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9 22:48:20| 人氣4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伊波拉病毒之我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類愛吃終於吃出問題來

人類愛與天鬥終於被自然反撲

對於人類的私心與填不滿的慾望      人類只好自求多福

關注伊波拉新聞發現新聞報導不夠全面遺漏的一些小細節可能讓醫學多走時間與資源

在非洲

為今之急自願前往救治的醫護人員十分稀少只有先保全這些人員免於病毒侵害只有健全防護衣

這防護衣的等級恐怕得有太空衣的規格

最理想除了防水防霧穿脫方便外它不可以是一次性用品。

這件防護衣得有防霧防眩光換氣包覆式大面罩(或頭盔)外還須加裝高畫質紀錄器。必須有管子可以在穿戴時間喝水及進流質食物。以及揚聲器。

軀幹部分還得有恆溫恆濕的功能並加裝使用人生理感應器。一旦穿上生理需求也必須在不脫衣狀態下暫時解決直到脫下拋棄生理產生物。

手到臂部必須有伸縮的空間以貼合不同手型的人操作工具但又不易破裂滲入。

整套裝備必須極輕極薄而且以12小時使用的規格來裝備。


積極教育民眾拱手代替親吻禮握手禮以及戴手套。身體手腳盡量保持清潔。隨身攜帶大手帕。

飲用清潔的水與不食野生動物。

住宅與醫院裝紗窗紗門。

清除積水長保活水流動。

衛生教育用口耳相傳使之落實!

若防治不及只有放棄感染的區域封鎖海陸空防止病患跨洲。而這次病毒似乎從接觸型變成空氣傳播那更難預防也更容易集體恐慌。

從夢境砍起來應該是傳播開要放棄某一區域或國家的行動。


伊波拉患者身亡 奈國關閉醫院

(中央社奈及利亞拉哥斯28日綜合外電報導)奈及利亞拉哥斯市某醫院院內1名賴比瑞亞男性死於伊波拉病毒後,當局今天關閉並且隔離醫院。這是奈及利亞第1起病例,美國總統歐巴馬已指示衛生單位加強援助工作。

感染患者是40多歲的賴比瑞亞財政部顧問邵葉(Patrick Sawyer),他在20日抵達拉哥斯市(Lagos)的機場後便休克,隨即在歐巴蘭德(Obalende)的第一顧問醫院(First Consultant Hospital)受到隔離,於25日身亡。

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拉哥斯市就擁有2100萬人,而歐巴蘭德是拉哥斯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拉哥斯市衛生局專員伊德瑞斯(Jide Idris)說:「當局已疏散這間醫院所有人員,主要感染源已經滅除,並展開所有受影響地區的消毒工作。」

伊波拉病毒自今年2月現蹤以來,已造成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672人感染身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今天表示,歐巴馬獲知伊波拉疫情的最新消息後,已要求美國衛生單位加強協助以遏制疫情擴散。

萊斯告訴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我們積極介入並試圖協助該地區國家,而像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也正試圖解決與遏止病毒威脅。不過伊波拉病毒確實是非常令人憂心的傳染病。」

另一方面,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33歲的布蘭特利(Kent Brantly)醫師是美國兩名檢出伊波拉病毒陽性的救援工作人員之一。

衛生官員表示,布蘭特利醫師的妻子與兩名年幼子女在他發病前便已回到德州阿比林(Abilene)。通常必須等到患者出現像是發燒、頭痛、嘔吐、下痢與出血等症狀時,才會具傳染力。

布蘭特利擔任住院醫師的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約翰彼得史密斯醫院(John Peter Smith Hospital)醫師表示,布蘭特利的家人都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血液檢查結果為陰性。

布蘭特利在人道組織撒瑪利亞救援會(Samaritan's Purse)經營的個案管理中心擔任醫療主任,在賴比瑞亞治療患者時遭到傳染。救援會並未透露布蘭特利醫師目前病情。


英專家:伊波拉疫情可望結束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4日專電)伊波拉病毒快速擴散,在西非造成數百人死亡。英國專家指出,伊波拉疫情已到高峰,近期可望結束。

伊波拉病毒目前集中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共和國,已造成887人喪生,聯合國的統計顯示,7月31日到8月1日,有61人因感染伊波拉病毒死亡。

倫敦大學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公共與國際衛生教授維帝(Chris Witty)指出,這次伊波拉病毒疫情很不尋常,過去幾次伊波拉疫情爆發後都只持續短時間,同時感染者人數也較少,這是有紀錄以來,伊波拉疫情規模最大的一次。

