦法悟道的,故自覺異於凡夫。阿羅漢有十八神通,菩薩有三十二神通變化,這時祂們的心已經可以自在了,所以祂的心之所趣可以自在變化。

 

覺他要有菩薩心腸,菩薩便是覺他,也可說是利他,故菩薩異於二乘,和這些二乘的聲聞、緣覺是兩樣呢?還是一樣?聲聞是羅漢,緣覺是辟支迦羅,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究竟這三者是由一個人、兩個人或是三個人修成的呢?這可以說是一個人,也可以說是三個人。怎麼說呢?因為可能有一個人他先修聲聞,然後修緣覺,再由緣覺而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他一個人全包辦修了這麼多的行門,這種種的法,所以可以說是一個人。但是,又可能是三個人:第一個修聲聞,修成後他就不再求進取了,做個自了漢,自己開悟了就不管其他的人了,停止在阿羅漢的程度上;另有一個修到阿羅漢,然後進展至辟支佛的果位上,便不再前進了,這樣就成了兩個人,加上第一個人就成三個人了。到了辟支佛的果位上也只是自覺,不是覺他,等到菩薩乘才是覺他。菩薩修六種波羅蜜與萬行相應而成,行菩薩道直到圓滿,這叫覺行圓滿,就成佛了,故欲覺行圓滿須不離菩薩。這三種覺悟,在這裏雖只說這麼多,但是行起來真個是千差萬別,程度裏面又有程度,分別之中再有分別,以至於三覺盡皆圓滿。

 

初禪的境界是離生喜樂地,脈停止了,但是自己覺得非常的快樂,因為是初禪,所以定力還不夠;等到二禪的定生喜樂地,定力比初禪時更加堅固,氣息也斷了,外邊的呼吸斷了,內裏的呼吸氣便活起來,一般人平常都是靠外在的呼吸,內裏是不會呼吸的,如果裏面的呼吸會呼吸了,那個人就不會死,願意活多少年都可以,可是活得久了就變成一個守屍鬼,這也沒有用!光看守著這個臭皮囊,又有什麼用呢?三禪叫離喜妙樂地;第四禪叫捨念清淨地,把念識都放下了,入四禪天這種定才是在修道上邁進了一步。

 

但是,不要以為證了四禪就不得了,這只不過是向佛的果位上走了第一步,還不是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時候,天上人間的事情你都可以知道,但是知道了也不要執著於這種境界上,這是四禪的大概情形。

 

事情成功圓滿了叫波羅蜜,你要學佛,終於成佛了叫波羅蜜,譬如你肚子餓想要吃飯,吃飽了叫波羅蜜;你想要睡覺,躺著就睡著了也叫波羅蜜。忍辱也是波羅蜜,持戒、精進也叫波羅蜜,禪定是波羅蜜,布施、般若都是波羅蜜。中國有一種水果叫波羅,也稱波羅蜜,是甜的,因此,什麼事情做圓滿了,得到甜的果,就叫「波羅蜜」,因此菩薩所修的六度,也叫六度波羅蜜。大阿羅漢都已證果,都得到無漏,不會再漏到三界去,證初果的叫小阿羅漢,證四果的叫大阿羅漢,如果不肯再向前修行,得少為足,便成為定性聲聞,所以要回小向大,再前進精修,才能證到菩薩果位。

 

阿羅漢是梵語,含有三種意思:(一)應供;(二)無生;(三)殺賊。應供:就是應受人天供養,小阿羅漢只可受人天,即天王、國王供養;大阿羅漢可以受世間、出世間,即可受超出六欲天之諸天,及諸菩薩之供養;比丘只可受人間供養,不能受天人供養;小阿羅漢已斷三界內的煩惱,故可受天人供養;大阿羅漢則斷三界外之煩惱,故可受諸天及菩薩供養。無生:即已得到無生法忍。殺賊:殺盡無明賊。

 

這些大阿羅漢於過去生中已經成佛,因為要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所以現比丘身,做阿羅漢,跟隨在佛的左右。

 

(次第證又名次第斷,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斷除煩惱,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羅漢。超越證又名超越斷,即不經過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羅漢。)

 



大阿羅漢圖

http://www.yogichen.org/gurulin/b5files/f1835.html

迎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及唐卡(18)

台長: 幻羽
人氣(5,489)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塵弦禪音 |
此分類下一篇:略述"十波羅蜜"
此分類上一篇:略述>>四禪→大阿羅漢→菩薩十地>>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