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10 20:29:26| 人氣2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別讓小確幸變成大不幸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陸人看台灣》別讓小確幸變成大不幸  

               2015-8-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原作者: (苪漪/河南科技大學學生)

摘要: 「小確幸」源自於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文章寫的都是生活瑣事,一切都是輕鬆可愛,充滿幽默感。作者原意是在告知人們能夠專心致志地活在當下,幸福來襲的感覺即使是3秒或者3 ...

「小確幸」源自於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文章寫的都是生活瑣事,一切都是輕鬆可愛,充滿幽默感。作者原意是在告知人們能夠專心致志地活在當下,幸福來襲的感覺即使是3秒或者3分鐘就足矣。

「小確幸」飄洋過海,近年來儼然已經成為了台灣日常生活中一個耳熟能詳的溫暖辭彙,也是台灣人們心靈深處一種不可言喻的處事共識。

交換生涯有所改觀

在台灣,家長認為能和孩子一起吃晚飯是小確幸;上班族覺得安穩地喝下午茶、Fb炫食是小確幸;大學生期盼考試及格和高於22k的薪資的小確幸;大多數人以為小錢隨便撒的生活方式就是小確幸。這一切顯得格外的平淡安定,好像都是在印證台灣是一個分享的社會,是民主自由、經濟繁榮、人人各得其所的好社會。

是的!在沒有去台灣之前我也如是地讚揚台灣,喜歡它的慢節奏和小清新。但是,在這交換生的半年裡卻讓我改觀許多。

那段時間,我行了很多路,嘗過很多家咖啡,住了很多民宿,認識了很多朋友,聽了很多故事,漸漸地,我發覺他們心底大多埋藏了沉默與無力。於是,他們把熱情注入食物,把精力置於傾訴,把希望留給待創造的明天。他們自己創造感動,借用「小確幸」獲取片刻的舒緩,表達對殘酷冰冷現實的抗爭。

用來逃避現實困境

「小確幸」讓我看到了台灣社會發展的隱疾。簡單地講,小確幸在修辭上已經變為掩蓋社會事實及結構問題的視角,只看到滿足於眼前讓自己愉快的事物,而看不見逃避探尋讓自己痛苦的原因。通常小確幸被使用時會伴隨著美食、美景等等讓自己滿足的事物,以及可能被隱藏起來的工作、生活困境。

換言之,經由描述、感受或者放大這些讓自己感到滿足的事物,而創造出一種感到值得了、被「治癒」的氛圍,以忘卻忽視種種工作上、生活上的困境。然而這些困境即便從最個人的層次來說,都不會因為有了小確幸而得到解決。

在日本,小確幸是作為對消費主義「購物拜物」的批判,以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同時自我節制的生活方式來對抗物質至上的消費主義邏輯。在自我的認同及展現被塑造成越來越取決於購買擁有了哪些商品時,回到以素樸的感官經驗來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及自我的認同。

在這裡小確幸是一種個人主義式的對抗,由此對抗建立起理解世界的方法,以及批判的能量。但在台灣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歷史及反思,當小確幸的用語進入台灣之後,便抽離了原先的脈絡,成為對於當下確定的滿足感、幸福感,又或是知足與感恩。在新自由主義之下,國家減少對市場價格機制的干預,刪減對弱勢產業補貼,將更多的權力放在經濟秩序的維持,也就出現可以放任大財團壟斷單一產業,卻對提高工資斤斤計較的現象。

這表示國家的權力實際上是轉移到對個人的壓迫上,而非「減少市場干預」的宣示般那麼的超然中立。 因此在由政客及資本家聯手剝削的台灣政治經濟結構中,當國家擴大對個人的權力,採取偏袒財團的立場,而大多數的財富往更少數的人手上集中,越來越多的人拚命工作卻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所需時,能減少甚至消弭反抗,又能讓人們繼續認命生活、認命工作的方式,便是藉由某些事物來轉移注意,小確幸的生活風格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苦中作樂認命生活

首先在於台灣的這個剝削結構,並非靠個人努力就可以打破或逃離的,小確幸的前提必須先強化這個印象,甚至讓人接受這個就是現實,而且是經過考驗後仍然存在的現實。再來只要藉某些商品形塑出特殊的品味,告訴人們如果想要像個認真工作、悠閒平靜,品味不凡的中產階級,只要購買這些商品就可以獲得這樣的風格,讓人們汲汲營營於維護得來不易的形象。如此小確幸就變為內建於價值觀,苦中作樂或真實存在的生活風格。

但當小確幸的生活風格變為一種流行,比起要求政治人物重視人民意見、改善不當政策,社會看起來安祥平和比較重要;比起要求資本家提高工資、降低工時,努力存錢買想要的東西比較快樂。這樣的生活風格將一個人的心思都花費在維持那個表面真實的假象,而且變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展現,同時也是平衡。

短視矛盾躁動心理

因為相信改變結構是困難的,或結構是對的,而逐漸對未來失去希望,最終就導致對於公共事務的冷漠,自動放棄任何可能結構性改變的可能。而在另外一個層面,對痛苦的忽視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下一刻依舊必須面對壓迫自己的結構,同時也讓這些壓迫繼續延續下去。

其實,「小確幸」是沒有錯的,它是多元社會中多樣化發展選擇的代名詞,同時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個人主觀幸福感,避免過度功利化,更為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予以拷問。但是由於台灣時不我予的窘迫環境,被惡意地引入了公共領域,缺乏大格局的支撐與保護,不得不說,「小確幸」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短視而矛盾的社會躁動心理。



Read more: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57368#ixzz3iPlJd5l7

台長: 綺羅
人氣(21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 個人分類: 人部 |
此分類下一篇:同樣父親節有颱風一下台一按讚真是兩標準!
此分類上一篇:國小生家長接送多 柯文哲:弱國表現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