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可》 Barocco(1976)
導演:安德烈泰希內André Téchiné
法國凱薩獎:第2屆最佳女主角入圍
角色遭遇:
羅拉是一個拳擊手的女朋友。拳擊手目睹了一樁可能影響選舉結果的事件,原先他答應接受記者採訪說明原委,當卻有黑道份子賄絡他,希望隱瞞事件,於是他準備帶著巨款和羅拉遠走異鄉,重新開始的時候,拳擊手卻被一個貪圖他錢財的歹徒殺害。頓失男友的羅拉,接受警方訊問和葬禮的同時,歹徒也找上門,不過令她為難的是,歹徒和男友長得一模一樣,也同時深愛著她。陷入兩難的她,最後決定讓歹徒假扮男友,一起遠走高飛。
與楚浮、高達同樣出身於法國電影筆記的導演安德烈泰希內,寫情寫人細膩,人生幽微難明的情感與關係,在他看似再平常不過的處理下,暗藏著千絲萬縷的張力,年輕時看他的電影,總是無法感受,現在回首,卻開始體會出一點點滋味,《甜蜜愛麗絲》Alice et Martin如此,《巴洛可》也是,也許《鍾愛一生》My Favorite Season也要找時間重看才行。
《巴洛可》中的情境,可說是非常地戲劇性,內幕、賄絡、捲款、槍擊、問訊、暗殺、隱瞞、逃亡等等的鋪陳,光殺人者與被殺的人長得一模一樣,就夠令人匪夷所思了。但導演的目的並不在這些懸疑的片段、這些強烈的劇情張力,而是這種種的情況加諸在男女主角身上的壓力,進而說出他的主題。
他在片中借著記者辭職前預錄的影片中說到:
如果你的新聞理念,除了揭露生活骯髒的面目,我們也必須幫讀者接受命運。可是記住,唯一使人美好的事物是,愛。
現實殘酷難堪,唯有我們相愛,彼此相愛,才能在這暗黑中看到一絲絲光,感受到一絲絲生命的喜悅,《巴洛可》如此,《甜蜜愛麗絲》也是。我真的覺得泰希內骨子裡是個浪漫到不行的導演,對於愛,可以給的救贖和提昇,是這樣的充滿信心,即使他所描繪出來的世界是這麼地蒼白無力。
因此片中最後被誤殺的記者,還有飾演女主角身邊的妓女好友,才具有如此關鍵地位,因為相較於最後因為愛而殺出重圍的男女主角,一個死亡,一個如同輪迴般,槁木死灰的生活,就不難看出導演對愛的樂觀,只要心中渴望著愛,渴望著新生,就可以脫離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雖然稍嫌樂觀了。
艾珍妮飾演的羅拉,是個在底層生活的女孩,如果她沒有和拳擊手男友(大鼻子影帝傑哈德巴狄厄)遠走,他也許就會如同她的同居女友般,一步步被生活所逼,而成為掛牌妓女。因此男友的死亡對她是個雙重打擊,除了痛失所愛外,更是迫使她放棄新生活的希望,因此對殺人兇手(也是傑哈德巴狄厄扮演)的轉變,從厭惡、困惑、最後下定決心一起逃亡的過程,看似匪夷所思,卻暗藏著她對命運的反抗,不甘現狀的反叛,她要她的人生從此不同。
泰希內描寫羅拉的轉變過程好像不太明顯,其實都藏在他的調度上,從她在警方那邊描繪凶手的模樣時,她驚訝地發現,她分不清男友與凶手的長相開始,到她再度遇見凶手,確認凶手的模樣後,卻也傷心地說,她開始記不起原來男友的臉,男友與凶手的形象開始重疊。因此就在兇手和她告白,原來他早就喜歡她,也忌妒她男友的一切,殺他不只是要搶奪錢財,更多是希望取而代之,她憤而用他的槍射殺他,他卻躲過了,加上之後參加葬禮,牧師說到「死而復生」,她頓悟了,羅拉決定選擇復生,她決定讓凶手真的取代男友,和她帶著巨款,遠走高飛,完成他的遺願。凶手漸漸變化著男友的形象的片段交雜著男友葬禮的進行,重生復活的意味不言而喻。愛,到底能不能解決一切,泰希內總是在千瘡百孔的生活下,提出希望的可能性,我們也應該相信著。
艾珍妮果然擅長詮釋這類角色,脆弱但叛逆的眼光,無助卻又充滿著激情的身體語言,導演總愛逼迫她到牆角,然後直視著她的苦難,那段目睹男友在眼前被槍殺的吶喊,拗不過凶手的哀求而說出一些違心但又情真的告白,那種不顧一切對新生的渴望,不只成功合理化有點難坳的轉折,更強烈的表現出,她和周圍所有人不同之處。
當年奪得影后獎項的是老牌影星安妮吉拉杜(Annie Girardot)在Docteur Françoise Gailland的演出,她近年知名的演出是在《鋼琴教師》中扮演伊莎貝雨蓓控制欲強烈的母親。艾珍妮連兩屆入圍都敗給了老牌女星,除了是新成立的凱撒獎亟欲肯定在法國影壇貢獻許久的傑出女演員外,更多的是對新星演員的期待,反正你們有的是時間,多拍些好作品再來得吧。雖然《巴洛可》以9項入圍凱薩,包含了影片、導演等主要項目,但女主角方面,艾珍妮的確沒超越在《巫山雲》中的表演,除了戲份被瓜分外,泰希內較內斂的風格,也比較吃虧。不過值得一書的是,艾珍妮因此片結識Bruno Nuytten,她是《巴洛可》的攝影,也是她第一個孩子的父親。之後艾珍妮自己製作《羅丹與卡蜜兒》時,苦於找不到真正了解她的導演,於是Bruno Nuytten拗不過她的請託下,首次下海當導演。雖然在艾珍妮強大的意志主導下,他被戲稱為半個導演(另外半個是艾珍妮),但最後影片傑出,也是不爭的事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