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純好奇到愛上咖啡;從認真修習到放下對味道的執著;從窩在家自得其樂到社區大學開班授課。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很行(我不在意這種事),因為我總是願意相信也儘可能多去請教許多比我要好、比我認真的咖啡人;然而真正重要的是,辨認出與接受「品味」的無法比較,就像有人愛榴槤,也有人對它退避三舍;就例如請你形容大便是何味道?但你沒吃過,我也沒有;所以我永遠不知道你嘴裡的那口咖啡是什麼滋味,而你也無法全然了解我到底嚐到了什麼。(但咖啡世界也因此摸索出某種程度的咖啡語言,讓我們用來描述咖啡滋味和評比咖啡的優劣。)
終歸,我走在一條只屬於自己的咖啡道上,要是你願意的話也會找到你的。只是當我換個站立位置時,有些事情會變得無法逃避;例如課堂講桌。所以心裡便開始醞釀和思索著「咖啡道」這事。「咖啡」是一個我們已知道且尋常可觸的主體,所以容我跳過不談。我想談的是「道」這件事。從眼前已至於心靈之間,我把咖啡的「道」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知識與技藝」,也就是對咖啡文化的認識,以及栽種、處理、沖煮和烘焙的技巧、技藝,這是走在咖啡道上的基礎,同時也代表長久、持續的練習。第二個層面是「道路」,藉由咖啡的認識、學習、品嚐和分享,它所能夠引領我們走到的境界,這個境界有多種多樣;例如有人在家庭、辦公室或朋友圈中分享咖啡,因而增進了彼此情感;有人清早上班前為自己煮杯咖啡,從而創造了一天的好心情;也有人將咖啡培養成興趣,他(她)的日常生活遂有了一個重心或調劑;反此種種繽紛多彩。第三部分是「道理」,當我們將前兩個層面嫻熟並深化到生活後,我們將開始乘著幽微的風味之雲飛越心靈世界,從咖啡種子到一杯咖啡,雖然並不一定能親見所有過程,但我們開始可以感受到土地、農民、運輸、商業、器具、咖啡風味、健康...等等的各種相關連層面,並從中體會到辛勞與美好,壓榨或努力,破滅和希望......;再進一步,若能把這些體會到的事物和心情融入到咖啡當中,則每每烘焙、沖泡或品嚐一杯咖啡時,還能長養我們對季節風土的認知或感恩的心情,或從風味的喜好中開始認知到自身特質,優或缺,盈或損,知或不知;最後我們將因此找到並學得一些與生活、生命相通的道理。
然而因為現代知識教育的缺失或者盲目(舉例說明:對英文和農業的理解),使我們容易把咖啡道的三個層面分等級、分難易,但我懇切的提醒大家,這些是沒有分別的;首先,當你不想了解的時候,那麼這些對你而言一點都不重要;再者,當你願意學習,但沒有充沛的咖啡知識和嫻熟技藝時,你也無法讓它適切的融入到生活裡,當然也就不可能從中去體味出什麼道理。三者,對人生、生命深有感悟的人,若沒有學習咖啡技藝,只是藉由閱讀知識而講得一口好咖啡,甚至不與人交流,那麼咖啡充其量只是他的一張生活標籤而已(而且看起來還會假假的)。
走在這條「咖啡道」上,誠實的說,我一點也不想成為老師,自認也不是咖啡達人;但我願意期許,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引路人,與你一起在人生的此岸到彼岸間漫遊。
**************
敘篇:咖啡道的學習--如何為他人煮一杯咖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