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05 13:16:16| 人氣2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刪除也沒用! 谷歌、臉書記錄大量個人隱私 工程師公開示警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Google坦承蒐集Android裝置用戶地點資料,關閉GPS也沒用

Google坦承會蒐集用戶所在位置附近基地台的Cell ID碼,但強調是為了改善訊息傳送速度之用,且這些資料使用完即刪除,並未儲存紀錄,月底將會釋出Android更新移除蒐集功能。


文/林妍溱 | 2017-11-22發表

Quartz報導Google自今年初開始蒐集Android手機用戶的地點資料,即使關閉GPS、拔掉SIM卡無法躲藏。而Google方面也已證實此事。 

報導指出, Android手機及平板中的軟體會蒐集名為Cell ID碼的資訊。所謂Cell ID為一組全球通用的16碼數值,包含指涉基地台所在的國家、行動網路、地理區、以及基地台的識別號碼,是每個基地台獨有的識別碼。而自今年初起,這些資訊即傳送給了Google,即使手機關閉GPS定位功能或拔掉SIM卡也無法阻擋。 

Cell ID結合Google Map就能找出基地台的所在位置。雖然利用單一Cell ID無法定位出特定裝置位置,但結合多個基地台的Cell ID則可以透過三角定位法來找出其位置所在。 

Google坦承此事,表示蒐集Cell ID碼作為協助改善訊息傳送的速度和效能的輔助資訊。The Verge引述消息人士指出,Cell ID碼要改善的是名為 Firebase Cloud Messaging的服務,Android手機或平板會定期呼叫Google伺服器以便即時接到訊息。但該公司強調從未把Cell ID儲存到公司的網路同步系統中,因此這些資訊立刻就被刪除,而該計畫也未再繼續。 

Google並表示會在本月底釋出移除蒐集Cell ID功能的Android更新版。 

這不是科技廠商首次被發現會追蹤用戶位址。去年Uber也爆出iOS app以背景執行方式蒐集乘客置資訊,時間從用戶叫車的時刻開始到乘客下車後5分鐘為止。因為爭議太大,Uber於今年8月終止這項功能。

刪除也沒用! 谷歌、臉書記錄大量個人隱私 工程師公開示警

2018年4月2日 上午6:05

一個人的隱私,價值幾何?一般人對於信用卡號、身分證號這些攸關財產和安全的個資揭露,都有高度的警覺。但對於身高、年齡、嗜好、消費習慣、今天去過哪些地方,這些較不敏感的資訊,卻有些不痛不癢。

然而,3月份爆發的英國劍橋分析竊取臉書個資事件,卻敲響了整個網路世界一記警鐘。過去習慣把資料備份到Google雲端,也不太在意臉書追蹤個人資料的使用者,突然意識到自己每個點閱、按讚的動作,都會成為大數據,被有心人士以及利益團體拿去分析,進而做針對性的資訊散播,影響所及甚至可能改變政治風向,左右了誰做總統這類重大事件。

但即使知道科技巨頭的機房裡,儲存了自己的隱私,多數人由於生活中早已融入便利的app服務,很難說不用就不用,而且隱藏在無數選單後面的隱私設定,也複雜得令人無從著手。因此,愛爾蘭一名電腦工程師Dylan Curran就用自己的帳號做實驗,實際從Google和臉書的網站上下載了所有個人隱私資料,公布在網路上,結果不看還好,一看才驚覺原來科技業者手中竟握有如此大量的隱私個資,甚至連使用者想忘掉的、已刪除的東西,也全都完好無缺地保存在雲端。

1. 它知道你去過哪裡

Google利用定位功能,提供使用者各類方便的生活資訊,像是附近的加油站、有趣的觀光景點、餐廳等。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Google同時也把你的位置和行蹤,按照時間順序紀錄了下來。如果有人認為讓Google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沒什麼大不了,可以試著點選下面這個連結: https://www.google.com/maps/timeline?pb

你可能會發現過去10年去過的每一個地方,包括從A到B步行了幾分鐘,從B到C開車了幾分鐘,全都被存入了Google的硬碟裡。如果你同時也是Google行事曆的愛用者,那麼恭喜你,Google不只知道你去過哪,甚至連你去那裡是幹甚麼,都一清二楚。

2. 它知道你看過那些影片

喜歡看育兒影片?宗教影片?伊斯蘭宣傳片?還是台獨影片?YouTube記錄了你所有的看片歷程。

3. 它能操控你的攝影機

各大社群軟體和網站幾乎都內建了視訊聊天功能,換句話說,它們都能操控你的視訊攝影機。

4. 你以為你刪掉的…

完整下載社群網路上的個人資料之後,Dylan Curran赫然發現他很久以前就刪除的履歷、密碼等資訊,竟然仍舊保存在社群網站上。

事實上,光是Dylan Curran的搜尋紀錄,Google就記錄了9萬筆,包括他查詢過哪些資料,下載過哪些圖片,有沒有逛過盜版影片網站等等,全都一一現形。Dylan Curran認為這意味著許多私密資料都面臨外洩風險,因為一旦科技業者的機房被駭客入侵,或是Google內部管控出問題,就有可能釀成個資遭濫用的完美風暴。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New York Times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