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06 17:22:15| 人氣4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殼暖化中 需嚴防強烈地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地殼暖化中 需嚴防強烈地震

汪中和表示,由於地球暖化造成地殼膨脹,板塊擠壓的結果,未來大地震的次數、規模都會增加。(photo by 汪中和提供)【台灣醒報記者李慕義台北報導】氣候暖化造成地震數量增加!專家指出,2013年全球規模7以上地震多達21次,是過去平均的2倍,規模8、9以上的地震也在增加。由於地球暖化造成地殼膨脹,板塊擠壓的結果,未來大地震的次數、規模都會增加。民眾也需要嚴防2011年日本大地震之後所可能引發的大型連鎖地震。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目前地球暖化現象已進入到了地殼表層。地殼溫度增加時,因熱脹冷縮原理,造成地殼膨脹,因地殼與地殼之間存在板塊,在膨脹過程中,也導致板塊之間的衝撞、擠壓越來越強。

汪中和指出,100年來全球規模7以上地震的次數不斷增加,地震次數在過去數十年中平均為11次,然而2013年的次數多達21次,地震次數明顯增加。這個數據代表地球原本累積能量,製造1個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的時間需要一個月以上,現在已經縮短到平均20天即可製造7級以上大型地震。

另外,規模8、9以上的地震次數也正在增加,過去一年平均只有1次的8級以上地震,已經增加為2次以上。「這告訴我們地球越來越活躍,能量累積也越來越多。」汪中和說,地球現在正進入一個地震的活躍期,尤其是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居民需要格外注意。

大地震的次數增加,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強,規模7的地震就像30個廣島原子彈所爆發的能量,而規模8就像900個原子彈的能量,規模超過8、9的地震現在也越來越多了。在過去,規模8以上的地震平均1年只有1次,但現在1年都在兩次以上。

2011年日本東北發生了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9級地震,能量相當於2萬7千個原子彈的爆發。汪中和表示,台灣位於板塊接合之處,歷史記錄顯示,每當日本發生強烈地震以後,台灣地區會跟著引發另一波強烈地震,包括1906年嘉義梅山大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1999年南投集集大地震等,都是跟在日本的大地震之後出現的,提醒台灣人民及早防備下一個可能發生的大地震。

「我們都不知道這個地震會不會來,也不能去預測,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過去歷史的經驗。」汪中和表示,過去3個最嚴重的地震都集中在西部地震帶,絕不能鬆懈,在未來,若是地震發生在東北或是西南外海,也需要預防可能會造成的海嘯災難,這些都是現代台灣、政府民眾必須提前準備的防災工作。


海洋溫度步步高昇 颱風、豪雨頻繁

【台灣醒報記者李慕義台北報導】海洋溫度正在「步步高升」!過去60年間,台灣附近海域溫度已經提升2度,造成颱風形成速度增快、豪大雨發生更加頻繁。專家提出警告,近年颱風的風速、威力均為前所未見,去年侵菲的海燕颱風,衝擊程度甚至比龍捲風更甚千倍,提醒民眾提高防災意識。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指出,去年9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公布了21世紀全球均溫趨勢圖,指出地球溫度的上升速度非常快,幅度也非常大。而地球90%的熱能累積在海洋之中,地球暖化造成在深達2千公尺的海水層中,溫度不斷上升、熱能也不斷累積。

汪中和說,過去60年中,台灣附近海域的海水溫度已提升了2度,溫度的提升除顯示有豐富熱能蘊藏在海洋外,還代表了有相當規模的能量儲存在海洋當中,這些能量會直接、間接影響人類的生活。

【兩大氣候衝擊】

海洋大學應地所教授陳明德受訪時也提醒,海洋溫度上升將導致的許多負面影響,「海洋溫度上升會造成海水面上升、颱風發生機率增加、漁獲量減少、珊瑚礁及共生生物死亡等等。」陳明德說,科學家估計,若本世紀末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能控制在560ppm以內,全球海洋平均溫度將上升3度;然而,以目前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速率來看,本世紀末超過560ppm的機率很大。

汪中和說,海洋溫度上升直接造成兩大氣候衝擊,第一是颱風形成的速度越來越快,第二則是頻繁的豪大雨。根據統計,2013年整個西太平洋生成了31個颱風,是2010年14個颱風的2倍。雖然數量高低可能是由颱風的「10年多寡循環」所致,然而整體海洋溫度升高,將使颱風越來越容易形成,若未來海洋溫度沒有下降,颱風數量也恐怕難以回到「低點」。

【威力更甚龍捲風】

氣候暖化也造成前所未見的颱風風速、雨量,2013年底侵襲菲律賓的海燕颱風,是歷史上第一個風速超過每小時300公里的超級強烈颱風,威力更甚卡崔娜颶風。汪中和表示,過去這樣的風速,只有龍捲風才有可能達到,但是不同的是龍捲風的影響範圍只有數百公尺,而颱風卻能在海、陸涵蓋數百公里的範圍,衝擊程度多了千倍以上。

「過去數年中,民眾對於頻繁的超大豪雨所造成的災害印象深刻,世界各國也都發生了豪大雨的衝擊。」汪中和提醒,當地球均溫上升1度時,大氣層中所容納的水氣會增加1萬個滿水位三峽水壩的水量,而當海洋溫度增加時,會蒸發出更多的水氣,這些大量的水氣儲存在大氣層中,以超大豪雨的形式回降到地表,造成災害,民眾應提高防災意識。

台大大氣系教授許晃雄受訪時同樣指出,全球颱風強度將有所提升,「海洋溫度的上升是一個清楚的事實,海洋溫度的上升是颱風形成的有利條件之一,未來全球的颱風、颶風強度都會增加。」許晃雄也提醒,海燕颱風的超強威力是否全部因海洋暖化所致,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因此勿聚焦海洋暖化而忽略其他可能原因。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