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19 17:43:00| 人氣2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形殺手 大旱來了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形殺手 大旱來了

文/林倖妃 圖片/王建棟




對於乾旱,台灣人並不陌生,只是健忘。

全球暖化,讓大旱出現愈來愈頻繁。

水庫存量持續下探,台灣再也不能期盼下場大雨,就能緩和長年缺水的渴。

而該用更全面的角度,制訂更長遠的「國家乾旱管理政策」。

大旱來了!

週末下午,霧氣繚繞在石門水庫阿姆坪,從被泥沙圍繞的東湖碼頭望過去,薑母島上一排房子隱藏在樹林間,一百公尺遠的沙地外,孤獨的小舢板在水中飄蕩。

伸出右手,指向因為偶像劇《命中註定我愛你》一炮而紅的薑母島,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王國樑說,原本有船從東湖碼頭載運遊客登島觀光,因為水位愈來愈低,船根本無法靠近,連小舢板都停了。

從北到南 水情亮紅燈

「旱象再持續,遊客就可以直接走過去了,」王國樑的戲謔語氣中帶了點挫折。腳下的石門水庫,不是泥灘地就是有著新草味兒的草地,再轉個彎,大缺水才會出現的「夢幻草原」就在眼前。

農曆春節過後,應是春暖花開的春雨季,經濟部水利署卻一再發布壞消息。先是西部九縣市進入第二階段限水,一連串警報也響不停,石門水庫水位已降到建庫以來新低,落入二二○公尺以下,逐步逼近難以取水的呆水位一九五公尺。

南部的高雄地區也在苦撐。三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下》記者來到高屏溪攔河堰,原本的大河卻縮減到僅剩潺潺溪流,幾十部怪手分成三處不同地點,同時在開挖疏濬。

「現在要挖出臨時便道,把水引到右岸,否則會更取不到水,」高屏堰管理中心主任羅守枝指著左岸的屏東。當天溪水逕流量已經降到每秒十一.九立方公尺,以往這是四月底、五月初,枯水期結束前才可能出現的現象。

 從北到南,水情同時亮出紅燈。連經濟部次長兼水利署代理署長楊偉甫都說,台灣目前遇到的,是氣象局雨量站建站六十八年以來,最枯旱的一次狀況。

因為老天爺不賞臉,去年的降雨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二,全台水庫集水區的雨量更只有平均的三到五成,除翡翠水庫之外,每座水庫都喊渴。

分區供水 總統也害怕

對於這樣的全台大旱,台灣人並不陌生,只是健忘。

最近一次的大旱出現在二○○二年,全年雨量只有一千五百毫米,比平均少了一千毫米。石門水庫幾近無法出水,台北市更進入第三階段限水,也就是分區輪流供水,不論是哪個區,一星期停水三天。

「因為我經歷過,現在想起來,都還很害怕,」時任台北市長,總統馬英九描述,「打開水龍頭沒有水,哭都哭不出來,大家也會搶水,因為誰也不知道何時會解除。」

當時翡翠水庫的水位也降到一二○公尺,瀕臨呆水位一一○公尺。「我們畢竟是缺水國家,沒有任何空間可以浪費奢侈用水,」馬英九回憶,那一年,旱象持續到端午節的龍舟賽,突然下起大雷雨,伴隨歡呼聲的一場雨,戲劇性地結束了台北的苦難。

不論缺水或多水,「水」已經成為世界共通的難題。今年一月的世界經濟論壇,即把「水危機」列為影響衝擊的第一位,這也是近十年來「水」首次躍上衝擊最深遠的人類首要危機。如今和台灣相同,包括美國加州、巴西、澳洲、俄羅斯等國家,同樣在承受旱災之苦。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說,「我們正在經歷巨變,而且所帶來的衝擊,是地球從來沒有過的。」因為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所做的報告,地球過去溫度增加一度要花五千年的時間,如今卻縮短在一五○年內,溫度快速上升且還在加速中,到本世紀末預估上升兩度。

「速度快到下一代所要經歷的變化,將是我們無法想像,」他說。

無法迴避的是,全球都要面對高溫的未來。高溫讓四季起了變化,冬天的寒流愈來愈少,也愈來愈短;夏天熱浪愈來愈長,更出現破紀錄的高溫。隨著地表熱能增加,地球科學家也觀測到全球土地正在乾化,烘托出一個乾與渴的世界,也帶來意想不到的課題「乾旱」。

暖化不斷加速,乾旱還會持續,對農業生產更帶來衝擊。因為糧食生產減少,出口國無法出口,進口國更要不斷搶奪,二十一世紀將因為乾旱造成全世界搶糧。

另一方面,隨著海洋增溫,帶來的是極端豪大雨。美國在二○一三年的氣侯變遷報告,即提出亞洲本來就是全球洪澇最嚴重的區域,未來挑戰將更大,因而受災人數將超過兩千九百萬人。

在暴雨和乾旱間擺盪        

而台灣就在兩個極端間擺盪,就像坐雲霄飛車從高峰到低谷,反覆發生。汪中和畫出台灣從一九○一年到去年的平均雨量,發現從一九六○年的暖化現象發生後,台灣「風調雨順」的日子愈來愈少,乾旱發生的節奏愈來愈快、強度也愈來愈強,大旱的間距從十五年、十年,到小於十年。

「我們有三一%的時間處於乾旱,一三%遭遇豪大雨,」汪中和說,真正讓人心安的只有一半時間,其他時間都在擔心受怕。

小小的台灣更分成兩個世界,一刀劃開北部和中南東部。當中南東部的降雨量在減少,唯獨北部增加;而當全國降雨天數都在減少,北部勉強維持平均一八三天,中南部卻較平均一二八天還少了二十天,最嚴重時甚至超過四十天。

造成的結果是,北濕南乾,北部降雨天數減少,但強度在增加,只要一下雨就可能是豪大雨,而乾旱更形同幽靈般,不斷盤踞在中南部的上空。

對未來的不確定,讓國家承受的風險愈來愈高。「整個世界包括台灣,政府都要面對不能回頭的新趨勢,」擺在汪中和面前的電腦出現全球地圖,世界主要糧倉幾乎都亮出警戒的紅色,「政府因應的速度要快、強度要夠,」他說。

不能再寄望一場雨逆轉勝

但台灣因應乾旱風險的速度夠快、強度夠強嗎?從小在屏東跟著父親種紅豆的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嘆了口氣,「我們有很多淹水專家,卻沒有乾旱專家,政府永遠只會休耕、限水…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68期】
     

台長: 綺羅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地部 |
此分類下一篇:智利休眠火山爆發"突如其來"
此分類上一篇:烏魯木齊驚現「火山口」 洞口溫度達79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