維帝說,伊波拉的疫情變化很快,在獅子山的病例快速增加,但在爆發點幾內亞,病例數似乎到了頂點。

如果能有效管理和控制,維帝認為,應該很快就可看到伊波拉病例開始減少。

他指出,伊波拉病毒最大的問題是它造成的恐慌,使民眾擔心出門旅行或上班,事實上除非直接接觸到病患的嘔吐物或排泄物,與病患比鄰而坐並不會感染。

不過衛生專家警告,觸摸染伊波拉病毒死者的遺體極為危險,在喪禮中撫摸死者屍體,造成病毒快速擴散,面對這個致命的病毒,目前仍無法找到治療的方法,感染者必須隔離治療,醫護人員則須忍受西非當地攝氏40度左右的高溫,穿著隔離衣工作,是另一項考驗。

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已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賴比瑞亞關閉所有學校,處理非重要性工作的政府員工強迫休假30天,部分航空公司已停止前往有伊波拉病例的西非國家航班,但英國的航空公司仍照飛。

英國皇家空軍正在待命,接回在非洲國家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公民。

伊波拉再添三例 WHO:全球緊急事件

伊波拉病毒疫情失控,晚間最新消息,奈及利亞又增加三個新病例,其中有一名是護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至今已有1825通報案例,死亡人數已經將近千人,目前疫情已經提升為全球緊急事件等級,而這波疫情的起源,根據調查,可能是一名住在幾內亞的小男童最先染病的。



伊波拉疫情來勢洶洶,已經造成近千人喪命,感染病例每天都在增加,而這波疫情,可能就是從幾內亞一名兩歲男童開始擴散!醫學博士史塔克:「伊波拉極具傳染性,是藉由人的體液傳染,所以一定得隔絕任何接觸。」

小男孩可能吃了被病毒汙染的水果,或注射了被汙染的針頭遭到感染,很快的他也把病毒傳給家人,在非洲疫區到處可以看到這樣全副武裝的畫面。醫學博士史塔克:「我們穿了靴子,像這樣的褲子,圍裙還有面罩。」

因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高達50%,小男生已經不幸去世,他住在三國的交界處,病毒藉由現代交通工具快速傳播,疫情因此失控,現在各國不敢大意,尤其是機場更是如臨大敵,一旦發現飛機上有疑似病例,在美國有SOP的標準處理程序。

CNN記者vs.機長:「如果你擔心乘客可能感染了伊波拉,你會把他帶來這裡隔離室?對,我們會這麼做。」

一面帶進隔離室,同時也要通報CDC。CNN記者vs.機長:「(華氏)98.9度,我沒事喔!」

伊波拉病毒最早起源於1976年,當時首次在薩伊和南蘇丹發現,一開始的起源是一名校長,從當地市集裡買了野生動物,宰殺之後就因此染病,校長到醫院裡去求診。

倫敦衛生醫學院教授海曼:「當時的醫院設備不足,只有四根針筒,而且這四個針筒沒有經過消毒就重覆使用,結果導致疫情擴散。」

三個月後,這家醫院被迫關閉,280人喪生,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自此之後,一共又爆發了10次伊波拉疫情,超過2千人喪生,但是現在都已經快40年了,伊波拉病毒依舊沒藥可醫,目前最大的謎團之一是,它如何從大自然感染到人類身上。

醫護如何防伊波拉 重點在正確穿脫防護衣

第一個在美國確診的伊波拉病患死亡,伊波拉對美國的威脅更真實了,衛生系統全面提高警戒,加強對醫護人員的訓練,如何正確的穿脫防護衣是個重點。(夏明珠報導)

厚重的防護衣和全罩式的頭盔,讓醫生看起來活像是太空人。在芝加哥大學醫療中心舉辦的講習上,專家教導學員如何正確的穿脫防護衣,他囑咐大家,慢慢來、動作不要急,在醫治病患時,防護衣有可能沾染到嘔吐物或血液,脫的時候,應該盡可能抓衣服裡面,不要碰到外面,消毒劑儘量大方用,不要捨不得。專家說,防護衣破損是疫區醫療人員被傳染的主因之一。

美國疾管中心制定了伊波拉防治的作業規範,包括如何觀察疑似病例,若有必要,應該立即隔離,務必要詳細詢問患者旅遊史,醫生承認,這點真的很容易忘記,現在他們必須學習如何把它變成一個反射動作,看到任何疑似症狀,就要馬上詢問患者有沒有去過疫區或是接觸過病患。

美國疾管中心也已經展開對即將前往非洲的醫療志工的訓練,羅許大學醫療中心的醫生,上週末接受了一次震撼教育,一個假扮病患的男子,在醫生面前咳血,說他曾與一名奈及利亞的朋友接觸,急診室的醫生護士馬上穿上防護衣,把病患送去隔離病房,檢驗後確認他只是氣管炎,不是伊波拉,大夥兒哈哈大笑,當然這是模擬演練,要是真的碰到,大家恐怕就笑不出來了。


台長: 綺羅
人氣(4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情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NG 8.1之我思
此分類上一篇:復興航空事故之我思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