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03 07:40:02| 人氣4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離台68年 日本「灣生」繪圖尋故居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離台68年 日本「灣生」繪圖尋故居

  • 離台68年 日本「灣生」繪圖尋故居
  • 離台68年 日本「灣生」繪圖尋故居


〔自由時報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1926年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鈴木寅夫,20歲那年回到日本,近90歲的他,思念童年故居,憑記憶手繪68年前的住家街廓圖(上圖,記者黃明堂攝),越洋輾轉送進台東戶政事務所,課員蘇家鑫鍥而不舍幫他找到舊家園,他預計4日偕同也在台東出生的妹妹返故居尋根。

憑兒時記憶畫出街道圖

這位日本「灣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鈴木寅夫,輾轉透過台北亞士都大飯店向台東縣政府請求協尋故居,蘇家鑫上週五接下任務,查詢到日治時代地址是「台東街旭村9番」,調閱日治戶籍,確實有此戶籍,且就是鈴木一家。

不過,鈴木寅夫傳真的手繪記憶拼圖,是方正格局的日式街道圖,數條街道均無路名,有兩大關鍵地標是「旭村小學校」及「神社」,但2座地標建築如今都不存在。

蘇家鑫查訪得知,「旭村」包括目前的大豐地區到康樂共6里,接著問到此帶唯一日治設立的小學校就是現在的豐里國小,但校址已變遷,連校方都不知前校址。

台東戶政員訪查出原址

蘇翻查豐里國小畢業紀念冊,找到鈴木寅夫名字後,同時找到「侯慶銓」同學,出示鈴木的記憶拼圖,成為破解謎團的有利線索。

侯慶銓是退休教師,就住在鈴木舊居附近,雖不認識鈴木,但一看手繪圖,馬上認出。侯慶銓說,豐里街是日本時代的移民村,專供移台日本人居住,他家就在移民村外圍。

鈴木手繪圖的故居是在「青年會館」旁,蘇家鑫實勘訪問得知日本青年會館的建築還在,已殘破荒廢,豐里街大致還保有狹窄方正的日治社區特色,但地貌改變,尚難完全指認出鈴木的家是在哪一塊。

蘇家鑫說,雖沒見過鈴木寅夫本人,但一位近90歲老人家還能準確畫出68年前的故居鄉里場景,且左鄰右舍的姓氏完全無誤,這種對兒時故鄉的思念情懷,令他感動,更願意全力以赴,協助他找到故居。


手握台灣土 9旬日人死而無憾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4日電)闊別台灣68年、在台灣出生的9旬日人鈴木,今天回台東尋根,他在出生地拿一把泥土說,能再拿到台灣的土,就算現在死了也無憾。

「台灣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旭村是個好地方,這裡有收成兩季的稻米,有長長的甘蔗,還有最有名的蓬萊米,造成台灣寶島」。

89歲的鈴木寅夫和胞妹南雲梅子,今天到台東尋根,尋找68年前的兒時記憶,兄妹激動地唱著當時最流行、反映寶島情況的「旭村之歌」 。

鈴木寅夫大正15年(民國15年)出生在台東市旭村(豐里地區),民國35年、20歲時回到日本,年近9旬,想回憶出生的地方,台東戶政事務所根據鈴木手繪68年前街廓草圖,幫他找到老家。

鈴木今天和梅子從台北包計程車到台東豐里,當時的神社變成廟宇,僅留下一個石龕,兄妹捐錢給廟,曾經和鈴木打工的93歲耆老楊貴生到場迎接,高興地談起共同記憶,並且合唱「旭村 (豐里)之歌」。

鈴木和梅子從神社走到200公尺的老家,走在過去的旭村街,鈴木說,這裡是政府的行政中心,當時是石頭路,路旁香蕉樹還在,他還記得澡堂和水井位置。

唯一留下來的建築物「青年會館」,鈴木走進會館,會館的屋頂不見了,裡面長滿雜木。他說,宛如進入龍宮,滿頭烏黑的頭髮進入,出來時已滿頭白髮。

鈴木凝視會館牆壁說,因家境清寒,晚上都被派去守在會館,當時10幾歲,現在已經快90歲了。

會館旁就是鈴木的老家,現在的主人是老師,鈴木輕輕拉開鋁門,看看裡面,他說,以前是榻榻米,合式房子,現在是磁磚地板,他並未進去,隨後關上門。

鈴木和梅子隨後在庭院內各裝一小瓶泥土,鈴木激動地說,能再拿到台灣的土,就算他現在死了也無憾;梅子則說,他要將這瓶土帶回日本,灑在父親墳上。


台長: 綺羅
人氣(44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人部 |
此分類下一篇:昨晚,讓我痛心的是民主素養
此分類上一篇:郭兆林為了台灣美食 婉拒哈佛教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